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

搜索文档
一站式采购多地农产品 ,2025年北京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启动
新京报· 2025-07-18 20:01
活动主场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是北京"菜篮子"之一,货品种类涵盖蔬果、冻品、海鲜、猪肉、牛羊 肉等十余种,主要承担城区东部、北京亦庄、城市副中心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任务。本次帮扶消费活动在 流通中心主体交易大厅二、三两层步行街开展,市民在日常采购的同时,可开启"逛吃"模式,现场体 验"产地直采"的乐趣。 此外,活动特别推出"消费帮扶在身边"计划,推动对口地区农产品直通社区便利店,形成长效产销机 制。北京市商务局市场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活动将围绕"帮扶消费·鲜动京城"主题走进北 京重点商圈、社区、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多场原产地促销、农副产品推介等线上线下(300959) 相结合的专题活动,同时持续优化帮扶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品牌共建等方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农鲜产品。 启动仪式上,《2025年对口支援合作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名录》首次发布,安徽的"云上好茶"岳西翠兰、 阿克苏糖心苹果干、河南社旗的红薯粉条等原生态系列产品亮相展卖活动。 活动以优质农产品采销对接和集中展卖为主要形式,搭建产销桥梁,助力乡村振兴。对口合作地区优选 地区特色农产品进京,与北京大型 ...
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在京召开,共启中国食品供应链新纪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19:41
产业现状与趋势 - 粉类产业正从地方风味向国民经济支柱跃迁,通许酸辣粉、河曲红葱、桂林米粉等特色产业展现地域风味产业化成果 [2] - 消费者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供应链效率提升通过前端成本集约化实现"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 [3] - 粉类产业呈现消费升级、电商链接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融合潜力显著 [3] 供应链创新与技术突破 - 供应链创新聚焦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等五大领域,"链式思维"成为产业升级引擎 [3] -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鲜食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实践路径,尚普咨询提出供应链效率外溢逻辑 [3] - 紫林醋业构建"242"国家级及省市级科创平台,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实现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4] - 丽星集团46年薯粉智造之路:1990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粉皮机,2021年创新"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重塑鲜粉口感标准 [4] 企业案例与市场动态 - 立达老汤作为国内首家老汤工业化企业,建设年产50万吨产业园引领天然调味潮流,肥汁米线、螺蛳粉等爆款出自其手 [5] - 麻六记铺设10万线下网点,通过"产品+场景"双驱动实现增长,定位餐饮食品零售 [5] - 京东超市合作破亿品牌超500家,粉类食品增长空间广阔,将深化品类渗透与跨品类合作 [5] - 乐百氏创新添加GI值仅8的塔格糖,破解"想喝怕胖"消费痛点 [5] 行业组织与全球化布局 - 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将发布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并开展企业调研 [4] - 启动"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计划对接东南亚原料基地、欧洲零售渠道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6][9] - 发布"2025供应链创新企业"名单,包括乐百氏、丽星、立达老汤等25家标杆企业 [6][7]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00后消费主力推动粉类产品向便捷、美味、安全方向创新,植物蛋白应用是关键突破口 [5] - 姐弟俩CEO指出顾客需求升级为健康营养,低GI土豆粉等产品以科学定义健康边界 [6] - 莫小仙强调无自建供应链则无未来,河南基地实现全流程管控 [6] - 嗨吃家提出竞争三段论:短期拼产品、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供应链 [6]
合浦“桂字号”飘香大湾区!近百家企业携农产品亮相广州产销对接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10:01
活动概况 - 2025年"桂字号"北海市合浦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州举办,通过产品展销、品牌推介、电商直播、产业链对接等形式展现合浦农产品魅力[3][4][5][7] - 活动邀请8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合浦大月饼、海鸭蛋、对虾、香山鸡嘴荔等地方特色农产品[12][13][14] 活动亮点 - **产品种类丰富**:展销合浦大月饼、海鸭蛋、对虾、香山鸡嘴荔、百香果、红薯、彩椒等特色农产品,现场受消费者青睐[13][14][15] - **品牌影响力提升**:通过专题推介会、品鉴体验、媒体宣传等方式,强化"合浦海鸭蛋""香山鸡嘴荔枝"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认知[17][18][19] - **产业合作深化**:与广州农业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预制菜研发、冷链仓储、数字营销领域取得突破[21][22][23] 战略规划 - **质量体系建设**:对标大湾区市场标准,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26][27] - **销售渠道拓展**:重点发力电商平台,培育电商直播团队,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推动农产品销售数字化转型[28][29] - **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海鸭蛋、荔枝等向预制菜、休闲食品转型,延伸价值链[30][31] - **农文旅融合**:推出"农产品+旅游""农产品+文化"体验项目,讲好"合浦故事"[32] 政企协作 - 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动员广东农产品营销企业参与活动,促成合作意向,推动桂品出县[37][38][39] - 合浦县承诺优化营商环境,为粤桂合作项目提供土地、金融、物流等政策支持[33][34]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15期)(“你点我检”专项)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5 16:48
(三)天台县王平秀蔬菜批发部销售的红薯,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台州品亿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红薯,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路桥区、临海市、天台县、仙居县市场监管部门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对不合格产品 立即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予以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不合格食品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向台州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报告核查处置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特此通告。 近期,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集群众抽检需求对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 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糖、水产制品、豆制品、特殊膳食 食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24类食品151批次样品进行抽检,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检检验合格147批次、不合格4批次(见附件)。不 合格项目涉及农药残留超标等。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农药残留超标超标 (一)临海市果品副食综 ...
