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杨凌】以“赛事+展会”激活消费新引擎
陕西日报· 2025-05-06 06:54
赛事经济带动消费增长 - 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吸引2万名海内外选手参赛 带动示范区酒店入住率达100% 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50% [1] - 赛事期间蘸水面日均销量超万碗 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千万元 [1] - 赛事创新"1+N"办赛机制 30余企业在终点展区推介百余种农特产品 [1] 会展经济与产业联动 - 杨凌示范区发布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补支持农业品牌展会 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保障政策落地 [2] - 通过农高会等大型展会形成"以会促产 以展兴业"生态闭环 [2] - "体育引流—消费升温—产业联动"模式实现从"一日狂欢"到"长尾效应"转变 [2] 消费场景多元化发展 - 形成"文旅+农科"多元消费矩阵 构建"春赏花 夏纳凉 秋摘果 冬农趣"全季消费图景 [2] - 173家企业191家门店参与"以旧换新"活动 涵盖家装厨卫 汽车等领域 笔记本电脑最高优惠1000元 [4][5] - 推动住 餐 娱 游 购一体化发展 培育首发经济 夜间经济等新业态 [5] 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 - 印发提振消费工作方案 从以旧换新 特色影响力 周末经济 赛事消费 展会经济五方面释放消费潜力 [3] - 结合节假日推出系列促消费活动 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潜力 [5] - 构建"会展搭台 产业唱戏 消费联动"新格局 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2][5]
首届“国网生活节”超3万人次参与,跨界点燃消费热潮
新京报· 2025-05-05 18:33
活动概况 - 首届"国网生活节"为期5天,入园人数超过3万人次,以"网球+美食+假期"为主题,涵盖赛事竞技、潮流市集、AI网球互动、文化展览等内容 [1] - 活动探索了城市假日经济的新可能,通过多元化内容实现"美食+音乐+社交"的沉浸式体验闭环 [1] 赛事与AI学练中心 - 赛事活动为核心板块,5天进行超过800场比赛,包括钻石杯青少年挑战赛、国网会员邀请赛、战神杯等,吸引全国青少年球员和业余高手 [1] - "AI学练中心"搭载全球首款网球垂直领域AI智能系统,提供发球角度、挥拍速度等20余项数据反馈,5天累计接待体验者超1100人 [1] - 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郑洁评价该系统能精准定位技术短板,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并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训练趣味性 [1] 北京塔可节 - 北京塔可节为期两天,吸引30余家京沪人气塔可品牌,搭配限定特调饮品及拉美风情演出,入园超2.5万人次,其中近半数为外籍人士 [1] - 活动设置露营打卡区、亲子互动游戏及宠物友好空间,强化"舌尖上的墨西哥"主题体验 [1] 文化与历史展示 - 生活节通过中网历史文化展、国网探秘活动回溯中国网球发展历程,参与者跟随专业讲解了解中国网球发展脉络 [2]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赛事经济如何跑出“新赛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5 14:01
赛事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 - "五一"假期期间国际顶级赛事如跳水世界杯总决赛、钻石联赛、苏迪曼杯等在多地举办,形成"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消费趋势,拉动"一日比赛,多日停留"的矩阵效应 [1] - 成都大运会带动住宿、餐饮、零售消费438.3亿元,杭州亚运会相关消费达489.6亿元,赛事衍生产品热销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繁荣 [5][6] - 河北省2024年发布2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线路及339项京津冀体育赛事,通过"体育+文旅"模式激活消费 [4] 赛事经济与城市产业升级 - 北京冬奥会推动首钢园工业遗产改造为体育消费空间样板,京张高铁等基础设施将张家口纳入"首都1小时生活圈",奥运场馆赛后用于全民共享及高端赛事 [3] -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成为多产业融合载体,通过"体育赛事进景区、进商圈"等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4] - 