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
搜索文档
上海豪赌“内容创作”:不止抢人,更要闭环
虎嗅· 2025-07-19 11:19
上海支持内容创作行业的政策分析 - 上海发布"沪九条"政策,明确支持内容创作行业,包括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激励优质内容创作、完善金融要素支撑等九项措施 [3] - 各区出台具体细则支持内容创业公司,如杨浦和黄浦提供两栋楼用于租金减免甚至免费 [5] - 优质内容创作者可获得奖金补贴,企业贷款可获得政府50%贴息支持,还有优先落户、购房最高200万补贴、租房每月最高8000元补贴等政策 [6] 政策背后的动机 - 这是上海变相的抢人策略,通过激活内容创作行业吸引全国年轻有活力的个体 [7] - 内容创作行业是90后浓度最高的行业,激活该行业等于激活城市的年轻人 [11] - 内容创作虽然经济规模不大,但在软实力和舆论宣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上海内容创作行业的特点 - 上海的内容创作多扎根于垂直行业,如科普、财经、汽车、医药等,而非广域内容 [12] - 垂直内容平台具有单点杠杆效应,能够通过内容撬动行业 [12] - 内容创作已切入产业链,助推项目资源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触碰,实现产业升级 [13][14] 内容创作行业的独特价值 - 内容公司拥有客户视角、行业视角和项目实践经验,具备精准判断能力 [15] - 内容创作者可参与行业转型发展,为政府提供内参和建议 [16][17] - 形成"内容闭环"模式,让内容渗透到垂直产业内,起到润滑剂作用 [19][20] 政策的长远影响 - 政策铺设了长链条:吸引年轻人→内容渗透产业链→助推产业升级→反哺内容行业发展 [21] - 这种闭环不仅构筑内容产业,也促进其他行业发展 [21] - 上海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平台和舞台,创造更大价值 [22]
集结大V、UP主,锚定优质内容创作:上海是懂“聚变”的
第一财经· 2025-07-17 21:41
政策内容与支持措施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政策,为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产业配套服务、空间支持和身份认可 [1] - 政策鼓励各区打造差异化互联网内容创作集聚区,杨浦区推出18条措施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支持 [5] - 黄浦区设立政务服务点和创作促进中心,提供市场主体登记、财税咨询、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 [5] - 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将提供现金激励、流量激励及行业奖项推荐 [9] 产业配套与空间支持 - 杨浦区创智天地"V聚场"和黄浦区外滩FTC配备专业摄影棚、配音室、特效制作中心等设施 [4] - 集聚区提供共享设备和拍摄场景,帮助内容创作者节省成本,如"饭统戴老板"可节省搭建场地成本 [1] - 北京知外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认为集聚区可促进线上线下专业融合,实现多方共赢 [6] - 黄浦科创集团通过"给空间、给场景、给资源"全方位培育优质内容创作者 [6] 创作者反响与行业影响 - 全网粉丝超2000万的"饭统戴老板"和500万的"所长Wy"对政策表示关注和兴趣 [1][2] - 电影评论"独立鱼"创始人鱼叔认为创作者聚集有利于交流氛围形成 [4] - 小红书博主夏萌人提到政策解决了内容创作者社会身份认可问题 [7] - 海外创作者保保熊认为政策打开了新世界可能性,促进更多人投入创作 [9] 经济效益与产业生态 - 北京知外文化有限公司签约1400位知识创作者,年营收约3亿元人民币 [6] - 杨浦区初步形成"大学—大厂—大V"集聚的"创新大三角"产业生态 [5] - 政策帮助解决创作者生活成本问题,降低人员流动性,如"饭统戴老板"提到的补贴政策 [8]
流量是有时间性的
虎嗅APP· 2025-07-03 17:37
平台流量机制 - 平台本质是注意力再分配系统 其目标是在有限时间内让观众看到最能吸引停留的内容 通过实时判断内容的停留时长 分享率 评论率和重复打开率来决定分发权重[9][10] - 流量具有时间性 平台只关注内容当下能否制造新鲜独特的触达 而非创作者历史表现[6][7][12] - 平台算法不参考创作者过往成功案例 仅评估当前内容能否带来注意力增量[13][14] 流量本质认知 - 流量属于瞬时交易而非资产 每次内容传播都是独立注意力购买 历史爆款数据不会累积为持续优势[15][16] - 观众注意力结构和审美阈值持续进化 旧内容难以打动新观众 复用爆款模板会导致效果衰减[18][19] - 爆款产生核心在于时机匹配 需解决平台当前的内容缺口而非依赖运气或历史权重[22][23][24] 内容创作策略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平台更需要新型内容 包括更新的触达方式和注意力模型[21] - 成功案例显示当前趋势:低饱和度Vlog满足视觉疲劳需求 情绪类播客解决信息过载痛点 短时长沉浸视频适配碎片化注意力[30] - 创作者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产出符合当下注意力需求的内容 而非复制过往成功模式[25][26][28][29]
