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外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前中乔CEO接管亚玛芬大中华区,安踏在下一步大棋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06
人事变动与战略调整 - 安踏任命原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总裁姚剑担任全资收购的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全球总裁,体现对狼爪的重视 [1] - 姚剑拥有丰富履历,包括The North Face中国区总经理和耐克10年工作经验,曾带领亚玛芬大中华区业务从占全球8.3%增长至25% [1][12] - 亚玛芬大中华区总经理由原中乔体育CEO马磊接任,马磊曾带领中乔体育实现品牌提升,虽IPO未成功但在三四线城市建立良好门店形象 [8][10] 亚玛芬发展现状与战略 - 亚玛芬5年内从亏损成长为年营收超5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旗下始祖鸟和萨洛蒙成为营收支柱品牌 [4] - 始祖鸟通过Alpha旗舰店和目的地门店巩固高端形象,萨洛蒙计划从200余家门店扩张至300家,威尔胜将通过"网球360品牌振兴计划"新增50家门店 [4] - 亚玛芬已度过"0到1"阶段,进入稳定发展期,需要精细化运营和高效执行 [4][5][10] 狼爪品牌发展挑战与机遇 - 狼爪作为安踏全资收购品牌(2.9亿美元),相比合资模式能让安踏获得全部收益 [18] - 狼爪需解决三大问题:品牌定位与安踏现有8个户外品牌区隔、平衡外企根基与民企管理风格、重建中国团队和渠道 [15][16][13] - 狼爪瞄准户外消费主力价格带,填补安踏主品牌与高端国际品牌之间的市场空白 [19][22] 安踏集团整体战略 - 安踏采取双轨战略:通过国际品牌布局高端市场,同时强化主品牌在大众市场的地位 [21][22] - 安踏主品牌提出"3年内中国超过耐克"目标,进行系列改革包括签约欧文和新店态矩阵 [21] - 通过狼爪完善户外市场全层级覆盖,收回被其他大众户外品牌瓜分的市场份额 [18][24]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户外运动行业呈现专业与时尚融合趋势,萨洛蒙采取"专业+时尚"双驱动策略 [4] - 始祖鸟和萨洛蒙的成功带动国内户外热潮,但也使骆驼、伯希和等大众品牌获益 [18]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需要具备强大执行力的管理团队 [7][10]
山姆和LV,突击同一个战场
36氪· 2025-07-04 16:15
中文播客行业现状 - 中文播客数量从2020年6月的1.1万档增长至2024年6月的4.2万档,呈现井喷式发展 [2] - 明星名人和数字游牧民将播客作为声音日记本和创业平台,推动内容多样化 [2] - 奢侈品品牌GIADA和欧莱雅等知名企业开始将播客作为营销主战场 [3] 品牌自制播客概况 - 过去五年间超过30个品牌/公司开始自制播客,涵盖奢侈品、互联网、零售等多个行业 [6] - 品牌自制播客分为两类:实用价值型(职场、理财主题)和精神世界型(品牌理念挂钩) [7] - 订阅量较高的案例包括飞书《组织进化论》、华夏基金《大方谈钱》、GIADA《岩中花述》等 [7][8] 品牌选择播客的原因 - 播客具有深度内容和陪伴属性,能培养高粘性用户群体 [11][12] - 播客听众画像为90后、00后占比近7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超70%,本科以上学历超90% [12] - 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流程灵活轻量,文本编辑和内容设计难度不高 [14] 播客制作方法论 - 成功播客需兼顾专业价值(开拓视野)和情感价值(陪伴感) [16] - 女性议题播客注重主持人个人故事和共情能力,如《岩中花述》展现陈鲁豫的B面 [17] - 职场类播客强调嘉宾分量和专业性,需进行深度背调和话题挖掘 [18] - 金融类播客需平衡合规与趣味,将专业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讨论 [19] 品牌播客的挑战与对策 - 面临"出圈"难点,需降低专业内容理解门槛,寻找听众共鸣点 [20] - 金融类播客减少专业术语使用,从普通听众关注点切入 [20] - 人文类品牌需深入理解消费者情感,从听友反馈中获取灵感 [20] 品牌自制内容趋势 - 品牌营销从"大水漫灌"转向"去销售化"的内容营销,建立信任感 [9] - 头部品牌更注重通过播客传递品牌理念,而非直接流量转化 [10] - 优质内容应追求本质价值而非营销目的,好内容自带传播属性 [21]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健康消费站上风口
中国证券报· 2025-07-01 04:55
