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运输
搜索文档
国庆中秋假期交通出行平稳有序 节日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
央视网· 2025-10-06 16:00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10月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9亿人次,同比增长6.3% [1] - 从9月29日到10月4日,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1] - 10月6日中秋节预计出现假期第二个出行小高峰 [3] 铁路运输情况 - 10月5日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铁路客运量预计1755万人次,中短途客流持续增多 [1] - 铁路部门在保障客运的同时,统筹运力资源强化货运服务保障,确保电煤、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 [5] - 国铁武汉局利用浩吉铁路、京广普速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对粮食、棉花、化肥等重点物资实行精准保供、优先运输 [9] 公路运输情况 - 10月5日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7亿人次,同比增长6.9%,公路出行以短途为主 [3] - 10月6日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6200多万辆,保持高位 [3] 水路与民航运输情况 - 10月5日水路客运量预计170万人次,同比增长7.7% [3] - 10月5日民航客运量预计235万人次,同比增长0.6%,预计保障航班18066班,热门航线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间 [3] 重点物资运输保障 - 各地铁路部门通过精准巡检、科技赋能筑牢设备安全防线,确保电煤、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高效 [5][7] - 日照车辆段对满载煤炭、粮食、油料等民生物资的货物列车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货物列车安全运行 [7] - 国铁乌鲁木齐局聚焦煤炭、棉花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 [7]
你开的每张电子发票,都在参与一个“千亿大项目”
中国证券报· 2025-10-05 19:54
政策实施核心 - 自10月1日起,中国铁路和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和电子行程单,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和纸质行程单 [1][2] - 该政策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推行全环节、全要素数字化电子发票的一部分 [1][4] 铁路行业实施细节 - 旅客可在行程结束或办理退票、改签之日起180天内,通过铁路12306、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 [2] - 为保障老年人和脱网人士等群体,铁路部门增加了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 [2] - 旅游、学生、研学等团体票不支持乘车人本人开具,需由购票人按流程开具 [2] - 铁路电子发票过渡期为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纸质报销凭证与电子发票并行使用 [3] 民航行业实施细节 - 民航境内航线旅客运输服务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行程单 [3] - 民航电子行程单过渡期至2025年9月30日,过渡期后不再提供纸质行程单 [3] - 民航局将协同相关部门推进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旅客运输服务使用电子行程单的工作 [2] 数字化进程与效率提升 - 铁路部门于2020年6月已全面实行电子客票,不再提供纸质车票 [3] - 新电子税务局集成“智能开业”、“自动算税”等场景,90%的高频办税缴费业务可在3分钟内办结 [4] - 70%的纳税人仅需一键确认或补正少量信息即可完成纳税申报 [4] 经济效益与成本节约 - 电子发票的普及每年约减少印制300亿张纸质发票 [1][4] - 电子发票每年可节约企业发票开具、邮寄等用票成本1000亿元以上 [1][4]
数字“勾勒”假期第五日交通热力图 公路方面将出现第二个出行小高峰
央视网· 2025-10-05 13:57
假期出行总体情况 - 国庆中秋假期第五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5万人次,计划加开列车927列[3] - 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7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68%[6] - 全国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3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0.6%,预计保障航班18066班,航班正常率90%[8] 公路出行情况 - 临近中秋节,公路出现假期第二个出行小高峰,出行以短途为主[1][4] - 9至12时出行相对集中,11时左右达到假期出行最高峰[4] - 预计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为6200多万辆[4] 台风对交通的影响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部分列车运行受到影响[1] - 国铁南宁局计划对部分普速列车、动车采取停运措施[3] - 国铁广州局根据降雨影响范围,将对部分列车采取调整运行区段、停运等措施[3]
假期前4日超12亿人次出行 彰显流动中国活力
人民网· 2025-10-05 12:13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2.49亿人次,同比增长5.7% [1] - 假期第4日单日流动量预计30666万人次,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8.0% [3] 各交通方式客运量表现 - 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115363万人次,同比增长5.6%,其中营业性客运量14921万人次增长2.9%,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100442万人次增长6.0% [1] - 假期第4日公路人员流动量28422万人次,环比增0.7%同比增8.3%,其中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24890万人次环比增1.0%同比增9.1% [3] - 铁路前4日客运量预计7878万人次,同比增长5.3% [2] - 假期第4日铁路客运量1820万人次,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3.7% [3] - 民航前4日客运量预计962万人次,同比增长5.0% [3] - 水路前4日客运量预计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3] - 假期第4日水路客运量190万人次同比增长5.2%,民航客运量234万人次同比增长5.1% [4] 新能源汽车出行与充电保障 - 10月1日及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为1328.7万辆和12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 [4] - 行业采取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利用出入口周边设施、优化充电时长、增设移动应急设备等措施保障供给 [4] - 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219台移动充电设备及194个移动公厕位,增配约2100名服务人员 [5] - 甘肃省在42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投运110座充(换)电站,充电桩总数479台,充电车位806个 [5] - 湖南省187.5对服务区配备1308台充电桩、2379个充电车位、41座换电站和32台移动应急充电设备,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 [5] 重点城市客流与交通衔接 - 10月4日铁路热门出发及到达城市主要为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西安 [4] - 深圳往返香港、西安往返成都、长沙往返武汉、广州至南宁、北京至济南、呼和浩特、沈阳等区间客流集中 [4] - 南京地铁加强运力保供并延长运营时间,做好与铁路枢纽的客流衔接 [5] - 常州公交集团在火车站增派人员,采用“驻点+巡查”方式提供换乘服务 [6]
假期前四天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2亿人次
央视网· 2025-10-04 20:23
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 - 10月1日至4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2.49亿人次,同比增长5.7% [1] 铁路运输 - 10月4日铁路客流保持高位运行,旅游流、探亲流叠加,中短途客流增多 [3] - 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多日超1800万人次 [3] - 铁路部门通过动车组重联、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和夜间高铁增加运力 [3] 公路运输 - 假期前四天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1.53亿人次,同比增长5.6% [3] - 小客车自驾出行比例较高,跨省出行和新能源车流量持续增长 [3] 水路运输 - 假期前四天累计水路客运量预计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4] 民航运输 - 假期前四天累计民航客运量预计962万人次,同比增长5.0% [5] - 民航运输整体平稳有序 [5]
假期过半,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2.49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10-04 15:53
2025年10月1日-4日(中秋国庆假期前4日,下同),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2.49亿人次,同比 (2024年国庆假期前4日,下同)增长5.7%。其中: 累计铁路客运量预计7878万人次,同比增长5.3%。 累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 量)115363万人次,同比增长5.6%。其中,累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14921万人次,同比增长2.9%;累 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100442万人次,同比增长6.0%。 累计水路客运量预计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10月4日(中秋国庆假期第4日,下同),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30666万人次,环比增长0.7%,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第4日,下同)增长8.0%。其中: 铁路客运量预计1820万人次,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3.7%。 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 量)28422万人次,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8.3%。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3532万人次,环比下降 ...
