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港股生物技术股大涨,轩竹生物涨超18%,创上市以来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0:12
每经AI快讯,10月22日,港股生物技术股大涨,轩竹生物涨超18%,创上市以来新高,药捷安康涨超 16%,博安生物、同源康医药涨超2%。 ...
圣湘生物(688289.SH):拟出资2000万元参设常州灵仲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格隆汇APP· 2025-10-21 19:43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拟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出资比例为19.80%[1] - 合作方为苏州维特力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伙人[1] 基金投资方向 - 基金主要投向医疗大健康方向的优秀创业公司[1] - 投资领域包括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先进生物技术以及健康管理等[1] - 重点关注上述领域的创新产品及服务[1]
全球裁员365人!又一Biotech放弃细胞疗法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48
(来源:一度医药) 受该消息影响,Galapagos股价在公告发布后的早盘交易中下跌14%。 转自:一度医药 据路透社消息,生物技术公司加拉帕戈斯(Galapagos,股票代码:GLPG.AS)于周二宣布,因出售细 胞治疗业务的尝试未果,将逐步关停该业务板块。此次业务调整将影响欧洲、中国及美国地区的365个 工作岗位。 这家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企业表示,自今年5月开始为细胞治疗业务探索多种发展方案以来,已收到多 份非约束性报价,但最终评估后认为这些报价均不具备可行性。 Galapagos方面指出,当前逐步终止细胞治疗业务,将资金转而用于构建新疗法研发管线,是更合理的 战略选择。 ...
阿波罗:AI与工业复兴成强劲东风,美国经济增长有望重新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0:48
经济前景展望 - 美国经济可能正进入比预期更强劲的阶段 [1] - 经济增长在未来几个月存在重新加速的可能性 [1] 信贷与违约指标 - 关键信贷指标显示出明显的改善迹象 [1] - 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的违约率已经见顶 [1] - 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的拖欠率也已经见顶 [1] 积极驱动因素 - 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逐渐消退 [1] - 人工智能热潮带来强劲顺风 [1] - 美国工业活动呈现全面复苏 [1] 具体行业表现 -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持续扩张 [1] - 制造业、国防、生物技术和自动化领域出现新的资本投入 [1] - 工业复兴处于早期阶段 [1] 市场与消费影响 - 股市上涨增强了家庭消费能力 [1] - 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的扩张为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提供支撑 [1]
韩公布新一批创新经济先导项目
科技日报· 2025-10-21 07:42
韩国政府创新经济先导项目推进计划 - 韩国政府召开会议公布新一批创新经济先导项目推进计划 此前已在8月和9月推出AI转型、下一代半导体、石墨烯、未来食品行业等项目 本次重点讨论智慧农业、智慧渔业、超高分辨率卫星利用、AI生物开放生态系统、K-beauty综合集群五个项目 [1] 智慧农业领域 - 计划全额招商并将一个智慧农业孵化区指定为创新引领区 构建基于AI解决方案的农业优化模型 [1] - 目标将智慧农业采用率从2024年的16%扩大到2030年的35% [1] - 2025年预算中将向国家农业模块平台投资705亿韩元 并增加500亿韩元智慧农场综合基金 [1] 智慧渔业领域 - 计划结合渔业种子生产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 将智慧渔业渗透率从今年的2.7%扩大到2030年的10% [1] - 将指定1个智慧渔业创新先导地区并建设一个试验台 以推动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渔业转型 [1] 卫星领域 - 决定推动超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核心技术发展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气候预测模型 [1] 生物领域 - 计划创建AI生物开放生态系统 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积累、人才培养和产业扩张有机连接 以更好地利用已有医疗数据和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1][2] K-beauty领域 - 计划于2026年新拨款30亿韩元 打造集体验、旅游、产业于一体的K-beauty综合集群 [1][3]
报名:第七届流式细胞仪技术与应用进展网络会议
仪器信息网· 2025-10-20 17:59
流式细胞仪市场前景与驱动力 - 流式细胞仪是重要的细胞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新型疗法和生物制药研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 -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47.21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87.0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4%[2] - 纳米流式、拉曼流式、全光谱流式和影像流式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辅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为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2] 前沿技术进展 - 光谱流式实现多维参数解析,影像流式实现形态功能可视化,拉曼流式具备化学指纹识别能力,纳米流式可检测超小微颗粒[3] - AI算法与自动化样本处理深度融合,使海量流式数据转化为科学发现与临床决策的智能引擎[3] - 会议将探讨质谱流式、成像质谱流式、磁力排序细胞术、成像光谱流式等新技术[6][7][10] 应用领域拓展 - 技术应用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从环境监测到工业质控的广泛领域[3] - 在细胞外囊泡研究、海洋生态监测、微藻群落研究、有害藻华预警等环境领域有具体应用[8] - 在CGT与临床应用中,涉及CAR-T研发、淋巴细胞精细分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前沿医疗方向[9] 行业主要参与者 - 参会专家来自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医院和企业,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贝克曼库尔特、赛默飞世尔、安捷伦科技、碧迪医疗等[6][7][8][9][10] - 企业代表包括宸安生物、美天旋生物技术、碧迪医疗、贝克曼库尔特、赛默飞世尔、安捷伦科技、伯乐生命医学、索尼等知名公司[6][7][8][9]