健康消费政策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4.8万多个、绿道12.8万公里、新增健身设施18万件 [1] - 国家体育总局就《城市体育消费活力提升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1] - 专家认为政策将推动健康消费市场规模增长、业态创新和结构优化 [1] 健康饮食与健身消费趋势 - 北京地区"轻食餐厅"搜索量同比增长145% "健身月卡次卡"搜索量增长31.6% [1] - 商务部将提升健康饮食消费列为首要任务 功能性饮料、保健品需求上升 [1][2] - 京东买药数据显示婴童营养品、鱼油、氨糖为"618"成交额靠前品类 [2] 体育旅游产业增长 - 中研普华预测2025-2030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13.3% [3] - 云南泼水节搏击赛、广东龙舟赛等体育文旅项目带动区域消费 [2] - 深圳计划举办特色骑行活动 上海发展房车露营等新业态 [3] 企业参与与金融支持 - 国内现存15.54万家康养企业 2024年新注册1.4万家(同比+6.5%) [4] - 现存5.85万家户外运动企业 2024年新注册1351家(同比+3.21%) [4]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持健康消费数字化与集群建设 [4]
当一名商人决定“向善”
虎嗅APP· 2025-06-27 21:2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可持续商业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几家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企业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 [4][17][25] - 这些企业从创立初期就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商业模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护城河和忠实客户群体 [17][18] - 共益企业(B Corp)模式为可持续商业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估框架,中国已有71家认证企业 [22][24] 可持续商业实践案例 Patagonia - 全球最早将环保理念融入商业的户外品牌,52年来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核心使命 [6] - 2011年在《纽约时报》刊登"不要买这件夹克"广告,倡导反消费主义 [6] - 1993年推出首款回收塑料瓶制作的抓绒衣,持续推动可再生材料使用,每年发布材料革新数据 [8][9] - 每年捐赠1%销售额支持环保,将可持续写入公司章程 [8] - 门店设计强调社区服务功能,提供储物柜、淋浴间和冲浪大巴等特色服务 [9] - 明确表示可持续行动不以盈利增长为目的,而是为了地球健康 [9] 木墨 - 2011年创立的原木家居品牌,从最初年产6-10件家具扩展到3300+SKU [10][11] - 坚持使用FSC认证木材,采用木蜡油涂装(虽延长生产周期但更环保) [11] - 贯彻"木尽其用"理念,开发小件产品降低原木浪费 [11] - 工厂拒绝计件制,保障工人权益,坚持"反内卷" [11] - 构建了自有工厂+两家独家供应商的稳定供应链体系 [10] 七约米酒 - 通过有机米酒产业带动黄山地区千亩土地转型有机种植 [13] - 经历从有机蔬菜(失败)到有机水稻(成本过高)最终选定米酒的转型过程 [13] - 严格有机标准:三年土地修复期、禁用化学品、非转基因种子、无添加剂 [14] - 小批量传统工艺酿造导致成本高、周期长,但形成了品牌溢价和忠实客户 [17] - 十年间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恢复 [14] 可持续设计创新 - REDO设计公司通过创意设计推动可持续发展,已与50+知名企业合作 [20] - 在与保乐力加合作中,通过玻璃瓶循环利用减少8KG/件的碳排放 [20] - 设计阶段考虑全生命周期,可减少80%废弃物产生 [20] - 严格筛选合作工厂:需通过环评、禁止强制加班等可持续标准 [21] - 计划联合高校、基金会发起"共益创新实验室"和案例展 [21] 共益企业模式 - 中国大陆已有71家共益企业,覆盖13个省份27个行业 [24] - 共益评估框架涵盖治理、员工、社区、客户、环境五大维度 [22] - 该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内核,提升创造力和韧性 [22] - 认证过程提升企业透明度,可吸引可持续发展人才并影响产业链 [24] - 与ESG框架互补,提供更全面的利益相关方影响力评估工具 [24]
当一名商人决定生而“向善”
虎嗅· 2025-06-27 11:51