流量是有时间性的
虎嗅· 2025-07-02 13:36
内容行业流量本质 - 流量具有时间性 吸引的是当下注意力而非原有观众[4][5] - 平台分发机制基于实时内容表现而非创作者历史数据[6][12] - 爆款难以复制因观众注意力结构和审美阈值持续进化[17][18] 平台运营逻辑 - 核心功能为注意力再分配 以用户停留时长和互动为评判标准[8][9][10] - 内容权重取决于即时捕获注意力的能力 与创作者过往成绩无关[13][14] - 推荐算法追求增量价值 历史爆款内容不再具备分发优势[16][17] 创作者生存策略 - 需持续产出符合平台当前需求的内容形态[19][20] - 成功案例显示低饱和度Vlog 情绪类播客 沉浸式视频正占据流量高地[24] - 关键在于制造注意力增量而非重复过往形式[38][40] 行业发展趋势 - 观众偏好转向克制审美 情绪出口 深度内容等新方向[24] - 创作者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视角与实时内容创新能力[37][41] - 平台与用户需求动态变化要求内容持续迭代[36][40]
副业搞钱
猫笔刀· 2025-05-16 22:13
保险行业分析 - 互联网保险产品可为重大疾病提供财务保障 例如某案例中投保人年缴7000元保费 累计缴费3.5万元后获赔90万元 且后续保费豁免[1] - 保险产品适合中等收入群体 年保费支出不应影响生活质量 且赔付金额需对家庭财务形成实质支撑[2] - 高净值人群与极端低收入群体保险需求较弱 前者因赔付金额边际效用低 后者因保费支出挤占基本生活资源[1] 职业发展路径 - 体制内就业仍具吸引力 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可通过持续备考实现 例如台州地区存在备考2-3年最终入职事业单位的案例[2] - 内容创业门槛较低 文字创作者可入驻起点/公众号/知乎平台 视频创作者可选择抖音/B站等渠道 初期可通过模仿优质博主起步[3] - 内容搬运模式存在机会 例如将知乎热门问答改编为视频内容 或剪辑海外德州扑克赛事片段 优质账号可实现单条内容数万点赞与百万级播放[3] 新兴领域副业机会 - 加密货币交易所任务奖励丰厚 近期某空投项目单账户收益达500美元 多账户操作可实现1500美元收益 但需承担日均5-10美元的交易摩擦成本[4] - Web3社区存在兼职机会 包括编程开发/英语翻译/社群客服等岗位 基础客服工作月收入可达150-200美元 且可多平台兼岗[4] - 跨境远程工作需注意地域风险 建议优先选择沿海地区或一线城市开展相关业务[5] 内容创作方法论 - 账号成长存在明确阈值指标 公众号阅读量突破3000或抖音粉丝达5万可视为进入稳定发展阶段[3] - 数据驱动的内容优化至关重要 需持续监测后台数据并强化正向反馈的内容方向[3]
AI的可用性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和几位一线内容从业者聊了聊
虎嗅· 2025-04-21 14:27
内容从业者对于AI的使用,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内容创作层面,我们看到AI猫猫、AI奶奶、AI乖孙等细分创作赛道相继爆火,正在批量孵化爆款账号。 直播电商领域,前不久交个朋友新人主播朱朱靠AI 1天卖了3.3亿元,带出了#00后主播用DeepSeek直播1天卖出3.3亿元#这样的微博热搜。 不止于此,AI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内容的各个环节。 最近,新榜编辑部对话了几位内容同行,他们都在内容工作中尝试更多地使用AI,我们请他们聊了聊具体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从中看到的机会和挑 战,希望为更多内容朋友提供参考。 "AI口播稿已经全面嵌入我们的直播工作流" @交个朋友副总裁兼信息化负责人 刘亚平 我们现在已经深刻意识到,AI技术会是当前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所以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全员使用AI,并在公司内部发起了AI应用竞赛。 以口播稿为例,去年12月我们就接入豆包尝试生成口播稿,但生成的文案比较官方,不够口语化,直到今年2月接入DeepSeek,口播稿质量有了明显提 升。 目前,AI口播稿已经全面嵌入到交个朋友的直播工作流中,成功将单条口播稿的时间从人工的20~40分钟缩短至2分钟,单人力单日输出量也从20条提升 至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