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物制品

搜索文档
君实生物跌2.02%,成交额6.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430.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1: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日盘中下跌2.02%至46.16元/股 总市值473.92亿元 成交额6.31亿元 换手率1.7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30.21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677.31万元 大单净流出700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68.9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19%/16.98%/24.76%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8.64% 归母净利润亏损4.13亿元 同比收窄36.01% [2] - 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5.88% 人均流通股24,543股 减少5.56%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53.67万股至2971.67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63万股至2221.32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86.65万股至1312.91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概况 - 2012年12月成立 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 主营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 [2] - 属于医药生物-生物制品行业 涵盖猴痘概念、生物医药等概念板块 [2]
百普赛斯涨2.08%,成交额1.71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4683.55万
新浪财经· 2025-09-01 19:4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生物技术平台开发高质量高活性重组蛋白涵盖多种疾病靶点及生物标志物满足生物药研发和生产各环节需求 [2] - 公司针对CAR-T细胞治疗领域推出特异性靶向FMC63 scFv抗原识别表位的抗独特型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并拓宽细胞与基因治疗相关产品包括细胞因子层粘连蛋白靶点特异性激活磁珠及多种试剂盒类产品助力CAR-T细胞疗法研发 [2] - 公司已上线多款重组蛋白抗体及试剂盒产品助力猴痘病毒相关预防性疫苗及治疗性药物开发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重组蛋白82.27%抗体及其他试剂12.88%技术服务3.04%其他(补充)1.80% [8]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38%归母净利润8380.40万元同比增长47.81% [9]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66.46%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亿元 [10] - 9月1日公司股价涨2.08%成交额1.71亿元换手率2.27%总市值100.42亿元 [1] 公司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1.17万较上期增加10.85%人均流通股7711股较上期减少9.79% [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98.6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75.71万股 [10]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21.6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59.04万股 [10] 公司行业地位与资质 - 公司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生物医药阿尔茨海默猴痘概念抗原检测专精特新等 [9] 市场交易与资金动向 - 9月1日主力净流入28.56万占比0%行业排名27/54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5] - 近3日主力净流入-3167.68万近5日-4683.55万近10日-6404.21万近20日-1.18亿 [6]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6215.45万占总成交额6.21% [6] 技术面分析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49.94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 [7]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61.20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7]
君实生物涨4.71%,成交额10.81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56.56万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公司股价上涨4.71% 成交额10.81亿元 换手率3.02% 总市值483.6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6.56万元 行业排名34/54 主力持仓占比9.2%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4][5] - 近20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52亿元 近5日净流出1.64亿元 近10日净流出1.41亿元 [5] 技术指标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39.10元 近期呈现减仓趋势但减仓幅度减缓 [6] - 当前股价靠近47.80元压力位 若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6] 核心产品与研发进展 - 特瑞普利单抗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抗PD-1单抗 在11个适应症获批 另有一项sNDA受理 [2] - 该产品是FDA批准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创新生物药 在美国、欧盟等全球多地区获批上市 [2] - tifcemalimab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抗BTLA单抗 正在开展两项III期注册临床研究 [2] - 多个早期管线产品预计2025年启动关键注册临床 [2] 疫苗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君拓生物持有猴痘疫苗、寨卡疫苗等临床前阶段产品管线 [3] - 公司与北京大学、中科院微生物所等机构合作开发猴痘重组蛋白疫苗 [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8.64% [8] - 归母净利润-4.13亿元 同比收窄36.01% [8] - 具备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产业链能力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5.88% 人均流通股24,543股 减少5.56%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971.67万股 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21.32万股 较上期增加63.00万股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12.91万股 较上期减少186.65万股 [8]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公司属于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8] - 概念板块涵盖猴痘概念、生物医药、融资融券等 [8] - 致力于开发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创新药物 [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8月第5周):MASH无创诊断有望加速新药研发-20250901