体育赞助作为企业战略投资行为,通过奥运会等顶级赛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如杭州亚运会数字会徽特许商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14][15] 赛事资源配置与区域协同 - 2023年全国体育竞赛计划总数仅268场,较2019年1681场大幅下降,需加大供给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 [10]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通过橄榄球邀请赛、自行车穿越赛等区域合作优化资源,2025年粤港澳将联合承办全运会 [11][12] - 崇礼168国际越野赛吸引国外参赛者,自主赛事国际化助力城市形象塑造,如"京味儿"马拉松等差异化赛事增强城市文化共生性 [16][17] 绿色技术与赛事创新 - 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实现零碳排放,杭州亚运会场馆运用BIM技术降低能耗 [13] - 北京冬奥会通过林业碳汇捐赠、绿色金融工具等构建碳中和体系,绿色交通减少赛事阶段碳排放 [13] - 数字技术如VR、区块链应用于低碳场馆建设,提升赛事绿色转型效率 [13]
“五一”假期我省运动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新华日报· 2025-05-05 07:26
运动装备销售 - 京东自营大店运动手环、手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0%,1500-2000元价位的智能手表最受欢迎 [2] - 华为GT5系列的心率、血氧监测功能及OPPO、vivo的多地形运动模式受登山客青睐,参与"国补"政策后销量持续提升 [2] - 运动相机、云台相机、小型无人机等辅助装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销售增长明显 [2] - 迪卡侬夫子庙店运动防晒类产品(皮肤衣、眼镜、帽子)及运动凉鞋销量领先,反映高热天气即时消费和旅游消费需求突出 [2] 运动装备租赁新业态 - 迪卡侬夫子庙店推出自行车、帐篷、桨板等装备租赁业务,开业不到一小时即有顾客以99元日租金租赁原价1799元的公路自行车 [3] 运动场地消费 - 壹城·悦活里运动业态预订率突破90%,核心时段场馆需提前三天锁定,洛克公园篮球场、健姿普拉提器械私教等热门项目上线即告罄 [4] - 铂金健身定位高端游泳健身会所,配备国际标准泳池及智能健身设备;健姿普拉提与悦心塑形中心针对女性客群提供定制化课程服务 [4] - 涤动皮划艇趣玩营地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0%,与猫头鹰音乐节、溧水半程马拉松赛合作带来流量 [4][5]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 - 涟水县篮球联赛假期前三天举办比赛18场次,吸引观众近万人次,游客人数与消费额同比分别增长12.3%、9.5% [6] - 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村跑"活动吸引2000多名跑友参与,带来旅游收入约20万元 [6] - 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2025无锡网球公开赛、全国跆拳道俱乐部联赛等赛事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6] 行业趋势 - 运动人群基数增长、新兴项目增多、参与者水平提高推动运动用品需求爆发式增长及体育赛事商业价值攀升 [7]
多样文旅体验点亮“五一”假期 “文旅商体展”跨界联动引爆消费新热点
央视网· 2025-05-04 16:26
北京郊区小众旅游体验 - 低空飞行体验高度达500米,吸引家庭消费者参与[1][3] - 高空跳伞项目高度达3000米,成为游客热门选择[4] - 教练工作节奏加快,反映假期需求激增[6] 上海夜场马术赛事 - 夜间高级别马术比赛拉动体育消费与夜经济发展[6] - 障碍赛因1.6米高难度障碍和夜间光线复杂性提升观赏悬念[8] - 配套活动包括赛级马鞍体验、编发护腿等文化互动[10] - 赛事带动马术装备产业及周边销售,形成消费新场景[10][11] 文旅商体展联动创新 - 上海马术赛事现场开放负层空间,整合餐饮、市集、艺术展览与装备销售[11] - 2025年计划推出更多夜间专属活动强化夜经济[11] 泰山露营经济 - 露营基地假日接待超千人次,装备齐全成核心吸引力[14] - 泰安市投资6000万元升级露营设备,联动60余家餐饮商户[17] - 五一期间餐饮消费拉动超500万元[17] 浙江青山村文旅活动 - 8米高巨型玩偶与萌宠动画特展吸引亲子互动[19] - 传统技艺如金石篆刻、绸伞彩绘提供文化体验[19] 地方特色运动文旅 - 江西抚州南城县举办11项乡土竞技项目如翻轮胎、田间插秧[21] - 江苏南通通州区全民健身热潮覆盖羽毛球、篮球等运动[22] - 河北邯郸磁县设置5.5公里儿童障碍赛道含30个挑战关卡[24] - 太极拳集体表演成为假日文旅主题活动[25]
从“赛事主场”到“消费主场” 大众体育热情燃动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央视网· 2025-05-04 16:26
