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术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6-09 09:44
CPI变动分析 - 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3.8% [2]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鲜菜价格下降5.9%,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和1.5% [2] - 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4.6%和0.8%,服装价格上涨0.6%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影响CPI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3] - 核心CPI中,金饰品、家用纺织品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40.1%、1.9%和1.8% [3] - 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3.6%、1.2%和0.9% [3] PPI变动分析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1]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3.5%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 [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均下降1.0% [4]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持平,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2%、0.1%和0.1% [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8%,制鞋业价格上涨0.8% [5]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飞机制造价格均上涨3.6%,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 [5]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0%,降幅收窄0.4和0.3个百分点 [5]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消费需求回暖带动宾馆住宿价格涨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2] - 提振消费政策显效,部分消费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 [5] - 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产品需求扩大,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5] - 新能源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光伏和锂电价格降幅收窄 [5]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成果丰硕
消费日报网· 2025-06-05 11:30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于福州举办,为期四天,吸引超8万现场观众和680万云端观众 [2] - 展品数量达12万余件,其中500多件获"百鹤杯"奖项,意向金额1.45亿元,现场成交额突破3000万元 [2] - 线上销售表现亮眼,5个直播间销售额480万元,线上预售金额1530万元 [2] 行业规模与影响 - 全国工艺美术产业年收入达3万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300万 [5] - 博览会为行业提供展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传统工艺繁荣发展 [5] - 福建省德化古越坊陶瓷等展商通过博览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意向合作 [5] 展馆与展品特色 - 福建馆以1.1万平方米主场展示"展演销"三位一体模式,包括智能茶具、禅意木椅等创新产品 [6] - 全国31省市50多个特色展团参展,展馆面积达5.5万平方米,涵盖青田石雕、景德镇瓷器等地域特色 [7] - "百鹤杯"大赛评选出127件金鼎奖、188件百鹤奖、230件新锐奖,展现行业创新活力 [10] 创新与传承 - 获奖作品如岫岩玉雕《飞夺泸定桥》、德化瓷塑《蟳花之梦》等体现"题材多样、技法多变"的创新特点 [11] - 紫砂《北斗七印》突破传统工艺,将施釉与紫砂结合,创造全新艺术效果 [11] - 大师工匠非遗精品展展出160余件传世之作,展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共振 [10] 观众互动与教育 - 特设18项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包括景泰蓝点蓝、陶瓷绘画等,吸引市民参与 [13] - 国际儿童节期间迎来大量儿童观众,通过触摸、观察展品感受传统技艺魅力 [13] - 博览会成为百姓"欣赏美、体验美、接受美"的打卡地,增强文化自信 [14]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达成意向订单约1.4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07:54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出陶瓷、雕刻、织绣、玻璃、文房四宝、珠宝首饰等全品类工艺美术优秀作品12万余件,其中国大师、省大师、大国工匠作品2万余件 [1] - 博览会吸引8万人次入馆观展,直播观展人数超680万人次,现场成交额约3000万元,意向订单约1.45亿元,直播销售额约480万元,线上预售金额约1530万元 [1] - "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收到2800多件报名作品,评出545个奖项,包括127个百鹤金鼎奖(金奖)、188个百鹤奖(银奖)、230个百鹤新锐奖(铜奖) [1] 福建展团表现 - 福建展团汇聚351家参展单位、586个展位,参展单位数量较上届增长42%,展区面积达1.1万平方米,创历届之最 [2] - 福建展团现场成交额约1400万元,意向订单约5280万元,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奖总数达151个,占全国27.7%,其中金奖38个(占全国29.9%)、银奖53个(占全国28.2%)、铜奖60个(占全国26%),获奖总数和金奖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2] 福建展区特色 - 福建工美展销推介区设立"工美展销区"、"推介展演区"及"在闽港澳台精品区"三大特色展区,静态展示区陈列4000余件工艺精品,动态展演区日均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 [3] - 福州展区以三坊七巷为设计灵感,展示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等核心品类,泉州作为主宾城市展示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经典之作,"在闽港澳台精品区"汇聚115件港澳台大师作品 [3] 产业推动成效 - 博览会促成现场签约项目3个,福建工艺美术企业获得银行签约授信4370万元,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4]
泉州漆线雕万象 AR数字焕千秋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1:04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漆线雕非遗传承人黄培聪: "这是我们团队首次参展,往届作为观众参会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作为行业盛会的 独特魅力——既有创意火花的碰撞、同行交流的热情,更体现了对青年工匠的扶持。我们期望通过中国 工艺美术博览会平台,展示非遗漆线雕艺术,扩大公众认知度;与业界同仁深入交流,提升品牌影响 力;吸纳人才,招募具有设计背景的年轻学徒加入团队;对接文旅项目,寻求开发非遗体验产品的商业 合作机会。" 本报记者 赵 曦 □ 黄芷凌 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首次参展的福建省泉州博贤阁漆线雕工艺有限公司携15件漆线雕作品 惊艳亮相,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闽南地区传统技艺的艺术盛宴。 此次福建省泉州博贤阁漆线雕工艺有限公司由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漆线雕非 遗传承人黄培聪带队。漆线雕是一种以精细的漆线为材料,通过特殊工艺缠绕制作出各种人物及动物形 象的艺术形式。黄培聪的漆线雕作品以"以线代画"的细腻工艺见长,通过"盘、结、绕、堆"等传统技 法,赋予线条以生命力,在繁而不乱的秩序中展现"一线塑万象"的灵动之美。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展赛 金奖,并被福建省工艺美术 ...
