Workflow
光波导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水晶光电(002273):光学龙头多维布局,光学升级与AR共筑成长新引擎
财信证券· 2025-08-13 17: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水晶光电(002273.SZ)的评级为"增持",评级变动为"维持" [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水晶光电作为光学龙头企业,通过多维布局构建了消费电子、车载光学和AR/VR三大成长曲线,光学升级与AR技术共筑成长新引擎 [5] - 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62.78亿元(同比+23.67%),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71.57%),创历史新高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74/87.34/100.42亿元,归母净利润12.36/15.07/17.47亿元,对应EPS为0.89/1.08/1.26元 [7] 业务板块分析 消费电子业务 - 光学元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28.84亿元(同比+17.92%),毛利率36.31%(同比+5.65pct),主要受益于微棱镜产品放量 [33]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2024年营收24.72亿元(同比+33.69%),毛利率26.65%(同比+1.17pct),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支柱业务 [34] - 旋涂滤光片在安卓阵营保持领先份额,并成功突破北美大客户供应链 [6] - 微棱镜产品2023年实现四重反射棱镜模组量产,奠定全球领先地位 [6] 车载光学业务 - 汽车电子(AR+)业务2024年营收3.00亿元(同比+3.04%),毛利率13.53%(同比+1.81pct) [36] - 2024年HUD出货量突破30万台,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稳居国内行业第一梯队 [6] - AR-HUD加速从中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2024年标配搭载量达88.43万辆(同比+273.42%) [77] - 2024年公司AR-HUD市场份额17.4%,位居国产供应商第三 [88] AR/VR业务 - 全面布局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及光机三大技术方向,反射光波导作为一号工程已打通通用工艺 [6] - 与Digilens合作推进体全息技术方案,已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出货 [6] - 拟以3.235亿元收购广东埃科思95.6%股权,增强AR/VR空间感知能力 [105]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CAGR达18.14%,2024年毛利率31.09%(同比+3.28pct),净利率16.63%(同比+4.47pct) [26] - 2025Q1营收14.82亿元(同比+10.20%),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23.67%),净利率15.11%(同比+1.32pct) [28] - 预计2025年PE为24.46倍,2027年降至17.31倍 [7] 技术优势 - 积累光学薄膜设计、微纳光学、精密光学加工等八大核心技术,具备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能力 [11]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11.65亿元,平均研发费用率7.49%,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525项 [46] - 全球布局六大生产基地和多个海外子公司/办事处,实现全球化资源协调 [47]
A股电声龙头大手笔 拟不超1亿美元间接投资微显示巨头Plessey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9:20