体育赛事经济价值提升 - 体育赛事正从单纯竞技活动演变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 "赛事主场"成为"消费主场" [1] - 成都成渝联合城市运动赛以街巷为赛道 融合跑步、飞盘等运动 串联杜甫草堂、宽窄巷子等地标 设计文化探索、公园漫游等主题线路 [4] - 赛事期间推出特色旅游线路、主题餐饮住宿 吸引参赛者亲友 利用赛事影响力打造衍生产品 延长热度周期 [6] 文旅融合新模式 - 成都赛事设置趣味打卡游戏 参与者获得消费券奖励 可直接用于餐饮、娱乐、购物 [4] - 厦门"五一"期间结合羽毛球、田径赛事 在场馆和景区间设计10条文体旅休闲线路 提供沉浸式城市体验 [8] - 专家指出体育赛事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 [8] 运动消费市场增长 - 体育热情激发带动运动装备、户外装备产销两旺 [10] - 成都运动用品门店户外装备选购消费者络绎不绝 [10] - 浙江宁波运动杖生产车间加速组装 三门户外冲锋衣企业因专业化、定制化需求攀升而忙碌 [11]
这个五一假期,在美景中解锁新玩法
新华社· 2025-05-03 11:20
文章核心观点 广西在五一假期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丰富游客体验,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打造“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的品牌 [1][2][3] 分组1:广西五一假期体育赛事活动情况 - 5月1日广西河池园博园举办板鞋竞速、独竹漂等传统体育项目比赛,赛后有体验环节,让各年龄段人们感受传统体育魅力与乐趣 [1] - 5月1日上午中越跨境自行车骑行活动在中国东兴市和越南芒街市共同划定的跨境区域内开展,体旅结合带来别样出游体验 [2] 分组2:体育与文旅融合举措及成果 - 河池园博园管理方与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共同策划,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进景区,通过赛事引流助力景区打造特色品牌 [1] - 桂林市掀起漓江生态保卫战,流域生态环境向好,攀岩、桨板、漂流等运动项目让游客感受喀斯特山水魅力 [2] - 广西多地横向联合、纵向联动,深耕地方特色,开发各类户外场景,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高质量深度融合发展 [2][3] 分组3:体育与文旅融合的意义和目标 - 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推进“体育+”“+体育”多产业融合发展,拓展赛事促消费链条 [3] - 打造“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的品牌,丰富市民和游客假期选择,让假期更有趣 [3]
全球112所顶尖商学院的4000余名精英齐聚沙海第十四届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开赛
内蒙古日报· 2025-05-03 08:20
来自全球112所顶尖商学院的4000余名精英齐聚于此,他们身着色彩各异、印有院校标志的队服, 在沙漠中勾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幕式现场,各院校参赛队伍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依次入场,口号 声响彻沙漠。"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团结一心,沙海称雄",一句句激昂的口号饱含决心与斗志,彰显 着他们征服沙漠的坚定信念。 "阿拉善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沙漠资源,成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的天然竞技场。我们希望通过'环 保、协作、坚持、责任'的赛事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参与环保行动,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阿拉善左旗亚沙运动促进会副会长王莉说。 来自上海的葛云刚是第四次来阿拉善参加沙赛,他感慨道:"每一次参加沙赛,都是全新的挑战。 这片沙漠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深刻领悟到团队的力量。我期待与队友再次并肩作战,创造新辉 煌。" 商学院沙漠挑战赛首届赛事于2012年在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三届,吸引全 球150余所院校参与,近3万人直接参赛,覆盖商学院群体超过200万人。沙赛已经成为商学院影响力赛 事之一,入选了2023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并获评2024福布斯中国体育创新品牌。 首次参赛 ...
