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冷饮
icon
搜索文档
雪糕刺客真的凉凉了,创始人曾卖红薯还债,钟薛高两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
齐鲁晚报· 2025-07-16 10:15
市场表现与销售情况 - 钟薛高线下渠道严重萎缩,新街口多家超市冷饮冰柜均无该品牌在售,工作人员称2024年未进货[1] - 线上渠道仅剩2-3种口味在售,价格大幅下降至10支69.9元(均价低于7元/支),较此前高价策略明显调整[1] - 淘宝旗舰店仅存5个商品链接,实际在售仅轻牛乳、可可、半巧3种口味,销量最高组合装显示售出2000+件但近期评价极少(近月仅11条)[5] - 抖音店铺清空且短视频停更于2024年3月1日,官网域名被篡改为赌博网站[5] 公司经营与法律风险 - 全资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案号(2025)沪03破申748号,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7] - 另一全资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已被申请破产审查,申请人系上海安得列郎晴食品贸易有限公司[7] - 母公司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未履行金额超2572万元,未履行比例达99.98%,多次被限高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7] - 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存在股权冻结记录,冻结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期限至2027年2月5日[8] 管理层动态与品牌事件 - 创始人林盛2023年5月转型直播带货红薯,因5斤售价42.9元被质疑"红薯刺客"[5] - 母公司法定代表人林盛被限制高消费,涉案余额达429.98万元[8] - 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科琴亦被限消,涉案金额21.47万元[8]
成本1块卖5块,冰杯比卖黄金还暴利?
虎嗅APP· 2025-07-12 21:50
冰杯行业市场概况 - 我国现存制冰企业10922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3338家 预计2026年冰杯行业市场规模达630亿元[6] -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预包装冰杯价格2~6元/160g~220g 现制茶饮品牌以1元超低价入局[6] - 蜜雪冰城 茶百道等品牌通过1元冰杯策略实现降维打击 书亦烧仙草推出+1元换购策略[6] 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 - 冰杯产品正经历"口味革命" 咖啡 水果味 柠檬等风味冰杯涌现[9] - 使用场景从便利店扩展至旅行 露营 逛街 宅家下午茶等全场景[14][15][16][17] - 冰杯可与酒 奶制品 茶饮等任意搭配 成为社交货币 小红书相关话题讨论破亿[12][20] 产业链与成本结构 - 160g冰杯出厂成本不足1元 其中包材占比65% 水成本仅35%[23] - 工业冰杯需经消毒灭菌 流水缓冻48~72小时 杯体需耐受-20℃且符合食品级标准[23] - 终端售价2 5~6元主要因冷链运输 经销商加价 店铺运营等中间成本[23] 商业模式与消费心理 - 冰杯主要作为引流产品 带动饮料销售 果蔬饮料外卖量同比增长320% 酒水饮料增长300%[24] - 消费者支付的是"即时可得"便利税 省去自制冰块3小时等待及清洗成本[24] - 反映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的精致生活哲学 通过DIY获得生活掌控感[12][24] 品牌竞争格局 - 蜜雪冰城1元冰杯横扫市场 农夫山泉 盒马等巨头争相入局[3][6] - 现制茶饮品牌凭借渠道优势实现价格突破 预包装品牌侧重风味创新[6][9] - 山姆超市2公斤冰块售价22 8元引发争议 显示高端化尝试遇阻[5]
图数室丨成本1块卖5块,冰杯比卖黄金还暴利?
