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

搜索文档
8.8北京体育消费节点燃夜经济
金融时报· 2025-08-08 12:03
8月7日,"全民健身日"前夕,以"AI尚体育 悦动一夏"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暨第 六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启动。据悉,本次消费节从8月1日持续至8月31日,通过线 上线下(300959)协同互动,全方位提升市民体育赛事的参与体验,促进商贸、文化、旅游与体育产业 深度融合,让观赛旅行成为生活时尚,打造"永不落幕"的体育消费节。 ...
加速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8-08 07:23
体育消费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 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明 确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如何更好发挥体育消费激活内需的重要作用?本期特邀专家围 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体育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为促进体育消费,我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措施?如何看待体育消费未来发展潜力? 白宇飞(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体育消费一般可分为实物型消费、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等。实物型 体育消费即居民为进行体育锻炼或满足体育相关需求而购买运动服装和鞋帽、体育器材及配件等有形产 品的消费行为。在体育消费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物型体育消费通常占主导地位,是体育消费市场的基 础。参与型体育消费是指居民为参与体育活动而进行的消费,包括各类运动项目培训、场地租赁等,其 直接反映了居民体育参与活跃度以及专业化、品质化体育服务需求。观赏型体育消费可理解为居民观看 体育赛事或表演而产生的如购买门票等消费,其规模与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品牌价值和市场化程度紧 密相关。相较于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强调的是服务支出,广义上 ...
【智库圆桌】加速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54
体育消费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 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明 确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如何更好发挥体育消费激活内需的重要作用?本期特邀专家围 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体育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为促进体育消费,我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措施?如何看待体育消费未来发展潜力? 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较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多项研究测算显示,2024年上海 等一线城市人均体育消费为五六百美元,美国同期数据已超1000美元。体育赛事IP商业价值、职业体育 市场化程度以及大众对体育和健康服务的付费渗透率等有待提高,参与型、观赏型体育消费规模提升空 间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面向2035年,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运动休闲意识增强, 体育消费规模和人均支出将保持在上行通道。第一,结构持续优化。体育消费观念向"买服务""买体 验"转变,由此带动参与型、观赏型消费占比稳步提高,进而有望促进服务消费比重在全国范围内赶超 实物型消费。第二,业态深度融合。体育与文化、旅游、 ...
体育促消费 河南在“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8-07 23:28
体育消费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82.85%居民参与体育消费 全省体育消费总规模达1403亿元 人均体育消费金额1429元同比增长1.81% 占人均可支配收入4.78% [2] - 2020-2023年发放健身优惠券1800万元带动体育消费5700多万元 2024年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4000多万元 [15] - 2024年安排3.7亿余元资金支持建设245个体育设施项目 2025年将投入9700万元体彩公益金建设更多场地设施 [6] 政策支持与设施建设 - 印发《河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6)》和体育赛事"三进"活动实施方案 聚焦赛事、文旅等新消费增长点 [4] - 城市社区全面建成"15分钟健身圈" 体育设施完整居住社区占比达70% 乡镇和行政村农民体育工程达标率分别达96.3%、92.5% [6] - 129个公共体育场馆享受中央补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2023年上半年场馆客流达5050万人次 6月净增640万人次 [8] 赛事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2024年举办5743场次赛事活动参与人次超826万 包括农民篮球赛、横渡母亲河等群众性赛事 [10] - 引进世界摩托艇锦标赛、现代五项世锦赛等高水平赛事 打造"赛事+文旅"新模式 [10][22] - 第十四届省运会开闭幕式在遗址公园举办 世界斯诺克巨星在龙门石窟对决 创新文体旅融合场景 [22] 青少年体育与培训市场 - 2023年暑期集中开展30多场省级青少年赛事 20场社区示范活动和100场夏令营 [25] - 全省幼儿体操比赛吸引3062名运动员和6000多名家长 显著拉动当地住宿餐饮消费 [25] - 体育类培训机构达1000多家 弥补体校和学校体育不足 推动体育器材、服装等消费 [26] 消费券发放与效果 - 通过"美团"和"云闪付"平台发放消费券 覆盖1万多家商户 实际核销商家2419家 [17] - 优化暑期和冰雪季消费券发放策略 增加频次、调整面值、优化规则提升使用率 [19][21] - 注重社会公平和精准触达 所有有健身需求的群众均可公平抢券 [17]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成为发展新引擎、生活新风尚