把赛事主场变成消费主场
经济日报· 2025-05-03 06:22
文章核心观点 体育赛事在促消费、惠民生领域潜力巨大,各地应借赛事人气推进“体育 +”产业融合发展,让赛事流量滋养城市,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同时不能忽视群众身边的体育需求 [2][3] 分组1:“体育 + 旅游”成为新热点 - “五一”假期“体育 + 旅游”成新热点,北京多场国际顶级赛事、成都世界运动会项目、上海F1中国大奖赛吸引民众 [1] - 越来越多城市把体育赛事作为撬动文旅消费的密码,如成都多场高水平赛事使体育消费在城市消费占比持续攀升 [1] - 户外运动越来越火,各地整合文、体、旅资源建设户外运动目的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能级 [1] 分组2:赛事经济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一些城市只顾短期流量,缺乏长期规划,办赛时轰轰烈烈,赛后陷入低谷,需以体育赛事为支点撬动更大经济版图 [2] - 赛时善于引流,激发赛事活动乘数效应,如成都大运会期间宽窄巷子和建设路美食街的举措带动消费增长 [2] - 赛后大胆创新,形成持续增值的消费生态,如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和深圳大运中心赛后的转型利用 [2] 分组3:关注群众体育需求与产业融合 - 一些城市把筹办赛事与全民健身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市民运动空间,激发居民运动热情 [3] - 体育经济生命力来自赛场内外,各地要借赛事人气推进“体育 +”产业融合发展,延伸赛事产业链条 [3]
“票根+”激活假日经济!山东五一创新消费场景引热潮
齐鲁晚报网· 2025-05-02 08:02
交旅融合创新模式 - "好客山东 齐鲁1号"旅游列车实现"车票+景区+酒店"联动 通过一张车票串联全产业链多业态融合 车上配备棋牌室 休闲餐车等设施 并提供山东特色美食 到站后可凭票享受景区门票和酒店住宿优惠 [1] - 该产品被定义为"超级混搭"业态 以交旅融合为基础 整合城市客运接驳 餐饮 文创 地方特产等资源 形成铁路与陆路对接 车上车下联动的多业态融合体 [1] 区域性票根经济实践 - 淄博推出D6025次烧烤专列 乘客凭电子票根可在38家景区 酒店民宿 特色餐饮及文创店享受专属优惠 列车作为流动体验平台整合当地文旅资源 [2] - 聊城半程马拉松赛事串联地标景点 吸引1.5万人次参赛 选手凭号码牌可半价游览东阿阿胶城 免费参观博物馆及享受21家A级景区优惠 赛事期间同步举办非遗展销活动 [2] 文体活动带动文旅消费 - 山东发布"好运山东"五一赛事赛历 涵盖中超联赛"齐鲁德比" 青岛国际帆船赛等 通过体育赛事激活城市文旅消费 [2] - 演唱会门票与文旅场景联动 如李健济南演唱会带动歌迷跨城旅游 全省计划年内举办超5000场演唱会及音乐节 多地推出门票与住宿 景区联动的"票根+"优惠 [3] 票根经济升级趋势 - 票据功能从单一消费凭证升级为串联文旅 住宿 餐饮 交通 商圈的"万能钥匙" 实现消费行为在时空上的链式延伸 [2] - 通过音乐演艺 体育赛事 戏剧展演等场景嵌入文旅消费 将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典型案例包括马拉松选手"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