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金观平:开拓文旅融合广阔前景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24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 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动文旅产 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文旅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我国文旅产业已步入繁荣发展新时期。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各地精心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 动,人们到江边看龙舟竞速、住民宿体验非遗传承、逛博物馆了解民俗传统。不只端午节,拥抱"诗与 远方"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里的重要选项,文化休闲和旅游度假消费的市场基础日益厚实。 文化和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二者的融合发展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文 旅深度融合有利于发挥赋能效应,可以更好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展现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具有融合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 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机制、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保障体系等不断出台政策指引,广泛展开文旅融合的生 动实践,并在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展现出广阔前景。 持续增长且品质升级的 ...
别吵吵,“苏超”踢的不仅仅是足球
36氪· 2025-06-04 20:53
赛事概况 - "苏超"全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由江苏省体育局与13个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各市组建代表队参赛 [5] - 赛事自2025年5月10日开赛,初期在本地传播后迅速破圈,形成全网热议现象 [6] - 原价10元的门票被炒至600元,二手平台代抢服务标价100元,电商平台定制T恤售价100-500元 [6] 运营数据 - 第二轮联赛吸引6万余名球迷,场均观赛近万人,盐城和徐州场次突破2万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水平 [8] - 电商平台"叫南哥"主题帆布包销量近6万件,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超2万单,镇江西津渡夜游人数增长3倍 [6][10] - 抖音话题苏超联赛播放量超8亿,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1600万,B站混剪视频点击量破百万 [19] 商业模式 - 各赛区结合文旅营销:无锡直播"云游鼋头渚",连云港打造海鲜美食节,常州推出9.9元门票+萝卜干套餐带动线上销量翻倍 [9] - 赛事热度带动A股足球概念板块异动,体育器材、场馆建设、赛事运营类个股涨停 [10] - 参考贵州"村超"IP经验,台江县创建2个4A景区,榕江开发"超好吃"等衍生品牌,与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2] 用户特征 - 球员构成包含职业选手、个体工商户、大学生及高中生,射手榜第一名高驰为宿迁农民家庭高中生 [12][13] - 观众动机超越体育竞技,62%受访者表示参与是为"地域荣誉感",形成"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独特文化标签 [21] - 社交平台产生"叫南哥"、"十三太保"等热梗,虎扑用户将"苏超"热度评为超越五大联赛 [19] 行业影响 - 对比职业联赛:2024中超场均观众不足2万,中甲不足1万,"苏超"单场最高人数已持平中超 [8] - 形成"体育+文旅"新范式,与端午节龙舟赛事共同体现区域文化激活趋势 [26] - 开创非商业化运营路径,87%参与者支持保持赛事纯粹性,反对过度商业开发 [24]
有鲜则名,有水则灵——央视《走遍中国》走进清远
南方农村报· 2025-06-04 10:34
清远生态与产业概况 - 清远森林覆盖率达70%,拥有北江、连江、潖江三江交汇的水系优势,是粤北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5][6] - 当地通过"鲜"与"灵"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7][8] 清远鸡产业 - 清远麻鸡采用山林放养模式,需训练180天,年出栏量达1.58亿只 [11][12][14] - 清远鸡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11亿元,成为当地五大百亿"土特产"领头羊 [13][14] 茶叶产业 - 英德市每6人中就有1人从事茶相关工作,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 [19][20] - "英红九号"茶叶通过非遗传承和研学活动推广茶文化 [16][17] 麻竹笋产业 - 清远拥有99.25万亩麻竹林,年产鲜笋151.36万吨,产业综合产值109.65亿元 [23][24][27] - 麻竹笋实现深加工转型,产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28] 北江经济带发展 - 北江经济带建设带动沿岸渔村转型,白庙渔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9万元增至159万元 [31][35] - 河鲜餐饮、民宿咖啡等业态形成完整产业链 [33][34] 温泉旅游产业 - 三坑镇温泉开发"美人汤"等特色产品,带动周边采摘农场、有机农业等配套产业 [37][38][39] - 温泉旅游使"空心村"重现活力,实现农文旅融合 [40] 漂流旅游产业 - 古龙峡拥有6063米天然赛道,落差378米,最高时速72千米,是"中国漂流之乡" [42][43] - 漂流项目带动当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体验 [44] 产业发展模式 - 清远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生态资源向产业价值转化,形成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 [46][47] - 当地保留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引入智慧农业等现代化手段 [47][48]
四川兴文:发力低空经济“小小机长”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6-04 09:28
6月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的"一起飞"飞行营地,一场别开生面的航空主题盛宴 ——"宜宾小小机长"活动拉开序幕,百余名孩子身着机长制服,近距离触摸真实飞机、亲手模拟驾驶舱、学习航空知 识。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埋下了航空梦想的种子,更成为兴文县深化文旅融合、抢抓低空经济风口、创新消费场景 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孩子和家长在停机坪观看飞机构造(兴文县文旅集团供图)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航空科技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打造了"真机零距离""模拟驾驶舱""端午文化""动手动脑"等多层次 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走进停机坪,观察真实飞机构造与维护流程,学习飞行安全知识,并两人一组进入飞机驾驶 舱,在教员指导下亲手操作仪表盘和操纵杆,最后由飞行员带领"冲上云霄"。活动恰逢端午假期,主办方还设置了"巧 手制艾草香囊""端午元素团扇手绘"等民俗项目,大幅提升了文化内涵,增加了互动乐趣。 孩子们进入飞机驾驶舱(兴文县文旅集团供图) 此次活动是兴文县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兴文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开展沉浸式、互动性强的航空科普与体验项目,积极培育大众航空文化,为未来 低 ...
