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逆袭、暴涨、火爆、出圈!这半年真刺激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13:05
资本市场政策动态 - 证监会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商业保险资金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每年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长期资金 [2] - 财政部向四大行注资5000亿元,银行板块股价走出"深V"走势 [12]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并获央行再贷款支持,社保基金会增持国内股票,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险资入市 [14]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21] - 证监会松绑并购重组规则,相关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23] 科技与AI产业突破 - DeepSeek应用上线18天日活突破1500万,登顶中美应用商店下载榜,带动概念股走强 [6]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表演后持续技术迭代,推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活跃 [8] - 北京举办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展示产业技术进展 [19] 文化娱乐产业亮点 - 《哪吒2》全球票房超越好莱坞动画,光线传媒市值突破千亿元,导演饺子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 [9][10] - 泡泡玛特Labubu潮玩拍出108万元天价,推动IP经济概念和公司股价上涨 [31][32] 金融市场热点 - 金价连续突破800/900/1000元/克关口,催生"黄金投资热" [16][17] - 稳定币概念受中美政策推动走红,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25] 体育与区域经济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带动体育板块上涨,金陵体育等多股涨停 [29]
电影投融资市场应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证券日报· 2025-06-30 00:49
暑期档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开局不利,6月国内总票房收入18亿元,创近十年最差成绩(除2020年疫情停摆)[1] - 重点影片《酱园弄》首日票房近亿元,但上映9天累计仅3.19亿元,豆瓣评分5.8分,总票房预测不足5亿元,刷新导演陈可辛作品最低纪录[1] 行业成本结构问题 - 电影制作成本飙升,从2015年《煎饼侠》1200万元制片成本升至当前1.2亿元基准线[1] - 投融资环节存在多层溢价转包,例如2000万元制片成本经主控方和联合出品方加价后,最终成本超亿元[1] - 高成本导致联合出品公司数量增加,但亏损项目增多,最终由上市影企和投资人承担损失[2] 产业生态恶化影响 - 制作方与投资方信息不对称加剧,导致社会资本持续流出行业[2] - 国内大制作电影立项数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2] 破局路径建议 - 技术降本:采用AI技术可缩短制作时间30%-50%,降低成本15%-40%,例如可灵AI参与的AI单元故事集[2] - 制度增效:需建立成本透明化规则,完善投资人回报体系,减少中间环节溢价[2] - 行业需平衡资本与创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化打破"高投入-高风险-高亏损"循环[2]
传媒行业周报系列2025年第25周:6月共158款游戏获批,版号数量创近年新高-20250629
华西证券· 2025-06-29 19: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版号数量创近年新高,共158款游戏获批,其中国产147款、进口11款,版号常态化发放印证监管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持续支持,供给端改善为市场注入新动能,中长期有望驱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2][25] - 谨慎看好贸易谈判前景,维持对中国科技龙头的看好态度,认为具备底层技术能力和产业引领地位的龙头企业将体现长期配置价值,关注中概股回流港股进度 [3][26] - 建议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游戏行业、电影及文旅产业的投资机会,受益标的包括腾讯、三七互娱等 [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行情 - 2025年第25周(2025.6.23 - 