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谷歌发布可在本地下载运行AI模型的应用;智元机器人:远征A2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个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06-02 08:48
银河通用发布TrackVLA大模型 -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产品级端到端具身FSD大模型"TrackVLA",具备纯视觉环境感知、语言指令驱动、自主推理和零样本泛化能力[1] - 该模型已搭载宇树机器狗实现儿童看护功能,并在未训练过的真实场景中完成严格长程验证[1] 谷歌推出本地AI模型应用 - 谷歌推出"谷歌AI边缘应用库",允许用户在手机上下载并运行Hugging Face提供的开源AI模型[2] - 应用支持Android平台,iOS版本即将推出,可实现图像生成、问题解答、代码编写与编辑等功能[2] - 模型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互联网连接,直接调用手机处理器[2] Meta计划自动化产品风险评估 - Meta计划使用AI系统评估Instagram和WhatsApp等应用中高达90%更新的潜在危害和隐私风险[3] - 新系统要求产品团队填写问卷,AI将提供即时风险评估决定和发布前要求[3] 智元机器人获得全球认证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国CR、欧盟CE-MD、CE-RED和美国FCC认证的人形机器人[4] - 该机器人也是国内首个获得CR和CE-MD认证的人形机器人,于2024年8月发布[4]
不再担心手抖!澳门大学新型超声机器人突破震动干扰,实现精准恒定接触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1 19:49
超声扫描机器人系统创新 - 核心观点:澳门大学团队开发混合主动-被动力控制超声扫描机器人系统,解决传统手持超声因接触力不稳定导致的成像质量问题[1] - 技术突破:系统结合主动力控制(长程低频稳定)与被动力控制(短程高频响应),实现动态范围内的稳健力控制[2] - 结构设计:被动恒力机构通过正负刚度并联实现零刚度恒力区域,主动系统通过倾角传感器和应变片调节力补偿重力[3] 性能参数与实验数据 - 恒力范围:被动机构调节范围12.33N-21.29N,覆盖超声成像常用力范围1.2N-20N需6种厚度变体[5] - 抗干扰能力:在0.5Hz(呼吸频率)下稳定应对12.8mm振幅震动,远超正常呼吸2-5mm幅度[6] - 图像稳定性:复合振动(0.3Hz+15Hz噪声)下特征点平均速度仅0.53-0.56mm/s,显著优于手动操作[6][8] 操作优势与应用前景 - 易用性:集成协作机器人臂与触觉界面,无经验操作者图像稳定性仍优于手动扫描[9] - 重复性:三次扫描PSNR值31-33dB,显示可接受的图像失真水平[10] - 扩展潜力:技术可应用于零件抛光、物理康复等领域,未来计划开发多力范围版本并整合半自动规划功能[12] 医疗机器人行业生态 - 产业链覆盖: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精锋医疗等,涵盖手术、康复、影像多场景[16] - 技术协同:与工业机器人(埃斯顿)、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企业形成技术互补生态[15][18]
银河通用发布产品级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
快讯· 2025-06-01 13:45
公司动态 - 银河通用推出自主研发的产品级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 [1] - TrackVLA具备纯视觉环境感知能力 [1] - TrackVLA支持自然语言指令驱动 [1] - TrackVLA能够端到端输出语言和机器人动作 [1] - TrackVLA是基于仿真合成动作数据训练的"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 [1] 技术突破 - TrackVLA属于VLA(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类别 [1] - 该模型实现了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和动作执行的端到端整合 [1] - 模型训练采用了仿真合成动作数据 [1]
传小米汽车挖一汽南京CTO做智驾;国内手机份额跌出前五,荣耀官宣进军机器人业务;宇树回应更名,王兴兴曾称有可能赴港上市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6-01 11:00
国内AI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可能赴港上市[3] - 影石创新员工年龄结构显示90后占比达55.44%[3] - 小米汽车引入前一汽南京CTO陈光担任辅助驾驶感知负责人[3] - DeepSeek开源R1新版模型,性能媲美OpenAI o3模型[3] - 快手可灵AI上线2.1系列模型,生成5秒视频仅需20灵感值[4] - 零次方发布轮式人形机器人Zerith-H1,搭载垂直场景操作基础模型[4] - 傲意科技推出第二代灵巧手ROH-AP001,重量仅640克[6] - 北京市支持制造业企业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最高补贴3000万元[8] - 字节跳动将禁用Cursor等第三方AI开发软件,推自研Trae替代[8] - 