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头显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703
国证国际· 2025-07-03 13:58
报告核心观点 贸易协议逐步落地,风险胃纳有望提升;蓝思科技 IPO 具有一定投资价值,建议融资申购 [2][18] 国证视点 港股表现 - 昨日港股反弹,恒指高开 232 点报 24304 点,收报 24221 点,全日涨 149 点或 0.62%;恒生科指逆市回落,全日跌 0.64%;主板成交超 2402 亿元,较上日减少 0.8%;港股通成交近 1290 亿元,占总成交 26.9% [2] - 港股通交易延续净流入趋势,北水昨日净流入 50.36 亿元,较上日减少 3.5%;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盈富基金、信达生物、美团;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阿里、腾讯、小米 [2] 板块表现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资讯科技逆市走弱,跌 0.51%,其余 11 个报捷,领涨板块为材料、地产建筑等,涨幅 2.72%-1.13%,恒生综指涨幅 0.57% [3] - 材料大涨,因市场憧憬“反内卷”行动有助改善营运环境,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开展减产工作 [3] 美股表现 - 美股昨晚整体上扬,三大指数中道指略为走软,跌 0.02%,标指及纳指则双双创新高 [3] 美国就业与贸易情况 - 小非农报告显示,美国私营企业职位 6 月意外减少 3.3 万个,市场原本预期增加 9.8 万个,加大了外界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今晚将发布大非农报告,可能成为本月美联储是否提前降息的关键催化剂 [4] - 美国跟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承诺开放市场,让美国享有零关税,美方则向越南货征收两成关税;越南有望成为英国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美国暂缓向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的期限下周三届满,特朗普重申不会延期 [4][5] 公司点评(蓝思科技 6613.HK-IPO 点评) 公司概览 - 蓝思科技成立于 2003 年,2015 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及新兴领域 [9] - 按 2024 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领先,市场份额达 13.0%;在全球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行业中位居前列,市场份额为 20.9% [9] 财务表现 - 2022 - 2024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467.0 亿元、544.9 亿元和 69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 25.2 亿元、30.4 亿元和 36.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1.5% [10] - 2024 年经调整净利润达 38.4 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为 5.5%;2025Q1 公司未经审核收入同比增长 10.1%至 170.6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43.8%至 4.54 亿元 [10] 行业状况及前景 - 2024 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 663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智能手机构件市场规模达 509 亿美元,AI 眼镜/XR 头显构件市场规模达 17 亿美元,2025 年起复合年增长率 53.4% [11] - 2024 年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规模达 40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达 93 亿美元,2025 - 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 18.2%;2024 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 602 亿美元,预计 2029 年达 1239 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5 年 23 亿美元增至 2029 年 12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54.4% [11] 优势与机遇 - 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是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少有同时具备玻璃和金属先进制程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12] - 优质客户资源与长期合作关系,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2] -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在玻璃加工、镀膜技术、抛光技术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12] 弱项与风险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 - 2024 年公司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71.0%、57.8%和 49.5%,虽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13]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精密制造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更多企业进入该领域,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 [13]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上市交易时间为 7 月 9 日 [14] 基石投资人 - 公司与多家基石投资者签订协议,总金额约为 1.91 亿美元,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 Green Better、世运线路版、UBS AM、Oaktree、LMR 等机构 [15][16] 募集资金及用途 - 假设每股发售价中位数为 17.78 港元,扣除承销佣金及其他估计开支后,预计收取约 45.9 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 48%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 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 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约 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7] 投资建议 - 招股价为 17.38 - 18.18 港元,对应发行后总市值约 911.6 亿港元至 953.6 亿港元;以最高价 18.18 港元发行,相较于 6 月 30 日 A 股蓝思科技每股 22.3 元人民币有接近 25.6%的折价,折让较为吸引 [18] - 从同业估值对比情况来看处于行业中位水平,综合考虑行业前景以及公司相较于 A 股较大的折让,给予 IPO 专用评分 5.7 分,建议融资申购 [18]
蓝思科技(06613):IPO点评
