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油气管道
icon
搜索文档
西气东输重要工程首条山岭隧道贯通
科技日报· 2025-08-28 09:42
工程突破与技术创新 - 西气东输二三线果子沟管道控制性工程首条山岭隧道贯通 创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单次掘进长度最长6612米 断面尺寸最大6870毫米 海拔最高2005米 高差最大324米和正洞坡度最大10.61%五项行业纪录 [1][2] - 项目采用双管同沟铺设方式 新建管道里程32公里 建成后与在役管道联合运行互为备用 设计年输气量600亿立方米 [1][2] - 首次采用油气行业直径最大、施工距离最长的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技术 有效应对地震活动断裂带、节理密集带、高地应力等复杂地质挑战 [2] 战略意义与运营提升 - 工程位于新疆伊犁天山腹地关键通道 显著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整体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 [1][2] - 作为国家重点能源基础设施 标志着西部油气能源大通道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1] 生态保护措施 - 在森林覆盖率53%的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实施生态保护 通过优化选线设计和创新技术减少对地表植被影响 [3] - 采用隧道排水处理系统 实施全过程除尘降尘措施 对渣土全部综合利用 打造能源动脉与自然生态和睦共存的生态友好型工程 [3]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隧道贯通 感受大国工程硬核科技
央视网· 2025-08-27 17:43
工程进展 -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1号山岭隧道成功贯通 工程建设历时一年 全长近6公里[1] - 新建管道里程32公里 采用双管同沟铺设 与在役管道联合运行互为备用[3] - 工程预计2027年9月全线投产[3] 工程规模与技术特点 - 项目包括4条长距离山岭隧道 总长23.16公里 单条隧道最大高差324米 累计首尾落差达668米[3][11] - 隧道内径5.5米 将并行敷设2条1.2米管道[7] - 采用双护盾硬岩掘进机 设备长度193米 可探测前方120米地层变化 平均每月掘进450米[7][9] - 采用国内最先进导向系统 轴线控制精度在5厘米以内 纠偏率达98%以上[11][14] 地质条件与施工挑战 - 地处西天山腹地 地质地貌复杂 地质灾害频发[3] - 隧道穿越节理密集带 突涌水 浅埋 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段 软弱围岩占比80%以上[7] 数据监控系统 - 搭建智慧工地中心 实时掌握掘进参数 洞内生命保障系统数据及安全环保信息[13] - 系统累计采集分析各类数据90万余条 自动触发预警300余次[14] 现有管道运营成效 - 西气东输二线 三线管道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5570亿立方米 惠及沿线5亿人口[3]
向“新”向“绿”,新突破!能源“大动脉”再添“多重保险” 夯实经济硬支撑
央视网· 2025-08-27 12:53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 -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控制性工程首条山岭隧道于8月27日贯通 创多项行业纪录 标志长输管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能力实现新突破 [1] - 工程包括4条长距离山岭隧道 为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长度最长(6612米) 断面尺寸最大(6870mm) 海拔最高(2005米) 高差最大(324米)的项目 [5][10] - 隧道总长23.16公里 首尾落差668米 采用双护盾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 平均每月掘进450米 预计2027年9月全线投产 [7][8][10][12] - 工程线路全长32公里 建成后将与现役管道联合运行 互为备用 提升西部油气能源大通道安全运行能力 [8][12] - 西气东输二线 三线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5570亿立方米 惠及沿线5亿人口 [7] 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 标志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13] - 机组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 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3% 氮氧化物 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90% [15] - 专为燃烧难着火 难稳燃 难燃尽的无烟煤设计 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 [15][18] - 项目采用"煤电+新能源"方式 为"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 [15]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 -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于8月26日投产发电 [19] - 每小时可产生30万度清洁电能 相当于5万居民用户一天用电需求 全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9] - 工程装机规模120万千瓦 推动广东抽水蓄能市场化运营规模达150万千瓦 [19][20] - 建成后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抽蓄在运规模和调节能力分别突破10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 [20]
