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理论实践融合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中国环境报· 2025-08-07 11:09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生态观念、生态环境意识与绿色发展能力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质量 [1] - 高校肩负着培育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勇于担当生态环保责任青年一代的重要使命,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体系是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1] -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1] 教育体系构建 - 在思政课中专题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制度设计与价值理念,在理工科专业中融入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前沿知识,在文科专业中探讨生态伦理、环境政策、绿色消费等社会议题 [1] - 通过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形成"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思维,理解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1] 实践教育模式 - 生态文明教育应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用生动的案例作为教材,聚焦能直观展现"绿色转型带来发展质变"的现实样本 [2] - 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的钢铁产业绿色转型实践可作为案例,展示绿色转型通过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2] - 联动地方政府、企业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进绿色工厂、生态园区实地观察污染治理技术的运用 [3] 实践成果案例 - 天津农学院成立校级"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围绕水环境治理开展节水科普、河流巡护等活动150余场,参与学生人数达8000余人次 [3] - 以"秸秆综合利用和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建立学生环境宣传志愿服务队,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合作开展田间地头宣讲活动 [3]
构建全链条回收体系破解大件家具难扔困局
证券时报· 2025-07-29 02:07
大件家具家电回收困境 - 消费者面临大件旧家具家电处理困难,回收公司不愿收或收费高,导致"扔比买难"现象普遍[1] - 正规回收企业因处理成本高、运输仓储链条断裂而无力承接,非正规清运渠道趁机坐地起价[1] - 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探索预约清运与集中处理日模式,但覆盖范围和处理能力仍不足[2] 生产者责任与制度问题 - 生产者责任链条断裂,大量企业仍停留在"只卖不收"的旧思维,缺乏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2] - 城市治理对大件垃圾应对滞后,传统填埋难以为继,焚烧处理设施要求高,社区暂存与专业清运资源匮乏[2] - 深圳前海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运营+社区参与"模式,将大件垃圾回收率提升至85%[2] 解决方案与技术革新 - 需从制度设计、市场培育、技术革新三方面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2] - 杭州某环保企业开发智能拆解设备,可实现95%以上资源再利用,创造新就业岗位[3] - 建议建立回收补贴机制,探索"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如小程序预约、上门评估、积分兑换等[2][3]
好的城市要能安顿身心(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22
城市绿色发展理念 -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 加快从数量增长向品质跃升转变 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功能有机共生 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1][2]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重点任务包括"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增强群众幸福感 [1] 上海生态空间实践 - 上海图书馆东馆保留2万多平方米"悦读森林" 通过一体化设计强化公共绿地服务功能 实现文化与自然融合 [1] - 上海拆墙透绿 将音乐学院花园绿地等"养在深闺"的绿色空间开放共享 提升街区风貌协调性 [2] - 上海采用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立体扩绿策略 将公园建设融入城市肌理 打造可漫步、宜休憩的生态家园 [2] 城市空间改造案例 - 延安西路与娄山关路交叉口高架桥下空间改造 从单一停车场升级为融合体育场地的多功能区域 色调焕新增强活力 [3] - 延中绿地等案例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 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实现空间功能优化 [3] 生态与城市功能融合 - "悦读森林"倡导"阅读+绿色+音乐+自然"理念 图书馆与林间空间相互延伸 丰富市民体验 [3] - 城市发展需增加绿色空间 使人安顿身心 体现"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目标 [3]
化学工程范式变革呼唤创新合作