国证国际· 2025-07-02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为5.7分,建议融资申购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财务表现良好,行业前景广阔,虽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和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但综合考虑行业前景以及相较于A股较大的折让,给予较高评分并建议融资申购 [1][2][3][12] 公司概览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业务覆盖全产业链,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及新兴领域,2024年在相关行业市场份额领先 [1]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2.3%和21.5%,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为5.5%,2025Q1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和43.8% [2] 行业状况及前景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综合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663亿美元,预计2029年智能手机构件市场规模达509亿美元,AI眼镜/XR头显构件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2025年起复合年增长率53.4% [3] - 2024年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93亿美元,2025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8.2% [3] - 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602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1239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3亿美元增至2029年1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4.4% [3] 优势与机遇 - 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是少有同时具备玻璃和金属先进制程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4] - 拥有优质客户资源与长期合作关系,与全球领先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 - 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在玻璃加工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4] 弱项与风险 - 2022 - 2024年公司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5] - 精密制造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 [5] 招股信息 - 招股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上市交易时间为7月9日 [6] 基石投资人 - 公司在此次IPO中与多家基石投资者签订协议,总金额约为1.91亿美元,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Green Better、世运线路版等机构 [7] 募集资金及用途 - 假设每股发售价中位数为17.78港元,扣除开支后预计收取约45.9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8%用于丰富与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智造能力,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1] 同业业绩及估值对比 - 报告列出了港股和A股多家同业公司的市值、收入、净利润等业绩数据以及ROE、PEG、P/E等估值指标 [14]
消费级遇冷与企业级爆发,探究2025年VR眼镜市场的冰与火
犀牛财经· 2025-05-28 19:15
消费级VR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同比下滑12%,连续三年负增长 [2] - 售价超过3000美元的高端机型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环比骤降43%,中端机型价格下探至300-500美元区间以维持市场活力 [2] - VR应用生态中游戏类占比高达68%,非游戏类应用下载量仅占17%,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不足游戏应用的1/3 [2] - 消费级VR设备被视为"昂贵的游戏周边",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 [2] 企业级VR市场发展 - 2025年预计93.9%的一体式AR/VR产品将针对垂直行业优化,自研芯片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筹码 [3] - 中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VR/AR列为重点扶持领域,企业级解决方案落地成本降低30%以上 [3] - 2024年全球VR/AR领域融资事件中,78%的资金流向B端应用企业,医疗、制造、教育成为三大吸金赛道 [3] - 企业级市场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垂直解决方案闭环 [3] 技术挑战与瓶颈 - 消费级设备在轻量化、续航等方面仍需突破,主流产品重量超过180克,连续使用2小时引发颈部疲劳,续航普遍低于3小时 [3] - 企业级市场面临标准化困境,不同行业对数据安全、接口协议要求各异,定制化开发成本攀升 [4] - VR设备在医疗领域受限于交互延迟与显示颗粒度,难以满足精密操作需求 [2] 市场分化与未来趋势 - VR眼镜市场的分化是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匹配度的外在表现 [5] - 消费级市场遇冷倒逼厂商从"参数竞赛"转向"体验革命" [5] - 企业级市场的爆发验证了VR技术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价值,设备从"娱乐终端"进化为"行业基础设施" [5]
于东来刘强东联手!项目年产值约25亿元;小杨哥时隔八个月露面,或将担任男一号;斯凯奇宣布退市;双星创始人控诉被家人抢公章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5-07 08:00
【北京SKP确认出售股权】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称,博裕五期美元基金(下称"博裕基 金")通过其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部分股权。交易后,博裕基金关联方通过财务投资间接取得北京SKP 42%~45%的股权。目前尚未公布交易金额。(界面新闻) | 案件名称 | 博裕五期美元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 | | --- | --- | | | 司股权案 | | | 博裕五期美元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博裕五期美元基金")(通过其关 | | | 联方)拟收购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北京 SKP")部分 | | | 股权。交易后,博裕五期美元基金关联方通过财务投资间接取得北 | | | 京 SKP42%-45%的股权。北京 SKP 主要在中国境内从事百货零售业 | | | 务。 | | 交易概况 | | | (限 200 | 交易前,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 ("Radiance 公司") | | 字内) | (直接和间接)与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联集团") | | | 分别持有北京 SKP 60%和 40%的股权,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