2025.6.27),上证指数上涨1.91%,沪深300指数上涨1.95%,创业板指数上涨5.69%,恒生指数上涨3.89%,恒生互联网指数上涨3.2%,行业落后恒生指数0.69pct,SW传媒指数上涨3.06%,落后创业板指数2.63pct,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涨跌幅排名中位列第18位 [1][11] - 子行业中游戏、出版和体育涨幅位列前三,分别上涨9.25%、4.17%和3.77% [1][11] - 本周传媒行业个股涨幅前5为欢瑞世纪、冰川网络、新迅达、勤上股份和东方财富;跌幅前5为联建光电、*ST大晟、完美世界、百纳千成和时代出版 [18][19] 子行业数据 电影行业 - 《酱园弄·悬案》本周票房9704.6万元,票房占比27.0%,排名第一;《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本周票房9563.3万元,票房占比26.6%,排名第二;《新驯龙高手》本周票房4206.4万元,票房占比11.7%,排名第三 [28][29] 游戏行业 - iOS游戏畅销榜排名前三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无尽冬日》;安卓游戏热玩榜排名前三为《心动小镇》《杖剑传说》《我的休闲时光》 [31][32] 影视剧集行业 - 综合播映指数,《临江仙》《书卷一梦》并列第一,《长安的荔枝》《以法之名》分别位列第二、三位,艺恩播映指数分别为81.2、79.9和79.3 [34][35] 综艺及动漫 - 综合播映指数,《哈哈哈哈哈第五季》排名第一,《无限超越班第三季》与《歌手2025》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36][38] - 动漫播放量指数排名,《沧元图之孟川逆袭记》排名第一,播放量指数308;《沧元图之孟川的爱与守护》及同系列五部位列第二,播放量指数306.7;《沧元图之斩妖除魔》及同系列一部排名第三,播放量指数306.2 [37][38]
电影跃出银幕,融入城市烟火,票根变身消费“通行证”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54
电影节联动消费生态 -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40多家放映影院与200多家公映影院联动核心商圈形成"看电影、吃喝玩乐"消费生态圈 [1] - 电影票根可享受品牌商家折扣和停车优惠带动周边消费 [1] - 影院推出票根兑换、抽奖、集章等活动并销售文创周边吸引影迷打卡 [1] - 电商平台推出美食消费券和"看电影·恰上海"美食地图餐厅推出"赶场套餐"满足影迷需求 [1] 票根经济多元场景 - 票根串联展览、文旅、城市体验等多元消费场景开启新城市探索方式 [2] - "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凭电影节纸质票享半价优惠大光明影院观众可免费参观特展 [2] - 首届上海影迷节推出"MovieWalk"城市打卡体系和票根收集奖励机制 [4] 城市文化体验升级 - 《电影生活手册》升级提供全市"观影一公里"生活地图和票根经济实用指南 [4] - 手册包含散场夜宵指南、"小龙虾电影节"美食地图及热门拍摄地Citywalk攻略 [4] - 观众可一键解锁全城电影主题玩法实现沉浸式文化体验 [4]
广东省电影局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导览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09:34
广东2025年主题电影展映活动 - 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影局主办,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承办,融合惠民观影、非遗展演、旅游推介、特色市集,以"电影+"模式助力暑期文化市场消费 [1] - 创新打造"电影放映+'文旅·美食·体育'消费特色集市"联动模式,15个主题摊位汇集十五运会特许商品、影视旅游线路、体育装备、非遗文创及岭南美食 [2] - 同步启动"影惠万家,'粤'享精彩"2025年夏季电影惠民消费活动,影迷可通过扫码领取观影优惠券 [2] 电影与文旅消费联动 - 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及电子导览地图,串联《英雄三元里》《长安的荔枝》等影片取景地,提供"云游"功能 [3] - "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上线,覆盖21地市全维度场景库,为剧组提供信息渠道并方便观众"跟着电影去旅行" [3] - 活动通过电影消费带动文旅消费,探索影旅融合新模式 [3] 广东新片发布与暑期档布局 - 三部粤产电影主创亮相:《英雄三元里》(9月上映)还原三元里抗英事件并融入粤剧、醒狮元素 [4] - 《长安的荔枝》(7月25日上映)三分之一场景取自广东多地,结合岭南荔枝林与唐代职场故事 [4] - 《奇遇》(8月8日上映)在东莞取景,讲述角色互换的合家欢故事 [4] - 另有《逆风而行》《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粤产电影将陆续上映,丰富暑期供给 [5] 活动亮点与市民参与 -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摊位推出文创周边及集章游戏,奖品包括电影票、主题乐园门票等 [2] - 美食摊位展出《长安的荔枝》同款风味荔枝,吸引市民打卡 [2] - 压轴公益放映《飞驰人生2》,300多名观众参与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5]
