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农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吸引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参展
新华网· 2025-07-06 18:12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6日上午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幕 吸引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参展 [1] - 展会主题为"共享机遇 共谋发展 共创繁荣" 印度尼西亚担任主宾国 [1] - 吸引德国 西班牙 俄罗斯 马来西亚 伊朗等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 商协会组织以及国内18个省(区 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展 [1] - 参会外宾和以外宾为主体的经贸活动数量均超往届 [1] 展区设置 - 设置丝绸之路国际合作 区域合作交流 甘肃特色优势产业 时尚消费品及外贸优品展区等4个展区 [1] - 展出装备制造 石油化工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新能源 航天航空 现代农业 数据信息等近40类 上万种产品 [1] - 期间将举办30多项专业论坛和经贸洽谈活动 [1] 主宾国参与 - 印度尼西亚共有16家企业参展洽谈 展出优质咖啡产品 特色食品加工品 手工艺品和印尼传统蜡染服饰 [1] -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表示希望深化印尼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 现代农业 文化旅游 特色产业等方面的经贸合作 [1] 展会影响力 - 兰洽会是甘肃省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 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经贸盛会 [2] - 自1993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31届 是甘肃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2] 签约成果 - 本届兰洽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81个 签约金额6500多亿元 [2] - 项目涉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 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 新材料 数字信息 有色冶金等领域 [2]
家有购物集团自营品牌光合鲜品现身全国农业展览馆,助力消费帮扶!
搜狐财经· 2025-06-23 21:32
行业动态 - 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开幕 共有64个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参与 超过2500种特色农产品亮相 [1]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强调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 [3] -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贵州省推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政策落地 促进刺梨等特色农产品发展 [5] 公司举措 - 家有购物集团自营品牌光合鲜品以贵州刺梨产业为抓手 集中资源强化研发技术 营销推广 市场布局等短板 [3] - 公司与贵州刺梨生产加工企业合作 支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完善科技支撑和质量控制体系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3] - 光合鲜品已形成以刺梨 枸杞 石斛等为原料的健康原浆和膳食系列产品 并与国药集团 北京同仁堂合作推出刺梨系列产品 [3][5] 产品展示 - 公司在展销会上推出同仁堂联名款金维C刺梨原液 刺梨精粹等明星产品 通过试饮推广贵州刺梨 [5] - 刺梨从普通农产品发展为优质工业品和健康消费品 成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的代表 [5] 未来发展 - 公司将继续深挖特色农产品价值 借助研发技术和推广营销 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延伸 [7]
新会宁明深化协作,助推新会陈皮与星油藤产业融合发展结硕果
南方农村报· 2025-06-14 18:03
粤桂产业协作 - 新会区与宁明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首创陈皮+星油藤健康产业协作[10][11] - 构建育苗-种养-销售-深加工全产业链协作模式[12] - 宁明星油藤当前种植3万亩,鲜叶日供应量达1.75万公斤,计划扩种至5万亩并远期实现13万亩目标[13][15] 产业链发展 - 宁明丽宫粤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产,首批陈皮星油藤产品下线标志着产业从输血帮扶转向造血共赢[17][18] - 星油藤被誉为世界植物营养长寿果王,与新会陈皮融合打造大健康产业新名片[9][16] - 开发小青柑星油藤茶等深加工产品[14] 合作协议与资金支持 - 签订2025年东西部协作协议等5项协议,涵盖产业采购、劳务培训等领域[21][22][23] - 新会区向宁明县赠送210万元帮扶资金,陈皮行业协会捐赠课桌椅[24] 战略规划 - 制定新会优品和宁明靓货战略框架协议推动农产品品牌出圈[27][28] - 推行旅游+多产业融合模式打造文旅品牌[28][29] - 共建宁明之家劳务服务平台强化就业协作[30] 政府表态 - 新会区强调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粤桂协作项目建设[26] - 宁明县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特色带建设合作,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35][36]
用数字的犁铧深耕希望的田野(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21
数字乡村发展现状 - 河南兰考县通过无人机、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现农田数字化管理,提升科学种田效率[1] - 兰考泡桐乐器产业借助溯源平台为产品赋予"数字身份证",提升品牌价值[1] - 全国范围内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智慧农田)、产品销售(直播带货)等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1] 政策与基础设施 -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智慧农业等9项重点任务,推动手机、直播、数据成为新型农业生产要素[2] - 当前农村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网络速度差异)、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水平有限等问题[2] - 部分地区通过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电网/水网、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应对发展瓶颈[2] 商业模式创新 - "盒马村"模式结合新零售与数字化农业,实现四川丹巴黄金荚、湖北仙桃藕带等农产品可追溯的以销定产[3] - 数字化推动产业链激活与价值链延伸,形成"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品质保障-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3] 数字素养提升 - 2024年调查显示农村成年人数字素养与城镇存在差距,需加强技术培训与实践应用[3] - 多地通过完善设备、开放资源等方式培养农民从"触网"到"用网"的能力转型[3] - 提升农民信息获取与市场对接能力可激发其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动性[1][3] 产业价值重构 - 数字化使乡村从单一农业生产转向产业融合、文旅消费、生态涵养等综合功能空间[4]
