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

搜索文档
上市首日暴涨25%!周六福加盟模式“狂飙”背后藏隐忧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21:19
上市表现 - 公司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每股24港元,首日股价大涨25%,总市值达129.8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成交量为3522万股,成交金额9.57亿港元,换手率13.26% [2] - 市盈率为17.01倍,市净率为4.08倍 [2] 上市历程 - 公司历经六年IPO长跑,曾三次冲击A股未果,最终转战港股 [3] - 2019年首次递表深交所主板因保荐机构问题中止,2020年因经营模式受质疑未通过审核,2022年因注册制改革主动撤回申请 [3] - 2024年6月首次递表港交所因招股书失效搁浅,2025年2月更新材料后于6月3日通过聆讯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31.02亿元增至57.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5.8% [5] - 同期净利润增速从14.7%降至7.1%,毛利率从38.7%降至25.9%,净利率从18.5%降至12.4% [5] - 2024年税前利润8.85亿元,年内利润7.06亿元 [5] 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加盟为主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球门店4129家,其中加盟店4038家占比97.8% [6] - 加盟店收入贡献超50%,加盟店产品销售和品牌服务费毛利率近100% [6] - 2022-2024年分别关闭364家、490家和674家加盟店,2024年关店数量同比激增37.5% [6]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供应与设计能力、补充运营资金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业务涵盖珠宝产品开发设计、采购供应、加盟及品牌运营 [3] - 2020年至今累计派息13.94亿元,其中2024年3月和5月突击派息6.45亿元 [3] - 线上销售收入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6.1%,2024年占比达40% [6]
老铺黄金出海“首战告捷”:客流强劲,95%为本地顾客,每小时成交4-10张订单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19:34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店运营表现 -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店人流络绎不绝,转化率高达95%以上,每小时成交4-10张订单 [1][3] - 周末排队时间达2-3小时,工作日排队1-1.5小时,平均每位顾客停留1小时深入了解品牌和产品 [3] - 客户构成中95%为本地顾客,其中50%为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40%为新加坡本地人,5%为马来西亚人 [4] - 90%的顾客是首次接触老铺黄金品牌,被其设计、工艺和产品象征意义吸引 [4] 产品定价与服务标准 - 新加坡店产品定价与国内基本一致,除两款新加坡独有的"十字架吊坠"外,其他产品单价差异仅在0.1%-0.9%之间 [5][12] - 店铺提供约10%的开业折扣和附加礼品,与国内店铺促销力度相当 [5] - 新加坡店完全复制了国内精品店的服务标准,包括训练有素的销售顾问、VIP房间、优质茶点服务及英语服务 [8] 门店战略与扩张计划 - 门店选址位于MBS赌场正对面,毗邻多家奢侈品牌,营业至深夜以应对超高客流 [10] - 品牌计划在新加坡设立独立会员系统,并为大陆客户保留5%折扣权利 [10] - 截至2025年,老铺黄金共有40家已开业门店,5家在建门店,北京拥有最多门店(13家) [10] 财务预测与业绩表现 - 摩根大通将老铺黄金2025年收入预测从199.73亿元人民币上调至216.91亿元,2026年从280.61亿元上调至311.84亿元 [13] - 预计2025年公司销售额和盈利将分别增长155%和181%,净利润率将提升1.9个百分点 [13] - 同店销售增长预计达到115%,门店扩张预计增长22% [13] - 2025-2027年销售额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68%和76%,盈利预测上调11-13% [2]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截至6月25日,老铺黄金股价为868.5港元,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59% [15] - 摩根大通将老铺黄金目标价从1149港元上调至124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2]
1月飙涨30%!比黄金更猛!
