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7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4 08:31
核心观点 - 2025Q2 被动型基金规模创新高,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下降,港股在公募基金配置中占比有望维持高位,A股行业配置有调整,电子持仓高但后续进攻性可能受限,计算机和白酒值得关注;RWA规模快速上升,在多领域有应用,中国内地和香港有相关探索;消费级3D打印出海爆火,市场规模预计增长,关注核心标的;Low Dk电子布需求增长,产业链各环节有亮点;金天钛业技术领先、产能释放,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杰普特Q2业绩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2][9][12][15] 被动和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 被动型基金(ETF)规模再创新高,2025Q2股票型ETF总规模约3万亿元,持股市值占比3.7%,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市值降至3.0%,宽基ETF中沪深300、中证1000份额提升显著,行业ETF中银行、白酒等份额环比提升 [2][9] - 港股类ETF份额和规模环比增加,主动权益对港股配置续创新高,互联网和新消费是主要配置方向,腾讯控股连续两季度成重仓规模第一大个股 [9] - 主动权益型基金高仓位下赚钱效应回暖,但有赎回压力,全年有望反转,2025Q2普通股票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提升,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为7.4% [9] - A股行业配置上,加仓通信、传媒等,减仓汽车、食品饮料等,电子持仓维持高位,计算机低配,白酒筹码端有望出清 [9][10] - 医药内部结构分化,化学制药加仓,医疗研发外包等减仓,港股创新药份额提升;金融板块中非银修复程度小,配置系数低;周期、地产链显著低配 [12] RWA和数字资产全解析 - RWA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证券化投资项目,规模从2020年快速上升,截至2025年7月16日链上资产规模达255.2亿美元,在海外多领域有应用,中国内地和香港有相关探索 [12] - 国债代币化以贝莱德代币化基金BUIDL为例,有白名单机制,可7*24小时交易,投资美短期国债,有双重赎回方案 [12][13] - 房地产代币化投资中,RealT收取租金服务费后分配租金,Reinno提供房地产代币化抵押贷款;股票代币化中,xStocks是股票代币,Robinhood是挂钩价格的金融衍生品 [15] 消费级3D打印行业分析 - 消费级3D打印机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广泛,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15] - 供给端整机端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技术升级、多功能合一、供应链降本、AI赋能;材料端谱系齐全;运营端搭建社群生态、众筹提供入局机会 [15] - 核心标的包括核心部件、3D扫描高端配件、材料和整机相关企业 [15] Low Dk电子布行业分析 - 高速传输场景催生Low Dk电子布需求,预计到2028年年均约百亿配套市场空间 [19] - 产业链上游石英玻纤为核心卡位环节,国内菲利华优势显著;中游领军厂商产能加速建设;下游关注英伟达链覆铜板配套厂商 [19] - 看好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关注上游石英玻纤供应商、中游具备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和下游高频高速覆铜板厂商 [19] 金天钛业公司分析 - 公司主要产品用于高端装备领域,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18][22] - 具备高端钛合金技术领军、高端装备用钛合金核心供应商、产能加速释放三大优势 [22]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E - 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4/3.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 [22] 杰普特公司分析 - 2025Q2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H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21][22] - 营收及利润双高增长,工业级市场快速增长,消费级应用有望上量 [22] - 上调25 - 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3.04、3.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26、20X,维持买入评级 [22] 市场表现数据 - 上证指数收盘3582,涨2.24%;深证综指收盘2177,跌0.54% [1] - 风格指数中,大盘指数涨0.11%,中盘指数跌0.34%,小盘指数跌0.37% [1] - 行业涨幅中,保险Ⅱ涨2.25%,医疗服务工涨1.62%等;行业跌幅中,地面兵装Ⅱ跌4.82%,水泥跌4.06%等 [1]