冻土之上,能源大动脉“热流奔腾”
科技日报· 2025-08-21 17:29
项目运营数据 - 东北能源战略通道累计输送原油逾3.3亿吨 [1][3] - 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 [1][3] - 日均输气量超1.1亿立方米 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 [6] - 年输气能力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全年用气需求 [6] 技术创新成果 - 世界首次成功穿越欧亚大陆冻土区南部不稳定冻土带 [1][7] - 首次实现油气管道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国产化 [1] - 热油管廊冻土演化预测方法为国际首创 [4] - 冻土融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使冻土融沉速率降低70% [4] - 开发大口径高钢级管道止裂韧性预测模型 引入土壤类型/埋深/管径多参数动态耦合 [8] - 建成亚洲首座全尺寸管道气体爆破试验场 [8] - 世界首次开展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管道天然气爆破试验 [8] 工程规格特征 - 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径设计 为全球口径最大输气管道 [6] - 使用X80高钢级钢材和12兆帕高压力等级 [6] - 国内首套1422毫米超大口径管道多物理场超高清检测装备 [11] - 检测机器人以3至5米每秒速度运行 每分钟采集约2G-3G数据 [11] 战略定位意义 - 我国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 [6][10] - 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走廊和"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12] - 我国首条智能管道样板工程 [12] - 为全球管道工程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12]
国家管网集团: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能源荣光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1:12
公司运营与成就 - 国家管网集团运营18万千米油气管道网络,被称为"国家队"和"能源生命线"的守护者 [1] - 连续5年实现主干管网零重大事故,极端天气下保障全国油气"零断供" [2] - 建成全球首个油气管道工业互联网平台,调度效率提升40% [2] - 近5年事故率下降80%,智能预警系统覆盖率达100% [4] - 某LNG接收站实现8000天无责任停机纪录 [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自主研发高精度智能内检测机器人,实现管道腐蚀毫米级识别,精度超越国际标准 [2] - 攻克超高压管道30秒泄漏定位技术,响应速度全球领先 [4] - 创新"应力疏导+光纤传感"方案解决跨国管道强应力地层腐蚀问题 [5] - 10年内完成数百项技术替代,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95% [5] - 建成首条全自主可控智能管道,能耗降低15% [5] - 制定21项国际标准,推动中国从技术"跟跑者"跃升为"领跑者" [5] 安全与运维管理 - 巡线工在零下30℃极端环境下徒步6小时锁定管道冻胀风险点 [2] - 巡护工采用"三到法则"(眼到、手到、心到),累计徒步里程可绕行地球1200圈,记录10万项风险点 [3] - 使用红外线热像仪扫描千道焊口,识别0.1毫米级隐患 [3] - 年避免第三方施工事故超千起 [3] - 站场值班员执行"四零标准"(操作零失误、报警零遗漏、交接零缝隙、安全零容忍) [3] 企业文化与精神 - 将抗战精神熔铸为企业文化基因,体现"永不屈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特质 [1][6] - 以"忠诚、创新、卓越"为核心文化理念 [6] - 通过"万次归零"的坚守将安全标准升华为信仰 [4]
杰富瑞重估加拿大管道巨头:Enbridge (ENB.US)获升评级至“买入” 彭比纳管道(PBA.US)遭降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1:45
杰富瑞评级调整 - 杰富瑞将Enbridge(ENB US)股票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定为72加元 [1] - 彭比纳管道公司(PBA US)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 目标价53加元 [1] Enbridge投资亮点 - Enbridge在加拿大油气管道领域拥有最广阔的发展机遇 赋予其最大灵活性推进多元化项目组合 [1] - 公司在加拿大原油领域的主导地位 拥有德州东部输气管道(TETCO) 在二叠纪盆地的新兴布局共同奠定优势地位 [1] - 与泰克能源(TRP US)相比 Enbridge展现出更优的综合回报表现(EBITDA复合年增长率加股息收益率) 其他关键指标也更出色 [1] 彭比纳管道公司挑战 - 公司在天然气处理 分馏和管道领域的广泛布局与规模优势使其在加拿大西部能源版图具备中长期发展潜力 [1] - 面临联盟管道(Alliance)的费率争议 以及原定由其供应乙烷的陶氏化学裂解装置项目延期等实质性挑战 [1] - 联盟管道费率纠纷预计很快会有结果 但费率下调幅度仍是关键未知数 [2] - 公司的综合回报指标相比获得"买入"评级的其他中游企业缺乏吸引力 [2]
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亮相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5-28 18:22