新浪财经· 2025-07-11 21:25
行业趋势 - 冰杯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到630亿元 [2] - 现存制冰企业10922家 同比增加3338家 [2]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预包装冰杯2-6元 现制茶饮品牌1元低价入局 [3] 产品创新 - 风味冰杯成为新趋势 包括咖啡/水果/柠檬等多种口味 [6][7] - 产品强调情绪价值 结合即时感/DIY乐趣/视觉享受等元素 [9] - 使用场景从便利店扩展到旅行/露营/逛街/宅家等全场景 [10][11][12][13][14] 商业模式 - 160g冰杯出厂成本不足1元 其中包材占比65% [2] - 工业冰杯制造需特定工艺 包括水源处理/缓冻技术/特殊包材等 [20] - 现制茶饮品牌凭借渠道优势实现1元超低价 [3] - 冰杯主要功能是为店铺引流并带动其他饮品销售 [21] 消费行为 - 冰杯DIY成为社交货币 可搭配酒/茶/咖啡等多种饮品 [16] - 社媒讨论集中在"方便/好喝/清爽/DIY"等关键词 [9] - 果蔬饮料外卖量增长320% 酒水饮料增长300% [21] - 消费者支付"即时可得"的便利溢价 [23] 竞争格局 - 蜜雪冰城/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茶饮品牌低价入局 [3] - 农夫山泉/盒马等传统巨头争相布局 [2] - 山姆超市2公斤冰块售价22.8元引发争议 [2]
销量激增300%!揭秘“冰杯刺客”:凭什么一杯能卖3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51
冰杯市场爆发性增长 - 冰杯成为夏季消费新宠 在便利店和外卖平台热卖 占据重要展位 某连锁便利店设置两个冰柜存放80个冰杯 基本一天售罄 [1][3] - 行业数据印证爆发式增长 罗森2024年6月冰杯销量同比上升144% 饿了么平台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10倍 《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 [3] - 制冰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 从2020年末1.51万家增至目前3.68万家 2024年已注册7623家 冰杯相关企业现存18家 2024年注册6家 显示行业加速布局 [3] 消费群体与行为特征 - 95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 占比高达70% 冰杯从降温工具演变为DIY饮品玩具 消费者加入速溶咖啡、茶包、果汁等创造特饮并在社交媒体分享 [4] - 年轻消费者认为冰杯省时省力 性价比高于购买成品饮料 例如自制冰美式成本低于门店售价 [4] 价格争议与成本结构 - 终端售价普遍3-5元 按矿泉水折算溢价显著 例如160g农夫山泉冰杯售价3.5元 相当于每瓶水超10元 711同规格冰杯约4元 [6] - 高价源于重资产投入 生产设备需百万级投资 冷链物流成本比常温运输高3-4倍 例如某企业160g冰杯出厂价1.2元 终端指导价3.5元 厂家毛利有限 [6][8] - 工艺差异影响定价 高品质冰采用流水缓冻技术 杂质和空气含量更低 融化速度比家用冰块慢20% 外形规整透亮 [8] - 蜜雪冰城通过模式创新实现低价 门店现场制冰省去工厂和冷链环节 700毫升冰杯仅售1元 成本主要体现在杯子上 [8] 市场未来趋势 - 消费者价格认知与企业成本存在鸿沟 微博投票显示62.5%用户接受1元冰杯 19%接受2元 远低于市场实际售价 [9] - 品牌尝试策略调整 农夫山泉采用"搭售"降低价格敏感度 购买饮料加1元换购冰杯 带动饮料销售 [9] - 行业前景广阔 奥纬咨询与美团闪购预测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达39% 远超全渠道8% 2026年销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9]
消费新观察|冷饮品牌疯狂“整活”,鸡腿、汉堡冰淇淋成夏日爆款
搜狐财经· 2025-06-18 22:45
创意冰淇淋市场表现 - 长沙中百罗森门店大鸡腿冰淇淋售价9 9元/支 促销期间单日上午可售出五六支 [1] - 汉堡冰淇淋采用真实面包坯与咸黄油冰淇淋夹层 芝士部分为糯米皮 因需加热导致接受度较低 [1] - 线上淘宝店铺米兔冰淇淋大鸡腿冰淇淋套餐最低7元/支 月销量达1000单 近3个月好评率100% [1] 冻水果冰淇淋销售情况 - 新佳宜门店冻芒果冰淇淋售价7 8元/支 同系列冻凤梨 冻柿子价格相同 受年轻消费者追捧 [2] 冰淇淋行业发展趋势 - 2021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600亿元 较2015年累计增长超90% 预计2026年将达2480亿元 [2] - 雀巢8次方 德式 五丰等品牌推出人格化 谐音梗及生肖主题产品 推动外形 口味 寓意多元化创新 [2]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设计 - 创意冰淇淋通过炸鸡腿 牛排等造型实现从功能消费到情绪体验的升级 满足年轻群体猎奇需求 [3] - 产品设计兼顾外形创新与口味品质 如香草冰淇淋搭配脆皮 咸黄油与糯米皮组合等 [1][3]
