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

搜索文档
虎鲸文娱发布国庆文娱消费报告:电影票房破15亿,线上动漫观看时长激增76%
新浪科技· 2025-10-08 12:11
新浪科技讯 10月8日午间消息,虎鲸文娱发布《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报告显示,线下演出日 趋下沉化、小众化,三四五线城市演出总场次增长34.1%,脱口秀、Livehouse等小众演出受到更多年轻 人青睐;线上方面,大屏端观看时长同比上幅23%,其中动漫观看时长激增76%,成国庆阖家欢新纽 带。 大麦娱乐数据显示,国庆档前6天总票房达15.39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 《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名,各片档期内票房均突破1亿元。票价方面,今年国庆档前6 天的平均票价为36.8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明显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观影门槛。 演出市场同样热度攀升,一票难求景象频现。根据报告,10月1日至6日国内演出项目总数已超3100个, 近1.5万场次,同比去年上涨约4.4%。总观演人次达194万,同比增长39.5%。体育赛事、音乐节、演唱 会成为增长最快的三大品类,观演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264%、66.6%和39.7%。此外,以话剧和脱口秀 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Livehouse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以上。 | TOP5影片票房 | | | | - ...
文旅融合“乘数效应”激活万亿消费新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警惕盲目上马|“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9-30 13:48
当文旅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诗和远方"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成为新风尚,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这已经成为常 态。"9月29日,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演唱会、音 乐节等大型演出的跨城观演率超过60%。 而"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融合模式更持续释放乘数效应,文旅商体农等融合发展,成为激发文旅消 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增加就业的重要引擎。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透露,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 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在政策端,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 施》,进一步深化文旅+百业融合,通过供给侧改革与消费端激励双轮驱动,旨在将文旅产业培育为支 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在签证、通关、支付、退税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便利化举措,推动出入境旅游迈 向"双向奔赴"新阶段。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文化产业新业态占比超4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这一现象是文旅产业深度激活消 ...
文旅部答南都:去年发惠民补贴23亿,带动消费超14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2:48
行业整体规模与效益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1] - 文化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持续显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1] 新业态发展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31% [1]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88%,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 [1] - 行业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精品持续涌现 [1] 产业空间布局 - 区域文化产业带加快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持续推进 [1] - 城乡区域协调联动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1] 消费促进活动 - 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 [2] - 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2] 文化贸易与出海 - 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总额超过3700亿元,占比超过1/4 [2] - 一批优质文化企业推动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 [2] 未来发展动能 - 行业下一步将坚持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激发新发展动能,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
文旅产业营收破19万亿元 融合发展释放乘数效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1:04
中国文旅产业正以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拉动内需、赋能经济的重要力量。9月29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披露了一系列 关键数据: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 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这不仅标志着文旅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更揭 示了通过"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正从传统的"门票经济"转向更具韧性和带 动性的"综合消费经济"。 文旅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综合实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说迈上了新台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表示。 从产业规模看,文化产业资产总量稳步增长,营收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有效提升。据统计,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 元。 从结构布局看,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精品持续涌现。2024年 ...
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9 20:18
9月2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 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三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 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 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介绍称,"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 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 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 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 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 总计达到34.4万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称,"十四五"以来 ...
总资产达34.4万亿元!“十四五”文化产业成绩单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29 15:55
近年来,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精品持续涌现,优秀 的文创作品产品爆款不断。2024年,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9万亿元,占整 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平均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7%左右,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 的带动作用。 孙业礼介绍,"十四五"期间,持续开展了系列消费促进和惠民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 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演艺经 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有效延展消费链条,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感化、体验化消费需求。 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9月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 ...
九部门联合发布扩大服务消费“19条” 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拓展数字服务消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08
政策核心内容 - 九部门联合发布19条措施推动服务消费扩张 涵盖平台培育 供给优化 增量激发 财政金融支持和统计监测等领域 [1] - 服务消费增速领先商品消费 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较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3个百分点 [1] - 政策重点解决优质服务供给短缺问题 通过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提升供给侧能力 [1] 行业开放与准入 - 推动互联网 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和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外资与民营资本 [2]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文化体育领域措施 - 支持以优质演艺 动漫 游戏 影视作品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2]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和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并推行免预约 [2]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打造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品牌 [2] 财政金融支持 - 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2] - 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模式 [3]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将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 [2] 消费增量激发措施 - 通过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优化假期安排激发新需求 [3] -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缩短寒暑假)以增加旅游出行等消费时间 [3]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 [2]
贵州推出10项举措支持数据产业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09:25
产业政策支持 - 贵州省印发数据产业发展政策 实施10项支持措施加快培育特色数据产业生态[1] - 政策涵盖特色产业培育 优质企业引育 人才引育 数据供给 技术标准创新 场景应用拓展 财政金融支撑 组织保障等方面[1][2][3] - 2024年全省数字产业规模达2549.4亿元 同比增长18.3%[3] 特色产业培育 - 大力发展数据标注产业 促进供需对接并支持企业做大规模[1] - 培育壮大云服务"首位产业" 拓展算力中心运维和算力服务业态[1] - 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对通过网信部门备案的模型算法给予政策支持[1] - 加快影视渲染 动漫 游戏等数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1] 企业引育措施 - 培育数据产业领域省级重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 - 引育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成长型 潜力型数据企业[1] - 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类展会拓展市场[1] - 对研发费用占比高或增长快的企业给予支持[1] 人才引进培育 - 支持企业用好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2] - 鼓励高校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就业 支持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在黔工作[2] - 对主导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的团队给予奖励[2] - 支持院校建设产业学院和大学科技园 支持人才职称评定[2] 数据资源建设 - 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和可信数据空间[2] - 鼓励企业建设安全合规开放的语料库 强化数据治理能力[2] - 支持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数据集形成数据服务产品[2] - 依法依规开放重点领域公共数据 鼓励企业参与授权运营[2]
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浙江数贸改革明确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8-20 20:47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1] -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数字交付贸易形成明显特色优势 数字订购贸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2025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万亿元 占全球比重约2.5% [2] 空间布局 - 完善"1+3+N"总体布局:"1"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3"指杭州/宁波/义乌三大中心 "N"指多个特色数字贸易项目 [2] - 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提高海港/陆港/空港数字化运营水平 支持杭州建设全球数贸港核心区 强化宁波跨境物流枢纽功能 推进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第六代市场建设 [3] 数字订购贸易 - 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 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 [2] - 2025年上半年跨境直购方式出口971.7亿元 增长79.7% [2] - 到2027年引育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 引育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 [3] 数字交付贸易 - 支持文化产品高质量出海 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原创IP设计/剧本创作/拍摄录制/语言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3] - 创新"科技资本+技术交易+离岸外包"新型孵化模式 促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技术成果交易 [3] - 每年认定一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3] 制度创新 - 探索放宽数字市场准入 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4] - 鼓励外商扩大数字领域投资 放宽中外合作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 [4] - 对接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与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4] - 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 开展数字贸易/电子商务领域双多边合作 [4] 支撑体系 - 完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 发布《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 [4] - 推动传统外贸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国内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3] - 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 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