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考古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让考古更鲜活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应用 - 科技全面融入考古各个环节 极大提升研究精度 新出土材料与新方法结合提供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细节 [1] -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成分分析发现本地与外来物源 区域比较揭示了东亚地区黑曜岩流通网络 [1] - 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瓷胎采用二元配方技术 胎土+脉石英使石英含量达70%以上 比元代景德镇窑早两个世纪 是我国最早的高石英白瓷工艺 [1] 科技揭示未被充分认知的考古信息 - 入围项目中有5项开展锶同位素分析 显示物质文化交流网络研究受广泛重视 考古学家期待通过古人迁移行为研究揭示交流对社会复杂化的重要价值 [2] -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借助探地雷达和地磁探查发现杨家湾北部大规模石构遗迹 局部发掘证实属于盘龙城聚落晚期北部外城 是长江中游夏商遗址首次发现类似石构建筑 [2] 科技强化文物保护力度 -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利用薄荷醇加固技术完成椁盖板上方竹席提取 建设考古遗址数字化管理平台 对发掘区精细扫描获取高精度场景基础数据 [3] - 发掘现场工作人员使用手机端应用程序结合遗址现场测绘技术 及时精细全面记录考古信息 为后续展示检索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墓坑清理出各类椁木882根 总重近200吨 考古团队制作推广视频逐层展示椁木叠放方式 使观众直观了解棺椁营建过程及隐含的等级礼制 [3] 科技在考古领域的地位 - 现代科学技术从考古研究的一抹亮色成为考古的底色 [4]
【省文物局】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新发现文物遗存二百九十七处
陕西日报· 2025-04-28 06:45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截 至目前,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干线的调查工作,现阶段 共调查蜀道里程2073千米,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陕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调查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以完整的蜀道路段为单位,采 用"一家牵头,多家协作"的工作方法,共设立了6个专项任务。其中,除了不跨省域的褒斜道和祁山道 由所在省的文物考古科研机构独自完成外,跨省域的陈仓道调查工作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负责、甘 肃省文物考古机构协助完成;金牛道、米仓道调查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负责,陕西省、甘 肃省文物考古机构协助完成;荔枝道调查工作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负责,四川省、陕西省文物 考古机构协助完成。国内相关高校、地方文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此次调查,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 普查,最终形成了系统调查与专项普查相结合的新局面。此项工作为跨区域、多单位联合考古积累了全 新的"蜀道经验"。 考古人员在蜀道沿线新发现了大量的遗址、墓葬、碑刻等文物遗存。以陕西为例,陈仓道上新发现 的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