商业向善的实践案例 - Patagonia将环保理念融入商业实践,2011年在《纽约时报》刊登"不要买这件夹克"广告倡导减少消费主义 [6] - Patagonia使用回收塑料瓶制作抓绒衣,每年捐赠1%销售额支持环境保护,并将可持续价值观写入公司章程 [8] - Patagonia门店提供储物柜、淋浴间和冲浪大巴服务,致力于成为社区礼物 [10] 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 - 木墨坚持使用FSC认证原木和木蜡油涂装,开发小件产品降低原木浪费,生产周期延长但坚持环保理念 [11] - 木墨工厂拒绝计件制以保障工人身心健康,打造长期健康运转的生产系统 [12] - 七约米酒用有机米酒产业带动黄山千亩土地转型有机种植,经过十年探索形成有机种植-酿酒产业链 [15] 可持续设计实践 - REDO设计公司通过创意设计减少80%废弃物产生,与保乐力加合作使再生玻璃减少8KG碳排放 [21] - REDO选择符合环评标准且不强迫加班的合作工厂,注重生产环节的可持续性 [23] - REDO将发起"共益创新实验室"和"可持续设计案例展",联合多方资源扩大可持续设计影响力 [23] 共益企业发展趋势 - 中国大陆已有71家获得B Corp认证的企业,覆盖13个省份27个行业 [24] - 共益企业评估框架涵盖治理、员工、社区、客户和环境五大维度,重新定义商业成功标准 [24] - 共益理念与ESG维度相通,帮助企业优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并提升透明度 [25]
户外运动迎重磅机遇!保险如何系紧“安全绳”
北京商报· 2025-06-26 19:21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 全民健身热潮带动户外运动成为"顶流",冰雪、骑行、冲浪等项目爱好者群体持续扩容[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支持资源禀赋优的地区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目标2030年建设100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1][4] - 2023年1月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2027年初步形成一批成熟目的地,2030年达成100个目标[5] 保险行业机遇 - 户外运动热潮为保险业开辟新赛道,滑雪险、赛事意外险等专属产品加速上新,覆盖意外、救援、装备等灵活保障[3][6] - 高风险运动参与需求激增带动细分保险需求,包括滑雪意外险、马拉松赛事保险、登山探险保险等,日均保费1元至十几元不等[6][8] - 行业预计户外运动相关保险产品将迎来快速增长,涵盖意外伤害、救援医疗、装备损失及第三者责任等风险[6][8] 行业挑战与改进方向 - 数据壁垒导致精准定价难,缺乏精细化运动项目风险数据影响产品开发[9] - 细分产品不足,现有保险多集中于意外伤害,救援、装备损失等保障较单一[9] - 消费者保险意识待提升,部分用户存在侥幸心理或认为费率过高[9] - 建议保险公司与户外运动企业合作共享数据,加强风险宣传,并通过差异化服务提升竞争力[10]
发改委谈“苏超”出圈
第一财经· 2025-06-26 17:55
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融合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热度攀升,反映出群众对多元化体育赛事和运动健身的高需求,展现出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推动三方面工作:拓展全民健身空间载体、加快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创新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 - 发改委推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等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便捷全民健身新载体,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1] 体育设施建设与户外运动发展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提升运动设施可及性和便利性 [2] - 发改委计划到2030年建设100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2] 群众性赛事活动与经济拉动效应 - 发改委将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纳入政策,指导各地推动体育赛事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餐饮美食深度融合,提升赛事综合价值 [3] - "苏超"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远超传统体育赛事,预计撬动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3] - "苏超"的赛事效应外溢到文旅、城市历史文化展现等领域,形成多维度经济增长极 [3] 体育赛事的增量市场与消费潜力 - 体育赛事是典型的增量市场,打造优秀赛事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4] - "苏超"补足了足球运动的公共价值,提升了体育赛事提振居民消费的经济功能,释放了未充分激活的体育消费潜力 [4] - 下一步将在江苏探索"苏超"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国层面推广"苏超"经验,因地制宜形成各地特色发展 [4]