科技日报· 2025-07-15 18:19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化工和医药产品的最大生产国,约占50%的全球市场份额 [1] - 中国在过程工程、化学工程和医药工程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 - 中国化工行业产值世界第一,占世界化工总产值超过40% [3] 会议背景与意义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化工行业的高度认可 [1] - 会议主题为"迎接全球挑战的化学工程范式变革",探讨化工未来发展方向 [2] - 来自全球6大洲66个国家的近5000位顶尖科学家、行业领袖、企业精英参会 [1]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工行业正在进入新的"蝶变"期,需要迎接和创造新的范式变革 [2] - 能源革命和绿色革命给化工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2] - 中国在基础化工材料、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3] 国际合作与投资 - 德国化工行业不断加大对华投资,中德已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例如巴斯夫公司每年对中国投资几十亿美元 [3] - 新项目在可持续化工生产、氢能技术等领域不断涌现 [3] - 全球化工领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促进知识共享、协同攻关 [2] 技术突破与前沿 - 中国在高纯化学品制造和检测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需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持 [3] - 会议是推动中国化工行业拥抱前沿技术、实现范式变革的重要契机 [3] - 产学研深度协同将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3]
让好生态“涵养”好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7-05 08:51
生态涵养区发展现状 - 北京、青海等多地系统推进生态涵养区发展,从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入手,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1] - 生态涵养区承载农业绿色发展使命,面临生态系统脆弱困境,需通过绿色农业技术减少资源过度开采和污染排放 [1] - 北京市门头沟区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同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 绿色农业技术应用 - 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环保措施替代化学物质,生产健康安全农产品,满足高品质食品需求 [1] - 推广轮作休耕、绿色防控等措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用水可持续管理 [2] - 研发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应 - 绿色农产品推动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关联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多元化注入新活力 [1] - 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需完善认证追溯体系,通过展销会和网络推广拓宽渠道 [3] - 国际合作可引进先进经验技术,帮助绿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 发展挑战与解决方案 - 部分地区农民对绿色技术接受度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 [2] -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技术推广,需政府加大财政补贴和贷款优惠 [3] - 通过培训教育和专家指导提升农民应用能力,夯实法律保障政策实施 [3]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城市更新的战略意义 - 城市更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1] - 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进入重要时期 [2] 城市更新的多重价值 - 从经济角度看,城市更新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创造新增长点 [2] - 从"双碳"目标看,城市更新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 从民生角度看,城市更新能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 [2] 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 - 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是系统工程,需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统一 [3] - 统筹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构建完整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4] - 统筹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 [4] - 统筹绿色空间与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绿地 [4] - 统筹绿色生活方式与社会治理,倡导绿色生活 [4] 城市更新的实施机制 -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实施机制 [5] -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出台相关条例 [5] - 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协同路径 [5] - 构建多元化治理体系,提高项目效率和可持续性 [5]
从历史见证者到城市“会客厅” 家门口的护城河绘就“城水相依”幸福新画卷
央视网· 2025-07-01 16:33
