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

搜索文档
【榆林】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陕西日报· 2025-07-09 07:52
红色旅游行业发展 - 榆林红色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 [1] - 行业采用"红色+"文化旅游综合发展模式,整合红色文化、窑洞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 [2] - 佳县推动红色旅游带建设,修缮14处毛泽东旧居并完善纪念馆基础设施 [4] - 靖边县小河会议旧址7月游客量显著提升,亲子家庭占比超60% [5] 榆林红色旅游项目 - 杨家沟革命旧址通过情景剧、VR影院等科技手段增强游客体验 [2] -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以四大主题展区展现党中央转战陕北历程 [4] - 小河会议旧址推出沉浸式研学项目,包括军装体验、战况模拟等互动环节 [5] 游客行为与市场反馈 - 西安游客王鹏表示杨家沟旅游帮助孩子了解革命历史 [2] - 研学团队学员李晓红通过拍照记录参观感受 [4] - 家长评价小河会议旧址的沉浸式体验"比教科书生动百倍" [5] 产业链延伸 - 杨家沟村结合红色旅游发展农家乐、种植园采摘等乡村产业 [2] - 小河会议旧址周边形成"红色集市",销售小米粽子、手工布鞋等特色商品 [5] - 旧址书店数据显示《转战陕北的故事》成为热门纪念品 [5]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农文旅融合发展 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央视网· 2025-07-08 11:52
红色文化资源 - 兴县是晋绥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八路军一二〇师主战场之一,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1万余次战斗,毙伤日军10.7万人,俘虏日伪军1.91万人 [4] - 关向应图书馆收藏抗战时期文物,如"饿"字,反映当年八路军艰苦生活条件 [6] - 一二〇师学校以部队番号命名,校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设有战史陈列馆 [14] 杂粮产业发展 - 兴县杂粮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亿元,年销售额达5亿元,成为主导产业 [8] - 当地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深加工,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带动600多户农户增收 [8] - 成立晋绥杂粮研究院,通过良种培育提升科技含量 [8] 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 碾子村从闭塞后勤基地转型为红色旅游示范村,日最高客流量达1000人次,日营业额2万元 [10] - 生态林场通过小流域治理绿化4800亩,开发水上乐园、卡丁车等设施,员工月薪4000元 [10] - 黄河沿岸旅游公路贯通,串联红色景点与自然风光,带动村民就业 [12] 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 - 铁路高速通车推动城乡面貌更新,一二三产加速发展 [14] - 一二〇师学校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寄宿餐食,政府全额承担费用 [1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新华社· 2025-07-07 18:53
乡村振兴成效 - 阜平县贫困发生率从54 4%显著下降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增长3 7倍 [3] - 骆驼湾村发展食用菌大棚75栋 特色民宿137套 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 6万元 [3] - 顾家台村78户开办农家乐及民宿 村集体年收入达150万元 [4] 特色产业发展 - 全县林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 史家寨乡梯田种植黄桃苹果等高价值作物 [5][6] - 食用菌核心园区实现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种植 产业链年产值11亿元 带动1 5万人增收 [6][7] - 安德纺织科技公司吸纳700多名工人 计划在乡镇扩展生产线 [7] 新兴产业布局 - 引进光伏及装备制造项目27家 规划1 5万亩低空产业园 [7] - 总投资35 7亿元的算力中心预计年内建成 [7] 文旅产业升级 -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7] -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292万人次 旅游收入20 7亿元 [7] -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亮相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8]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县政府2015年起修路开渠 支持高山果园规模化种植 [5] - 食用菌智速繁育中心提升种植效率 [6] - 梯田改造技术推进1300亩试验田建设 [8]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陕西延安: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央视网· 2025-06-29 19:28
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地位 - 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 [1] - 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点也是奔赴抗日前线出发点 [2] - 八路军从这里出发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铸就延安精神 [2] 延安产业发展现状 - 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色旅游成为特色产业 [2] - 苹果种植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超5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超500亿元 [2] - 带动80万农民增收当前正值山地苹果管理关键期 [2] - 谋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0亿元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 [3] 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32条沟道进行系统治理 [3] - 高速公路高铁航班通达各地5G基站广泛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 [3] 红色旅游发展 - 迎来大批游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2] - 宝塔山等革命遗址经过治理形成旅游亮点 [3]
一把镢头一把枪→特色农业火热→数字经济蓬勃 | 岁月变迁 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央视网· 2025-06-28 12:50
延安历史地位与精神传承 - 延安是中共中央1935-1948年所在地,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6] - 359旅大生产运动镢头成为自力更生精神的实物象征[3][6] - 党中央在此创办抗大等20余所高校,为新中国储备骨干力量[12] 现代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 - 累计投资20亿元治理32条沟道,2025年将新增8条山体沟道治理[22] - 宝塔山区域从低矮平房发展为现代化高楼集群[19] - 建成口袋公园、篮球场等民生设施,形成窑洞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宜居景观[22] 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苹果产业形成5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2024年产量460万吨覆盖330万亩[29] - 设施蔬菜、小杂粮和富硒农业等模式助力80万农民增收[29] - 高新区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31] 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 - 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构建综合交通网[36] - 5G基站全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行列[31] - 2025年规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1亿元[31] 乡村振兴成果 - 2019年消除绝对贫困,"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25] - 安塞区南沟村苹果种植面积翻倍,品种优化提升产量[28] - 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成为支柱产业[25][36]
丹东三产协同激发经济新活力
辽宁日报· 2025-06-06 09:16
经济增长 -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1] - 1月至4月全省监测的14项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中9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 前5个月全市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268个,到位内资增长43.8% [1] 招商引资 - 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开展推介洽谈活动330余批次,与近百家500强民企及央企国企达成合作意向 [1] - 推动曙光股份与吉利远程集团签约合作,订单增长2.8倍 [1] - 组织华洋纺织等30余家企业赴福建、广东等地拓展业务,举办多场产需对接会达成意向订单3亿元 [1] 农业发展 -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4万亩,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2] - 重点打造"丹东草莓"产业,组建种苗攻关联盟并计划举办首届产业博览会 [2] 文旅产业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31.1%,旅游收入增长22.1% [2] - 举办近300场文旅活动,包括"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等,安东老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 - 将202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推进核心景区提质工程 [2] 对外贸易 - 出台67项外贸提振措施,边境小额贸易增长144%、互市贸易额增长40% [2] - 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1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4%居全省第二 [2] 未来规划 - 加快推动海上风电、新能源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 [3] - 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 [3]
我省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海南日报· 2025-05-01 09:52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 -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自2023年9月重新开园后持续优化展陈、讲解及园区环境,并开发"大思政课"实践课程和文创产品,吸引大量游客和研学团体 [2] - 琼海红色文化景区因海南解放75周年纪念活动预热,"五一"假期预计迎来客流高峰,包括民兵点验仪式和主题巡展等特色活动 [3] - 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因交通改善(中轴线路开通)及87岁老园长王学广的党课吸引慕名游客,假期客流预期增长 [3] 游客参与特征 -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游客构成多元,含外地打卡游客(如海口市民秦玉琴)、本地党组织及中小学生研学团体 [2] - 临高海南解放公园通过解放75周年纪念仪式和渡海战役纪念馆的历史展陈,吸引党员干部及普通游客驻足缅怀 [3][4] 产品开发与运营 - 纪念园通过社教活动创新(如"孤岛奋战·红旗不倒"巡展)和场景化教学深化游客体验 [2][3] - 解放公园利用多媒体展陈(历史照片+动态解说)强化革命精神传播效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