国家发改委谈“苏超”出圈:展现出我国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蕴含巨大潜力
快讯· 2025-06-26 11:02
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 - 近期"苏超"出圈反映出群众对多元化和群众性体育赛事、运动健身热情高、需求大 [1] - 体育赛事和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蕴含巨大潜力 [1] 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工作重点 - 积极拓展全民健身空间载体 [1] - 加快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支持资源禀赋优、发展基础好、有积极性的地方大力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 [1] - 力争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以点带面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丰富赛事活动、强化品牌培育 [1] - 创新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
国家发改委:大力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
快讯· 2025-06-26 10:53
国家发改委推动户外运动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加快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 [1] - 支持资源禀赋优、发展基础好、有积极性的地方大力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 [1] - 目标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1] 户外运动产业配套措施 - 以点带面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1] - 提升服务质量并丰富赛事活动 [1] - 强化品牌培育以扩大全民健身参与 [1]
狼爪:一场非典型的“安踏式救赎”
观察者网· 2025-06-24 16:49
人事任命与品牌战略 - 姚剑被任命为狼爪品牌总裁,直接向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汇报,7月1日生效[1] - 姚剑曾带领亚玛芬大中华区收入比重从2020年不足10%增至2024年超20%[1] - 安踏集团收购狼爪旨在补齐大众专业户外板块拼图,与现有高端户外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1] 品牌定位与市场竞争 - 狼爪全球品牌力及市场定位与北面相当,安踏意图与北面、哥伦比亚等中端户外品牌竞争[3] - 安踏集团通过"超级安踏"和"安踏冠军"布局中端市场,前者定价比安踏品牌便宜30%,瞄准迪卡侬生态位[3] - "安踏冠军"价格带939-2999元,与狼爪、哥伦比亚和北面(除"巅峰"系列)相似[4] 运营策略与挑战 - 安踏集团擅长运营海外品牌,但狼爪定位大众户外、垂直性较弱,与之前成功案例不同[6] - 狼爪可能复制FILA高端运动时尚打法,通过本土明星营销和DTC模式深耕一二线商圈[6] - 狼爪面临扭转消费者固有印象的挑战,因历史转手、破产重组、假货泛滥等问题[7] 市场环境与增长潜力 -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增长确定,但中端市场前景不及高端品牌和初创品牌[11] - 始祖鸟2025年Q1同比增长28%,2024年中国市场单季增速超53%[11] - 北面亚太市场2025财年同比增长19%,哥伦比亚2024年中国市场增长20%[12] 收购背景与战略考量 - 安踏集团以2.9亿美元收购狼爪,低于Topgolf对狼爪2025年业绩预期3.25亿欧元[14] - 收购狼爪反映安踏集团增长焦虑,进行"防御式"布局[14] - 安踏集团2023年收购MAIA ACTIVE,补足女性及瑜伽垂直场景[15] 产品与品牌问题 - 狼爪产品研发偏保守,未跟上行业"轻量化"趋势[14] - 狼爪已陷入衰败期,安踏运营能力可能无法改变其品牌周期[14] - MAIA ACTIVE被收购后战略调整有限,仍延续原有垂直、产品驱动和DTC模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