提供一流服务 对齐一流标准 重庆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 重庆市出台《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九大专项行动四十一方面重点任务,涵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 [1] - 2024年重庆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6.2% [1] - 重庆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核心方向,重点优化外贸外资、对外开放等领域 [1] 外资服务水平提升 - 2024年重庆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61场,解决企业诉求225个 [1] - 建立531名"行政服务管家"工作团队,联系走访外资企业6778家次,解决问题390个 [1] - 出台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绿证交易等优惠政策,清理内外资差别对待问题 [1] 外贸服务体系完善 - 2024年组织超1000家企业参加100余个境外展会,在新加坡、俄罗斯等地举办出口商品展,获得订单近50亿元 [2] - 完善报关、物流、金融等服务,帮助城口、石柱等区县香菇、莼菜出口超1亿元 [2] - 跨境电商交易额达近400亿元,积极培育市场采购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 [2]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 2024年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同比增长37.1% [2] - 新获批设立涪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 [2] - 重庆自贸试验区培育19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26项先行先试政策 [2] 未来发展方向 - 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吸引外资投入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 [3] - 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打造"渝贸全球"品牌 [3] - 提升中新合作、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平台能级,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3]
小籽粒走向大世界 外国记者聚焦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引擎”
环球网· 2025-05-18 10:10
物流枢纽建设 - 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是内蒙古唯一跨盟市开发区,包含6个功能片区,定位为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和特色农畜产品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 [3] - 七苏木国际物流园片区通过标准化厂房项目引入多家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 [3] - 园区作为中蒙俄国际物流大通道前沿,联动京津冀市场与国际口岸,具备"南联北开、东进西出"的枢纽优势 [11] 中欧班列运营 - 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通达7个国家16个城市,常态化运行6条线路,最远可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0000公里,时效25天) [5][7] - 班列运输较公路安全性更高,已形成中通道、东通道、西通道及天津海铁联运的全方位物流网络 [5][13] - 南瓜籽加工产业因区位优势较黑龙江、新疆节省2800公里运输距离,每吨物流成本降低600元 [13] 特色农产品产业 - 依托北纬40°黄金产业带资源,形成南瓜籽、葵花子、玉米等出口加工与亚麻籽、燕麦等进口加工的双向产业集群 [9] - 农产品以绿色有机特性闻名,肉类、马铃薯、果蔬等加工产业同步发展 [9] - 物流成本优势为产业奠定基础,例如南瓜籽加工每吨运费节省600元 [13] 国际合作与影响 - 伊朗媒体评价园区为"一带一路"下欧亚贸易关键节点,强化内蒙古作为中国与世界桥梁的地位 [14] - 国际记者关注班列对本国覆盖可能性,认可中国通过基建和文化交流推动全球合作的努力 [5][7][14] - 内陆城市通过物流网络优化激活经济,为沿线国家创造合作机遇 [15]
赶考高质量发展 绵阳北川交出完美答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5-12 16:29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北川羌族自治县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五大发展思路,并推进产业倍增发展、交通设施建设等"五大攻坚行动",目标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2] -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北川石椅村时,肯定其乡村振兴模式,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2] 生态产业与农业品牌 - 北川利用"羌食荟"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北川苔子茶复合栽培系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 - 北川苔子茶、白山羊肉、蓝莓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3] 文旅产业成就 - 北川成功创建1个5A级、4个4A级和1个3A级景区,获评天府旅游名县 [5] - "羌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年禹传奇》动漫IP首播收视率全国黄金时段第一,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5] 工业发展与创新 - 通用航空、文化旅游、茶叶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50% [6] - 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首座A1类通用机场和西南首家综合低空试验测试中心,开通川渝首条低空航线,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 - 传统产业升级显著,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保持50%以上增速,中联水泥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晟氏健康科技入选省级瞪羚企业,"北川造"手性氨基酸占国内特殊氨基酸市场15%,出口订单超500万美元 [6] 改革开放与交通建设 - 29项改革经验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实施"微改革"评选"文旅精英"并发放政府津贴,茶技师吴红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8] - 近三年交通投资居全市前三,九绵高速北川段通车,茂三高速和北安高速即将开工,实现"高速到县、油路到乡、通组道路全硬化" [8]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 推动"产城景"互动,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50余项国省级荣誉 [10] - 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脱贫巩固和东西部协作考核持续全省"好"等级,石椅村村委会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 [10]
河南财政:备足“粮草军需”,确保二季度“双过半”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42
支持扩大内需 - 财政部预拨河南省超长期特别国债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50亿元 省级已第一时间下达各地 第二批资金即将下达 [1] - 省财政安排1 5亿元支持2025年"乐购河南"消费券发放 其中零售餐饮消费券1 1亿元 文旅住宿消费券4000万元 [1] - 财政部2025年第一批下达河南省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138亿元 一季度已发行364 5亿元 其中208 5亿元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502个项目 [1] - 财政部一季度下达河南省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资金15 1亿元 省级已下达各地 二季度将加快推进政府债券发行 [1] 稳住外贸 -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受美制裁打压外贸企业应对贸易摩擦 提质增效发展 [2] - 鼓励重点外贸企业扩增量稳规模 对突出贡献企业给予奖励 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 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升级 建设海外仓等 [2] - 支持扩大汽车 特色农产品等重点产业产品出口 对关键设备 能源资源等进口产品给予贴息支持 [2] 帮助企业 - 对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及以上的重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金奖补 资金实施"直达快享" [2] - 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加强债券资金统筹 用好金融支持欠款清偿政策 确保政府拖欠账款清偿任务如期完成 [2] 兜牢风险底线 - 2025年河南省所有县区均能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 综合财力可足额覆盖需求 一季度"三保"支出预算执行率27 8% 高于序时进度2 8个百分点 [3] - 已发行两批置换债券594 02亿元 发行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156亿元 二季度将建立健全"四严"管理机制 做好全年剩余632 98亿元置换债券发行工作 [3] - 持续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确保6月底前退出50%以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