大众日报· 2025-08-04 10:11
"花1299元给孩子报了个暑期体能训练班,让孩子去出出汗,锻炼一下身体。"市民曹晓晨说,嘉年 华期间,他们在主办方设置的户外运动团课和儿童暑期体能培训的俱乐部展位消费了一把。市民魏先生 则是篮球爱好者,他在嘉年华期间逛的主要是运动装备市集,谈到消费理念的变化,他说:"如今,新 生活新潮流,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成为发展新引擎、生活新风尚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 "买了一辆公路自行车,优惠下来,花了一万多元,还送了一些运动装备,挺不错。"日前,德州市 德城区东地大街泰山瑞豹自行车专卖店,市民杨洋提了新车,这是她"更新换代"的第三辆自行车。 杨洋今年38岁,热爱运动,跟一群同城爱好者组了个骑行队,相约沿着运河两岸每周固定骑行3 次。这两年全民健身热,她们的队伍已发展到17人。骑行服、锁鞋,教练全程控速,骑行队愈发专业。 德州市在"建设特色体育名城"过程中,尤其注重培养健康生活理念,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成为发展新引擎、生活新风尚。 7月27日傍晚,德州市体育公园的跑道上,满是跑步锻炼的市民。一旁的网球场和板球场上,激战 正酣。7月11日至20日,"好运山东"山东省体育消费 ...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券商中国· 2025-07-21 12:18
匹克球市场热度分析 - 匹克球在社交平台热度显著,匹克球话题在某平台浏览量达1.4亿次,另一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 [2] - 天猫平台"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1100%,反映消费端爆发式增长 [2] - 运动特性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更小且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 [2] 小众运动发展趋势 - 攀岩、飞盘高尔夫等小众运动在社交平台保持高讨论度,反映年轻群体对精细化需求的偏好 [3]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且受众为高净值人群,对体育消费的关联带动作用显著 [7] - 部分小众项目如冲浪、滑板已入奥,未来可能向大众化转型 [6] 大众与小众运动的市场角色 - 大众运动(如足球、篮球)市场规模大且国际化基础强,体育教培领域占比居前 [7] - 小众运动受资源限制(如水域需求)和文化传统影响,代表垂直细分赛道 [4] - 体育服务消费占比达40%,上海、成都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更高 [8] 体育消费激活路径 - 政策层面连续发布文件推动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强化赛事经济 [8] - 群众赛事与本地消费场景融合效果优于国际顶尖赛事,投入产出比更高 [9] - "有闲"条件比收入对体育消费影响更大,高频低客单价项目(如广场舞)具备规模效应 [10][11] 社交媒体与商业模式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助推小众运动出圈,同时衍生"赛事直播+带货"等新商业模式 [6] - 匹克球热度部分承接网球外溢需求,但可持续性存疑 [2]
成都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力争今年突破15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00
体育消费与产业规模 - 上半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 同比增长约9% [1] - 上半年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达740亿元 同比增长约8% [1] - 今年力争实现体育消费总规模达800亿元 [2] - 今年体育产业产值总规模将力争突破1500亿元 [2] 赛事活动规划 - 上半年已举办重大赛事38项 [1] - 今年预计举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体育赛事超80项 [1] - 将高标准筹备第12届世界世运会 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 [1] - 加快培育成都马拉松 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1] - 创新打造"运动成都·十二月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1] 体育品牌建设 - 重点塑造"三城两都一市"体育品牌(乒羽网之城 艺术体育之城 棋城 骑跑运动之都 电竞文化之都 金牌球市) [1] - 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实施在春熙路 音乐厅 天府双塔等场所举办体操精英赛 田径街头赛 三人篮球大师赛等新模式 [2] - 依托"两山一环"空间探索举办攀岩 滑雪 滑翔 漂流 骑行等新兴潮流项目赛事 [2] 产业发展方向 - 提质发展智能运动装备制造业 [2] - 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2] - 加快发展特色冰雪产业 [2] - 创新发展健康电竞产业 [2] - 抢抓世运会契机探索发展科技体育新赛道 筹办无人机 机器人等高规格赛事 [2]
“苏超”跑出区域经济新赛道,长三角催生体育消费新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1:26