蚂蚁集团出手,领投L4无人驾驶企业数亿美元融资;新锐AIGC视频生成大模型创企获复星等投资 | 每周十大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20 14:30
光量子计算 - 玻色量子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啟赋资本和广发信德 [1] - 公司专注于光量子计算技术路线 核心成果为2024年发布的"天玑"550计算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 [1] - 技术可应用于人工智能、金融建模、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需超强算力领域 [1] 半导体材料 - 同创普润完成10亿人民币Pre-IPO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旗下的尚颀资本等产业资本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靶材关键原材料高纯金属材料生产商 专注于解决半导体和显示面板领域"卡脖子"难题 [1] -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5N及6N超高纯度的铝、铜、钽等金属材料及先进合金 成功打破国外厂商垄断 [1] AIGC视频生成 - 爱诗科技完成1亿人民币B+轮融资 由复星锐正资本、顺禧基金等机构投资 [2] - 公司致力于视觉多模态生成式大模型开发 聚焦于AI视频生成技术 [2] - 核心产品为基于自研大模型的视频生成平台 可根据文本或图像指令生成高质量连贯视频内容 [2]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 零重力飞机工业获得3亿人民币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方广资本、四川产业振兴基金等 [2] - 公司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商 紧密围绕国家"低空经济"战略进行布局 [2] - 核心产品为载人eVTOL飞行器 目标是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提供绿色高效出行解决方案 [2] - 沃兰特航空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吸引了君联资本、鼎晖投资等顶级投资机构 [3] - 公司是中国低空经济领域核心参与者 主力产品为瞄准城市空中出行等商用场景的VE25型eVTOL [4] 自动驾驶 - 九识智能于2025年10月完成数亿美元C轮融资 由蚂蚁集团领投 [3] - 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实现开放道路纯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企业 [3] - 核心产品为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城配无人车 专注于B2B城市货运领域 [3] 高端眼科医疗设备 - 图湃医疗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京国管等机构 [3] - 公司是国内高端眼科医疗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产品线覆盖扫频OCT视网膜诊断系统、手术显微镜等 [3] - 其超高速OCT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显著性能优势 致力于打破进口品牌垄断格局 [3] 金融科技 - Revolut获得30亿美元(约合19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4] - 公司是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平台和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 被誉为欧洲最具价值金融科技独角兽 [4] - 核心业务是通过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跨境资金转账、多币种账户、加密货币交易等一站式金融服务 [4] AI for Science - Lila Sciences完成1.15亿美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General Catalyst和英伟达 [4] - 公司致力于构建"科学超级智能"平台和完全自主的AI实验室 [5] - 核心平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 可自主在任何科学领域设计和执行海量实验 [5] 基因疗法 - Trogenix完成9500万美元A轮融资 获得了制药巨头礼来以及多家专业医疗风险基金的投资 [5] - 公司是专注于开发创新癌症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 [5]
“小巨人”IPO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10-19 08:08
A股IPO审核趋势 - 10月13日至17日A股IPO审核保持“全过会”节奏,3家上会企业全部通过[2] - 硬科技企业成为审核重点,过会企业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光通信“单项冠军”[2] 本周过会企业详情 - 天溯计量于10月16日深交所审议通过IPO申请,此前曾连续四次中止IPO[2] - 天溯计量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7亿元、7.26亿元、8亿元、4.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38.54万元、1.01亿元、1.11亿元、5557.62万元,呈现持续稳定增长[2] - 昂瑞微于10月15日过会,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等产品,拟募资20.67亿元用于研发和产业化升级项目[3] - 优迅股份于10月15日科创板IPO过会,距离首次上会暂缓审议后不到一个月,受理至过会耗时111天[4] - 优迅股份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13亿元、4.11亿元、2.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08.35万元、7786.64万元、4695.88万元,拟募资8.09亿元用于芯片开发项目[4] 新增上市企业表现 - 长江能科10月16日北交所挂牌首日大涨254.03%,发行价5.33元/股,募集资金1.6亿元[5] - 云迹科技10月16日港交所上市首日涨26.05%,市值82.81亿港元,公开发售获5657.20倍超额认购,募集资金净额约5.9亿港元[6] - 轩竹生物10月15日港交所上市首日大涨126.72%,总市值136.22亿港元,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7] 近期递表企业动态 - 首创证券正式递表港交所启动A+H上市,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分别为25.19亿元、29.70亿元、35.88亿元、18.45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4.90亿元[8] - 双林股份递交港交所招股书,2025年上半年营收25.25亿元同比增长20.1%,期内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5.5%,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54.3%[9] - 坦博尔集团向港交所主板递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约为7.32亿元、10.21亿元、13.02亿元、6.58亿元,是中国第四大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10] - 诚益生物向港交所主板递表,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收入分别约为3605.9万美元、2.21亿美元及55.7万美元[11] - 东鹏饮料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2022年至2025年1-6月收入分别约为85亿元、112.57亿元、158.30亿元及107.32亿元,是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第一的企业[12]
