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测试
搜索文档
利扬芯片股价跌5.33%,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3.22万股浮亏损失21.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1:3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33%至28.43元/股 成交额1.68亿元 换手率2.85% 总市值57.72亿元 [1] - 诺安研究优选混合A当日浮亏约21.16万元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及配套服务 芯片成品测试占比53.99% 晶圆测试占比38.27% 其他业务占比6% 晶圆磨切占比1.74%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10日 于2020年11月11日上市 [1] 机构持仓情况 - 诺安研究优选混合A二季度持有13.2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7%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7128.57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9.21% 近一年收益率39.7% 成立以来收益率3.3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邓心怡累计任职时间3年62天 管理规模20.0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6.48% 最差基金回报-16% [3]
利扬芯片股价涨5.06%,博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8万股浮盈赚取13.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4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上涨5.06%至31.77元/股 成交额5.86亿元 换手率9.93% 总市值64.50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东莞市 成立于2010年2月10日 于2020年11月1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 晶圆测试服务 芯片成品测试服务及配套服务 [1] - 收入构成:芯片成品测试53.99% 晶圆测试38.27% 其他业务6.00% 晶圆磨切1.74%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博时新策略混合A(001522)二季度持有8.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9%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6206.33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8.2% 近一年收益23.64% 成立以来收益51.5% [2] - 9月3日该持仓实现浮盈约13.46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重阳累计任职2年210天 管理规模3.8亿元 最佳回报12.52% 最差回报-18.73% [2] - 基金经理罗霄累计任职2年340天 管理规模67.42亿元 最佳回报22.85% 最差回报-1.05% [2]
利扬芯片: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2025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2 17:15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广发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负责利扬芯片可转债发行的持续督导工作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无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的情况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并履行承诺[2] 核心竞争力风险 - 专业测试研发技术人员严重匮乏 同行业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优厚待遇吸引技术人才[6] - 核心技术存在泄密风险 尽管公司制定保密制度并与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保密协议[7] - 技术秘密保护措施存在局限性 技术人员流动性可能导致核心技术泄密[7] 经营风险 - 测试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 需不断添置测试机、分选机和探针台等测试平台[7] - 部分租赁厂房存在产权瑕疵 承租的26,825.05㎡房屋未取得房产证[8] - 租赁关系终止风险 黄粘洲社区租赁已于2025年1月到期未续约[8] - 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经营利润下滑 公司需提高薪酬待遇以保持人员稳定[10] - 晶圆和芯片保管存在风险 虽已购买财产保险但价值高且环境要求严格[10] - 测试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供应商包括爱德万、泰瑞达等国际厂商[11] 财务风险 - 毛利率存在波动风险 产品结构变化及固定成本占比较高影响毛利率[11] - 晶圆磨切业务短期毛利率为负 收入与成本不匹配导致亏损[12] - 应收账款规模随业务扩大而增加 可能影响经营业绩和现金流[12] -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可能收紧 公司及子公司适用15%所得税税率[13] - 资产负债率较高 上年度末和本报告期末分别为56.74%和56.21%[13] 行业风险 - 集成电路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 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3] - 第三方专业测试厂商起步较晚 市场份额主要被中国台湾等境外厂商占据[14] - 面临境外各类测试厂商竞争压力 公司市场占有率较低[14] - 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影响正常生产经营[14] 宏观经济风险 - 行业受国际政治、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 可能带来供需结构变化[14]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影响下游终端行业市场需求[15] 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风险 - 行业受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可能导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15] - 产能爬坡需要时间周期 新增固定成本可能无法及时被效益弥补[15] 财务绩效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8,403.67万元 同比增长23.09%[15] - 利润总额-894.66万元 较上年同期-1,637.43万元有所收窄[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11万元[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78.87万元 同比下降9.40%[15] - 集成电路测试收入27,729.14万元 同比增长21.85%[16] - 晶圆磨切收入674.54万元 