方寸屏幕间,打开经济发展新大门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11:38
商河县电商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定位为"转型升级年",聚焦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实践 [1]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驱动力,改写传统产销模式,链接全国市场 [1] 直播电商模式与典型案例 - 壹亩地瓜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直播实现增长,2022年启用6000平米自营产地仓,完成红薯分拣打包全流程 [2] - 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基地运营3个品类账号,差异化定位中低端与高端市场,单月线上销售额达6万元,带动线下交易30万元 [3] - 1-5月全县直播销量10956.2万件(同比+151.7%),销售额12.89亿元(同比+292.3%),占全市1/6份额 [3] 人才培育与产业生态建设 - 开展27场电商培训,孵化1078名人才,培育"布叫兽""乡野小帅"等本土网红 [5] - 打造"鼓乡e抹红"党建品牌,整合资源促进经验与人才流动 [5] - 济南向前电子商务公司投资150万元建立直播基地,创造百余就业岗位,实现"四季有收入"模式 [5] 品牌与供应链体系优化 - 推出"鼓乡小货郎"区域公共品牌,共享政府背书提升消费者信任 [6] - 整合5家物流企业实现"同仓共配",月分拣量达140万单,发件成本从4元/公斤降至1.8元/公斤(降幅55%) [7] 战略合作与未来规划 - 成立县域MCN机构,累计服务企业210家,培训2300人,签约87名主播 [6] - 商河县委书记提出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整合产品资源与文化内涵,打造电商新高地 [7]
江西武宁:流量变销量 直播助农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57
乡村振兴与电商助农 - 武宁县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会长李平通过组建直播团队推广本地农特产品,包括高山白茶、手工红薯粉条和棍子鱼,其中红薯粉条月销售额达2万多元,棍子鱼月销售量1000余份[1] - 李平利用互联网营销经验深入各村寻找代表性农产品进行直播助农,并希望带动更多新阶层人士参与家乡建设[1] - 乡村能人张祖金通过抖音和快手账号推介武宁本地农产品如辣椒、油面、棍子鱼等,团队农产品销售额已达近300万元[2] - 张祖金成立农业公司并组建直播团队,同时开设电商培训班为农户提供账号搭建和抖店运营帮助[2] 互联网营销与农产品推广 - 返乡创业者利用互联网经验转型为农产品直播营销,如李平从互联网营销转向农产品直播[1] - 张祖金计划成立武宁县三农主播实践基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培育更多农村电商带头人[2] - 武宁县委统战部通过搭建平台和优化服务,引导新阶层人士借助短视频和直播推广农产品和文旅资源[2] 农产品销售数据 - 武宁手工红薯粉条月线上销售额2万多元[1] - 武宁棍子鱼月销售量1000余份[1] - 张祖金团队农产品总销售额近300万元[2]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1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0 18:45
近期,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的监督抽检涉及食用农产品、酒类、粮食加工品、调味品等共计195批次,其中7批次不合格。 具体情况通告如下:宁波市海曙区高塘叁陆零水果店销售的杨梅,啶虫脒不符合标准要求。宁波海曙红红水果店销售的荔枝,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 酯、吡唑醚菌酯不符合标准要求。宁波海曙高桥裹焕生鲜店销售的香蕉,噻虫嗪不符合标准要求。宁波海曙区洋坤水果店销售的荔枝,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 氟氰菊酯、吡唑醚菌酯不符合标准要求。宁波海曙太常水果店销售的香蕉,联苯菊酯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宁波海曙区伟春蔬菜店销售的红薯,毒死蜱、氯 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标准要求。宁波市海曙区百惠鲜生鲜店销售的青菜,氟虫腈、克百威不符合标准要求。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我局已要求属地市场监管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依法查处。 | | | | 食品抽检 | 海曙局 | | | --- | --- | --- | | 市本级 | | 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12期) | | 海曙局 | | 来源:宁波市市场监管局 时间:2025-07-09 14:31:17 阅读:8 ...