格隆汇APP· 2025-06-26 19:07
水贝黄金市场转向铂金 - 深圳水贝黄金市场作为国内黄金市场风向标,厂商纷纷转向铂金销售,部分档口缩小或撤掉黄金铺位[2][6] - 5月开始部分水贝黄金厂商转型做铂金,4月初已有卖家将黄金库存换成铂金[7][8] - 铂金首饰销售利润空间更大,利润率比黄金首饰更好[8] 铂金价格表现 - 年初至今铂金累计涨幅接近40%,高于黄金30%的年内涨幅[3] - 6月上金所铂金9995价格上涨近30%[4] - 4月后铂金价格两个月内涨幅超过50%[9]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铂金条、铂金币需求同比激增140%至近1吨,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铂金零售投资市场[11] 铂金供需分析 - 2024年铂金供应中矿产占比80%,回收占比20%[13] - 南非占全球铂矿产量超七成,近期受电力系统崩溃和矿业国有化法案影响,一季度产量下滑[14] - WPIC预测2025年全球铂金供应量下降4%至218吨,为五年来最低水平,短缺预期达30吨[15] - 2025年一季度全球铂金投资需求环比增长28%至14吨[17] - 2024年底铂金期货价格907.71美元/盎司,低于开采成本1250美元/盎司[18] 铂金工业与首饰需求 - 铂金在汽车三元催化、石油化工加氢脱硫等工业领域需求增长[16] - 新能源产业扩大带动电池层面铂金需求增长[17] - 黄金价格高企促使消费者转向铂金首饰,周大福等品牌推出铂金镶嵌新款珠宝[17] - 铂金首饰价格相比年初上涨40%,品牌商报价超过500元/克,但回收价普遍低于270元/克[36] 铂金市场特性与历史表现 - 铂金地壳储量仅为黄金三十分之一,全球90%产量来自南非和俄罗斯[22][23] - 2014年前铂金价格高于黄金,2008年铂金价格一度超过500元/克而黄金仅200元/克[29] - 2024年3月黄金突破3000美元/盎司时铂金仍徘徊在900美元/盎司,4月启动飙涨至1300美元/盎司[31] - 过去5年铂金投资需求占总需求比例在-8%至21%间频繁波动[39] 铂金未来展望 - 铂金价格上涨主要由投资需求推动,而非基本面改善[32] - 氢能汽车等新兴领域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无法抵消传统工业需求下滑[33] - 铂金首饰市场远小于黄金市场,存在纯度鉴定困难、流动性差等短板[37] - 若投机情绪消退,铂金价格可能迅速退潮[40] - 铂金价格走势与黄金部分同步,但供需关系更类似于铜[41]
闯关六年终敲钟,周六福港股上市首日大涨25%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46
上市表现 - 周六福于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6168 HK,结束长达六年的上市历程 [1] - 香港IPO获得超700倍认购,发行市值达101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5%,市值升至130亿港元 [1] - 当日收盘价为30 000港元,换手率13 26%,市盈率17 0倍 [2] 公司背景 - 公司起源于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2004年由李伟蓬创立,最初名为深圳市周天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3] - 2012年更名为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3] - 依托水贝供应商资源采用贴牌模式,通过加盟实现快速扩张 [3] - 按门店数量计算已跻身中国珠宝市场前五,是前五大品牌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公司 [3] 上市历程 - 2019年4月首次尝试A股上市但因中介机构被调查而中止 [3] - 2020年9月更换保荐机构后再次申请A股上市未获通过 [3] - 2022年6月第三次申请A股上市,后因注册制改革转由深交所处理 [3] - 2023年11月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 [3] - 2024年6月首次向港交所递表但半年后失效 [4] - 2025年2月再次递表港交所并于5月获得境外上市备案 [4] 财务与经营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 02亿元、51 50亿元、57 18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 75亿元、6 60亿元、7 06亿元 [4] - 截至2024年底拥有412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4038家占比97 80% [4] - 招股书中提及金价上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不利影响 [4] 行业地位 - 中国珠宝市场前五大品牌包括周大福01929 HK、老凤祥600612 SH、周大生002867 SZ、中国黄金600916 SH和周六福 [3]
周六福上市首日涨25% 净募11.9亿港元错过巅峰增长期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16:58
上市概况 -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上市 收盘价30 00港元 涨幅25 00% [1] - 发售股份总数53 829 200股H股 其中公开发售23 404 000股 国际发售30 425 200股 [1][2] - 联席保荐机构包括中金香港证券 中信建投国际等11家金融机构 [2] 募资情况 - 最终发售价24 0港元 所得款项总额1 291 9百万港元 扣除上市费用99 2百万港元后净额1 192 7百万港元 [3][4] - 基石投资者包括永诚贰号 Jump Trading 罗湖投资控股等8家机构 [4] - 募资用途分配:50%用于销售网络扩张 20%品牌建设 20%产品开发 10%运营资金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 101 7百万元 5 149 6百万元 5 718 2百万元 复合增长率35 8% [5][6] - 同期净利润575 2百万元 659 7百万元 706 3百万元 但净利率从18 5%降至12 4% [5][6]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38 7% 2023年26 2% 2024年25 9% [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138 9百万元增至2023年403 9百万元 2024年回落至390 1百万元 [6] 业务模式 - 全国性珠宝销售网络 通过线下门店与在线渠道提供多元化产品 [5] - 销售成本占比从2022年61 3%升至2024年74 1% 主要受黄金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6][7] 行业动态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终端消费观望 部分商家转向推广铂金饰品 [7] - 公司提示金价波动对短期消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7]
价格暴涨40%创五年新高,铂金首饰仍坐“冷板凳”?