世纪证券· 2025-09-01 08: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布局创新无创诊断的科技公司和专注MASH方向创新药公司[2] 核心观点 - MASH无创诊断技术获FDA认可 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VCTE)测量的肝脏硬度值(LSM)被接受作为非肝硬化MASH伴纤维化成人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 替代传统肝脏活检 有望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加速新药研发进程[2][12][13] - 国内企业在无创伴随诊断领域布局兼具前瞻性和成本优势 生物科技公司有望凭借精准诊断优势在MASH创新药研发竞争中脱颖而出 MASH药物研发预计在两至三年内迎来爆发[2] - 医药生物板块处于半年报密集披露期 板块表现分化 业绩超预期个股表现突出[2][7]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8月25日-8月29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0.65% 跑输Wind全A(1.9%)和沪深300(2.71%)[2][7] - 子行业表现分化: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4.9%) 其他生物制品微涨(0.14%) 体外诊断(-4.12%)、原料药(-3.34%)和疫苗(-0.59%)跌幅较大[2][8] - 个股表现:天臣医疗(30.1%)、艾力斯(25.6%)和迈威生物-U(22.4%)因半年报超预期涨幅居前 立方制药(-13.9%)、悦康药业(-11.9%)和康华生物(-11.1%)跌幅居前[2][10]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FDA接受VCTE-LSM作为MASH临床试验替代终点 该技术可预测患者全因死亡率或肝脏相关不良事件风险 为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监测提供更安全、快速、便捷的工具[2][12][13] 公司研发进展 - 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AK112)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国III期研究达到总生存期临床终点 展现统计学和临床意义OS获益[12] - 礼来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三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高剂量组治疗72周减重10.5%(安慰剂校正后8.3%) HbA1c降低1.8%(安慰剂校正后1.7%)[15]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患者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降低55%(P<0.0001)[17] - 信达生物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IBI363的III期临床获FDA批准用于免疫耐药鳞状非小细胞肺癌[15] 资本运作 - 康方生物以每股149.54港元配售新股筹资净额34.93亿港元[12] - 和铂医药以每股11.50港元配售新股净募资5.117亿港元[12] - 科笛以每股8.40港元配售新股净筹资2.4026亿港元[12] 公司业绩亮点 - 艾力斯:营业收入23.74亿元(同比+50.57%) 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60.22%)[17] - 凯莱英: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18.2%)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23.71%)[17] - 英科医疗:营业收入49.13亿元(同比+8.9%) 归母净利润7.10亿元(同比+21.02%)[16] - 华兰生物:营业收入17.98亿元(同比+8.8%) 归母净利润5.16亿元(同比+17.19%)[16] - 众生药业: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114.96%)[15] - 昭衍新药: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135.9%)[17] 业务合作与扩张 - 复星医药与Sitala达成许可协议 授予FXS6837全球权益(除中国外) 潜在交易总额达67,500万美元(含首付款2500万美元)[15] - 昂利康拟投资建设年产8000吨阿莫西林、2000吨氨苄西林项目 预计年均营收13.48亿元 税后内部收益率22.51%[16]
长春高新上半年营收66.03亿元同比降0.54%,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降42.85%,毛利率下降1.27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23: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1] -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扣非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下降40.55% [1] - 基本每股收益2.4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9% [2] 盈利能力指标 - 上半年毛利率83.35%,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净利率14.11%,同比下降12.93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79.30%,同比下降6.4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8.92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12.83%,同比下降13.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83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变化 - 期间费用总额42.56亿元,同比增加9.43亿元;期间费用率64.46%,同比上升14.5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43%,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1.26%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2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5.44% [2] 估值与股东结构 - 市盈率(TTM)19.14倍,市净率(LF)1.79倍,市销率(TTM)3.16倍 [2] - 股东总户数10.91万户,较一季度末下降1.6万户(降幅12.78%)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31.89万元增至37.08万元,增幅16.28%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88.40%,中成药5.66%,房地产5.61%,服务业0.32% [3]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3] - 概念板块涵盖抗流感、创新药、中药、肝炎治疗、生物医药等 [3]
三生国健上半年营收6.42亿元同比增7.61%,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46.96%,毛利率下降3.1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23:29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61% [1]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46.96%,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24.64% [1] - 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8% [1] - 毛利率70.20%,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净利率28.93%,同比上升8.09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64.85%,同比下降5.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04个百分点,净利率25.88%,同比上升15.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30个百分点 [1] 费用与运营效率 - 期间费用2.89亿元,同比增加343.63万元,期间费用率44.95%,同比下降2.8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8.2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2.2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53%,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6.27% [2] 估值与股东结构 - 市盈率(TTM)45.28倍,市净率(LF)5.72倍,市销率(TTM)26.21倍 [1] - 股东总户数1.28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2051户,增幅19.01%,户均持股市值由159.76万元增至260.51万元,增幅63.07%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抗体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收入构成:医药制造83.02%,CDMO业务10.19%,授权许可5.54%,其他1.2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抗癌治癌、抗癌药物、生物医药、创新药、融资融券等 [2]