交易概述 - 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拟向Haylo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的附股权收益权有息借款 用于收购Plessey 100%股权及增资Micro-LED相关资产 [1] - 借款年化利率6.34% 期限5年 按年付息到期还本 Haylo需先完成Plessey股权转让协议 [2] - 若Haylo或Plessey发生被收购或IPO 香港歌尔泰克可额外获得被收购总价值或上市总市值的25%收益 [2] 标的公司情况 - Plessey是全球知名微显示技术巨头 在Micro-LED领域具有研发优势 与AR/AI眼镜厂商有良好合作 [3] - 2024财年营收7479万美元 净利润1241万美元 2025财年营收7272万美元 净利润279万美元 [3] - 2025年6月总资产1.19亿美元 股东权益233万美元 研发过600万尼特超亮红色Micro-LED显示屏 [3] - Haylo成立于2024年3月 注册资本100万英镑 总资产267万美元 资产负债率50% 未实现营收 [1] 战略意义 - 投资旨在推动Micro-LED技术成熟 支持公司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业务发展 [1] - Plessey有望在行业头部客户支持下取得更大发展 对公司相关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3] - AR增强现实产品成熟度提升 未来几年或迎快速发展期 公司在该领域有深厚布局 [4] 财务评估 - Plessey偿债能力优于账面显示 资产公允价值可覆盖借款金额 目前处于盈利状态 [4] - 随着AR/AI眼镜市场规模增长 Plessey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善 [4]
方寸之间,智见未来——AI智能眼镜的趋势与展望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AI智能眼镜、视光学及太阳镜、VR/AR、移动互联网、手机、运动相机、数码、汽车、传统光学等行业 - **公司**:Meta、谷歌、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小米、三星、vivo、OPPO、华为荣耀、雷鸟荧幕、ISR360、大疆、韶音、漫步者、博士、雅世、陆逊迪卡、易文、亚马逊、林德伯格、明月等 [10][11][12][19][20][27][2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前景** - 智能眼镜市场预计2025年达500万台销量,2026年可能翻倍增长,2035年智能化渗透率或达70%,市场规模可能达14亿台,硬件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美元,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美元 [1][2][9] - 全球视光学及太阳镜市场未来三到五年需求量达20亿副,智能化改造将形成10亿级市场空间 [1][9] - 电子变色眼镜若成本100元普及至10亿用户,市场规模将达千亿级别 [18] 2.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 - 智能眼镜是AI最好载体,在人机交互上有独特优势,能实现“看你所看、听你所听、想你所想”,成为贴身或虚拟助手 [3] - 未来有望覆盖教育、科普、健康管理、生活、工业等广泛场景,随着AI大模型发展会诞生更多新场景 [6] 3. **产品形态与功能集成** - 主要分为音频、拍摄、AR眼镜三种形态,产业链投资重点在拍摄眼镜,因其量产性、成本和功能实现有优势 [1][5] - 功能集成创新显著,可替代TWS耳机、运动相机,监测心率等,具备电子书阅读等功能,未来有望轻办公 [1][7][8] 4. **企业参与情况** - 移动互联网、手机、VR/AR等多行业巨头参与,部分已发布产品或立项调研 [10][11] - 运动相机、数码、汽车、传统光学等企业也积极布局 [12] 5. **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 发展呈逐步复杂化和多样化,2026年起带显示功能眼镜将量产商业化,推动光波导和Micro LED技术需求增加 [19] - 电子变色是重要发展方向,小米相关产品脱销,技术能提高使用场景覆盖度和安全性 [16][17] - 光波导技术目前集中在表面浮雕光栅,碳化硅是未来核心基材之一,成本预计大幅下降 [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智能眼镜定价与成本**:小米智能眼镜定价1999元合理,采用优质芯片和存储材料,预计2026或2027年高性能低价产品出现;电子变色智能墨镜售价2699 - 2999元,电致变墨片成本至少10 - 15美金 [3][15][16] 2. **碳化硅基材优势与挑战**:碳化硅高折射率提升显示效果和光波调制精度,但硬且脆加工难,需镀膜处理,刻蚀方式有望成未来五年发展路径,应用于AR领域良率达90%以上可降成本 [24] 3. **生产环节与潜在机会**:生产涉及计算、光学、感知交互模块组装等环节,上游设备制造领域如AA设备、光学标定和检测设备有新机会 [25] 4. **与传统产品差异及转型挑战机遇**:交付过程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不同,需针对特定需求优化;传统眼镜行业智能化转型面临定制化等挑战,机遇是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产业链发展 [26][27]
兴业证券:全球AR市场迎爆发式增长 光波导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1:52
