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徐福记,卖了
36氪· 2025-03-11 21:48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 雀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实现全资控股 [2] - 2011年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 [2] - 收购后徐福记将退市 [7] 徐福记发展历程 - 1990年代初由台湾徐氏四兄弟创立,从贴牌加工转型自主品牌 [5] - 1997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1998年起糖果销量全国第一 [5] - 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当年销售收入20亿元 [7] - 2010年销售收入达43亿元,净利润6亿元 [7] - 糖果业务毛利率维持在45%左右 [7] 徐福记商业模式 - 开创品牌专柜+散装销售模式,成为行业标准 [6] - 推出"新年糖"概念,一次性推出40种口味 [6] - 春节糖果销售额占全年60%以上 [6] - 通过电视广告强化品牌认知 [7] 糖果行业现状 - 中国传统年糖品类2019-2023年销售额年均下滑11.6% [13] - 2016-2020年中国糖果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仅2% [15] - 2014年人均糖果消费量1410克,2019年降至1280克 [15] - 结婚人数从2014年1300万对降至2024年不足700万对,影响喜糖需求 [14] 零食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休闲食品行业2011-2018年复合增长率12.3% [19] - 2023-2028年预计复合增长率10%,2028年规模达2.6万亿元 [19] - 2024年中国巧克力市场规模150亿美元,同比增长8% [18] - 95后占巧克力新客消费群体近三成 [18] 徐福记转型策略 - 定位从"糖果大王"转向"国民经典零食品牌" [17] - 2024年渠道覆盖目标200万家网点,2025年260万家 [20] - 产品线从糖果扩展到饼干糕点、沙琪玛、坚果礼盒等 [21] - 推出0糖、功能型糖果等新品适应健康趋势 [21] 雀巢在华战略 - 2011年收购徐福记和银鹭,扩大中国市场 [16] - 2020年出售银鹭核心业务和云南大山饮用水业务 [16] - 保留徐福记并全资收购,看重其品牌和渠道优势 [17][19]
徐福记卖了
盐财经· 2025-03-11 19:28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 雀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实现全资控股,此前2011年以17亿美元收购60%股权[2] - 收购金额未披露,2011年徐福记总估值约28.5亿美元(35亿新加坡元)[8] - 此次收购打破外界预期,因雀巢近年正进行业务瘦身,曾出售银鹭等非核心资产[2][17] 徐福记发展历程 - 1990年代初由台湾徐氏四兄弟创立,从贴牌加工转型自主品牌,1997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5] - 1998年起连续多年占据全国糖果销量第一,2006年新加坡上市时年收入20亿元[5][8] - 2010年销售收入达43亿元,净利润6亿元,糖果业务毛利率45%[8] - 成功因素包括:首创散装专柜销售模式、推出40种口味的"新年糖"概念、春节营销绑定[6][7][8] 糖果行业趋势变化 - 传统糖果市场萎缩:2019-2023年传统年糖销售额年均下滑11.6%[14] - 中国人均糖果消费量从2014年1410克降至2019年1280克[16] - 婚庆场景需求下降:2014-2024年结婚对数从1300万对降至不足700万对[15] - 糖果产量持续下滑:2016年352万吨→2018年288万吨[15] 徐福记转型策略 - 重新定位为"国民经典零食品牌",拓展非春节消费场景[19] - 产品多元化:从糖果扩展至饼干、沙琪玛、坚果礼盒、0糖糕点等[24] - 渠道优势:2024年覆盖200万销售网点,目标2025年达260万[22] - 依托雀巢资源发展零食业务,利用现有分销网络[19] 零食行业机遇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超万亿,2011-2018年CAGR达12.3%[21] - 巧克力等替代品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150亿美元(+8%),95后占新客30%[20] - 食糖总消费量增长:2024年销售249.94万吨(+47%)[19] - 预计2023-2028年零食行业CAGR保持10%,2028年规模达2.6万亿元[21]