奥浦迈涨2.09%,成交额4682.0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74.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股价53.68元/股 较前上涨2.09% 总市值60.95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4682.06万元 换手率1.15% 主力资金净流出574.03万元 [1] - 大单买入占比14.59% 金额683.15万元 大单卖出占比26.85% 金额1257.18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47.96% 近5日下跌3.33% 近20日下跌12.00% 近60日上涨30.2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亿元 同比增长23.7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754.69万元 同比增长55.55%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47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212户 较上期增加6.11% [2] - 人均流通股24100股 较上期减少5.76% [2]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持股290.01万股 较上期增持125.08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持股173.52万股 持股数量不变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新进持股148.24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 汇丰晋信龙腾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 产品收入占比87.34% 服务收入占比12.5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涉及细胞治疗、生物医药、小盘、增持回购、融资融券等概念板块 [2]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27日 于2022年9月2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 [2]
君实生物涨2.00%,成交额3.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44.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44.85元/股 成交额3.72亿元 换手率1.1% 总市值460.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44.04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01%卖出占比9.18% 大单买入占比31.8%卖出占比27.48% [1] - 年内累计涨幅64.11% 近5日下跌2.2% 近20日上涨17.78% 近60日上涨35.54% [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2年12月27日 2020年7月15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及香港铜锣湾 [2] - 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 技术服务和转让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概念板块包括猴痘概念、中盘、融资融券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5.88% [2] - 人均流通股24,543股 较上期减少5.56%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2971.67万股 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2221.32万股 较上期增加6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12.91万股 较上期减少186.65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8.64% [2] - 归母净利润-4.13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百奥泰跌2.01%,成交额4772.1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9.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0.15元/股,成交额4772.14万元,换手率0.38%,总市值124.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9.22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53%和2.1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24%和25.1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5.57%,近期表现分化:近5日下跌9.43%,近20日下跌1.76%,近60日上涨13.35%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9481户,较上期增长11.20%,人均流通股43674股,较上期减少10.0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9.84%,归母净利润亏损1.25亿元,但亏损额同比收窄47.25% [2] 公司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药品销售占91.90%,授权许可占6.55%,代加工占0.90%,技术服务占0.65% [1] - 公司定位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研发生产,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1] - 概念板块覆盖生物医药、抗癌药物、抗癌治癌、创新药及中盘股等多元标签 [1] 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国际生物岛螺旋二路18号,成立于2003年7月28日,2020年2月21日上市 [1]
再论出海定价“十大关键”:还是靠出海赚钱
国投证券· 2025-08-28 10:34
基于您提供的策略研报内容,以下是经过梳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是2025年A股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驱动力,其定价逻辑基于产业全球竞争力,并成为大盘成长投资的新胜负手[1][3][11] - 出海的核心矛盾并非逆全球化,而是康波萧条末期追赶国实现对引领国超越的必然路径,必须依靠科技与出海双轮驱动[2][33] - 2024年是制造业出海大潮定价元年,2025年则是科技与文化/服务出海大潮的元年[3][31] 市场表现与基金配置 - 2025年1-7月中国出口增速(以人民币计)达7.30%,展现出较强韧性[1][12] - 2024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海外员工增长14.26%,2025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OFDI延续高增20.70%[1] - 2025年初至今收益排名前25%的主动权益基金,其对出海标的配置比例较全部主动基金高出5.47个百分点[1][12] - 高收益基金显著超配科技出海(如胜宏科技、新易盛)、创新药BD(如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及新消费出海(如泡泡玛特)等板块[15][16] 出海定价的核心逻辑 - **短期驱动**:海内外通胀分化,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增加海外敞口可直接提升ROE[3][23][29] - **中期驱动**:国内龙头企业在容量足够大的全球产业中通过出海成为全球龙头,从而享受估值溢价[3][23] - **长期叙事**:处于康波周期萧条末期,追赶国实现对引领国的超越必须依靠“科技+出海”,这是历史性规律[2][33] 出海中长期支撑:全球南方工业化 - 以全球南方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进入工业化进程,其制造业PMI景气度(如亚洲50.5%、非洲51.1%)显著优于发达国家(欧洲49.1%、美洲48.0%)[48][5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间品出口国,2023年占全球中间品出口约13.39%,中间品占中国总出口比重达47.29%[25][44] - 80-90年代日本出海成功的关键在于美国最终品需求和中国工业化对中间品的需求,当前中国正扮演类似角色[39][40] 产业筛选与微观定价 - **优选标准**:大盘成长+出海五要素(高产业全球竞争力、能顺利走出去、全球普遍需求、结束价格战、全矩阵产品)[26] - **微观定价四阶段**:1)海外订单增长驱动股价;2)战略调整期超额收益不显著;3)ROE中枢上移带来估值重塑;4)市值上移估值稳定(参考丰田案例)[27] - **估值提升空间**:科技出海(如创新药、PCB)和文化服务出海(如游戏、IP)的EPS提升空间大;优势制造业(如船舶、白电、叉车)的PE提升空间大,当前估值仅为海外龙头的0.40-0.78倍[29] 出海韧性品种筛选思路 - **类型一**:非美市场核心需求,如客车(对美敞口0.34%)、土方机械(对美敞口5.52%)、无人机(对美敞口8.92%)[30] - **类型二**:强全球产能优势与议价权,关税成本由海外承担,如稀土、锰、镁、天然石墨等材料[30] - **类型三**:具备全球产业链布局以应对关税冲击,如创新药[30] 2025年出海新趋势:科技与文化服务 -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文娱类服务出口同比增速高达51.50%[31] - 2025年1-7月自研游戏海外市场收入达1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9%[31]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增长7.8%,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14.6%,受益于5G、云计算、AI等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出海[31] 出海50指数 - 国投证券与同花顺联合推出的出海50指数,2025Q1营收增速及归母净增速分别达11.70%和15.95%,ROE达16.45%,显著高于全A水平[32] - 当前占机构仓位约19%,与内需茅指数峰值时占机构仓位30%、总市值20%相比,仍有增仓空间[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