AI深度赋能3D打印产业 普及化、智能化、自主化成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7-23 02:16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2] - 3D打印是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呈现普及化、智能化、自主化三大发展趋势 [2] - 人工智能与3D打印产业特性高度契合,将助力3D打印成为"人工智能+制造"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2] AI降低3D打印门槛 - AI通过智能建模、自动优化等能力降低3D打印设备使用门槛,推动设备从专业工具向大众应用工具转型 [3] - 用户可通过AI描述创意构想获得设计图,简化3D打印流程 [3] - 消费级3D打印用户群体从"创客"扩展到普通用户,应用场景向家庭DIY、教育培训、创客空间等领域拓展 [3] - 工业级3D打印与AI融合推动个性化医疗领域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3] - 辅具定制领域有望形成"影像采集—AI规划—3D打印—手术机器人操作"全自动生产链条 [4] AI赋能3D打印智能化 - AI融入3D打印制造环节,推动设备更智能、高效、易用,重塑产业竞争逻辑与技术门槛 [5] - AI贯穿3D打印产品设计、生产、后处理全链条,推动从"制造工具"向"智能系统"跃升 [5] - 打印中控环节AI实现闭环控制,监测缺陷并实时调整参数,提升设备稳定性和出品成功率 [5] - 后处理环节AI调度多种工艺协同作业,分析历史数据及时预警 [5] - 生态协同方面AI提升软件易用性,优化模型上传与查找功能 [5] 3D打印迈向自主运行 - 3D打印发展模式从"人工+经验"迈向"自主运行",结合AI与数字孪生技术 [6] - AM Brain Pro软件利用传感器数据实时检测产品孔隙、表面粗糙度,并计算扫描策略修复缺陷 [6] - AI将重构3D打印供应链,形成分布式制造和零库存按需生产模式 [7] - 3D打印设备将实现闭环控制、零缺陷生产,通过AI+传感器技术实时检测并调整参数 [7] - 未来3D打印将实现设计全流程AI化,建立按需创造、零浪费制造新生态 [7] - 3D打印生产链或向"完全自主运行"演进,实现产品工艺、结构和性能一体化决策 [8] - AI大模型将具备感知、规划、执行、反思能力,实现零人工干预的"一键打印" [8]
消费级设备系列报告之二:消费级3D打印出海爆火,重视核心标的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3D打印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消费级3D打印机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广泛 欧美出海、极客DIY、工具属性、潮玩效应驱动需求增长,预计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供给端整机、材料、运营端均有积极趋势,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推荐关注核心部件、3D扫描、材料、整机等核心标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拓竹/安克爆火出圈,消费级3D打印关注度提升 - 3D打印分工业级和消费级,消费级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于消费品、学术/教育、文创等领域 [3] - 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超90%由中国供应商供应,2024年3D打印出口数量380万台,金额11.47亿美元,yoy31.09% [13] - 拓竹科技是全球桌面级3D打印独角兽,采用社区引流、硬件变现、耗材复购模式,各型号产品参数不同 [20][25][27] - 安克创新旗下E1打印机众筹4676万美金,刷新平台纪录,不同核心用户有不同使用动机和场景 [31][29] 需求端:对欧美创客出海+工具属性+潮玩拉动需求 - 需求驱动力包括欧美出海、极客DIY、工具属性、潮玩效应,预计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3] - 欧美车库创新文化和“创客运动”推动桌面级设备应用普及,海外中产家庭消费力高,2024H1美国和德国出口数量和金额占比较高 [40][43] - 桌面级3D打印可满足DIY爱好者创意实现、兴趣满足、社交分享、持续学习等需求 [58] - 桌面级设备可进行小批量构件加工,3D打印农场兴起,海外可将小件定制化打印作副业 [59][68] - 3D打印技术变革传统潮玩制造工艺,已渗透到潮玩产业链多环节,爆款IP或带动设备采购需求 [69][74][78] 供给端:技术及生态构筑壁垒,供应链降价刺激放量 - 消费级3D打印设备呈“一超多强”格局,技术升级、供应链降本、AI赋能,材料谱系齐全,运营搭建社群、开展众筹 [3][88][92] - 整机端技术持续升级,多功能合一,AI赋能降低操作门槛,叠加3D扫描仪配件 [92] - 材料端谱系逐步齐全,从PLA、PETG到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将涌现 [106] - 运营端搭建社群生态留存客户,众筹为新品牌入局提供机会 [92] 核心标的:核心部件+3D扫描+材料+整机环节 - 核心部件关注杰普特、锐科激光、金橙子,受益于消费级设备功能升级和需求增长 [3][119] - 3D扫描关注思看科技、奥比中光,具备工业级解决方案和3D视觉感知技术 [3][130][135] - 材料关注海正生材、惠通科技、家联科技,在聚乳酸等材料领域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3][138][145] - 整机关注安克创新,充电业务稳定,拓展智能创新产品,3D打印产品有发展规划 [3][148]