中小盘股票观察:投资者常见的股票融资方式解析|配·资风险与机会并存
搜狐财经· 2025-10-18 22:30
资金杠杆概念 - 资金杠杆是利用较小本金撬动更大资金规模以放大操作能力的工具 例如2万元本金可能操作到5万、10万或更高额度[3] 科技板块 - 科技板块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软件开发、云计算等子行业 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3] - 股价波动与半导体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创新、云服务市场扩张等产业事件和技术突破紧密相关[3] - 市场竞争由单纯价格竞争转向创新能力竞争 体现长期产业发展价值[3] 医药板块 - 医药板块涉及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 受人口老龄化、公共健康需求增加及政策支持推动[4] - 板块表现受研发进展、监管政策和市场预期影响 如新药临床试验进展、药品批准和医保政策变化[4] - 长期价值在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国际化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4] 新能源板块 - 新能源板块包括光伏、风能、电动汽车及储能 受政策引导、环保要求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快速发展[5] - 资金关注度持续上升 光伏组件效率提升、风能装备升级及电池储能技术突破是主要增长驱动力[5] - 板块发展推动传统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绿色转型 长期价值与政策、技术及市场需求相关[5] 三大板块融合趋势 - 科技赋能医药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数据分析以提高效率[10] - 科技助力新能源 智能控制、数据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提升新能源设备性能和效率[10] - 政策推动融合 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有助于三大板块形成创新协同效应并优化经济结构[10] 市场观察视角 - 信息为主,操作为辅 关注板块表现和行业趋势而非短期交易信号[10] - 多维度观察 结合技术发展、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形成综合判断[10] - 长期价值导向 板块长期潜力与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紧密相关[10]
新经济领衔 中概股启动新一轮回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10-18 03:02
中概股回港上市浪潮 - 新一轮回港上市潮由自动驾驶和生物医药等新经济公司领衔,禾赛-W于9月16日成功实现港美双重上市,成为2025年以来中概股回流香港第一股 [1] - 10月14日,智能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相继通过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正式启动港股上市流程,其中小马智行已于10月17日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3] - 生物科技公司天境生物于10月17日公告将回归香港实现双重主要上市 [1][3] 代表性公司概况 - 文远知行是全球唯一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已在全球30个城市开展研发、测试及运营,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形成五大产品矩阵 [2] - 文远知行于2024年10月2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截至10月16日收盘市值为32.94亿美元 [2] - 小马智行是中国首批获得在北上广深运营全自动驾驶汽车牌照的公司之一,已开始在京穗深提供无安全驾驶员收费机器人出租车服务,运营一支由250多辆机器人出租车组成的车队 [3] - 小马智行在全球开放道路上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里程近4000万公里,于2024年11月27日登陆纳斯达克,截至10月16日收盘市值为72.53亿美元 [3] - 天境生物是一家全球生物技术平台公司,其执行董事长表示双重上市战略能促进全球合作、加速资产开发并多样化投资者基础 [3] 回港上市历史与趋势 - 自2018年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及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以来,中概股回归港股趋势逐步形成 [4] - 2019年阿里巴巴回港二次上市募集约1012亿港元成为标志性事件,此后京东、网易、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回港 [4] - Wind统计显示共有34只中概股通过双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其中22只为双重主要上市,12只为第二上市 [4] - 2018-2019年小米、美团、阿里巴巴回归奠定基础,2020-2022年29只中概股密集登陆,2023年仅陆控回归,2024年无中概股回归 [4] - 2025年以来新经济企业接棒成为回流主力,硬科技公司回归将强化港股"科技属性" [4] 市场表现与影响 - 多数回港上市公司市值在港股市场中位居前列,例如阿里巴巴在港股市值超过3万亿港元,京东、网易、携程、百度等港股市值均超过3000亿港元 [5] - 受全球经济环境及行业周期影响,部分回港中概股股价面临波动,生物科技板块因研发周期长、政策敏感性高而表现分化,智能汽车企业则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市值保持稳健 [5] - 东吴证券表示香港已设立海外上市企业回归便利框架,预计在新一轮回流中香港仍是首选目的地 [5] 制度支持与市场生态 - 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提及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认为这将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成长性和吸引力,增强资金吸纳能力 [6] - 老虎国际首席财务官认为从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和贴近用户角度看,中概股回港上市是趋势,若有更快捷渠道将吸引更多公司回归 [6] - 专家建议香港需以改革破解制度瓶颈,对高成长性、高技术壁垒企业实施弹性化监管,通过降低上市门槛增强吸引力,并设立回流便利化通道以快速压缩审批周期 [7] - 新一轮回港潮是企业对冲外部风险的战略选择,也是香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机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全球市场稳健前行的重要一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