蔡澜:人间逍遥客的远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8 08:03
电影行业 - 蔡澜横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 早年因父亲与邵氏兄弟业务往来积累海量电影知识 [1] - 1959年赴日留学期间为邵氏担任驻日经理与翻译 回港后任邵氏制作经理参与《飞天女郎》等经典影片制作 [1] - 1980年代加入嘉禾娱乐 带领成龙洪金宝拍摄《快餐车》《龙兄虎弟》等国际取景影片 推动香港电影全球化 [1] 美食行业 - 1980年代起撰写美食专栏与节目 主张"普通食材也能成佳肴" 将饮食提升至艺术高度 [2] - 出版大量饮食文学作品 主持《蔡澜叹世界》等节目 全球发掘美食并商业化运营"蔡澜点心"等餐饮品牌 [2] - 晚年通过微博直播与粉丝互动 保持年轻心态 持续推广茶叶及美食产品 [2] 文化IP运营 - 多领域跨界发展模式 电影美食写作商业形成协同效应 塑造强个人品牌影响力 [1][2] - 将美食理念转化为实体商业 通过内容输出与产品结合实现文化价值变现 [2] - 高龄仍活跃新媒体 开创"蔡澜随时记"等互动形式 维持IP热度与商业转化 [2]
告别蔡澜:人生不过吃好、睡好、玩好
虎嗅· 2025-06-27 18:57
蔡澜生平与成就 - 蔡澜于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4岁,遗体已火化且不设任何仪式[1] - 祖籍广东潮州,1941年生于新加坡,早年以影评人身份进入影视行业,后赴日本学习电影并成为香港电影重要推手[1] - 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但本人不喜标签,专注洒脱生活[1][8][9] - 2023年妻子离世后选择独居香港海景酒店,践行"吃好睡好多玩"的人生哲学[1] 影视行业贡献 - 1963年回港后开启电影监制生涯,制作《快餐车》《龙兄虎弟》等卖座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金牌监制[12] - 早年担任邵氏电影驻日本分区经理,为东南亚院线采购日本电影版权[11][12] - 认为电影制作过于商业化,后期对电影行业产生疏离感,认为拍戏浪费时间[12][13] 文化传播与内容创作 - 1980年代转型为专栏作家,以杂文、游记和食评著称,14岁起在《南洋商报》发表文章[14] - 1989年与倪匡、黄霑共同创办《今夜不设防》谈话节目,创下70%收视率[14][15] - 微博粉丝过千万,每年春节前开放评论互动,以幽默简短的回答成为青年"人生导师"[5][6][19] 商业与美食产业 - 1992年创立"暴暴茶"获第一桶金,发现日本市场空白并成功商业化[15] - 跨界经营食品、食肆、旅行社和精品店,打造完整美食产业链[15] - 制作美食旅游节目并亲自操刀内容,开创"食商"概念实现产品与用户连接[15] 个人品牌与影响力 - 金庸评价其"第一流通达",生活方式成为男性理想范本[9][16] - 通过微博互动传播"三观科普",以直白风趣的回答引导年轻人思考[19] - 主张"精神健康高于身体健康"的生活理念,反对传统养生观念[21][22]
全球对抗电影衰退
虎嗅· 2025-06-27 15:22
全球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 - 北美市场由《星际宝贝史迪奇》《新·驯龙高手》等动画电影主导,成功吸引Z世代观众 [1][4] - 日本市场依赖《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等动漫IP剧场版,票房持续增长 [1][30][31] - 印度市场由南印度电影如《真爱满屋5》引领,传统宝莱坞电影衰退明显 [1][15][16] 北美市场策略 - 短视频营销成为关键,TikTok推动《我的世界大电影》等影片的"爆米花场"现象,吸引青少年观众 [4][5][6] - 迪士尼通过《星际宝贝史迪奇》官方账号互动视频提升播放量与转化率 [14] - TikTok流量扶持期助力电影营销,华纳、狮门等公司尝试平台直接售票 [14] 印度市场转型 - 南印度电影票房占比提升,托莱坞、考莱坞等地区影视基地产出暴力英雄题材影片 [16][17] - 《普什帕:裁决》等南印度电影以农村反压迫叙事为主,但中国市场接受度有限 [18][19] - 中腰部类型片如悬疑片《因果报应》在中国市场表现突出,票房达8000万 [24][25] 日本IP开发模式 - 动漫IP剧场版如《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形成稳定产出模式,票房逐年攀升 [30][31][34] - 热门剧集IP推出电影版,如《勿言推理》《TOKYO MER》实现剧影联动 [36] - 真人电影开发分为动漫改编、爱情片、惊悚悬疑三类,部分作品引进中国 [37][38][39] 行业趋势与借鉴 - 短视频玩梗式病毒营销在北美取得成效,但需结合本土文化适配 [10][11][12] - 南印度电影类型多样化,中国市场可关注非英雄题材中腰部影片 [29] - 日本IP剧场版与剧影联动模式为行业提供参考,迪士尼已尝试类似策略 [35][36]
「长镜头」2025中场战报:《哪吒2》光芒下的暗影,电影行业持续低迷,光线万达破局求变
华夏时报· 2025-06-27 13:09
