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航运

搜索文档
前5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同比增长18.4% 铁海联运网加快扩容(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46
铁海联运成本优势 - 在600公里以上距离铁海联运比公海联运节约30%运输成本 [1] - 1至5月国家铁路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发送量683.3万标箱同比增长18.4% [1] 内陆海港联动发展 - 豫鲁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107列河南汽车零部件等出口日本时间压缩50% [2] - 青岛港铁海联运班列达86条沿黄九省占71条集装箱发送量全国第一10年 [2] - 天津港前5月铁海联运量63.8万标箱宁波舟山港开通线路107条常态化27条 [2] 运营模式创新 - 宁波舟山港共享场站模式取消铁路港前站装卸环节穿山场站作业能力提升100% [3][4] - 青岛"前港后站"模式通过公交化铁路班列替代公路短驳效率提升20%成本降15% [5] 物流效率提升 - 太原内陆港实现报关查验前置节约港口堆存时间24小时以上 [7] - 宁波舟山港建成38个内陆无水港青岛港达51个 [8] - "一箱制"专列使非洲铜精矿运输从15天缩短至6天成本降10%货损率降80% [9] 多式联运数据 - 2024年宁波舟山港多式联运箱量186.4万标箱同比增15.3%2025年前5月73.5万标箱增2.6% [4][10] - 义乌至迪拜"铁海快线+中东快航"物流时间从23天缩至17天成本降18% [9] - 长三角铁路2025年铁海联运超100万标箱较2024年提前9天 [10]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深圳;珠港珠澳口岸年内出入境客流量破亿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07:09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深圳 - 深圳一公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 [1] - 该项目是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首个获得央行风险分担工具直接支持的科技创新债券 [1] - 央地协同增信机制与银行支持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1] 珠港珠澳口岸客流创新高 - 珠海边检总站年内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较去年提前22天 [2] - 单日客流量两次创新高,最高达82.3万人次 [2] - "个人游"城市扩容和"一签多行"政策促进内地与港澳跨境往来 [2] 珠江船务中标口岸商铺项目 - 珠江船务所属公司中标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入境层商铺项目 [3] - 公司在2023年已运营香港中港城免税店,持续深耕大湾区免税品市场 [3] - 项目将利用口岸区位优势和客流基础开展免税商品实体销售 [3] 汇丰全球培训基地启用 - 汇丰全球培训中心在广州南沙启用,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4] - 每年可为上万名亚太区员工及全球高管提供培训 [4] - 将促进南沙金融人才发展及与区内外金融机构合作 [4] 深交所市场行情 - 6月17日深证成指收报10151.43点,下跌0.12% [5] - 北陆药业、创识科技、赢合科技涨幅均超20% [6] - 一品红、哈尔斯、厦门信达跌幅均超10% [6]
提升80%!小清河航线运力实现新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06-17 20:55
小清河卷钢运输航线升级 - 船舶总数从3艘增至9艘次,运输能力提升80% [1][2] - 预计6月吞吐量将突破36万吨大关,较首航阶段9.6万吨增长275% [2] - 航线通过动态运力优化持续突破内河航运效能上限,重塑内河货运新格局 [2] 运力与吞吐量增长轨迹 - 首航阶段3艘船舶配置实现单月卷钢吞吐量9.6万吨 [2] - 4月22日船舶增至5艘次,当月吞吐量环比激增66% [2] - 6月8日船舶扩充至9艘,运力环比提升80% [2] 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 - 引入新型吊具、岸桥夹具等先进设备,结合电动动力系统提升装卸效率 [3] - 自主研发修复装置有效规避卷钢损伤、运输风险等行业顽疾 [3] - 成立生产组织工作专班科学统筹人力、设备、技术等要素,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3] 服务模式升级 - 针对大客户可依据生产销售计划提前规划运输安排 [4] - 对有特殊运输要求的客户能够快速调配合适船舶与装卸资源 [4] - 加强客户服务团队建设并建立客户休息室提升服务体验 [4]
“30CM” “20CM” “10CM”全齐了!这个板块掀涨停潮
天天基金网· 2025-06-17 13:45
市场行情特征 - 市场呈现"电风扇"行情,板块快速轮动,创新药、脑机接口、AI眼镜、油气开采、多元金融、固态电池等板块先后拉升,最终脑机接口、AI眼镜、固态电池等板块走势较强,其中脑机接口板块居同花顺概念板块涨幅榜第一 [1] - 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接近平盘报收,创业板指下跌0.14% [2] - 板块快速轮动,多数冲高回落,早盘创新药板块冲高后快速回落,随后AI眼镜、油气开采、港口航运、可控核聚变、多元金融、固态电池等板块相继拉升 [3] 外部地缘事件影响 - 外部地缘事件新消息传出,油气开采、港口航运等板块随即拉升,指数出现小幅波动 [4] - 外部地缘冲突事件对中国资产的实际影响有限,但会引发风险偏好的突然变化,高位、高成交且形成高度共识的板块受影响最大,微盘股抱团上涨的因素出现裂纹,此类板块更容易出现波动 [4] - 小票和题材轮动模式削弱,回归以AI为代表的强产业趋势的逻辑会加强 [4] 脑机接口板块表现 - 脑机接口板块涨势强劲,居同花顺概念板块涨幅榜第一,板块掀涨停潮,倍益康迎"30CM"涨停,爱朋医疗迎"20CM"涨停,麒盛科技等个股10%涨停 [6][8] - 