AR眼镜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AR眼镜销量预计达65万台,同比增长30% [1] - 2024年全球AR销量为50万台,2025年Q1全球AR销量为11.2万台 [1] - 2024年中国AR销量为18万台,海外AR销量为32万台 [1] - 2025年主要增长来源于光波导信息提示型AI+AR眼镜 [1] - 预计到2027年全球AR销量有望突破150万台 [1] AR显示技术发展 - 衍射光波导成为最具潜力的AR光学方案,具有轻薄、高透光率、可规模化量产等优点 [2] - 衍射光波导面临视场角、色彩均匀性等方面的挑战 [2] - 当前AR眼镜镜片主流材料为树脂、光学玻璃与碳化硅 [2] - 碳化硅(SiC)具备极强耐磨与抗冲击能力,在大视场角、高亮度显示和微结构精度控制方面潜力突出 [2] SiC衬底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企业6英寸、8英寸产线建设加速推进,本土产能同比增长超过40% [3] - 2024年全球SiC衬底市场高度集中,Wolfspeed、天科合达、天岳先进、高意科技四大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82% [3] 相关产业链公司 - 光波导厂商:歌尔股份、水晶光电、蓝特光学、苏大维格 [4] - 碳化硅厂商:三安光电、晶盛机电、天岳先进 [4]
2024年消费级AR眼镜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洞察
艾瑞咨询· 2025-05-14 20:41
行业现状 - AR眼镜行业正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产业应用,全球科技巨头与创新企业竞相布局,围绕光学显示、人机交互等底层技术展开突破 [1] - 国内AR眼镜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以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Rokid、INMO为代表的"AR眼镜五小龙"快速占领消费级市场 [2] - 九成厂商拥抱AI大模型,2023年中国25家XR领域企业中有24家应用AI技术,AI智能交互眼镜行业元年已至 [15] - 互联网巨头、手机制造商、AR初创企业、科技公司纷纷入局AR赛道,眼镜新品层出不穷 [13] 技术发展 - 光波导技术成为当前最接近普通眼镜视觉效果的技术方案,具有轻薄透明、大视场角、高清晰度等优势,但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挑战 [8] - BB方案作为过渡技术,在显像色彩方面较成熟,但因体积和透光率限制,未来可能被光波导技术取代 [10] - 行业正依托光波导、AI大模型等新技术,推动产品向轻薄化、高分辨率、智能交互和多样化体验方向发展 [34] - 星纪魅族在光波导领域技术领先,其StarV Air2搭载全球最小光机(0.15cc),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将彩虹纹压制到行业最低 [42]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AR眼镜销量达28.6万台,Q4销量创下新高,星纪魅族两款新品发布直接拉动行业增长 [23] - 头部品牌效应显著,市场集中度高,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Rokid、INMO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26] - 2024年9-12月星纪魅族品牌热度突出,百度资讯指数移动日均值达2546,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9] - 消费者对AR眼镜接受度提升,认为其显示效果、产品质感和使用场景均超出预期 [31] 企业竞争 - 星纪魅族以全生态协同为核心,通过Flyme AIOS打通智能手机、AR眼镜、智能汽车等多终端,是唯一具备全生态布局的企业 [44] - 雷鸟创新核心光学方案全链路自研,支持OpenXR标准,背靠TCL显示技术资源主导Micro-OLED供应链 [46] - XREAL聚焦空间计算技术,将AR眼镜定义为"空间计算终端",通过自研X1芯片提升性能和体验 [48] - 短期竞争由硬件参数和爆款产品驱动,长期将取决于跨设备协同能力、开发者规模和数据资产厚度 [55] 中外对比 - 中国AR眼镜凭借AI融合、场景创新和供应链优势快速占领消费级市场,国外品牌则依靠品牌效应与芯片技术占据高端领域 [19] - 国内企业在光波导技术方面逐步突破,与国外的光学显示差异正在缩小 [20] - 海外厂商在芯片(如高通骁龙AR1)和操作系统(如Meta Snap OS)领域仍具技术领先优势 [20] - 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与互联网创新力是未来赶超国外的核心优势 [19] 产品对比 - 主流光波导AR眼镜中,星纪魅族StarV Air2价格2799元,视场角30°,重量仅44克;雷鸟X2价格4999元,视场角25°,重量119克 [40] - 星纪魅族StarV Air2采用自研StarVision光波导显示系统,雷鸟X2采用表面浮雕衍射光栅技术+Micro-LED屏,INMO Go2采用衍射光波导+Micro-LED双目全彩异显 [40] - 功能方面各品牌侧重不同,星纪魅族支持多模态交互包括智能指环操控,雷鸟X2注重音质打磨,INMO Go2提供免费近视配镜服务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