【善融】1元购来了!1元尝鲜清凉一夏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7-10 15:45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元购善融"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7月31日 [1] - 用户使用一元购无门槛优惠券后即视为参与活动 优惠券过期未使用可重新领取 [2] - 优惠券仅限中国建设银行APP领取 支付方式限定建行龙支付 [2] 活动规则 - 每日分三场发放优惠券 时间分别为9:00-12:59 14:00-15:59 17:00-23:59 [2] - 优惠券适用于指定商品 可实现券后1元购 [2] 参与商品 - 清江樵歌金煌芒2斤小果 原价27元 [2] - 琼艺土鸡蛋10枚 原价23元 [3] - 钟通红薯粉条400g 原价26元 [3] - 盛唐金桑缘桑叶面350g*2 原价25元 [3] - 贵丝贝小米锅巴120g*2 原价22.9元 [4] - 李财有稻长粒香大米1KG 原价22元 [4] - 雾山小农银耳罐装50g 原价28元 [4] - 麦艺园自发小麦粉900g 原价25元 [5] - 凯通嘉禾定西宽粉240g 原价23元 [5] - 徽六六安瓜片50g 原价29元 [5] 会员专属福利 - 手机银行会员可领取"善融购物券" 使用门槛包括满99减45等 [6] - 7月1日至7月15日期间 每人每天限领1张优惠券 包括300减99 199减130等类型 [6] - 优惠券每日6点开始发放 有效期1天 [6]
去年GMV超4.5万亿元,直播电商如何激活国内消费潜力
新京报· 2025-07-10 12:06
直播电商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直播电商商品交易总额超4.5万亿元,占网络零售额近三分之一,贡献电子商务增量80% [1]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百分点 [1] - 抖音店铺销售额占农心农意总体销售额90%左右 [9] 商业模式创新与消费刺激 - 直播电商是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交易模式,通过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直接刺激购买欲望 [1] - 技术创新带来新型商业场景,是新质生产力在消费领域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性改造 [1] - 直播购物常态化,"被种草"等新场景成为消费增长主力军 [1] - "兴趣电商+短视频"模式能全面展示乡村特色产品内涵,实现土特产与消费者直接对接 [2] 供应链能力建设 - 农心农意建立1万多亩种植基地和1万余吨红薯储存库保障稳定供应 [9] - 商家通过消费者反馈改进产品包装和物流服务,实现质量可追溯 [8] - 供应链能力进化成为直播电商承接爆发式需求的"隐形护城河" [7] 个性化需求挖掘与品牌发展 - 直播电商帮助商家更充分了解顾客需求,针对性开发产品,挖掘潜在个性化需求 [10] - 商家通过细分产品规格(如5斤/9斤装)满足不同家庭消费需求 [8] - 案例显示Marius直播间单场GMV破3000万,粉丝从6万增长至37万,并开始布局线下新零售 [11] 行业生态与价值边界 - 直播电商重塑消费链条各环节,从田间地头到都市商圈 [11] - 以内容信任为支点、数据为杠杆重构供应链,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核心引擎 [11] - 典型案例显示抖音直播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612% [7]
“让更多人看见这里的美好”
新华社· 2025-07-08 13:21
文化交流活动 - 两岸媒体和台青自媒体代表30余人深入贵州铜仁市城镇乡村,探访美食、非遗传承、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 [1] - 台湾青年赖翊凡在思南府文庙前表示两岸拥有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希望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和平发展 [1] 特色产业发展 -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陈薯"系列红薯酸辣粉年产值达7亿元 [2] - 台湾消费者认为贵州酸辣粉味道浓烈,有潜力复制广西螺蛳粉在台湾的火爆 [2] - 新茶饮产业在贵州迅速发展,成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 - 隆泰茶叶(贵州)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式茶饮让台湾自媒体人感受到两岸茶文化的深厚渊源 [2] 非遗与美食 - 石阡县尧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黄水粑从农家小食发展为远销各地的"网红"食品 [3] - 台湾记者吴吉雄发现石阡木偶戏与台湾布袋戏在操偶技法和剧情演绎上同根同源 [3][4] 教育与非遗传承 - 石阡县民族中学将舞狮、春官说春、仡佬族嘣嘣鼓等非遗技艺融入日常教学 [4] -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玉屏箫笛工匠坊展示了两岸音乐文化的共通性 [4] 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 - 铜仁万山区旺家社区的钩织工作坊带动120位"留守妈妈"固定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元至4000元 [5] - 贵州苔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手工包装茶叶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