同比增长111.61%[16] 核心竞争力 - 测试平台类型多样丰富 拥有爱德万、泰瑞达、东京电子等国际知名设备[16] - 具备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数模混合、射频等芯片测试能力[16] - 贴近本土市场且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与本土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合作通畅[17] - 作为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具有公正立场 客户忠诚度较高[18] - 地理上贴近集成电路产业中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建立五个测试基地[19] - 具备晶圆减薄、激光开槽、隐切等技术服务能力[19] - 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5G通讯、传感器等领域取得测试优势[21] - 拥有从业经验十余年的资深技术人员 2019年组建先进技术研究院[21] - 自主研发条状封装产品自动探针台、3D高频智能分类机械手等专用测试设备[22] 研发投入 - 2025年1-6月研发投入3,730.74万元 同比下降4.27%[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3.13% 较上年同期减少3.76个百分点[25] - 新增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项[26]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227项、软件著作权28项[26]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9,012.43万元[26] - 累计项目投入42,366.72万元 利息收入净额90.25万元[27] - 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监管规定 不存在违法违规情形[28] 股东持股情况 - 董事长黄江持股59,948,510股 无变动[28] - 董事瞿昊持股7,181,680股 其中5,3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28] - 董事黄主减持1,165,000股[28] - 股东扬宏投资、扬致投资通过询价转让合计减持2,874,343股[29]
利扬芯片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达2.84亿元,同比增长23.09%,归母净利润为-706.11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6.38%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35.29%,归母净利润52.3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5.96% [1] - 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增长2.1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02%,同比改善36.1% [1] 收入与成本结构 - 收入增长主要受高算力、存储、汽车电子、卫星通讯、SoC、特种芯片等测试需求旺盛推动,新客户产品量产及晶圆磨切业务产能释放贡献增量 [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25%,主因产能释放导致折旧、电力等固定成本上升,人力成本增加及往期已测产品成本结转 [5] - 三费占营收比为19.26%,同比下降5.21%,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85%因回款与薪酬挂钩策略见效 [6]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达2.81亿元,同比增长213.82%,主因投入测试及晶圆磨切产能建设 [1][5] - 有息负债12.11亿元,同比增长45.38%,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3.89% [1][10] - 应收账款1.73亿元,同比增长20.34%,其他应付款因股权激励行权款未归属登记同比激增1666.65% [1][4]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元,同比下降10.35%,主因收入增长伴随费用支出增加 [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10.55%,因产能投入增加及理财配置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121.47%,因募集资金用于项目投资及债务偿还 [7] 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推行"一体两翼"战略,左翼晶圆减薄、激光开槽等技术服务产能释放,驱动收入增长 [5] - 长期股权投资涉参股泰伟利扬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因注资煜耀智远及海杰兴同比增长60% [3] - 研发费用同比略降4.27%,公司持续深耕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以支撑未来收入 [6] 财务健康度提示 - 货币资金覆盖流动负债比例为91.56%,需关注短期偿债能力 [10] - 历史ROIC中位数为8.49%,但2024年ROIC为-1.24%,投资回报波动较大 [8] - 公司商业模式依赖资本开支驱动,需评估资本支出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8]
利扬芯片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收大增23.09%,Q2单季度破历史新高!
全景网· 2025-08-26 09: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0367万元 同比增长23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611万元 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7596万元 与净利润亏损幅度基本持平 [1] 业务发展状况 - 集成电路测试业务收入2772914万元 同比增长2185% 占整体营收主导地位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502591万元 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 [2] - 第二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34万元 首次达成单季度盈利 [2] 经营态势评估 - 呈现营收增长 亏损收窄 单季突破的积极态势 [1] - 主营业务盈利水平逐步改善 非经常性因素干扰较小 [1] - 市场订单量持续增加 产能释放和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2] 行业前景展望 - 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 [2] - 公司在测试领域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利扬芯片: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4亿元,同比增长23.09%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6.11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同比下降9.40%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50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 [5]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基地之一,专注于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晶圆测试服务、芯片成品测试服务 [6][17] - 累计开发44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完成数千种芯片型号的量产测试,拥有百亿级测试数据 [6][7] - 工艺涵盖3nm、5nm、7nm、8nm、16nm等先进制程 [8] - 测试的芯片产品应用于5G通讯、传感器、智能控制、汽车电子、计算类芯片、北斗应用、工业类和消费类产品、信息安全等领域 [19]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13%,较上年同期减少3.76个百分点 [5] - 拥有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存储、射频等多种工艺的SoC芯片测试解决方案 [10] - 正在研发的项目包括高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测试方案、高性能机器人视觉处理芯片测试方案、第一代AI算力芯片测试平台等 [11] - 自主研发设计的条状封装产品自动探针台、3D高频智能分类机械手等集成电路专用测试设备已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17] 战略布局与发展规划 - 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以独立第三方晶圆测试、芯片成品测试为主体,以晶圆激光开槽、隐切、减薄为左翼,以面向无人驾驶和机器人应用的全天候超宽光谱叠层图像传感芯片为右翼 [27] - 晶圆磨切相关营业收入为67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61% [5] - 重点布局工业控制、高算力、汽车电子、5G通讯、传感器、人工智能、存储、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机器人等芯片的测试解决方案 [32]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集成电路行业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传统的IDM模式压力日益加大,独立第三方测试市场份额将扩大 [13][14] - Chipless商业模式兴起,以苹果、格力、阿里、小米、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进入芯片设计行业 [15] - 国内晶圆厂加大投资力度,产能快速扩张,有利于晶圆测试行业发展 [16] - 高端芯片的测试费用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市场对独立、专业的测试服务机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6] 晶圆磨切服务 - 具备晶圆减薄、抛光,激光开槽,激光隐切等系列技术工艺的服务能力 [20] - 激光隐切技术可适用于加工最窄20μm切割道的晶圆,提升晶圆芯片面积的利用率,提高Gross dies数量,预计降低芯片成本最大可达30%以上 [21] - 激光开槽工艺技术解决常规刀片切割带来的崩边、金属卷边和金属残留等异常及正面钝化层破裂的品质问题 [20]
伟测科技: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22
持续督导工作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2] - 保荐机构与公司保持密切日常沟通通过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 - 保荐机构督导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47.53% [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31.03% [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9亿元同比增长67.70% [11] - 总资产63.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47% [11] - 基本每股收益0.68元/股同比增长580% [12] 核心竞争力 - 核心团队深耕集成电路行业二十余年拥有深厚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 [13] - 研发与技术人员占比超20%主要研发人员平均从业年限6年以上 [13] - 测试方案开发能力强突破5G射频芯片高性能CPU芯片等高端芯片测试工艺难点 [14] - 测试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晶圆尺寸覆盖度温度范围等参数与国际巨头持平或接近 [15] - 作为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更易获得客户认可客户超过200家包括高端芯片设计公司 [15] - 高端测试产能规模在中国大陆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中处于相对优势水平 [17] - 拥有上海南京无锡和深圳四个测试基地形成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的全国性服务网络 [18]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213万元同比增长27.34% [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95%较上年同期减少2.05个百分点 [18] - 研发项目涵盖5.5G射频前端芯片车规级SOC芯片Chiplet芯片等高端测试方案 [19] - 已获得85项软件著作权 [19] 产能扩张 - 在无锡南京购买土地新建厂房配置高端芯片测试及高可靠性芯片测试相关机台 [7] - 无锡项目和南京项目已投入使用未来计划投资南京二期项目和成都项目 [7] - 2025年继续购入爱德万V93000泰瑞达UltraFlex Plus等高端测试设备 [17] 风险因素 - 技术人才可能流失对测试方案研发和技术能力储备造成不利影响 [7] - 新增产能可能存在不能被及时消化的风险若下游行业景气程度降低 [7] - 测试设备以进口为主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导致设备进口受限 [8] - 主营业务毛利率可能下降若产能利用率下降设备折旧增加或人力成本上升 [9] - 研发难度增加若未能持续投入研发可能导致测试方案达不到新型芯片产品指标 [9] - 存在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可能削弱公司技术优势 [10]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若无法缩小与头部企业差距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10] - 宏观环境风险包括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导致设备采购限制和下游客户需求下降 [10]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11.63亿元已按规定全部使用完毕全部募集资金专户均已注销 [20][21]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2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上海蕊测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569万股持股比例30.87% [2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无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况 [21][22]