省委全会部署激励江苏干部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好发展尖子生,蹚出共富新路子
新华日报· 2025-06-04 06:54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 苏北泗洪县界集镇娥眉村通过打造文旅产业园(子湖文旅产业园)整合村居民宿、水上乐园、休闲农业,带动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年收入从几万元起步,通过红薯粉条加工厂等项目提升村民就业[2] - 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依托明清古砖窑资源开发"金砖水乡"文旅项目,计划复垦430万立方米土地打造1600亩高标准农田,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192万元,并配套窑文化体验产业[3] 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 江苏省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873元,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为1733元/月、1209元/月,全省保障低收入人口96万人,通过7部门联网实现182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5] - 苏州市姑苏区创新"幸福助餐工程"覆盖老年人餐饮及文娱需求,全省建成8000多家老年助餐点,服务140万人,同时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6] 就业促进与产业联动 - 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因业务扩张招聘近500名技术研发及操作工,全省5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进度35.5%),带动企业用工登记达2084.5万人(同比增5.9万人)[7] - 南京市通过政府补贴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职业培训,计划优化3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归集600万个岗位,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8] 文旅与特色产业开发 - 娥眉村通过直播带货单场销售3000斤红薯粉条,计划建加工厂激活100多名村民手艺[2] - 朱浜村以"窑烧咖啡"吸引周边游客,结合砖窑文化打造体验区提升村民收入[3]
计划2030年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 新疆打造万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03
本报乌鲁木齐6月3日讯(记者乔文汇)近日,2025年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发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 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将构建"一核三带四心多节点"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集 群空间发展格局,打造万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新疆"一核三带四心多节点"文旅产业布局,即以乌鲁木齐市作为全疆文旅产业核心引擎,构建贯穿全疆 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大文旅产业带,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市 作为四大文旅产业区域中心,辐射带动全疆发展,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 区、和田地区等作为重要节点,发展区域特色集群产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克衣色尔·克尤木表示,新疆计划到203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超4亿人次,文 化旅游体育产业综合营收达到1万亿元,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0%。 "通过打造万亿元级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集群,形成文旅体深度融合、多业互促联动、区域协调共进的大 文旅发展格局。"新疆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余洁说。 未来几年,新疆将集中打造文化、旅游、体育三大优势产业链,巩固提升文化演艺产业、发展壮大文化 ...
