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墨及碳素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对华石墨电极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征收五年反倾销税
快讯· 2025-07-04 16:26
日本对华石墨电极反倾销终裁 核心观点 - 日本财政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石墨电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自2025年7月3日起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税率均为95.2%,措施有效期至2030年7月2日 [1]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不适用上述反倾销税 [1] - 涉案产品的日本税号为8545.11 [1] 调查背景 - 2024年4月24日,日本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发起反倾销调查 [1] - 2025年2月28日,日本财政部发布公告,对该案作出肯定性初裁 [1] - 案件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18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 [1] 受影响企业 - 共47家中国石墨电极生产商被征收95.2%的反倾销税,包括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炭素有限公司、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 [2][3][4] - 其他未列明的中国石墨电极生产商同样适用95.2%的反倾销税 [4]
宝泰隆: 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6:25
公司采矿许可证获取 - 控股子公司七台河市东润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获得自然资源部颁发的晶质石墨采矿许可证 有效期30年 自2025年3月27日至2055年3月27日 [1] - 采矿许可证允许露天/地下开采方式 生产规模达200万吨/年 矿区面积为1.3324平方公里 [1] - 该石墨矿将为公司石墨烯产品提供稳定资源供应 提升行业竞争力并产生积极影响 [1] 公司治理结构 - 采矿权人为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七台河市东润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 [1] - 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对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1] - 公告由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发布 [2]
翔丰华:拟以600万元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翔展新材料
快讯· 2025-06-13 19:36
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600万元人民币投资设立四川翔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持股比例为60% 翔展新材料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1] - 翔展新材料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1] - 合作方展长振以无形资产出资 持股比例为40% [1] 子公司业务范围 - 翔展新材料经营范围包括石墨深加工及其制品等 [1] 交易性质 - 本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 [1] - 本次投资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研判2025!中国特种石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量扩容至25万吨,高端市场有待进一步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3 09:04
特种石墨行业概述 - 特种石墨是碳质量分数大于99.99%的石墨,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化学稳定性高、导热导电率高、耐高温、耐辐射、润滑性强和易加工等特点 [3] - 按材料组织结构可分为粗颗粒、细颗粒和特细颗粒结构三种,按成型方法可分为震动成型、模压成型、挤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四类,按用途可分为电火花加工用、模具用、各向同性用和核能用等 [3] - 主要理化指标包括体积密度(g/cm³)、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电阻率(μΩ·m)和灰份(%),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国家标准要求 [5][6] 政策环境 - 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直径600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电极、高炉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砖、特种石墨(高强、高密、高纯、高模量)列入鼓励类 [7] - 2022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石墨的高端应用和精深加工列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 [7] - 2023年黑龙江省政策鼓励企业承接和转化解决制约石墨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7] - 2023年《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项目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石墨、萤石等非金属矿高效利用项目建设 [7] -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高性能航空航天石墨密封材料及制品列入指导目录 [7] -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石油焦、沥青焦和煤沥青等,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 [9] - 中游特种石墨生产商是产业链核心环节,负责将上游原材料加工成特种石墨产品 [9] - 下游终端应用主要包括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 [9] 供需现状 - 2019-2023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产量从6万吨增长至13.41万吨,2024年产量达到12.13万吨,同比下降9.5% [11] - 2024年细结构石墨产量为111616吨,同比下降9.33%,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粗结构石墨产量为9680吨,同比下降11.37%,主要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 [11] - 2019-2024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需求量从11.5万吨增长至2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6.80% [13] - 特种石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新能源电池、人造金刚石、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 [13] 等静压石墨市场 - 等静压石墨是一种高品质特种石墨,具有高纯度、高密度和高强度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电子、机械、核能等领域 [15] - 国产等静压石墨制品在强度、品质、纯度、功能、规格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需求仍依赖进口 [15] - 2024年中国等静压石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4.8亿元,同比上涨8.1%;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66.5亿元 [15] - 国产厂商如成都炭材、海成远创、中钢新型等企业崛起,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华垄断局面,部分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15]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石墨行业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有五星新材、成都炭材、宁新新材、新成新材、赛迈科等,数量相对较少 [17] - 特种石墨深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恒圣石墨是为数不多的能做到材料利用率行业第一,成本管控能力强,具备规模效应的深加工企业 [17] - 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等静压石墨等新型碳材料产品研发、生产、经营,拥有等静压石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等静压石墨研发、制造龙头企业,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19] - 2024年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同比下降44.09%;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75.17% [19] - 江西宁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特种石墨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特种石墨行业生产规模较大企业之一,拥有从磨粉、混捏、焙烧、浸渍和石墨化处理到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加工能力 [21] - 2024年公司特种石墨营业收入达到1.68亿元,同比下降55.73%,主要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光伏、锂电行业产能过剩,对特种石墨产品需求下降 [21]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特种石墨成行业趋势,大规格细颗粒高端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存在国产替代空间,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等静压石墨、核石墨等高端产品技术攻关 [23] - 环保政策出台将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特种石墨行业将面临更高环保要求和更严格能耗限制,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转型 [24] - 未来需求进一步扩容,新兴领域成增长极,特种石墨在光伏、半导体、锂电池、氢能等领域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5] - 光伏行业对特种石墨需求量预计将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锂电池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负极渗透率已突破85%,进一步拉动特种石墨需求 [26] - 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用超薄石墨板、核能领域高温气冷堆用核级石墨等新兴市场将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26]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宁新新材(839719)、东方碳素(832175)、成都炭材(874035)、新成新材(430493)、ST中泰(002092)、中钢国际(000928)、华锦股份(000059)、远兴能源(000683)、上海石化(600688)、恒力石化(600346)等 [1] - 非上市企业包括河南五星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天宝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开元特种石墨有限公司、宝丰县洁石碳素材料有限公司、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
园区资讯丨园区基金——德鸿资本参与「国瑞新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1
公司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德鸿资本 深创投 华映资本 国泰君安创新投 众行资本 中天辽创 深智城产投 梧桐树资本等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大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优势 [1] 公司背景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营业务为生产特种石墨 主要产品包括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重点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 [3] 光伏领域技术突破 - 等静压石墨是光伏产业重要耗材 主要用于单晶生长 电池片生产PECVD涂层 多晶硅料生产环节 [3] - 公司实现等静压石墨"一焙一化"技术突破 生产周期比国内主流工艺缩短2-3个月 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3] - 产品直接或间接被隆基 中环 晶澳 协鑫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使用 累计向上百家光伏客户完成产品销售 [3] 核能领域技术突破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6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石墨粉生产技术研究"课题 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实现核纯级石墨技术突破 [5] - 公司作为中核集团核心供应商 已打通核石墨产品全部生产环节 形成批量化供应能力 [5] - 随着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稳步推进 核纯级石墨产品将迎来市场放量阶段 [5] 半导体领域进展 - 高端等静压石墨在半导体离子刻蚀 粉体合成 衬底外延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产化率较低 [5] - 公司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通过头部关键客户试用 进入批量合同订单阶段 [5]
“一焙一化”技术突破,「国瑞新材」B轮融资数亿元加速产能扩张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3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深创投 华映资本 国泰君安创新投 众行资本 中天辽创 德鸿资本 深智城产投和梧桐树资本等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 加大研发投入 巩固技术优势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特种石墨生产 产品包括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和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 [1] 光伏领域 - 等静压石墨产品具有高强度 高纯度 高导热性特点 已成为隆基 中环 晶澳 协鑫等光伏龙头企业的重要耗材 [1] - 突破"一焙一化"核心工艺 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 [1] 核能领域 - 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6专项课题 突破核纯级石墨技术 2016年成为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合格供应商 [2] - 产品通过清华大学和华能山东石岛湾等四方评审 将受益于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进 [2] 半导体领域 - 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石墨需求 已研发适用于离子刻蚀 粉体合成 衬底外延等环节的等静压石墨产品 [2] - 计划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 应对AI技术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 [2] 发展规划 - 计划2027年形成1.5万吨级规模化生产能力 [4] - 战略转型方向包括直接对接核能 半导体 光伏终端企业 强化技术地位 [4] 投资机构评价 - 华映资本认为公司"一焙一化"工艺突破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 打破国外垄断 [4] - 国泰君安创新投看好公司在等静压及核纯级石墨技术的领先地位和一体化能力 [4]
核纯级石墨产品获中核集团认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瑞新材」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5-27 14:58