新京报· 2025-06-26 16:57
铂金价格走势 - 国内铂金9995价格突破300元/克大关,创五年新高 [1] - 现货铂金触及1327.49美元/盎司,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40%,远超黄金28%的涨幅 [1] - 铂金首饰价格随之上扬,周生生、六福珠宝等品牌报价超500元/克 [1] - 铂金价格经历十年蛰伏,2020年3月曾探底277元/克,2024年5月下旬开始显著上涨 [2] 铂金与黄金市场对比 - 2011年8月六福珠宝铂金价格687元/克,显著高于黄金477元/克 [2] - 2024年6月25日六福珠宝铂金价格535元/克,黄金价格988元/克 [2] - 黄金首饰销量下滑,铂金首饰市场仍遇冷,消费者偏好转向K金和黄金 [2][3] - 铂金首饰陈列面积小,款式简单,部分品牌专柜无现货,需定制或网购 [2][3] 铂金首饰市场现状 - 铂金首饰以婚戒为主,款式单一,硬度不如K金,镶嵌类多采用18K金 [3][5] - 铂金回收价格约150元/克,远低于零售价 [4] - 铂金制品相关企业1.74万家,超七成成立超5年,近一年新成立企业仅1.62% [5] 企业销售数据 - 老凤祥2024年黄金销量8万公斤同比减43%,铂金销量145公斤同比减65% [6] - 明牌珠宝铂金饰品营收2266万元,占比仅0.58%,黄金饰品营收占比76.14% [6] - 主流珠宝品牌铂金产品销量普遍下滑,多数未单独披露铂金销售数据 [7] 行业专家观点 - 铂金市场体量小,缺乏货币属性,炒作空间有限 [5][6] - 铂金作为黄金替代品受同质化竞争影响,婚庆市场萎缩进一步抑制需求 [6] - 铂金价格上涨或刺激短期消费,但长期仍难撼动黄金主导地位 [6]
金价探涨!2025年6月26日各大金店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搜狐财经· 2025-06-26 15:11
国内黄金市场动态 - 品牌金店首饰金价整体持稳,部分金店金价小幅上涨,周生生黄金上涨1元/克至1006元/克,与老凤祥黄金并列最高价金店 [1] - 上海中国黄金报价981元/克,保持最低价金店地位,品牌金店价差维持25元/克(1006元/克-981元/克) [1] - 铂金价格大幅上涨,周生生铂金饰品价格上涨18元/克至553元/克 [1] 黄金回收价格 - 黄金回收价微涨0.7元/克,各品牌回收价差异显著,老凤祥黄金回收价最高(764.60元/克),周生生黄金最低(755.70元/克) [2] 国际金价走势 - 现货黄金呈现V型走势,盘中跌至3311.69美元/盎司后回升,收报3331.90美元/盎司,涨幅0.25% [4] - 截至发稿时,现货黄金暂报3333.86美元/盎司,涨幅0.06%,维持震荡态势 [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美元走弱推动黄金走强,特朗普关于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表态加剧市场波动 [4] - 美伊谈判进展及美国对等关税豁免期即将到期(7月到期)对黄金价格形成潜在支撑 [4]
【国内金饰持平在998元/克】金十图示: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较昨日持平,今日黄金饰品价格对比显示,多家价格仍为998元/克。
快讯· 2025-06-26 15:08
国内黄金饰品价格 - 国内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公布的境内足金首饰价格较昨日持平,今日黄金饰品价格仍为998元/克 [1] - 周大福、周大生、潮宏基、谢瑞麟、金至尊等品牌足金999饰品价格均为998元/克 [5] - 菜百首饰足金999饰品价格为989元/克,较其他品牌低9元/克 [5] - 周六福足金999价格为978元/克,较其他品牌低20元/克 [5] 黄金饰品品牌价格对比 - 主流品牌如周大福、周大生、潮宏基、谢瑞麟、金至尊价格高度趋同,均为998元/克 [5] - 菜百首饰价格略低于行业主流水平,为989元/克 [5] - 周六福价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978元/克 [5]
市值118亿!卖黄金的汕头潮南两兄弟今日敲钟!
