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诊断
icon
搜索文档
增长!瑞孚迪Q2营收7.2亿美元,上调2025全年预期
仪器信息网· 2025-08-13 11:58
导读: Revvity2025年Q2营收7.20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生命科学业务营收3.66亿美元,诊断业务营收3.54亿美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瑞孚迪(Rev v it y)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 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 7.20亿美元 ,同比 增长4% 。 其中, 生命科学业务营收 3.66亿美元,诊断业务营收3.54亿美元。 鉴于近期外汇汇率变化,瑞孚迪将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上调至28.4~28.8亿美元,并预计有机增 长率为2%至4%。 Rev v it y 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20亿美元,去年同期收入为6.92亿美元,同比增长4%。持续经营业务的 GAAP 营业利润为 9100 万美元,去年同期为 8600 万美元。持续经营业务的 GAAP 营业利润率占营收的 12.6%,去年同期为 12.4%。 从业务板块来看,Rev v it y生命科学业务营收为3.6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49亿美元,同比增长5%;诊断业务营收为3.54亿美元,去年同期 为3.43亿美元,同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2.2%,政策优化与细分板块轮动或成驱动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医药生物行业短期关注点 - 疫苗板块业绩负面情绪已逐步消化 叠加创新属性或迎估值修复 [1] - 药店板块在医保改革背景下探索新业态转型 非药品类或成突围方向 [1] - 诊断板块因疫情基数消化及新需求有望改善 [1] 医药生物行业中长期主线 - 创新药械领域受医保局政策明确支持 差异化创新成重点 [1] - AI医疗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催化 诊疗范式、药物研发等方向受关注 [1] - 复苏条线包括医疗设备招采回暖 CXO及生命科学上游需求恢复 [1] 创新药ETF相关信息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跟踪SHS创新药指数(931409) 该指数从沪深港三地市场选取涉及新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风格配置偏向成长型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C(014118)和A类份额(014117) [1]
799亿!雅培发布最新财报
思宇MedTech· 2025-07-21 18:0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11.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9亿),同比增长7.4%,有机增长6.9% [1]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56.7亿美元,有机增长13.4%,为所有业务板块中表现最强劲者 [4] - 诊断业务销售额21.7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基础诊断业务保持增长 [8] - 营养品业务收入2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成人营养产品在亚洲及拉美市场增长强劲 [10] - 制药业务营收13.8亿美元,有机增长6.9%,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 [12] 业务亮点 - 医疗器械板块中,糖尿病护理收入19.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FreeStyle Libre系列产品表现突出 [6] - 心律管理板块销售额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Micra™无导线起搏器和CRT产品持续带动复苏 [5] - 电生理业务实现7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6] - 结构性心脏病收入6.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MitraClip与TriClip两大产品保持高增速 [6] - 成人营养产品(如Glucerna、Ensure)在亚洲及拉美市场增长强劲,婴幼儿营养线在北美市场恢复稳定 [10] 研发与战略进展 - TactiFlex™ Duo脉冲场消融系统已完成美国IDE研究患者入组工作,目标适应症为心房颤动患者 [15] - AVEIR™ CSP可行性研究显示设备可模拟生理性心脏传导路径,有望成为下一代无导线起搏解决方案 [17] - Tendyne™ TMVR系统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专为无需开胸置换二尖瓣设计的经导管系统 [22] - 公司启动新心血管设备制造中心建设,选址美国佐治亚州,预计2028年投产,支持TAVR、TMVR等植入器械生产 [22] 管理层展望 - 公司维持全年营收中单位数增长预期,下半年将优化供应链管理,重点提升诊断业务毛利率与Libre业务运营效率 [20] - 公司表示下一阶段将重回结构性增长主线,强调在无创干预、远程慢病管理与快速诊断方面的长期竞争力 [20]