可编程晶格结构打印出多种生物组织
快讯· 2025-07-21 06:12
3D打印技术突破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可编程晶格结构的3D打印技术 [1] - 该技术能够使用单一泡沫材料打印多种生物组织 包括从柔软肌肉到坚硬骨骼 [1] - 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1] 仿生机器人应用 - 该技术为仿生机器人设计开辟了全新路径 [1] - 可编程晶格结构可实现多种生物组织的模拟 [1]
明年再见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DT新材料· 2025-07-20 22:12
论坛概况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聚焦高分子3D打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设置人工智能、陶瓷、生物医疗、工业四大专场 [1] - 论坛涵盖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3D打印及多材料功能3D打印技术等议题 [1] - 2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40余场行业报告分享 [1] 开幕式与大会报告 - 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致辞,强调论坛旨在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推动高分子3D打印材料创新突破 [4][5] - 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分享光固化3D打印技术进展,包括废弃塑料制备光固化树脂、超强韧3D打印高分子及循环3D打印技术 [8][12] - 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介绍连续纤维复材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多自由度纤维取向设计提升构件成形质量与力学性能 [9][11] 人工智能与3D打印专场 - 江南大学刘仁教授探讨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技术 [20] - 西湖大学周南嘉教授分享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林程副教授代讲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及其应用探索 [25] 陶瓷3D打印专场 - 南方科技大学葛锜教授介绍多材料3D/4D打印技术,涵盖水凝胶到陶瓷的应用 [38] - 博世聂品旭分析3D陶瓷打印行业趋势与精密制造应用 [38] - 俐陶智中国区总监杨弘毅探讨基于陶瓷浆料体系的增材制造技术及行业应用 [46] 生物医疗3D打印专场 - 浙江大学尹俊研究员分享面向极软生物墨水的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及应用 [47] - 华夏司印陈慧敏探讨生物3D打印技术在骨软骨再生医学中的产业化应用 [4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铭恩教授研究生物材料的智造与检测技术装备 [48] 工业3D打印专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赵云峰研究员分析高性能高分子材料3D打印的航天应用 [54] - 湖南华曙高科李冰伟介绍公司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应用及布局 [56] - 西安交通大学李亚洲研究聚醚醚酮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技术 [60] 其他技术进展 - 香港科技大学岳亮助理教授研究基于灰度光固化的多材料3D打印与形状编程4D打印 [33] - 江南大学任俊讲师探讨深度学习增强3D打印聚合物表面金属图案化技术 [35] - 烟台实验室翟飞助理研究员研究4D打印智能聚合物材料及其动态自适应器件 [65]
三步“智造”矫形器,一台3D打印机如何颠覆传统生产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7-19 16:47
脊柱侧弯矫形器市场需求 - 脊柱侧弯与肥胖、近视并列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三大"元凶",发病率持续上升 [1] - 传统矫正器面临专业性要求高、智能化程度低、量产困难等问题 [1] - 3D打印技术为脊柱侧弯矫形器生产带来转机 [1] 盈普三维公司技术优势 - 国内唯一专注于SLS技术的3D打印设备制造商 [2] - 2007年推出亚洲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激光烧结增材制造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 - SLS技术聚焦工艺、装备制造、材料研发、打印工艺和终端应用开发 [2] - 采用尼龙材料轻盈耐用,自研医疗专用材料安全性更高 [4] - SLS设备支持PA12、PA11、TPU、PEKK、PEEK等20种以上高分子材料 [6] 3D打印矫形器生产流程 - 生产流程仅需3步:三维扫描数据采集、AI生成式自动设计、3D打印 [1] - SLS 3D打印工艺大幅缩短制作流程 [6] - 脊柱侧弯矫形器应用入选工信部首批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4] 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 - 上半年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 [6] - 全球3D打印技术正从"原型制造"向"量产制造"转型 [6] - 未来突破方向集中于材料创新和智能制造能力提升 [6] - 未来五年颠覆性创新将围绕AI驱动的全流程优化和分布式制造网络 [6] 公司市场拓展情况 - SLS打印设备已出口欧洲、美国、亚太、中东、大洋洲等地 [6] - SLS 3D打印可满足颈部、手腕、踝足及胸腰支具等不同矫形需求 [4] - 功能鞋垫可改善足外翻、足内翻、扁平足等患者的步态和行走舒适度 [4]