大疆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首款产品预计6月发布[9] - 荣耀确认进军机器人业务,展示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9] - 腾讯开源混元语音数字人模型HunyuanVideo-Avatar[13]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发布,建立L1-L5分级体系[14] - 小米否认玄戒O1采用Arm定制,强调自主研发设计[15] - 雷鸟发布X3 Pro AR眼镜,搭载豪威定制空间摄像头[19] - 菜鸟计划6月推出多款无人车型,升级AI自动驾驶功能[31] - 网易数智发布CoreAgent智能体开发平台及多款行业智能体[31] 海外AI行业动态 - 特斯拉Model Y自动驾驶车型将于6月交付[33] - xAI与Telegram达成3亿美元合作协议部署Grok聊天机器人[35]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计划出售至多600万股股票,价值约8.09亿美元[38] - 英伟达Q1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38] - OpenAI表示将加大对亚洲投资,开发开源模型[38] - Meta计划增设实体零售店销售智能眼镜等硬件产品[39] - 沙特AI公司Humain寻求美国科技公司投资,初始资金100亿美元[40] - Netflix联合创始人哈斯廷斯加入Anthropic董事会[40] - OpenAI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AI硬件产品[41] - OpenAI模型o3被发现拒绝执行关闭指令[42] - 特斯拉展示Optimus机器人完成家务和烹饪任务[43] - 前特斯拉高管质疑Optimus适合工厂工作的说法[43] - 马斯克称AI将取代搜索引擎[43] - 软银孙正义密访鸿海洽谈AI服务器采购[44] - Figure机器人F.03正式开始行走[44] - 微软开源浏览器Agent Magentic-UI,任务完成率提升至51.9%[47] - 英伟达将为中国推出低价Blackwell架构AI芯片,售价6500-8000美元[47] - 谷歌发布Veo 3 AI视频生成模型,获马斯克称赞[48] - OpenAI与io合作AI硬件预计2027年量产[50] AI投融资概况 - 本周全球AI融资事件12起,总融资规模19.2亿元人民币[51] - 早期融资9起,成长期3起[53] - 国内融资集中在上海(5起)、江苏(2起)、广东(2起)、四川(2起)[55] - 国内融资总额12.03亿元,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58] - 海外融资总额7.17亿元,LMArena完成1亿美元种子轮融资[63]
银河通用发布端到端导航大模型,联合宇树机器狗完成长程验证
快讯· 2025-06-01 09:59
公司动态 - 银河通用发布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 [1] - TrackVLA具备纯视觉环境感知、自然语言指令驱动、端到端输出语言和机器人动作等能力 [1] - 该模型已搭载宇树机器狗实现儿童看护功能 [1] - 在未训练过的真实场景中完成了严格的长程验证 [1] 技术进展 - TrackVLA为纯视觉导航大模型 [1] - 模型支持自然语言指令驱动 [1] - 具备端到端输出语言和机器人动作的能力 [1]
小鹏技术转向,速腾聚创一季度营收受影响!机器人业务爆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5-31 19:2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3.3亿元,同比下降9.18%,去年同期为3.61亿元 [1][2] - 毛利7701万元,同比增长73.1%,毛利率23.5%,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 [1][3] - 净亏损9878.6万元,同比改善24.4%,经营亏损12.1亿元,同比收窄 [1][3] - 资产总额48.99亿元,负债总额10.08亿元,权益总额38.91亿元 [3] 营收波动原因 - 收入下降主要因头部客户小鹏汽车转向纯视觉方案,两家客户占去年Q1营收近60% [2][3] - 公司未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吉利、比亚迪等新客户填补缺口,预计Q2营收显著提升 [3][4] 机器人业务进展 - 机器人业务激光雷达销量11900台,同比增长183.3%,收入7340.3万元,同比增长87.0% [5] - 与库犸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三年内供应120万台割草机器人激光雷达 [7] - 全球合作机器人客户超2800家,覆盖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等领域 [7] - 发布Active Camera产品AC1,与20余家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 [7] 技术战略与客户动态 - ADAS业务受客户技术路线调整影响,但全年销量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3][4] - 公司推进AI+机器人战略,布局具身智能生态 [7]
荣耀,闯入机器人赛道
创业邦· 2025-05-31 17:50