利扬芯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 同比增长23.0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亿元 同比增长23.0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6.11万元 但亏损同比收窄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利润亏损675.96万元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5亿元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2]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4万元 [2] 业务分析 - 集成电路测试业务收入2.77亿元 同比增长21.85% [2] - 晶圆磨切业务收入674.54万元 同比增长111.61% [2]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部分品类测试需求旺盛 存量客户终端需求好转 以及新客户新产品导入量产 [2] - 晶圆磨切业务增长源于"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产能逐渐释放 [2]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3730.74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13.13% [3] - 公司重视研发体系建设 坚持人才自主培养与研发架构搭建 [3] - 累计研发44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 完成数千种芯片型号量产测试 [1]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为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技术服务商 拥有百亿级测试数据 [1] - 产品应用于通讯 计算机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及工控等领域 工艺涵盖3nm至16nm等先进制程 [1] - 测试领域发展与设计业存在明显失衡 全流程专业测试服务企业稀缺 [3] - 公司前瞻性投入高可靠性三温测试产能 满足GPU CPU AI FPGA 车规芯片等测试需求 [3]
利扬芯片H1实现营收2.84亿元,亏损同比有所收窄
巨潮资讯· 2025-08-25 1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亿元 同比增长23.09%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6.11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亿元 同比下降9.4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27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1.82% [3] 业务板块分析 - 集成电路测试业务收入2.77亿元 同比增长21.85% [3]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50亿元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3] - 晶圆磨切业务收入674.5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11.61% [4] 增长驱动因素 - 高算力、存储、汽车电子、卫星通讯、SoC及特种芯片测试需求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3] - 新客户新产品导入量产测试贡献增量收入 [3] - 晶圆减薄、激光开槽、隐切等新技术服务产能释放推动增长 [4] 战略布局 - 2024年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左翼发展晶圆减薄等技术服务 [4] - 右翼与叠铖光电独家合作 提供晶圆异质叠层及测试工艺服务 [4] - 叠铖光电技术突破复杂天气成像瓶颈 实现"强感知弱算力"人工智能应用 [4]
伟测科技:8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包括知名机构淡水泉,星石投资,高毅资产的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37
公司经营与产能状况 - 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在6月底达到90% 目前提升至90%-95% 中端及上海厂基本满产 高端及无锡厂、南京厂仍有提升空间 预计9月整体产能接近满产[2] - 无锡和南京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分别达89.19%和97.18% 设备基本投完 剩余土建工程和合同尾款[3]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2.07亿元 其中设备折旧近2亿元 预计全年设备折旧4.6亿元 厂房及其他折旧2000万元 合计全年折旧约4.8亿元[4] - 设备端资本支出计划13-14亿元[10] - 无锡厂上半年营收占比51% 上海厂24% 南京厂22% 深圳厂和天津厂合计2.5%-3%[1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上半年主营收入6.34亿元 同比增长47.53%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上升831.03% 扣非净利润5371.73万元 同比上升1173.61%[17]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49亿元 同比增长41.68% 单季归母净利润7516.02万元 同比上升573.34% 单季扣非净利润3954.17万元 同比上升373.96%[17] - 毛利率34.5% 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显著上升3.32个百分点 主要因产能利用率和高端占比提升[6][17] - 预计第三、四季度毛利环比延续上升趋势 因高端产品放量和产品结构优化[6] - 负债率56.8% 财务费用3313.27万元 投资收益247万元[17] 业务结构与增长动力 - 算力业务(CPU/GPU)自2022年布局 今年上半年占总营收9%-10% 多家客户成功导入并逐步起量 预计全年算力业务营收将实现翻倍增长[5] - 消费电子业务去年占比60%多 今年上半年降至50%多 绝对值同比增加但占比下降 预计优化趋势持续[14] - 上半年CP营收占比58% FT营收占比42% 预计下半年两者绝对值继续增加 未来FT增速可能更快因国产芯片设计水平提升和国产替代加速[8] - 高端测试平台定义为测试频率高于100MHz且通道数大于512Pin的测试机 包含晶圆测试和芯片成品测试[7] 区域布局与客户战略 - 上海总部项目规划测试厂房、办公区域、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深度绑定长三角客户群 依托本地FB及张江、金桥等芯片设计公司集聚优势[15] - 南京厂房坐落浦口集成电路产业园 与南京台积电、华天封装等形成本地产业闭环 现有一期产能优先填满 二期视需求启动[15] - 成都项目旨在覆盖成都、重庆等地FB和设计公司 抢占西部市场测试需求[16] 机构关注与预测数据 - 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18]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1.71亿-2.87亿元 2026年预测区间2.49亿-5.07亿元 2027年预测区间3.62亿-4.99亿元[20]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013.43万元 融券净流入29.65万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