三异绣针融时韵 四赴盛会绽华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6-03 10:44
行业动态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云集全国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织绣大师,包括苏绣、云锦、缂丝、湘绣、粤秀、卞绣等非遗技艺代表[1][5] - 博览会为传统非遗技艺提供高规格展示平台,促进优秀手工技艺与工艺精品走进大众视野,提升行业整体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5][6] - 博览会吸引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帮助传统技艺拓展市场,通过作品展示实现销售,创造经济价值[1] 公司表现 -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卢福英携《狮子 老虎》《雾隐秋林》《白孔雀》等创新苏绣作品参展,作品巧妙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苏绣技艺[5][6] - 卢福英第四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其作品《狮子 老虎》采用双面异绣技法,以平绣针法呈现狮虎双面异图,创新诠释东方美学[6] - 《雾隐秋林》运用乱针绣技法,以数十种色阶丝线呈现水墨画般的朦胧意境与西洋油画质感[6] - 《白孔雀》通过多变的针法层层叠加,展现羽毛细腻光泽与层次纹理,体现苏绣技艺的炉火纯青[6] 创新与传承 - 传统非遗技艺在新理念、新技术、新渠道的促进下与时俱进,焕发新活力[1] - 卢福英强调苏绣需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表现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创新求变精神成为引领苏绣发展的主要动力[6] - 卢福英积极培养苏绣人才,担任学校刺绣艺术高级指导老师,将刺绣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学,让年轻一代了解苏绣文化历史[6] 未来展望 - 卢福英表示未来将与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携手共进,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诠释苏绣艺术的魅力与文化价值[7] - 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引领下,苏绣传承人共同努力,苏绣艺术将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色彩[7]
艺术为舟 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06-03 06:02
展览概况 -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于5月22日至6月2日在香港举行 展出岭南画派160余件经典作品 [1] - 展览主题为"其命惟新" 旨在展示广东美术百年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粤港文化同源 [1] - 展览核心目标包括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窗口 连接两地文化认同的桥梁 以及激励新一代艺术家的号角 [1] 艺术特色 - 岭南画派以"折衷中西 融汇古今"为创作理念 "新"是广东近代美术最突出特征 [1] - 黎雄才大型画作《迎客松》首次在香港展出 尺寸达12米长 4米高 [1] - 展览设置1916-2024年广东美术发展年表 并特别增设"人间画会与香港"专题 [2] 文化影响 - 展览第三部分展示抗战时期新兴木刻版画作品 回顾救亡图存历史 [2] - 通过历史资料和作品背后的故事 体现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的关系 [2] - 香港学生表示将拍摄展览内容用于后续国画和漫画学习 [2] 区域合作 - 粤港澳艺术家交流促进大湾区开放创新的文化格局形成 [3] - 香港国际传播优势为广东美术走向世界提供新可能 [3] - 粤港已通过"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3] 展览设计 - 布展兼顾文物与当代艺术呈现 动线设计和灯光效果均为当代展陈组成部分 [2] - 当代艺术板块纳入两地青年艺术家的影像和数码作品 贴近流行文化 [2]
材美工巧 器韵时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2 06:31
展览概况 - 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展出110件套匠心之作 以"材美 工巧 器韵 时宜"为新时代考工标准 [7] - 展览继承传统《考工记》"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的造物思想 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诠释传统工艺理念 [7] 材美工艺 - 唐帅岫玉雕刻《水生世界·逸》突破传统静态美学 运用不规则曲线展现敦煌飞天的飘逸灵动 [7][8] - 王丽华苏绣《九龙图》以南宋陈荣作品为范本 采用平针 乱针及自创罗髻针法再现九龙威猛姿态 [8] 工巧创新 - 陈荣春 陈汉青陶瓷《如梦令》继承明代何朝宗"垂裳纹"技艺 德化白瓷衣褶处理如山水飞瀑 融合文人赏石意趣 [8] - 陈玉琼玻璃作品《生生不息》通过灯工玻璃技术 用透明材质具象化人类追寻真理的心路历程 [9] 时宜探索 - 《叙事》《恐龙》两件装置作品突破传统材料限制 分别使用丝瓜瓤和废旧轮胎创作 引发关于手工艺价值体系的讨论 [10] - 废旧轮胎作品通过纹路转化形成独特肌理 丝瓜瓤作品利用纤维结构创造类似"米家山水"的光影层次 [10] 文脉传承 - 范泽锋紫砂《禅墩·朝阳》延续明代时大彬 清代陈鸣远的线面结合美学 以向日葵意象转化植物生长轨迹 [13] - 王雷纸搓线编织《文锦华夏》将书籍文字与传统服饰形制结合 实现历史符号的现代性阐释 [13] - 国礼《和合之美捧盒》融合敦煌荷花如意纹 回纹等传统元素 延续商周青铜器铸鼎象物的文化叙事 [14]