辽阳护城河 - 辽阳护城河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人工古河之一,全长8.8公里,呈"L"形穿过主城区,引入太子河水 [1] - 功能从军事防御转变为生态廊道、灌溉干渠、排水通道和市民休闲绿廊 [1] - 2004年起实施综合整治,包括清淤、拓宽河道、铺设管道,持续升级护坡、护栏和绿化景观 [3] - 沿线建成13个"口袋公园",配备健身器材、休息座椅和夜间照明,形成"15分钟休闲圈" [3] - 复建魁星楼、平胡楼等历史遗迹,结合数字长卷展示和裸眼3D投影秀打造文旅地标 [5][7] - 串联护城河、青年湖、白塔公园等景点形成特色旅游路线,实现"城水共生" [7][9] 济南护城河 - 济南护城河由黑虎泉、趵突泉等四大泉群泉水汇集而成,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泉水护城河 [10] - 沿岸有数十处天然泉眼,居民保留在护城河取水的传统习惯 [10] - 设立天然泉水浴场,夏季成为市民消暑胜地 [12] - 配备16名河道保洁员、6条保洁船和5台垃圾收集器,全天候维护河道清洁 [16] - 出台《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从制度层面保障护城河生态 [18] 襄阳护城河 - 襄阳护城河是亚洲最宽的护城河,最宽处超250米,平均宽度180米,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19] - 历史上作为军事屏障,现转型为生态文化交融的城市名片 [19] - 上世纪70-90年代经历三次大规模疏浚,2019年再次清淤改善水质 [21] - 常态化治理使水体清澈度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改善 [23] - 护城河串联古城墙与现代景观,成为市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 [25]
大阪世博会广西活动周开幕 展现八桂风韵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9
活动概述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于6月11日在日本大阪梦洲人工岛世博园中国馆开幕,展示了"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1] - 活动包括特色文艺演出、非遗技艺互动等,获得出席嘉宾高度赞誉和现场观众广泛关注 [1] - 开幕式由广西文化旅游数字推广大使"刘三姐数字人"主持 [1] 文艺演出内容 - 开幕式演出包括歌舞《山歌敬亲人》、木偶表演《楼台会》、女子群舞《茗香萦桂》、民乐演奏《三姐的歌谣》等 [1] - 演出结束后,演员分为木偶、芦笙、独弦琴三组在不同区域继续表演 [1] - 后续表演包括木偶剧《醒狮献瑞》和《楼台会》、芦笙表演《跳坡》《侗寨狂欢夜》、独弦琴弹奏《过桥风吹》《山歌好比春江水》等 [1] 非遗展示活动 - 在中国馆一层绿水青山非遗展区每天展示木偶、团扇、刺绣、陶艺等传统手工艺 [2] - 举办漓江画派精品展,组织拓印制作、民族服饰体验等互动活动 [2] - 在中国馆外开放区域每天进行2-3场小型文艺演出,结合少数民族风情与地方戏曲 [2] 活动规模 - 开幕式系列活动吸引了近100人参加,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中国贸促会领导、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代表等 [2] - 活动持续至6月13日,在中国馆内外固定时段进行展演 [1]
新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新疆已累计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3个,总面积达1500余万亩,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1] -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需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与管理 [1] - 基地建设涉及组织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等关键环节,并对产地环境、质量追溯进行严格管理 [1] - 已建成的基地覆盖小麦、玉米、苹果等多种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作物 [1]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品牌提升 - 新疆绿色食品总数达到858个,市场供给量达358万吨 [2] - 新疆农业农村部门以"优化结构、防控风险、提升质量"为目标,提高准入门槛并严格审查管理 [2] - 新疆将广泛推介绿色优势产业,传递绿色生产、消费与发展理念,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 [2] 行业培训与监管 - 农业农村部门对绿色食品生产者和原料基地管理者进行培训,内容涵盖标准化生产、内部监管和品牌化经营 [1] -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在加强原料基地监管的同时,围绕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要点开展培训 [1]
沈佳高铁通化西牵引站外部供电工程提前投产
中国能源网· 2025-05-28 00:10
沈佳高铁通化西牵引站供电工程 工程概况 - 沈佳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连接线 通化西站为全线最大枢纽站房 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3] - 配套电力工程新建220千伏线路54 4公里 铁塔150基 扩建改造220千伏变电站3座 工程横跨山区 林地 铁路等高难度区域[3] 施工管理与创新 - 公司成立"高铁服务专班" 实行"1+N"专属客户服务 开展40余次现场勘察优化供电方案[3] - 采用"爬山虎"和大型无人机运输高山林地物料 运输效率同比提升52%[5] - 应用二氧化碳致裂技术进行冻土岩层爆破 80天完成150基铁塔基础施工[5] - 差异化采用"高低基础+高塔跨树"方案 减少林木采伐10余公顷 保护生态环境[5] 工程进度与成效 - 通过倒排工期 挂图作战 实施"周通报 日调度"机制 提前完成供电工程投运[1][5] - 优化工序衔接和机械化流水作业 安全风险显著压降 施工效率大幅提升[3][5] - 工程为沈佳高铁联调联试提供坚实电力保障 助力通化加速迈入高铁时代[5][7] 跨部门协作 - 与中铁电气化局紧密配合 基建部高效协作保障项目顺利推进[7] - 施工期间克服低温大风 工期紧张等挑战 科学调配力量确保优质工程目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