报告显示:深圳市42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599亿美元
新华财经· 2025-07-18 22:35
深圳独角兽企业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42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599亿美元,其中4家超级独角兽贡献56%估值 [1] - 13家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居首 [1] - 深圳独角兽企业集中在"硬科技"赛道,分布于集成电路(6家)、机器人(4家)等22个赛道 [1] - 前沿科技赛道企业比例为66.7% [1] 深圳独角兽企业全球化特征 - 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八成以上为全球化企业 [1] - 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工厂、搭建营销网络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 [1] 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 - 13家新晋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智能网联)、荣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杉川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礼鼎半导体(集成电路)、宏芯宇(集成电路)、创想三维(3D打印)、猿人科技(智能硬件)、拉普拉斯(清洁能源)、英飞源(清洁能源)、编程猫(互联网教育)和蕉内(网红爆品) [2] - 拉普拉斯为同年新晋并上市企业 [2] 深圳市政府支持政策 - 深圳2025年3月出台《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 - 构建从发掘培育到金融赋能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2] - 深圳拥有深交所等头部金融机构和超万亿规模的产业基金群 [2] - 未来将持续优化"政策+资本+人才"创新生态 [2]
长城战略咨询武文生:深圳独角兽企业领跑全国!新增第一!
凤凰网财经· 2025-07-18 11:40
深圳独角兽企业总体表现 - 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1212家,较上年增加11家,新晋135家,较上年减少10家 [2] - 中国独角兽企业372家,深圳占42家,总估值1599亿美元,平均估值37.1亿美元 [2] - 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13家,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新晋总量的25% [2] - 深圳是"北上深广杭"中唯一独角兽数量大幅增加的城市 [2] 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及特点 - 深圳13家新晋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智能网联)、荣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等,覆盖智能硬件、机器人、集成电路等赛道 [2] - 新晋企业占上年深圳独角兽总数的44%,其中拉普拉斯为同年新晋并上市企业 [2] - 2024年深圳上市毕业独角兽3家(晶泰科技、速腾聚创、拉普拉斯),超龄毕业5家 [2] 行业赛道分布 - 全球独角兽主要集中于金融科技(180家)、企业数字运营(124家)、数字医疗(84家)等五大赛道 [3] - 深圳独角兽分布在集成电路(6家)、机器人(4家)等22个赛道,前沿科技赛道占比66.7% [4] - 新晋2家超级独角兽荣耀与引望智能均为华为生态孵化 [4] 技术创新与融资 - 深圳独角兽企均拥有141件授权发明专利(北京74件、上海81件),发明申请151件,是京沪的近2倍 [4] - 2024年深圳10家独角兽新获融资,集中在机器人、VR/AR、智能网联等赛道 [4] 全球化发展 - 深圳42家独角兽中80%以上为全球化企业,通过海外工厂、营销网络拓展市场 [4] - 欣旺达动力在匈牙利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XREAL的AR设备海外营收占比超2/3 [4] 区域分布与估值 - 南山区独角兽20家(占比48%),总估值超700亿美元(贡献比45%) [5] - 福田区因拥有荣耀、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总估值超490亿美元(贡献比31%) [5] - 宝安区7家,龙岗区6家,光明区2家,龙华区1家 [5]
今日签到!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18-20︱杭州)