搜狐财经· 2025-06-26 14:55
上市概况 - 公司于6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HK06168",开盘报价26.7港元/股,较发行价24港元/股高开超10%,截至10点37分股价涨至27.45港元/股,涨幅14.38%,总市值达118.73亿港元 [1][3] - 此前经历六年五次IPO尝试,包括2019-2022年三次A股冲刺失败及2024年港股招股书失效,最终于2025年2月重新递表并通过聆讯 [3] - 创始人李伟柱、李伟蓬兄弟通过多层架构掌控93.7%投票权,上市后仍保留83.39%绝对控制权 [1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02亿元、51.50亿元和57.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5.8%,远超行业平均2.7%的增速 [1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6.60亿元和7.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8%,但净利润率从2022年18.5%降至2024年12.4% [13][17] - 2024年毛利率25.9%,较2022年38.7%显著下降,主要因销售成本占比从61.3%升至74.1% [14] 业务模式 - 采用轻资产加盟模式扩张,2024年底4129家门店中97.8%为加盟店,加盟收入占比50.5%,线上销售占比40% [17][18] - 2024年加盟店净减少250家(新开424家vs关闭674家),系金价飙升导致加盟商经营压力增大 [18] - 产品结构以黄金珠宝为主,2024年黄金产品收入占比未披露,但全年总营收57.18亿元中90.5%来自加盟销售和线上渠道 [17] 行业定位 - 门店数量连续八年稳居中国珠宝品牌前五,但为头部阵营中最后上市的企业 [20] - 2022-2024年营收增速超越周生生、周大生等同行,但与周大福仍存差距 [15] - 品牌命名策略借鉴"周大福"等老牌港资品牌,2004年创立时首年即实现50万元营收,2012年门店突破1000家 [9][10] 创始人背景 - 李伟柱1977年生于汕头潮南,2000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业,2002年离职创办珠宝镶嵌工厂,2004年与弟弟李伟蓬成立公司 [7][9] - 初期依托深圳水贝珠宝产业聚集区资源,2004年更名"周六福"后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9][10]
今天,投资人在港交所排队敲锣
36氪· 2025-06-26 12:13
港股消费企业IPO热潮 - 2025年初至6月已有30家企业登陆港股市场,其中消费企业12家,超过2024年全年的10家 [1][3][4] - 6月18日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 [3] - 2025年向港股递交招股书及更新聆讯资料的消费企业已达17家,4月单月有7家消费企业递表 [8] 近期上市消费企业表现 - 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三家企业同日在港交所上市,其中周六福获超700倍认购,发行市值超101亿港元,开盘涨超18% [4] - 圣贝拉上市首日高开28.42%,报8.45港元/股 [5] - 蜜雪冰城上市首日开盘价较发行价涨幅达29.38%,总市值达987.9亿港元,认购金额达1.84万亿港元创港股纪录 [6] - 海天味业H股上市首日开盘涨3.31%,总市值达2190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总融资额近50% [7] 消费企业市值增长 - "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市值总和超6300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16港元飙升至229港元,涨幅超10倍 [2] - 老铺黄金累计涨幅超2043%,市值从41.31亿港元增至970亿港元 [10] - 蜜雪冰城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股价从发行价202.5港元飙升至555港元,涨幅568% [1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证监会等六部委发文大力支持消费企业上市,引导长期资本投向服务消费领域 [2] - 港交所针对A股公司推出快速审批流程,优化上市定价机制,降低内地企业上市门槛 [17] -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6369.13亿港元,港交所IPO融资总额614.19亿港元 [18] - 恒生消费指数和恒生新消费指数大幅上涨,新股破发率明显降低 [18] 投资回报案例 - 蜜雪冰城实际控制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持股市值达1689亿港元,较上市初期上涨超150% [11] - 泡泡玛特王宁持股市值超1200亿港元,增长超700亿港元 [11] - 红杉投资古茗4%股权价值近8亿港元,不到5年收获4倍回报 [13][14] - 布鲁可上市首日开盘涨超80%,总市值超250亿港元,创始人朱伟松身家超百亿人民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