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与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黑龙江农产品走向“全国名特优新”之路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更新 - 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251个产品 其中黑龙江省呼兰寒地鸡 桦南紫苏油 齐齐哈尔白鹅入选 [1] -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45个产品纳入名录 16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获得标识使用授权 覆盖12个品类 [1] - 名特优新农产品需满足特定区域生产 显著地域特征 独特营养品质 稳定供应量等条件 经农业农村部审核认证 [2] 入选产品核心优势分析 - 呼兰寒地鸡采用全自动化养殖技术 喂食绿色饲料和矿物质水 其蛋白质 不饱和脂肪酸 硒含量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参考值 [3] - 齐齐哈尔白鹅锌 铁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突出 肉质细腻 口感软烂 胆固醇指标优于参照值 [4] - 桦南紫苏油α-亚麻酸含量高 酸价和过氧化值达一级标准 被誉为"中国紫苏代表" [4] 产业发展战略与成效 - 桦南县制定《紫苏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2035年成为全国紫苏第一强县 已建立紫苏科技园 品种研究所 连续4年举办紫苏文化节 [6] - 齐齐哈尔白鹅依托"寒地黑土"资源 开发25个系列产品 包括初加工鹅制品和鹅肉汉堡等创新品类 远销多省 [7] - 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促进优质优价机制形成 黑龙江省在2024年济南产销对接活动中获最佳组织奖和最受欢迎产品奖 [5] 产业链升级举措 - 桦南县整合紫苏产业资源 成立行业协会 与江南大学合作推动高端化发展 [6] - 齐齐哈尔白鹅产业实施全价值链提升战略 涵盖标准化养殖 精深加工 品牌建设 并举办包装设计大赛促进成果转化 [7]
从田间到直播间,济南起步区探索“流量”变“销量”新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18:29
乡村振兴与直播电商结合 - 太平街道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直播带货方式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实现"流量变销量、屏幕连民心"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3] - 小栏庄村通过直播展示西瓜种植环境和现场试吃吸引网友下单,销量持续攀升 [7] - 郝家寨村通过直播推广非遗技艺产品如艾草制品和石磨面粉,成功打入济南商超 [8][10] - 前石村通过直播拍卖锦鲤吸引爱好者下单,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养殖产业 [11][13] 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 太平宝西瓜产业通过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和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品质和产量,实现3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长期供应 [4][6] - 小栏庄村通过土地集约化管理和合作社分红等方式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 [7] - 郝家寨村发展艾草产业,流转30余亩土地种植并开发深加工产品,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草" [10] - 前石村引进进口锦鲤鱼种自主育苗,形成从养殖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11][13] 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 - 太平街道打造集育苗、种植、展示为一体的"太平宝"瓜菜示范园,推动西瓜种植专业化、规模化 [6] - 郝家寨村成立融旺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开发艾草锤、艾草枕等深加工产品 [10] - 太平街道计划整合物流、质检、品牌推广资源,推动更多"土特产"走向全国 [15] 产品特色与竞争优势 - 太平宝西瓜具有上市早、供应期长、皮薄色鲜脆甜可手剥等特点 [4] - 郝家寨村石磨面粉采用古法工艺,黑小麦面粉口感筋道、麦香浓郁无添加剂 [10] - 前石村锦鲤养殖通过直播拍卖形式吸引爱好者,形成特色销售模式 [11]
杭州10个名优产品入选新一批省级“土特产”
每日商报· 2025-05-09 06:25
地理标志矩阵 - 余杭甲鱼以3年仿生态养殖周期成为杭州水产业代表 [2] - 钱塘白对虾在盐碱沙地环境中形成高蛋白特质 [2] - 富阳鲜竹笋依托"金衣白玉"千年美誉转化竹林碳汇优势为"舌尖经济" [2] - 临安高山蔬菜与天目小香薯借势天目山富硒土壤与垂直气候带构建"海拔经济"立体发展模式 [2] - 桐庐新合索面六道手工工序被列入非遗保护成为"诗画浙江"乡村美学符号 [2] - 阳山畈蜜桃积累"甜酸黄金比例"千岛湖枇杷具备"入口即化"口感均成为"气候地理标志"案例 [2] - 建德西红花从汉晋药用记载到全国唯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活化 [2] - 建德油茶以古法压榨工艺对接3000家销售终端覆盖20国市场 [2] 创新产品集群 - 余杭6家茶企推出抹茶系列将径山茶优势延伸至精深加工领域 [3] - 淳安丸新柴本制茶引入日式抹茶工艺推动传统茶产业国际化转型 [3] - 临平与建德发展果莲、羊肚菌突破传统种养边界 [3] - 富阳太秋甜柿以精品水果培育抢占市场 [3] - 桐庐鲟鱼鱼子酱通过水产深加工进入餐饮供应链实现"田头到餐桌"价值跃升 [3] 区域产业表现 - 杭州10个产品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名优"土特产"14家企业产品成为首批"土特产"新品数量居全省前列 [1] - 杭州"山水农产"与"产业智慧"深度融合展现"浙里优产"实力 [1]
三水农产品北上“蔬菜之乡”架起合作“高速路”
行业合作与展会盛况 -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与广东三水第二届现代农业好品好企好园区链接会同期举行,实现三水特色农产品首次规模化"北上"展示 [1] - 两地达成"1+3"战略合作,包括产业协同发展伙伴城市框架协议及三项细分领域合作意向书 [3] - 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对三水特色农产品给予高度评价 [1] 产品展示与市场反响 - 24家企业携8大类超100种产品参展,涵盖乐平雪梨瓜、鳜鱼、非遗腊鸭扎、健力宝饮料、蝴蝶兰等特色品类 [2] - 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互动体验区人气爆棚,苏丹鱼系列美食引发采购商合作意向 [2] - 三水已建成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及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 战略合作与产业升级 - 寿光与三水合作聚焦农业技术共享、市场资源互通,寿光的标准化生产经验和全国渠道将助力三水产业升级 [3] - 三水计划借鉴寿光在瓜果、茄果、辣椒领域的品种多样化技术和品牌推广模式 [3] - "中国鳜鱼之乡"三水通过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为农业企业创造实际发展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