脑再生科技涨约283%,盘中多次熔断,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296亿美元,公司宣布进行38比1的股票拆分以增强流动性 [8] - 脑再生科技新一代神经调控芯片通过FDA临床试验审批,将与梅奥诊所合作开展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该技术属于脑机接口领域前沿方向 [9] - 埃隆·马斯克旗下公司Neuralink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和AI技术,成功帮助渐冻症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9] - 四川省出台《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构建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9] AI眼镜板块表现 - AI眼镜板块走强,纬达光电等个股大涨 [10] - 市场消息称Meta与Oakley合作的智能眼镜将于本周五发布 [10] -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550万副,2035年有望达14亿副,轻功能、轻量级的AI+AR产品是未来形态 [10] - AI眼镜产业正从预期管理阶段迈向销量落地阶段 [11]
丝路同心 共同发展 | 新机遇,新动能!230秒解锁阿克套港新变化
央视网· 2025-06-16 11:20
央视网消息: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位于里海沿岸,是中亚地区的重要海运枢纽。近日,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标杆项 目——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一期先导区正式启用,将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注入强劲动能。 阿尔乔姆在阿克套港已经工作近20年,见证了港口的巨大变化。他说,自己处理的集装箱大多来自中国。过去5年来,阿克套港口货 运量呈现明显增长态势。 在全球物流格局深刻转型、货流加速重新分配的背景下,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路的重要性急剧上升。仅过去一年,在哈萨克斯坦境 内,该线路的货运量较2023年增长了惊人的33倍。 阿克套国际贸易港起重机操作员阿尔乔姆·罗兹多利斯基介绍,集装箱已经堆满堆场,数量较以往大幅增加。现在他们的任务是把集 装箱装上驳船,还剩下大约54个箱子要装运,希望能在换班前装完。 里海现代化的运输能力在这里尽收眼底,新的运输线路孕育着新的机遇,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港口阿克套如今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 重要的一环。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起自中国,经哈萨克斯坦和里海水域至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并可延伸至土耳其和欧洲国家。阿克套港集装箱 枢纽项目就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里海东岸,对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来说,该项目就是一 ...
2024年中国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7万亿元 占海港城市经济总量的13.6%
中国经营报· 2025-06-16 11:17
港口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7万亿元,占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13.6%,规模较2023年增长3606亿元,增幅高于前两年 [1] - 港口经济呈现"一核、两区、多片"空间格局:以上海、苏州等城市群为"一核",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两区"协同发展,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为"多片"共同发展 [1] - 2024年港口经济在一产、二产、三产中占比分别为15%、22%、8%,对一产、二产支撑更显著,增加值结构从2023年的4:65:31调整为4:64:32 [1] 区域发展格局 - 长三角区域港口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港城市的44.9%,是最发达区域 [2] - 津冀、山东、长三角、福建沿海地区占比分别提升0.1、0.3、0.2、0.1个百分点,辽宁、广东和西南沿海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1、0.5、0.1个百分点 [2] - 区域特点表现为规模上"北轻南重"、产业类型上"北重南新" [1] 港口经济定义与趋势 -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城市为载体,依托港口产业的经济活动总和,是港口、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开放型经济 [2]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港口及航运物流成为国际产业链链接器和双循环新格局支撑盘 [2] - 数智科技推动港口、航运企业发展供应链集成服务,构建工贸港航协同新生态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央广网· 2025-06-16 09:37