新发展理念引领毕节“越重山”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12
绿色发展转型 - 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提升至2024年的60%,县城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1][6] - 取缔3800多个黑煤窑,整合煤矿生产并转向旅游业发展,典型案例为百里杜鹃管理区从煤炭开采转型为旅游经济 [4][5][6] - 煤炭产业向高端制造转型,贵州黔希化工将煤炭转化为乙二醇等化工原料,资源利用率提升 [9] 资源精深加工与产业升级 - 磷矿开发从零增至每年200万吨(2018-2024年),磷铁等非能源矿产采选产值增长139.13% [9] - 毕节加快建设全国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推动工业经济从"傻大黑粗"向高端制造转变 [7][9] - 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如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4年内用工量增至1400余人,依托本地职教体系快速培训工人 [13] 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 - 技能人才总量从2018年17.85万人增至2024年41.21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比重达33.13% [12] - 构建"1+8"职业教育区域布局,通过"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等合作项目提升就业能力,如贫困户秦鹏转型为起重机司机 [10][11][12] -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72.32万增至124.4万,引进高层次人才3071人、产业人才3137人 [13] 体制机制创新与区域发展 - 市县两级推动改革事项408项和811项,包括贵州首张林业碳票、政务服务改革等 [15] - 织金经济开发区通过打破部门壁垒优化流程,加速磷煤化工项目落地 [15]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457.59亿元(贵州第三),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13%,威宁苹果等产品远销海外 [16]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会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
快讯· 2025-06-01 08:59
行业合作与发展 -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就传承弘扬福建非遗技艺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探讨推动福建轻工业特别是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合作方向 [1] - 会议聚焦加强轻工技能人才培训和工艺美术优秀人才队伍建设 [1] 行业活动 - 双方共同参观2025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1]
泉州万件瑰宝绽放 古今对话赋能产业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10:55
"此次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的盛况彰显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泉州将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产 业的深度融合,发挥泉州在推动中华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中的中坚作用。"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 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泉州拥有37项传统品种技艺,其中德化白瓷、惠安石雕等12个品种技艺入选 国家级非遗项目。2024年全市工艺美术产值突破150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16%,产业规模与创新力稳居 全国前列。 (庄文森 李福琳)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作品《天鹅湖》。 图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连德理作品《神话》。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史俊贤作品《秦·风》。 主题形象馆的通道上方将悬挂23盏极具泉州地方特色的花灯,并滚动播放泉州工美宣传片,增加场馆氛 围感。展会期间,还安排了捏花、手拉坯、纸织画、竹编、影雕、砖雕、刺绣、缠花以及木偶戏、茶 道、香道等技艺展演活动,展示泉州工美魅力。 此次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泉州将展现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一盛况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传 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更凸显泉州作为产业标杆,在推动中华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中坚力 量。 5月30日至6月2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