钟薛高雪糕仅剩3款!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9:03
钟薛高子公司破产审查 - 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 申请人为上海安得列郎晴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1] - 钟茂食品成立于2020年6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法定代表人王科琴 创始人林盛担任财务负责人 [2] - 当前钟茂食品被执行金额近8300万元 涉及多起广告合同纠纷 原告包括分众传媒 蓝鲸新闻等 [2] 创始人林盛债务问题 - 林盛去年因直播卖红薯还债引发关注 直播账号名为"钟薛高老林" 签名显示"好好做产品 好好还债" [2] - 林盛曾公开表示"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 并拒绝更换公司法定代表人 强调会偿还员工和供应商欠款 [3] - 林盛在吴晓波频道透露当前是最困难时期 但坚持承担责任 [3] 钟薛高经营现状 - 天猫旗舰店仍在营业 仅售三款产品 价格分别为229元 153元 152元 多规格产品缺货 [5] - 旗舰店经营者为上海钟远食品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由钟薛高食品全资持股 母公司股权被冻结 [9] - 公司2018年以单价50元以上雪糕起家 最高售价达66元 因"雪糕刺客"称号多次上热搜 [9]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林盛出身广告咨询行业 曾操盘马迭尔 中街1946等雪糕品牌营销 [9]
和牛冰棍,汉堡雪糕,鸡腿冰淇淋,今年的网红雪糕爱上「搞抽象」
36氪· 2025-06-04 08:06
雪糕行业创新趋势 - 当前网红雪糕产品设计趋向猎奇化 出现炸鸡腿造型 冻梨造型 柯南IP联名等非传统形态 引发消费者认知冲突[4][8][14] - 产品研发呈现"万物皆可冻"特征 包括汉堡套餐形态(含面包胚 炸鸡腿雪糕 可乐) 需微波加热的咸黄油雪糕等复合型产品[16][17][19] - 新锐品牌耐米(Naimi)为代表的企业采用00后主导研发模式 三个月内快速迭代鸡腿 牛排 汉堡三种创新产品 反映行业创新节奏加速[38][39][41] 产品形态演变史 - 85后童年雪糕已出现造型创新雏形 如小雪人(面部造型) 七个小矮人(多色组合) 玉米棒(威化外壳)等 具备早期IP化特征[26][28][29] - 传统食用方法创新早有先例 光明冰砖夹吐司的吃法在20年前已流行 与当前汉堡雪糕产品逻辑高度相似[22][23][25] - 功能性创新持续迭代 从绿舌头(可变形娱乐性)到现代鸡腿雪糕(添加手指饼干结构) 产品交互性不断增强[30][8] 消费市场变迁 - 渠道变革明显 传统冰棍在便利店/电商渠道占比骤降 被单价19 9元的新式产品替代 价格带整体上移[33][14][17] - 年轻消费者成为核心客群 愿为创意支付溢价 但存在家长群体对"冻芒果卖翻倍价格"的性价比争议[10][13][41] - 原料升级成为行业基础门槛 动物奶油等高品质原料普及 倒逼企业放弃廉价替代方案[42]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老品牌交替加速 传统品牌如光明 和路雪等产品逐渐退出主流渠道 创新品牌通过极致差异化抢占市场[33][39] - 研发体系代际更替 00后主导产品设计 80后负责供应链 反映行业人才结构变革[39][41] - 展会经济成为重要推手 FBIF等专业展会成为新品首发平台 加速行业信息流动[36][38]
一辆直营车日销八万支雪糕,“雪糕论斤称”带火济南老字号
齐鲁晚报网· 2025-05-28 11:32
产品创新与销售模式变革 - 公司推出"按斤称重"销售模式,以18元/斤价格售卖小规格雪糕,平均每支不到0.5元,降低消费门槛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新模式下单辆直营车单日可销售8万支雪糕,社交平台相关视频迅速出圈 [3] - 公司推出小魔娃、小仙多、小可糯3个系列共18种新口味,涵盖水果、奶香、糯米等不同风味 [4] 生产与市场拓展 - 公司厂房每日产出约40万支雪糕,产品销往济南及青岛、武汉、天津等地 [2] - 生产线满负荷运行,预计将持续到十月份 [4] - 计划投放100多辆直营售卖车至济南各大人流密集区,进一步刺激夏日消费 [4] 品牌战略与未来规划 - 采用"传统+创新"双轮驱动策略,保留经典产品同时推进高端产品线研发 [4] - 计划三年内推出顶级产品进军高端市场 [4] - 加强和年轻消费者情感联系,推出多款年轻化产品 [4] 经典产品与市场反响 - 爽、豆排等经典产品单价保持在0.67-2.5元,延续高性价比风格 [2] - 针对经典产品推出多种新口味,预计十天后上市 [4] - 消费者对新模式反响热烈,表示可以"一次尝遍十几种口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