荣耀进军机器人领域 - 荣耀CEO李健在400系列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款跑步速度达4m/s的机器人,打破行业纪录[3] - 公司早在2024年底就通过子公司密集注册布局智能机器人、无人飞行器等前沿科技领域[3][8] - 新战略将机器人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计划结合技术积累采取生态合作或自主推出产品[4] 历史技术积累 - 2018年荣耀手机AI技术助力华南理工大学战队夺得RoboMaster冠军,并参与猎豹机械臂咖啡项目[7] - 公司通过MagicOS 8.0操作系统实现意图识别人机交互,为智能终端定义新范式[11] - 2024年成立25家新子公司覆盖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单笔投资额50万-200万元人民币[8][9] 战略与资源投入 - 阿尔法战略计划五年内投入超100亿美元构建AI终端生态,目标2027年接入1000+硬件品类和激活4000万+设备[12] - 设立具身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招聘机器人算法、仿真平台等专业人才加速布局[12] - 技术层面拥抱MCP开放协议以打通AI终端生态链[12] 上市背景与业务转型 - 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聘用中介机构筹备上市,具体时机取决于市场环境与监管要求[14] - 独立时估值达400亿美元(约2633亿元人民币),2022年市场估值一度升至450亿美元(约3215亿元)[15] - CFO彭求恩明确业务转型方向:从单一手机转向AI生态公司以支撑长期价值[16] 行业竞争格局 - 手机厂商普遍将机器人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入口,华为、小米、vivo等已先行布局[18] - 华为通过云服务+大模型赋能机器人企业,小米推出CyberOne并构建"人-车-家"生态闭环[19][20] - vivo成立机器人Lab聚焦消费级市场,研发家庭场景机器人产品[22] 技术挑战 - 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依赖进口导致硬件成本高企[22] - "具身大脑"技术需长期投入,小米通过投资+自研提升机器人泛化能力[22]
民生证券:NVIDIA提出三大计算平台协同解决方案 具身智能浪潮已至
智通财经网· 2025-05-31 16:46
核心观点 - NVIDIA提出机器人三大计算平台协同解决方案,形成从训练到优化再到执行的完整体系,已与众多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机器人操作系统企业、机器人传感器制造商、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等达成合作,共建机器人生态系统,有望加速全行业进化历程 [1] NVIDIA的机器人战略布局 - 公司2014年起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主要围绕通用算力、开发平台、大模型三大核心领域展开,主攻机器人"大脑" [2] - 向机器人公司提供主控芯片(Jetson Thor)、仿真训练平台(Isaac Lab)和工具(GR00T模型),帮助开发人员构建、部署和管理机器人,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 [2] 三大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 每家机器人公司都必须构建三台计算机协同的解决方案:DGX(集NVIDIA软件&硬件专长)、AGX(机器人和嵌入式边缘AI应用平台)、Omniverse with Cosmos(基于AI驱动的系统) [3] - 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GR00T主要依托计算平台Jetson Thor提供算力、并基于Omniverse的Isaac Lab仿真训练平台进行训练,最终实现人形机器人仅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即可完成与真实世界的交互 [3] Isaac Lab平台 - 由NVIDIA CUDA加速库(Isaac ROS)、应用框架(Isaac Lab 2.0)和AI模型(Isaac Manipulator及Isaac Perceptor)组成 [4] - 可将数百次或数千次人类演示转化为数百万次合成动作,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四项关键技术支持:机器人基础模型、数据管道、仿真框架、Thor机器人计算平台 [4] - 可应用于工业机械臂、自主移动机器人、AI机器人领域,具备真实模拟、多应用模块化体系结构、无缝连接和互操作性等优势 [4] GR00T模型 - 2025年3月推出通用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00T N1,为开源模型,具备双系统架构,能够做到快速与缓慢思考 [5] - 基于Omniverse的Isaac Lab仿真训练平台、基于Thor芯片的人形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实现"AI+仿真+硬件"三位一体的创新 [5] - 可整合语言、视觉和运动控制模型,实现端到端任务执行 [5] 生态系统建设 - 2025年CES大会上14款搭载GR00T模型的机器人亮相,涉及中国企业6家、美国企业4家,其他国家企业4家 [6] - 与人行机器人厂商、机床厂商、核心零部件企业持续接触,逐渐构建人行机器人供应链体系 [6] - 构建基于NVIDIA解决方案、开发平台、大模型、Jeston Thor芯片的强大生态圈 [6] 行业影响 - 汽车零部件公司具有强客户卡位优势、强批量化生产能力,且主业产品与机器人具有高度相通性 [6] - 汽车主机厂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机器人供应链与车端将有较高重合度 [6]