雀巢全吞徐福记
36氪· 2025-03-06 07:59
雀巢收购徐福记交易 - 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完成对中国最大糖果企业的控制[4][7] - 交易背景包括徐氏家族接班人不明确及糖果市场萎缩风险[4] - 2024年徐福记营收规模突破70亿元,连续4年高增长[7] - 雀巢大中华区糖果业务收入占比达16.1%[7] 徐福记发展历程 - 1990年代从台湾扩张至大陆,初期从事贴牌代工业务[6] - 1998年凭借年糖产品成为中国糖果市场第一品牌[6] - 2010年实现营收43.1亿元,净利润6.02亿元[7] - 通过雀巢获得全球资源赋能,加速发展[7] 糖果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糖果市场规模850亿元,较2017年峰值下降50亿元[9] - 节日消费占比从10年前的50%降至30%[9] - 2016-2020年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仅2%[9] - 结婚人数下降导致喜糖市场规模每减少100万对损失20亿元[9] 徐福记转型策略 - 推出零蔗糖黑巧、减糖凤梨酥等健康产品[10] - 新增美禄运动饼干和熊博士果汁软糖等品类[10] - 目标2027年实现百亿销售额[10] - 从糖果企业向休闲零食企业转型[10] 管理层变动 - 2011年后徐氏家族逐步退出管理岗位[12] - 先后更换三任职业经理人担任总裁[12] - 实施年轻化战略,更换品牌代言人[12] - 2024年雀巢完成对剩余40%股权的收购[12] 市场竞争格局 - 外资品牌费列罗、德芙等加剧市场竞争[7] - 功能性糖果如金嗓子面临增长瓶颈[10] - 坚果、肉脯等替代品抢占市场份额[9] - 雀巢通过本土化运营保留品牌价值[4]
“瘦身”中的雀巢,买下了“时代的眼泪”徐福记
创业邦· 2025-03-05 11:51
雀巢收购徐福记剩余股份 - 雀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实现全资持股[1] - 徐福记过去四年实现连续高增长,2024年营收规模超70亿元[1][33] - 雀巢看重徐福记的分销网络优势,以发展国内零食糖果业务[1] 雀巢中国的战略调整 - 2020年出售银鹭和水业务部分资产,进行业务精简[2][23] - 战略聚焦核心业务:婴儿营养、糖果、咖啡等[28] - 通过"减法"为"加法"创造条件,提升品牌盈利能力[3] 雀巢大中华区业绩表现 - 2024年销售额49.73亿瑞士法郎(约409亿元),同比下降1.3%[3] - 剔除汇率因素,2024年实际增长2.2%[3] - 2022-2024年有机增长率分别为3.5%、4.2%、2.1%[4][13] 核心业务增长情况 - 婴儿营养业务连续三年增长,能恩和启赋系列表现突出[17][32] - 咖啡业务增长由即饮产品拉动[17] - 糖果业务中徐福记和脆脆鲨持续增长[17][33] 创新与转型措施 - 2024年推出上百个SKU新品,创新速度加快[35] - 创新方向聚焦"高端"、"大品类"和"健康"[35] - 基础交易营业利润率从2021年13.5%提升至2022年16.1%[38] 中国市场潜力 - 中国人口占全球22%,但雀巢中国业务仅占全球6%[42] - 新任CEO傅乐宏认为中国市场"很有潜力"[42] - 公司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和创新驱动增长[8][35]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3-04 19:51
雀巢收购徐福记剩余股权 - 雀巢集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权,此前2011年已收购60%股权[2][3] - 交易完成后雀巢将全资控股徐福记,但未披露此次交易金额[3][4] - 2011年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10] 徐福记业务概况 - 徐福记由台湾徐氏四兄弟1992年创立,是中国领先糖果糕点制造商[5] - 生产基地在东莞占地50万平方米,拥有39个车间和127条自动化生产线[5] - 产品涵盖糖果、糕点、沙琪玛等800个款式,日产能超1600吨[5]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500家经销商和200万家终端门店,并出口60多国[5][6] 徐福记业绩表现 - 