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人信贷
icon
搜索文档
富兰克林邓普顿将收购欧洲私人信贷公司Apera
快讯· 2025-06-04 16:36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富兰克林邓普顿同意收购欧洲私人信贷公司Apera Asset Management的多数股权 [1] - 交易财务条款尚未披露 [1] 被收购公司概况 - Apera Asset Management总部位于伦敦 管理资产规模超过50亿欧元(57亿美元) [1]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进一步加强富兰克林邓普顿在另类投资领域的布局 [1] - 交易将使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全球另类信贷资产规模达到870亿美元 [1] 现有业务基础 - 富兰克林邓普顿已在美国拥有私人信贷业务Benefit Street Partners [1] - 富兰克林邓普顿已在欧洲拥有私人信贷业务Alcentra [1]
常青基金成散户“新宠” 私人信贷市场风险悄然积聚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17:17
私人信贷行业现状 - 私人信贷领域规模高达2.2万亿美元,但风险正在积聚 [1] - 行业支持者强调资金稳定性优势,投资者资金锁定多年不易出现挤兑 [1] - 黑石集团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等机构通过常青投资工具筹集近3000亿美元 [1] 常青投资工具发展 - 黑石私人信贷基金(BCRED)资产规模从三年前的450亿美元增长至810亿美元 [2] - 2023年私人债务管理公司通过常青工具募集670亿美元,占机构筹资额的三分之一 [2] - 欧洲市场涌现类似产品,如规模30亿美元的Ares European Strategic Income Fund [2] 散户投资者参与 - 散户投资者正成为私人信贷领域重要力量 [3] - 常青基金吸引普通富裕阶层,阿波罗等公司计划拓展至401(k)储蓄计划投资者 [5] 常青基金特点 - 具有永续性,基金经理将收益再投资而非到期返还 [5] - 提供流动性支持,每季度赎回上限为净资产值的5% [5] - 自2010年以来私人信贷行业年均回报率达9.4% [5] 潜在风险 - 危机期间赎回可能导致资产贱卖,引发贷款价格广泛下跌 [6] - 估值不透明可能加剧投资者撤资意愿 [6] - 行业快速增长可能吸引不稳定投资者,导致管理者难以发放新贷款 [7] - 未动用资金超4000亿美元,可能迫使机构转向高风险资产 [8] 行业韧性表现 - 2020年疫情和2022年加息周期中长青基金成功应对赎回 [6] - 2023年一季度顶级基金赎回量不到权益资本的3% [6] - 赎回上限机制(每季度5%或每年20%)降低贱卖风险 [6]
巴克莱:私募信贷向蓝筹借款扩张 最终市场规模有望达22万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5-09 07:40
私人信贷行业扩张 - 私人信贷行业规模达1.6万亿美元,通过提供更快捷、灵活的贷款条款在高负债公司中确立地位 [1] - 私人信贷开始向信用评级最高的公司提供贷款,这在几年前是闻所未闻的 [1] - 私人信贷未来10年即使只占净增长的1-2%,也可能带来数千亿美元的部署机会 [1] 市场渗透与多样化 - 私人贷款机构进入信贷市场其他领域,如基于资产的融资、抵押贷款或汽车资产证券化 [1] - 私人信贷可追逐的市场规模约为22万亿美元,基于公共信贷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 - 投资级借款人利用私人信贷渠道已有一定时间,但未达到杠杆融资借款人的程度 [1] 典型案例与交易 - 陶氏化学以24亿美元出售基础设施公司股份,罗杰斯通信以70亿加元(50亿美元)出售子公司,显示私人资本转向投资级领域 [2] - 投资级债券市场高效,最大交易可在一个交易日内启动并定价,与垃圾级市场不同 [2] 增长潜力与趋势 - 私人信贷公司可能在为数据中心等长期资产融资的高评级借款领域继续取得进展 [2] - 高盛信贷主管指出私人投资级是目前增长最快的部分,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 [2]
速递|高瓴五期基金还有60亿美元没投,计划募集六期基金发力全球并购业务,每年在日投资20亿美元
Z Finance· 2025-03-08 17:44
高瓴资本日本投资计划 - 高瓴资本计划每年在日本投资10亿至20亿美元,并计划将东亚员工人数翻倍[2] - 公司任命前贝恩资本合伙人菊田智宏领导日本扩张,应对交易活动增加[2] - 第五期基金系列规模达205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可用资金,计划筹集第六期收购基金[2] - 第五期基金原目标规模130亿美元(100亿并购+30亿成长/风投),实际超募近一倍[2] - 公司承诺出资10亿美元作为普通合伙人,新基金募资于2024年1月启动[2] 日本市场投资背景 - 日本并购交易活动因公司治理改革和日元贬值大幅上升,吸引全球资本[3] - 日本曾被视作价值陷阱,但治理改善推动资产出售和私有化交易[3] - 2024年上半年无专注东南亚的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显示区域投资兴趣转移[3] - 红杉中国2024年1月从贝恩资本引入Komi Kyu组建东京团队,探索成长期至收购机会[4] - 沃伦·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份,伯克希尔·哈撒韦或继续加码投资[4] 高瓴资本日本布局 - 公司自2009年起投资日本,已聘用10名员工,计划2025年底前翻倍并迁至东京专属办公室[5] - 新团队包括贝恩前合伙人菊田智宏和百事前高管陈文渊[5] - 凯雷、华平投资、源峰资本等机构也在扩充日本团队[5] - 投资领域聚焦医疗保健、商业服务、消费品和先进制造业,案例包括Samty Holdings和Dinii[5] - 当前有7项日本交易筹备中,涉及多种交易类型[5] 全球资本战略转向 - 高瓴资本通过新基金向全球收购转型,实现地理多元化并利用亚洲背景[3] - 红杉中国十年前已布局日本,投资案例包括ANDPAD和LegalForc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