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华映资本、国泰君安创新投等 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大和研发投入[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 主要产品为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 应用于光伏、半导体、高温气冷堆三大领域[1] - 2016年核纯级石墨通过中核集团验证 成为其核心供应商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进入批量订单阶段[1] 技术突破与工艺优势 - 公司突破"一焙一化"核心工艺 生产周期比国内主流工艺缩短2-3个月 良品率从2016年接近0%提升至目前90%以上[3][5] - 等静压石墨具备高强度、高纯度、高导热性 是光伏、半导体、核电等领域的战略性材料[2] - "一焙一化"工艺通过系统性优化设计 从微观结构出发提升产品性能 降低生产成本[5] - 公司结合德国和日本工艺理念 实现技术突破 打破国外垄断[5] 光伏领域应用 - 等静压石墨用于光伏单晶生长、电池片生产PECVD涂层、多晶硅料生产环节[5] - 公司产品直接或间接供应隆基、中环、晶澳、协鑫等光伏龙头企业[5] - 光伏业务目前占营业收入较大份额 预计2025年占比将下降[8] 核电领域进展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突破核纯级石墨技术[6] - 2016年通过四方评审 取得中核集团核燃料元件合格供应商资质[6] - 2018-2023年中试交付的一万个核石墨球全部达标 形成批量供应能力[6] - 核电业务占比明显提升 预计2025年将占有重要地位[8] 半导体领域布局 -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相关石墨产品已通过头部客户试用 进入批量订单阶段[1] - 半导体用等静压石墨需求未来占比预计达40% 公司重点布局该领域[8] - 半导体业务预计2025年进一步放量 成为重要业务板块[8] 产能与战略规划 - 2025年实施1万吨扩产计划 预计2027年形成1.5万吨级生产能力[9] - 战略转型将直接对接核能、半导体、光伏终端企业 强化技术地位[9] - 加快半导体用超高纯石墨研发和市场投放[9] 投资方观点 - 华映资本看好公司在特种石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前景[10] - 国泰君安创新投认可公司在等静压石墨和核纯级石墨的技术领先地位[10] - 众行资本高度评价公司在核电领域的国产化突破[11] - 梧桐树资本看好公司在"卡脖子"材料领域的战略价值[11]
宁新新材(839719)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22 21: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其他 [3] - 活动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21 日 15:30 - 17:00 [3] - 活动地点是公司在全景网“全景路演”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参与“2025 年江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邓达琴女士、财务总监邓聪秀女士、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田家利先生 [3] 投资者问题及公司回复 固态电池材料项目相关 - 投资者询问固态电池材料项目进展及是否为公司今后发展大方向 [5] - 公司称特种石墨材料服务于固态电解质研发生产,因行业技术保密且未完全产业化,与客户有保密要求,其应用场景广泛,下游行业比重取决于具体需求 [5] 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资产重组相关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资产重组 [5] - 公司表示如有相关安排将按规定及时披露信息,提醒关注具体公告 [5]
东方碳素:5月1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20 11:42
募投项目延期 - 募投项目"年产1.8万吨高端特种石墨碳材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26年3月31日 因下游光伏新能源需求放缓和市场环境变化 公司为提升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质量而调整进度 [2] - 延期决策基于外部市场环境和实际经营需求 旨在符合长期发展战略并维护股东利益 [2] 高管薪酬与人才战略 - 公司高管薪酬低于北交所同行平均水平 当前薪酬结构综合考虑产业周期 盈利水平和个人绩效 [2] - 未来计划在行业周期反转和盈利能力提升后 优化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 可能引入股权激励等长期措施 [2] 产品研发方向 - 公司暂无石墨烯和碳纤维产品开发计划 专注特种石墨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新能源电池 航空航天 核工业等领域 [3]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技术覆盖高端石墨材料全产业链 [3] 存货管理 - 存货金额高位源于行业特点和生产周期 减值测试已考虑存货类别 状态 库龄 质量等级等因素 确保账实相符 [3]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结合在手订单和市场售价 反映当前销售均价低于成本的实际情况 [4] 亏损原因与转型举措 - 2024年亏损主因光伏 化工行业需求收缩导致产品售价下滑 叠加高价原材料结转成本上升 以及存货减值计提 [4] - 2025年重点举措包括提升生产质量 加速库存去化 加强新品研发 降本增效 推动高质量发展 [4] 未来盈利增长点 - 推进年产3万吨特种高端石墨材料项目 解决焙烧和石墨化产能瓶颈 提升产品一致性 [5] - 通过研发体系优化制粉 配料和成型效率 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5] - 拓展国内外市场以扩大销售规模 加快库存周转提升盈利能力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551.02万元 同比降36.07% 归母净利润-1809.6万元 同比降214.73% 毛利率9.67% [6] - 负债率45.94%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481.33万元 融券余额增加 [6]
东方碳素(832175) - 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19 20:05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 [3] - 活动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召开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接待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和保荐代表人 [3] 募投项目情况 - 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下游客户需求放缓,为符合公司战略、提升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实施质量,将“年产1.8万吨高端特种石墨碳材项目”规划建设期延长至2026年3月31日 [5] 薪酬与激励问题 - 公司目前薪酬基于产业周期、盈利水平和绩效考核等因素确定,待行业周期反转和公司盈利能力增加后,会合理提升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奖金和薪酬,考虑股权激励等措施 [5] 产品研发情况 - 公司暂时没有石墨烯和碳纤维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是集特种石墨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高端石墨材料应用广泛 [6] 存货情况 - 公司存货金额处于高位系行业特点和生产周期所致,计提存货跌价时已考虑多种因素,结合订单和市场售价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账实相符 [7] 亏损原因与举措 - 2024年受下游行业需求收缩影响,主力产品销售价格下滑,营业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亏损 [8] - 2025年公司将在生产质量提升、库存去化、新产品研发和降本增效等方面发力 [8] 盈利增长点 - 推进年产3万吨特种高端石墨材料项目建设,缓解产能不足,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 [9] - 通过“四位一体”研发体系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9] - 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加快库存去化,增加盈利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