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8%,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5] - 推出熊博士糖果、生椰冻等新品受市场追捧[5] - 2025年将重点开发年轻化健康化产品如功能糖果、星厨系列饼干[6] 徐福记战略布局 - 品牌建设方面赞助马拉松、开设海外品牌馆提升知名度[6] - 数字化转型投入5亿元建设智能工厂[6] - 2025年计划再投超亿元建设新糖果生产线[6] - 将加强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和海外市场布局[6] 雀巢公司概况 - 全球食品饮料巨头,2024年销售额913.54亿瑞士法郎[7][9] - 大中华区运营23家工厂、3个研发中心和5个创新中心[7] - 中国销售产品90%以上本地生产[7] 雀巢2024年业绩 - 有机增长2.2%,净利润108.84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2.9%[9] - 糖果业务占比16.1%,实现中个位数增长[10] - 大中华区有机增长2.1%,但销售额下降1.3%至50亿瑞士法郎[9] 收购战略意义 - 徐福记可获取雀巢全球品牌资源实现增长目标[10] - 雀巢可利用徐福记分销网络发展中国零食糖果业务[10] - 结合徐福记运营效率和雀巢创新能力加速品牌增长[10]
安踏 CEO 称三年内单品牌要超耐克中国;蜜雪冰城成现象级港股IPO;雀巢要全资收购徐福记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02 15:33
安踏品牌挑战耐克中国 - 安踏品牌CEO徐阳提出目标:3年内在中国市场单品牌超越耐克 [2] - 徐阳推动组织变革:每开1家高效店关闭10家低效店 SV店月坪效达2万元(普通店20倍) [2][3] - 战略方向为"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市场向外":高端店进驻SKP 供应链优化降价 2023年成立出海事业部进军欧美 [3] - 安踏逆势扩张:2023年宣布全球招募10万名员工 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同行普遍收缩 [3] 雀巢中国发力零食糖果赛道 -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糖果业务占大中华区收入16.1%(8.01亿瑞士法郎/65亿元) [4][5] - 徐福记日产能超1600吨 覆盖200万家终端门店 为雀巢糖果第二大品牌 [5] - 中国零食赛道火热:头部企业营收超500亿 雀巢糖果业务2024年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5] 7-11便利店并购案或生变 - 伊藤家族私有化计划遇阻(8万亿日元报价) 加拿大ACT或重启收购(原报价7万亿日元) [6] - 7-11全球门店超8.4万家 但2024年销售额同比仅增3.8% 在华拓店速度落后美宜佳等对手 [6][8] - 面临老龄化(取消24小时经营争议)和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2019年启动裁员闭店改革 [7][8]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 - 发行价202.5港元/股(代码2097) 全球门店超4.5万家 海外门店达4792家 [10][11] - 营收超200亿 毛利率30%+ IPO资金将用于东南亚市场本地化及供应链建设 [10] - 此前奈雪的茶等新茶饮港股首日均破发 蜜雪冰城业绩表现或成例外 [10] Prada或收购范思哲 - Prada评估收购Versace(估值约20亿欧元) 拟与Jimmy Choo打包收购 [12][13] - Versace全球拥有230家精品店+638家授权门店 Prada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18% [13] - 收购可互补产品线(Versace奢华风格+Prada极简主义) 增强与LVMH等竞争实力 [13][14] 其他行业动态 - 野兽派开设中国首家工坊店 以四季为主题打造沉浸式香氛体验空间 [16] - 耐克2025年将复刻权志龙挚爱鞋款Mars Yard 3.0 转售价曾达原价数十倍 [18] - 碧柔推出高原防晒技术:拉萨实测显示防晒液可减少98%晒伤 含水量提升11.9倍 [19] - 资生堂中国战略下沉:拓展内陆中型城市 在百万人口城市开设新门店 [23] - 盐津铺子投资2.2亿建泰国生产基地 重点生产魔芋、薯片等核心产品 [26] - 德弘资本完成收购高鑫零售 董事会主席黄明端辞任 华裕能接任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