电影行业现状 - 2025年春节档后行业焦点集中在光线传媒与《哪吒2》上,其他公司如博纳影业相对暗淡 [1] - 行业面临两大矛盾:票房收入减少导致依赖单一收入风险增大,制作方与渠道方冲突加剧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票房287.64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高,但《哪吒2》单片贡献154.44亿元占比53.6%,前两名影片合计占比66% [2] - 暑期档截至6月26日票房14.87亿元,仅四部影片破亿,市场热度冷淡 [2][3] - 消费者观影习惯改变,更多人转向视频网站观看经典电影而非影院尝鲜 [4] 头部影片表现 - 《哪吒2》成为超级爆款,票房154.44亿元 [2] - 《唐探1900》以36亿元票房排名第二 [2] - 《酱园弄·悬案》豆瓣开分仅5.9分,票房2.58亿元,预测总票房从6.5亿元下调至4.68亿元 [3] - 暑期档待映影片包括《长安的荔枝》《F1:狂飙飞车》等国产和进口片,题材丰富 [3][4] 行业收入结构问题 - 国内电影收入90%以上依赖票房,远高于国外30%的水平 [5] - 片方分账比例仅33%(扣除宣发后),远低于理想状态 [5] - 行业净资金每年下降10%-20%,投资方信心不足 [5] - 其他娱乐形式如演唱会市场增长迅速,2024年票房收入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 [4] 头部公司战略转型 - 光线传媒从"内容提供商"转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重点发展动画电影并规划主题乐园等衍生业务 [8] - 万达电影推出"1+2+5"战略,涵盖院线、影视剧集、潮玩等五大板块,并投资52TOYS拓展IP衍生品 [6][7] - 阿里影业将更名大麦娱乐,强化娱乐IP和AI技术应用 [9] - 头部公司战略普遍向产业化、科技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以获取政策支持 [9] 暑期档展望 - 分析师认为市场波动正常,期待暑期档热度提升 [4] - 需要更多头部影片带动观影热度 [3] - 行业对市场前景存在分歧,部分人士持悲观态度 [4]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27
第一创业· 2025-06-27 11:38
核心观点 - 小米 YU7 预售数据良好,受此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相关配套企业受益较大;中美关系短期缓和趋势明显,利于资本市场回暖;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有较大提升潜力;2025 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热度高涨,有望迎来强势复苏 [1][2][5][7] 产业综合组 - 小米 YU7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其中锁单超 10 万台,一小时大定达 28.9 万台,预售数据虽未超小米 SU7,但远好于其他公司新车 [1] - 小米 YU7 售价相比特斯拉 Model Y 更便宜,考虑特斯拉五年免息优惠后仍有价格优势 [1] - 受小米 YU7 良好销售数据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国内配套企业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富特科技、思泉新材等受益较大 [1] 先进制造组 - 工信部第 396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发布,新能源自卸车申报车型 33 款(含底盘),环比增长 65%,反映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 [5] - 2024 年新能源自卸车渗透率 26.36%,显著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 40.9%,有较大提升潜力 [5] - 技术路线上纯电主导,换电为辅,混动边缘化,充电车型 23 款环比增长 130%,换电车型 9 款环比增长 12.5%,插电混动 1 款仍处探索期 [5] - 性能升级方向为大电池普及和高功率电机应用加速,600kWh + 电池包解决里程焦虑,重汽、福田推出 700 - 800 马力电机提升复杂工况适应性 [5] - 企业竞争格局上,中国重汽申报 16 款领跑,主打重载场景;福田戴姆勒申报 5 款,聚焦高端;三一集团申报 3 款,押注充电车型性价比路线 [5] - 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配套 18 款车型维持一线供应商地位,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合计配套 15 款,格局趋向多元化 [5] 消费组 - 2024 年电影行业暑期档因优质内容匮乏遭遇“滑铁卢”,票房仅 116.4 亿元,同比下滑 43%,票房超 10 亿影片仅 2 部,观影人次锐减 44%至 2.84 亿 [7] - 2025 年暑期档开局票房突破 10 亿创近年同期新高,《碟中谍 8》以 3.33 亿票房领跑,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7] - 2025 年暑期档已定档影片 94 部,市场热度高涨,猫眼数据显示想看指数超十万影片 6 部,超一万达 34 部,有望推动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