“软硬协同,融智聚能”2025数字之友会具身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成功举办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31 14:35
具身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概况 - 活动由京东方科技服务主办,联合数字之友会、连界创新等机构承办,主题为"软硬协同,融智聚能",汇聚西门子、日立中国、方太集团等产业方及傅利叶、智身科技等创新企业代表,共商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1] - 参会方包括全球机器人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及上海国投、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聚焦生态共建与具身智能发展蓝图[1] 政策与产业集聚 - 上海宝山区已形成千亿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京东方与上海地产闵虹集团联合打造"智慧方洲科技源",构建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区[4] - 京东方科技服务业务定位为"1+4+N+生态链"中的场景应用业务,提供空间解决方案与科技创新服务,推动开放合作平台建设[4] 企业技术与场景应用 - **傅利叶智能**:医疗康复产品线已商业化10年,通用人形GRx系列通过英伟达合作落地导览、工业等场景,开源生态N1加速技术迭代[11] - **智身科技**:四足机器狗通过自研核心零部件与军工级抗造能力,解决高维护成本、环境适应差等痛点,应用于巡检、高危作业等工业场景[13]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自由度达7-42(全球最高),单指360°旋转,价格覆盖8800至9.9万,适配工业、3C制造等领域[15] - **纬钛科技**:视触觉传感器分辨率达10微米级,实现多维力实时测量,提升机器人精细化操作能力,应用于工业分拣、精密装配[17] 生态协同与需求对接 - 西门子、日立等产业方发布工厂自动化、物流等场景需求,与创新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19] - 连界具身智能中心通过"投资+服务"模式覆盖加速进化、纬钛科技等企业,推动单点技术向生态协同跃迁[8] 行业展望 - 具身智能纳入国家战略,京东方与上海地产闵虹将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建设,打造示范场景,助力宝山区产业创新[20] 参会企业名录 - 涵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埃夫特)、服务机器人(亿嘉和、普渡)、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傅利叶)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坤维科技)等全产业链[24][26][27][28]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正式纳入港股通 智驾、具身智能全面发力
格隆汇· 2025-05-31 14:15
公司动态 - 公司于5月26日正式被纳入港股通 [1] - 全资子公司地瓜机器人于5月28日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获得高瓴创投等10余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 [1] 地瓜机器人业务进展 - 构建了覆盖芯片、算法到软件的完整产品体系 形成5~500 TOPS各算力段产品布局 [1] - 传统机器人领域:旭日系列智能计算芯片已全平台搭载于科沃斯、云鲸等头部客户产品 出货量超500万片 年增长达百万量级 [1] - 新型品类机器人领域:赋能超过200家中小创客 孵化近百种智能机器人新兴品类 [1] - 具身智能领域:将于6月发售行业首款单SoC算控一体计算平台RDK S100机器人开发套件 [1] 地平线业务发展 - 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约290万套 累计交付约770万套 [2] - 2024年定点超100款车型 累计定点超310款车型 [2] - 征程6系列已在比亚迪天神之眼C、理想L系列搭载量产 后续超100款搭载车型将陆续上市 [2] - 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与奇瑞达成首个量产合作 将于2025年9月在星途品牌车型全球首发 [2] - 预计征程系列硬件累计出货量2025年超1000万件 征程6系列出货量将超百万件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2026年和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9亿元、62.41亿元和76.47亿元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9亿元、-12.56亿元和-6.74亿元 [3] - 以5月29日收盘价计算PS分别为23.73倍、14.67倍和11.98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