生物医药ETF(159859)、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午后翻红,第36届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4:37
股市表现 - 5月14日午后股市走强 创业板指和沪指双双涨超1%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和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午后翻红 创新药沪港深ETF涨0.35% 中国生物制药和恒瑞医药涨超3% 生物医药ETF涨0.29% 荣昌生物和药明康德涨超1% [1] - 医疗设备ETF(159873)盘中翻红 微跌0.02% 溢折率0.02% 尚荣医疗涨停 [1] 行业指数与估值 - 生物医药ETF(159859)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 该指数选取A股生物医药产业前30只股票 反映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当前PE为35.71倍 位于近10年28.96%历史分位点 估值低位 [1] 行业动态与会议 - 第36届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主题为"筑梦全链创新周期—提质增效 协同发展" 汇聚专家学者和政府企业代表 探讨药品监管政策和产业前沿趋势 [2] 行业财报与配置 - 医药生物板块2025Q1财报显示营收和利润表现平缓 细分结构亮点频出 医药研发外包收入利润均实现双10+增长 原料药行业利润回归超越收入增速 医疗耗材和其他生物制品表现稳健 疫苗和诊断行业表现较差 [2] - 偏股型基金对医药行业配置结束下行趋势 宽基配置明显提升 市场热情回归 创新药板块系统性估值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 [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国际化的biotech公司 仿创公司创新管线重估 CXO行业订单及经营改善显著的公司 [2]
Bruker(BRK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报告收入同比增长11%,达到8.014亿美元,高于预宣布的7.95 - 8亿美元范围 [11] - 固定汇率(CER)收入同比增长12.5%,其中有机增长2.9%,收购贡献9.6% [11] - 第一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2.7%,同比下降,有机运营利润率同比扩张约100个基点 [11] - 第一季度摊薄非GAAP每股收益为0.47美元,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0.53美元 [12] - 2025财年更新后的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范围为2.4 - 2.48美元 [34] - 2025财年预计报告收入34.8 - 35.5亿美元,报告增长3.5% - 5.5% [41] - 2025财年预计运营利润率与去年大致持平,有机改善超70个基点 [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生物自旋(BioSpin) - 第一季度收入2.08亿美元,CER收入呈中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12] 临床与工业诊断(CALID) - 第一季度收入2.8亿欧元,CER收入呈中20%百分比增长 [13] 布鲁克纳米(Bruker Nano) - 第一季度收入2.57亿美元,CER收入呈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13] 最佳(BEST) - 第一季度CER收入扣除公司间消除项后呈高两位数百分比下降 [14] 布鲁克科学仪器(BSI) - 第一季度有机收入增长5.1%,系统业务呈中个位数增长,售后市场收入呈高个位数增长 [3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洲市场 - 第一季度有机收入呈低个位数百分比下降 [37] 欧洲市场 - 第一季度有机收入呈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37] 亚太市场 - 第一季度有机收入呈低个位数百分比增长,中国市场下降10% [37] EMEA地区 - 第一季度收入呈中两位数百分比增长 [3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出创新新产品,加强关键领域高价值产品组合,驱动收入增长 [9] - 收购Recife公司,进入诊断新领域,完善三重四极杆质谱战略 [18] - 采取新定价行动、成本削减举措和供应链与制造重组,以应对政策和关税带来的逆风 [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业务表现强劲,CER增长和有机运营利润率扩张,但面临政策和关税新逆风 [3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业务将改善,恢复利润率扩张和每股收益增长 [35] - 人工智能、半导体计量、欧洲国防和安全投资等因素可能带来上行空间 [27]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第二季度有机收入预计呈低个位数下降,CER收入预计呈低个位数增长 [47]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率和每股收益同比下降,下半年将显著改善 [4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是否因关税担忧出现订单提前拉动,中美欧市场是否有取消订单情况 - 没有因关税或AGAgov出现订单提前拉动情况,英国1.2千兆赫兹系统提前安装并非市场驱动 [53] - 中国市场暂无取消订单情况,但有延迟,美国和AGAGOV市场有不确定性和延迟,无取消订单情况 [54][55] 问题2: 人工智能、德国刺激资金等因素对下半年影响 - 人工智能订单强劲,交付时间长,部分订单可在今年发货,对今年有帮助 [59][61] - 德国、韩国等刺激资金和欧洲国防基金支出是积极趋势,部分开始转化为订单,对2026年及以后有积极影响 [61][62] 问题3: 若美国政策削减预算,公司如何应对 - 公司致力于恢复显著的利润率扩张,生物制药、人工智能、欧洲安全和国防支出等是增长驱动力 [70][72] - 预计2026年及以后经营模式和运营卓越整合将发挥作用,恢复快速利润率扩张和每股收益增长 [71] 问题4: 订单情况及积压订单缓冲作用 - 第一季度订单表现略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学术政府订单疲软,生物制药和工业市场表现强劲 [78] - 积压订单仍有七个月,可在未来几个季度发挥作用 [79] 问题5: 如何通过定价、制造和成本举措抵消关税影响 - 采取美国和全球额外定价行动,方式灵活 [85] - 探索在不同地区进行最终组装和系统测试,与第三方合同制造商合作,考虑将部分生产迁回美国 [85][87] - 今年成本举措预计达3000万美元,供应链举措今年影响较小,明年影响更大 [89][90] 问题6: 学术市场未来趋势 - 美国ACA gov市场预计明年仍疲软,但同比今年可能增长,全球75%的ACA gov市场表现良好 [92][93] 问题7: 生物制药业务情况 - 生物制药业务从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改善,考虑到关税威胁,在指导中纳入了适度复苏预期 [97][98] 问题8: 并购交易的协同效应和表现 - ChemSpeed表现出色,Elitech表现良好,超出收购模型预期 [101] - 空间生物学和细胞分析业务受生物制药和学术市场疲软影响,但在成本控制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进展,预计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102][103] 问题9: 未来订单和积压订单预期 - 美国学术订单疲软才刚开始,预计第二、三季度影响更大,年底积压订单仍有6.5 - 7个月 [106][108] 问题10: 中国刺激资金情况 - 第一季度中国刺激资金相关收入低于1000万美元,资金延迟发放,预计对2025年利润表影响不大 [112][113] 问题11: 第二季度各业务板块指导假设和成本抵消情况 - 部分缓解措施在第二季度影响较小,第三、四季度财务表现预计显著改善 [119] - 公司采取灵活措施,如在瑞士和德国调整生产能力,主要影响第三、四季度 [120][121] 问题12: 韩国、德国和日本刺激资金情况 - 韩国刺激资金规模为46亿美元,为期三年 [125] - 德国刺激资金每年500亿美元,部分用于创新和生命科学工具,预计2026年及以后产生影响 [126][128] 问题13: 临床MRI超导业务是否会改善 - MRI市场复苏较慢,预计BEST业务今年较弱,研究仪器业务稳定,超导材料业务全年较弱但程度减轻 [137][138] 问题14: 2023和2024年收购交易何时实现同店销售增长 - 投资组合演变已显现,诊断、分子微生物学、自动化和软件收购等业务表现良好,抵消了部分AGAW疲软影响 [146][147] 问题15: 对中国市场的可见性及是否在指导中充分体现 - 中国市场可见性低,刺激资金肯定会发放,但时间不确定,可能是今年或未来几年 [151][153]
回应关税冲击,丹纳赫Q1财报出炉!
仪器信息网· 2025-04-25 14:11
财报表现 - 公司2025年Q1营收57.41亿美元,同比下降0.95% [4][6] - 核心业务收入持平,好于预期的低个位数下降 [7][8]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9.6%,超出预期的约26.5% [8]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88美元 [8] - 自由现金流约11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与净收入转换率约110% [8] 业务板块表现 - 生物技术核心收入增长7%,生物工艺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7][10] - 生物工艺订单较2024年第四季度逐步增加,第一季度订单出货比大于1 [7][10] - 生命科学核心收入下降4%,生命科学仪器个位数下降 [7][10] - 诊断核心收入下降1.5%,赛沛呼吸业务收入约6.25亿美元 [7][10] - 临床诊断业务(不包括中国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7][10] 关税应对措施 - 公司相信通过调整制造布局、优化供应链、增收附加费及其他成本控制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抵消当前关税影响 [2][8][11] - 加速供应链重组与本土化布局成为应对潜在新政风险的必要之举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的终端市场需求与第一季度相对一致 [11] - 公司提供了2025年第二季度和全年的核心收入增长、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及调整后每股收益的预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