端午假期十八万名球迷涌入主场观赛拉升文旅消费“苏超”破圈 “全民大赛”何以炼成
新华日报· 2025-06-03 07:00
赛事热度与参与度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三轮场均观众突破1万人,前两轮场均上座人数达8798人,超过中甲、直逼中超 [1][2] - 徐州场临时更换场地至奥体中心,现场观众达22198人 [2] - 端午假期超过18万名球迷涌入主场城市观赛,线上直播热度飙升 [1][8] 城市文化与地域认同 - "为城市荣誉而战"的赛事口号精准触达江苏人的集体情感,吸引资深球迷和普通市民广泛参与 [2] - 赛事成为城市文化与自信的生动注脚,全网掀起江苏城市文化狂欢风暴 [4][5] - 虎扑App新增"江苏联"频道,上线首日流量破百万,抖音话题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播放量达8.2亿 [5] 文旅消费与联动效应 - 主场6个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1][8] - 常州市对持有扬州身份证的游客开放所有A级景区,端午假期中华恐龙园景区入园10.6万人,扬州游客占比近半 [7] - 盐城靠"观赛送鸡蛋饼"吸引万名游客打卡,淮安景区游客量比平时增长30% [8] 政策支持与长期布局 - 《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城市联赛作为文旅体融合新亮点 [3] - 江苏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提及2025年目标,包括100所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3000所足球特色学校等 [3] - 省内足球基础扎实,拥有5支男子职业俱乐部,青训、体教融合为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3] 赛事设计与产业融合 - "苏超"通过"小型化、区域化、全民化"设计实现破圈,激活市民情感共鸣与参与热情 [9] - 赛事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多个板块,形成消费链式反应 [8][9] - 体育赛事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超级连接器",打破文体旅产业边界 [9]
山西多举措打造夜经济品牌拓展消费空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3 06:42
夜经济发展现状 - 太原钟楼街夜间消费占比超过55% 成为山西省夜经济品牌打造的典型案例 [1] - 2024年太原市举办32场演唱会 吸引现场观演人数近100万人次 其中省外观众占比70% [2] - 长治市打造10个核心夜间经济集聚区 5个地标性商业集聚区及10个夜间美食示范街区 [2] 政策支持措施 - 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夜间配套设施建设 商务厅对成效显著项目给予支持 [1] - 文旅部门推出"夜游山西"十大精品线路 鼓励景区开放时间延长至22点 [1] - 市场监管部门简化夜间户外经营审批流程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1] 业态融合创新 - 太原形成"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新型消费模式 带动文旅产业增长 [2] - 全省推动"夜经济+"模式 实现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形成全域联动生态圈 [2] - 各地举办夜间消费季 美食节 啤酒节 文化节等活动 延长消费时空 [2] 品牌建设规划 - 山西省实施12项重点任务 打造"古韵新辉夜山西"夜间经济品牌 [1] - 沿北中南三线梯次推进 覆盖大同 晋中 运城等城市 [1] - 将夜经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创造多样化消费场景 [1]
加快塑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华日报· 2025-06-03 05:36
文化和科技融合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提出要做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新趋势,需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及VR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创新数字化艺术表现形态 [2] -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博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提升旅游产品品类、质量、服务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重点工作方向 [1] - 全球文旅市场迭代升级,游客休闲属性变化催生不以景点为目的的新休闲旅游形式,形成文旅行业全新赛道 [2] - 需把握"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趋势,创新推出景色游、文化游、美食游等新线路和新玩法 [2] 文旅产业体系创新 - 推动形成多元文旅产业体系,打造公共文旅集聚空间、数字化文化体验新空间和夜游、夜市、夜演消费新场景 [2] - 开发时尚新潮、创意感十足的文创产品,打造"吸睛点""兴奋点"和"消费点" [2] - 探索文旅跨界融合,引入农业、体育、教育、时尚、影视、金融等行业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2] 文旅协作链条优化 - 健全文旅市场调研机制,以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和特色文化体验产品 [3] - 构建协同宣传促销机制,强化政企联手、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合和线上线下联动,策划区域旅游路线 [3] - 加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链衔接与合作,提升游客体验感受 [3] 文旅发展环境提升 - 构建文旅数智化治理体系,建立权威智慧旅游线上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4] - 优化旅游保障工作机制和投诉响应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制度规则研究 [4] - 推动经营主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政策金融+产业基金+资本运作"的文旅供应链金融体系 [4] 文旅人才培养 - 加强与高校合作开设复合型数智文旅专业,加强实践教学 [4] - 加强与企业协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4] -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科学薪酬体系、福利制度和奖励制度吸引优秀人才 [5]
赛事运动激活文旅经济,产业升级培育消费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6-02 19:53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和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提出深挖消费潜力、支持地方打造特色品牌等要求 [1]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 [7] 地方实践案例 江西崇义县 - 通过"体育+文旅+农业+康养"融合战略,构建覆盖"山、水、陆、空"的立体户外运动网络 [2] - 举办全国徒步大会、中国滑板公开赛等赛事,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3.7万人次(同比+7.53%),旅游收入增长140.64% [3][5] - 滑板赛事带动民宿预订量同比提升11%,创造2000+就业岗位,农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 [5] - 铅厂镇发展精品民宿79栋、健康游步道10公里,带动80余人就业创业 [5] 浙江莫干山度假区 - 与国际品牌合作发展Discovery主题公园、路虎体验中心等项目,年吸引参赛运动员超2万人次 [6] - 计划举办马拉松、滑翔伞等赛事,目标落地10+场品牌赛事,吸引数十万户外爱好者 [6] 贵州榕江县 - 村超足球队从2023年20支增至2024年62支,五一期间赛事带动酒店预订量超90% [6][7] - 全县住宿市场主体达425家,床位数11781张 [7] 行业前景 - 预计203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7万亿元,占GDP超2.5% [9] - "赛事+文旅"模式将构建"引流-消费-产业融合"的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