中国航油参展第三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 公司携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等16项科技成果亮相展会 [1][2] - 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是唯一横跨油气管道与民航行业的创新成果 [1] 长输管线智能巡查系统技术亮点 - 通过无人机实物展示、AI智能识别模型等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展示系统功能 [1] - 新增无人机自动机巢、实时智能识别、管道巡检App、地质滑坡监测模块四大功能 [1] - 实现无人机自动化作业与实时预警、巡检任务闭环管理 [1] - 推动航油长输管道智能巡检从2.0时代升级至3.0时代 [1] 行业反馈与合作意向 - 科技公司与石化管道公司代表认可系统应用成效并表达深入合作意愿 [1] - 该系统曾在2023年第二届展会首次亮相,本次为升级迭代后的最新版本 [1] 其他科技成果展示 - 智慧航油建设、航油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研发、人工智能应用三大类成果参展 [2] - 总计展出16项科技成果,体现公司以数智化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 [2]
11万小时“超级长跑”:戈壁“钢铁心脏”守护西气东输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9:29
天然气输送技术突破 - 新疆哈密戈壁深处使用三台国产CGT25-D型燃驱压缩机组输送中亚天然气至东部地区,累计运行11万小时创国内同类型机组最长运行纪录 [2] - 该机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批30兆瓦级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单台功率相当于每小时发电3万度 [3] - 通过技术优化改造,机组故障停机从每年13次降至0次,润滑油消耗从每天200升降至与进口设备相当水平 [3][4] 设备运维管理 - 烟墩作业区组建8人专业维修团队,建立严格预防性维护制度,预防性维护时间超过日常工作时间的60% [5] - 团队累计攻克振动、超温等技术难点101项,开展升级优化71项,编写运行规程和检修标准实现设备自主维护 [5] - 机组每3000小时做一次小保养,6000小时做一次全面小修 [5] 技术成果应用 - 运维经验推广至发电厂建设等领域,西气东输一二三四线管道累计输送天然气9287亿立方米,惠及全国400多个城市、近5亿人口 [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油气管道关键装备国产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7]
多项技术成果亮相世界燃气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13:56
行业动态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举行,展示国家管网集团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 [1] - 全球能源转型与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油气管道行业面临安全绿色发展与智能化升级的双重任务 [2] 公司创新成果 - 国家管网集团推出覆盖全国油气基础设施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实现"需求发布——路径智能匹配"全流程快速响应 [1] - 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采用"一票式""一站式"服务,助力管网下游用户达1300家,托运商客户增至882家,中小托运商服务量增长近10倍 [1] - 一次入网量由1570亿立方米增至2400亿立方米 [1] - 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填补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空白,保障能源数据安全与自主可控 [2] - LNG接收站一键启停技术使单船接卸时间减少2.5小时,接卸效率提升 [2]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国家管网集团作为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载体,推动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油气领域改革 [1] - 公司从挂牌成立到并购重组,统一并网运行油气干线管道,全面提速"全国一张网"建设 [1] - 公司推进"X+1+X"油气市场体系变革,建成投用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推出"管网通""峰谷通"等创新服务产品 [1] - 国家管网集团愿同全球合作伙伴共筑技术创新联盟、共建绿色发展生态、共拓全球市场蓝海 [2]
张玉卓到国家管网集团调研强调
快讯· 2025-05-07 22:12
国家管网集团调研重点 - 加快推进管网资源整合融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超前布局骨干管网工程和互联互通项目 [1] - 促进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提升储备调峰能力,高效落实保供任务 [1] -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好用好穿透式监管系统,保障管网安全平稳运行 [1] -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增强集团管控能力 [1] -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智能管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