DT新材料· 2025-07-17 21:56
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议程 - 2025年7月18-2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 [1] - 主论坛聚焦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3] - 设置"人工智能+"与3D打印、陶瓷3D打印、生物医疗3D打印、工业3D打印四个专题会场 [4][5][6][7] 主论坛技术方向 - 动态化学可持续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技术(谢涛,浙江大学)[3] -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闫春泽,华中科技大学)[3] - ActiveMemory™智能材料在正畸矫治器3D打印应用(朱光,清锋科技)[3] - 生物3D打印器官模型构建与再造技术(贺永,浙江大学)[3] - 外场诱导高分子材料高速烧结3D打印(夏和生,四川大学)[3] 人工智能+3D打印专场 - 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刘仁,江南大学)[4] - 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周南嘉,西湖大学)[4] - 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林程,哈尔滨工业大学)[4] - 深度学习增强3D打印聚合物表面金属图案化(任俊,江南大学)[4] 陶瓷3D打印技术突破 - 聚硅氮烷先驱体氮化硅陶瓷增材制造(张丽娟,山东理工大学)[5] - 光固化陶瓷增材制造创新应用(白家鸣,南方科技大学)[5] - 碳化硅陶瓷增材制造技术(陈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5] -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陶瓷型芯3D打印(杨浩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 生物医疗3D打印应用 - 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尹俊,浙江大学)[6] - PCL/HA可降解脊柱椎间融合器3D打印(焦志伟,北京化工大学)[6] - 颗粒料PEEK医疗方向增材制造(季仲恺,阿博格机械)[6] - 高精度可视化3D光刻生物医疗应用(陈刚,托托科技)[6] 工业3D打印产业化 - 高分子材料航天应用3D打印(赵云峰,航天材料所)[7] - 华曙高科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布局(李冰伟,华曙高科)[7] - Carbon 3D与DLS量产技术(任嘉祺,Carbon 3D)[8] - 磁场辅助3D打印设备开发(官礼知,北航杭州研究院)[8]
摩方精密:超精密微纳3D打印领域的全球引领者
DT新材料· 2025-07-17 21:56
公司核心技术与产品 - 摩方精密是全球微纳3D打印技术及精密加工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拥有"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专利技术,实现2μm/10μm/25μm超高打印精度,公差控制能力达±10μm/±25μm/±50μm [1][15] - 提供多类打印材料包括韧性树脂、硬性树脂、耐高温树脂、生物应用材料、终端应用材料、陶瓷材料,可直接成型高精密结构件和功能器件,无需后处理工艺 [1][15] - 核心产品microArch® D0210具备复合超高精度(光学精度2μm和10μm)、跨尺度加工(2μm精度与100mm大幅面融合)、高精密运动控制系统(XY轴重复定位精度±0.5μm) [4][5][7] - microArch® S230A支持10~40μm打印层厚、纳米颗粒掺杂复合材料及黏度≤20000cps的高粘度材料 [10][11] 行业应用与市场覆盖 - 聚焦微流控、微机械、生物医疗、新材料等科研领域,以及精密医疗器械、精密电子器件等工业领域 [2] - 已与全球40+国家/地区的800+科研单位、1900+工业企业建立合作,助力科研成果登上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 [3] - 通过产学研协同加速技术转化,在技术开发、应用创新、交叉学科建设、产业孵化等方面形成多维度合作 [2] 行业活动参与 - 将出席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7月18-20日,杭州),展示microArch®系列设备样件与应用案例 [1] - 论坛设主论坛及"人工智能+3D打印"、陶瓷3D打印等专场,涵盖动态化学光固化、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生物3D打印等前沿议题 [22][23][24] - 主办方为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等,指导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 [31] 产品技术参数细节 - microArch® D0210配备激光测距系统、气浮平台、液槽加热系统,支持宏微一体化加工与小批量生产 [4][5] - microArch® S240A具备自动水平调节系统(平台/膜面/滚刀三模块)、流平参数自动化功能,兼容多元化应用场景 [12] - 工业级设备标准支持高黏度树脂打印,XYZ轴运动重复定位精度达±0.2μ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