中国-中亚互联互通建设 - 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一期先导区正式投入运营 设计年吞吐量20万标箱 一期年吞吐量12万标箱 中欧班列跨里海运输时间缩短至12天 [1] -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线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上海浦东-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定期客运航线开通 系上海首条直飞中亚五国定期航班 [2] - 中欧班列(福州)首趟中亚回程专列抵达 运输货值超1500万元中亚棉纱 福建打通与中亚国家双向往来物流通道 [3]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 - 中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额从2013年3120.4亿元增至2024年6741.5亿元 增长超一倍 2024年前5个月进出口2864.2亿元 同比增长10.4% [3] - 中乌棉纺产业建立陆上运输走廊 跨里海运输通道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1][3] 中国-中亚人文交流 -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完成3600公里行程 推动中医等传统文化交流 [4] - 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达成系列合作 重点开展能源 医疗 农业 水资源等领域科研合作 [4] 中国-中亚战略合作 -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深化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地区繁荣发展 [1][4][5] - 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经贸与人员往来 形成"直通桥"效应 [3][4]
李嘉诚甩卖港口或迎大结局,中国企业出手,特朗普算盘要落空了?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25
长和集团港口资产出售交易 - 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 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沿岸两个战略港口 交易涉及数百亿美元资产转移 [1] - 港口资产具有重要地缘政治价值 掌控巴拿马运河港口意味着掌握全球航运命脉 [1] - 交易总金额超过190亿美元 买方为国际财团 美国贝莱德公司为牵头方之一 [3][8] 中美资本博弈动态 - 中国中远海运集团介入交易 试图收购关键港口资产 此举可能源于中美日内瓦会谈的谈判结果 [4][7] - 中国转变策略从反对交易转为参与交易 旨在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关键节点安全 [4][6] - 美国特朗普政府曾公开支持交易 意图通过美国资本重返巴拿马运河区域 [3][8] 交易各方立场 - 长和集团商业考量优先 倾向同时接纳中美资本以促成交易并降低风险 [8] - 美国试图维持单边主导权 但面临中国资本首次在战略资产收购中的强势介入 [11] - 香港政府曾出手叫停交易 显示地方政府对战略资产交易的监管态度 [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全球港口资产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焦点 交易超出商业范畴升级为地缘政治博弈 [1][11] - 中国资本在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中采取更主动策略 通过参与而非阻止关键交易保障利益 [4][6][11] - 巴拿马运河港口控制权争夺反映全球航运枢纽的资产价值重估趋势 [1][8]
李嘉诚港口交易传来积极信号,中远等多家国企或将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15 22:05
交易概况 - 长和拟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 [3] - 交易涉及战略航道控制权争议 中国反对而美国支持 [3] - 若交易完成 长和将获得190多亿美元现金 [4] 交易进展与障碍 - 3月28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依法审查交易 [3] - 4月3日协议未能如期签订 [3] - 巴拿马政府指控港口公司特许经营权续签违规 追缴1.02亿巴波亚币费用 [3] - 巴拿马港口公司反驳指控 承诺未来十年投资10亿巴波亚币升级设施 [3] 潜在新买家动态 - 中远集团等中国国企正与长和及跨国财团非正式谈判 探讨接管部分港口 [4] - 谈判对象包括Terminal Investment Ltd领导的财团(含贝莱德) [4] - 谈判细节未定 145天独家谈判期将于7月底结束 [5] 相关方背景 - Terminal Investment母公司MSC在中国设有28个办事处 运营宁波码头及多条航线 [6] - 中远海运集团拥有全球第二大船队 覆盖160国1600多个港口 海外资产占比超50% [6] -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担忧财团所有权集中威胁运河竞争力 [6] 战略意义 - 中国国企接盘将强化全球航运布局 [7] - 美方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 特朗普曾主张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 [7]
期待与中国深化绿色港口合作 共促航运脱碳转型——访荷兰鹿特丹港务局官员
新华社· 2025-06-15 19:54
鹿特丹港绿色转型战略 - 公司目标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成为全球最具可持续发展港口 [1] - 正积极推进港口绿色转型 包括投资绿色氢能供应链 海上风电场 电解设施及碳捕集与封存设施 [1] - 加快绿色智能航运发展 建设可持续燃料加注设施和内河驳船电气化配套设施 [1] 中荷港口合作重点 - 将加强与中国在绿色港口建设和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 认为中方支持对实现目标至关重要 [1][2] - 特别提到与中国在港口物流和能源领域合作潜力 肯定中国在港口可持续发展方面成果 [2] - 愿与中国深化绿色航运领域合作 共同推动行业脱碳转型 [2] 转型面临挑战 - 法律 法规和公平竞争环境是推进转型的重要前提 [2] - 需要更多知识与创新能力加速转型 需行业各方共同努力 [2] - 面对复杂挑战 强调国际合作是应对关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