苏超联赛的火爆现象 - "苏超"联赛热度席卷全国 跨年龄段人群参与讨论 甚至在非体育场景如菜市场也引发热议 [1] - 第四轮淮安vs南京比赛吸引大量非本地观众 江苏13城良性竞争形成的"玩梗文化"推动赛事破圈 [1] - 赛事周末带动江苏省旅游订单量周环比增长50% 南京订单量全国第一 苏州扬州跻身前十 [4] - 比赛期间异地消费者贡献的江苏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9% 高铁站等场景广告投放密集 [5] 群众体育赛事的经济效应 - "苏超"将参与性比赛升级为观赏性赛事 带动线上线下流量融合 强化地域认同感与城市营销 [4] - 赛事经济激活体育全产业链消费 包括场地、用品、训练等 释放被抑制的足球消费潜力 [5] - 杭州"超级星期六"采用"1+X+N"模式 涵盖企BA、村BA等多样化赛事 构建全民运动生态 [10] - 世预赛杭州主场外地球迷占比60% 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消费3.08亿元 [13] 长三角体育消费升级路径 - 浙闽赣皖四省羽毛球邀请赛吸引92支队伍400余人参赛 跨省域群众联赛兴起 [11] - 杭州推出"赛会之城"三年计划 通过赛事三进、运动嘉年华等活动推动体旅双向奔赴 [13] - 拱墅区试点"医疗+运动"双中心模式 建立运动健康门诊 28家"好社区"健康中心年内落地 [14][16] - 专家建议发挥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 利用均衡消费能力打造流动观赛场景 [13] 赛事运营与商业模式创新 - 政府投资少、群众参与度高的"草根化"模式增强可持续性 需平衡政府与市场主体关系 [5][7] - 赛事需与商业业态深度结合 如打造体育特色消费商圈 开发定制化体旅融合产品 [6][7] - 杭州城市定向赛结合地铁通卡实现"跟着赛事游城市" 深度挖掘文化体育旅游资源 [12] - 华东师范大学建议探索市场化定价机制 开发赛事商业潜力以匹配提振消费背景 [11]
国家吹响减肥号角!“减重经济”能否激发万亿级消费新浪潮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9 20:45
政策与市场背景 - 2025年"体重管理年"成为全国焦点,政策引领、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共同驱动"减重经济"浪潮,涉及健康食品、健身服务、医疗干预等多个领域,孕育万亿级新兴市场[4]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5个部门推出"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将肥胖问题上升为国家公共卫生战略[4] - 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超50%,若不控制2030年将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6] - 肥胖相关疾病每年耗费医保资金超1.3万亿元,体重管理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预防为主"减少医疗负担[6] 五大关键赛道 医疗健康 - 减肥药物和手术成为医学干预主流选择,GLP-1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成为行业明星,国内二十余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8] - 三甲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加速扩展,营养、运动、心理多学科协作模式普及,带动健康管理机构和远程医疗平台发展[8] 智能健康设备 - 2024年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9.3%,占全球市场32%,智能设备可监测心率、血氧、热量消耗等数据并同步至手机端[9] - AI健康App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AI与智能硬件让减肥过程可视化、互动化[9] 体育消费 - 2024年全国户外运动商户数量同比增长51.86%,城市建设加速健康公园、健身步道布局[10] - 传统健身房数字化转型,Keep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居家健身成为年轻人新宠[10] 健康食饮 - 低脂、低糖、高蛋白、低GI健康饮食成为新主流,代餐轻食市场精细化发展[11] - 品牌如"奈雪的茶"推出能量碗,旺旺推出健康零食品牌Fixbody,涵盖21款粗粮饼干等产品[11] 助眠经济 - 助眠枕、香薰蜡烛、助眠仪等产品热销,成为"懒系减脂"新宠,健康产业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12] 消费趋势与技术驱动 - 智能体脂秤年销量突破4000万台,用户日均使用频次达3.5次,是传统体重秤的八倍,设备能监测32项指标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16] - Keep虚拟运动场景涵盖60多种运动类型,与50多款外部硬件设备互联,小红书"减脂打卡"话题浏览量超500亿[17] - Z世代消费者重视产品外观设计和潮流属性,"国潮养生"概念兴起,健康管理升级为文化消费[18] 行业升级方向 - 体重管理从"卡路里计算"升级为"精准健康管理",科技赋能、个性化升级与体验创新催生万亿级消费新蓝海[15] - 硬件厂商竞争焦点从"卖设备"转向"做数据",科技健康管理行业通过智能硬件数据反向定制代餐食品[16]
广州借十五运会促体育消费,力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6:22
体育消费政策 - 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大力发展体育消费,包括筹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展体育嘉年华等活动 [1] - 方案提出推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消费发展,支持花都融创等冰雪场馆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建设和运营 [2] - 广州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超63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1] 赛事筹备与举办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6月10日已完成女子16岁以下组足球比赛,这是广州赛区首赛 [1] - 比赛在全新升级改造的4个专业、智能、低碳场馆举行,受到运动员、教练和观众好评 [1] - 广州将高水平办好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 [1] 体育消费活动 - 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4月26日启动,探索打造全域联动创新消费场景 [2] - 创设广州体育消费季,联动商圈和企业开展特色演艺、购物餐饮优惠等活动,营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2] - 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利用自然资源举办冰雪、水上等户外嘉年华活动 [2] 冰雪运动消费 - 广州融创热雪奇迹五一期间整体客流同比增加近30% [2] - 滑雪体验最受游客青睐,五一期间滑雪占比近6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