多组数据彰显“流动中国”蓬勃活力 假期交通出行平稳有序
央视网· 2025-10-04 09:41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10月3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3亿零13万人次,同比增长5.9%,呈现跨区域流动与潮汐集聚趋势 [1] 铁路运输 - 10月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同比增长3.7% [1] - 铁路部门在热门方向和区间增加运力投放,并采取针对性便民举措,如国铁武汉局汉口站设置“空铁联运”服务点和自助值机设备 [1] - 国铁南昌局上饶站增开前往三清山、葛仙山、望仙谷等热门景点的旅游直达车,并与汽运部门共享客流信息以做好大客流应急预案 [1][3] 公路运输 - 10月3日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亿人次,全国高速公路预计车流量达6170万辆次,以中短途旅游为主,其中近两成为新能源车 [5] - 交通运输部提前研判梳理136个预计充电特别繁忙的服务区,供电部门加强充电设施检查与维护,确保异常实现“分钟级”响应处置 [5] 民航运输 - 10月3日全国民航预计运输旅客237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3% [7] - 10月3日预计保障航班18946班,比2024年同期增长8.69%,机场动态增开值机柜台和安检通道以应对客流高峰 [7] 水路运输 - 10月3日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195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8.47% [8]
国庆中秋“双节”相遇,外媒: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民众热情出游
中国新闻网· 2025-10-03 18:52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盛况 - 国庆中秋双节相遇形成8天超长假期 显著点燃民众出游热情 [1][6] - 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达2313.2万人次 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6] - 假期期间民航市场预计旅客运输量达1920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3.6%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6] 重点区域及交通运营 - 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庆日升国旗仪式吸引12.1万名游客和市民现场观看 [4] - 为满足出行需求 热门景点邻近车站延长运营时间 如安顺西站开放时长从17小时延长至20小时 峨眉站开启24小时运营 [6] 行业表现与趋势 - 交通客流保持高位运行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强劲发展 凸显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态势 [8] - 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流量呈快速增长 体现行业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出行方式的日益重视 [8]
10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亿人次
证券时报网· 2025-10-03 14:49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体情况 - 2025年10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30177.02万人次,环比下降10.1%,但同比增长6.4% [1] - 公路人员流动量占比最高,达27838万人次,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6.4% [1] 铁路客运情况 - 铁路客运量为1928.8万人次,环比下降16.6%,同比增长5.8% [1] 公路客运细分情况 - 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3692万人次,环比下降10.4%,同比增长3.4% [1]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24146万人次,环比下降9.8%,同比增长6.8% [1] 水路客运情况 - 水路客运量为166.06万人次,环比显著增长25.7%,同比大幅增长19.1% [1] 民航客运情况 - 民航客运量为244.16万人次,环比微降1.3%,同比增长5% [1]
10月3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3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10-03 14:26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 10月3日预计流动量30013万人次,环比下降0.5%,同比增长5.9% [1] - 10月2日流动量30177.02万人次,环比下降10.1%,同比增长6.4% [1] 铁路客运 - 10月3日预计客运量1825万人次,环比下降5.4%,同比增长3.7% [1] - 10月2日客运量1928.8万人次,环比下降16.6%,同比增长5.8% [1] 公路人员流动 - 10月3日预计流动量27756万人次,环比下降0.3%,同比增长6.1% [1] - 10月2日流动量27838万人次,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6.4% [2] - 10月3日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3550万人次,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2.2% [1] - 10月2日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692万人次,环比下降10.4%,同比增长3.4% [2] - 10月3日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预计24206万人次,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6.7% [1] - 10月2日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24146万人次,环比下降9.8%,同比增长6.8% [2] 水路客运 - 10月3日预计客运量195万人次,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8.5% [1] - 10月2日客运量166.06万人次,环比增长25.7%,同比增长19.1% [3] 民航客运 - 10月3日预计客运量237万人次,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7.3% [1] - 10月2日客运量244.16万人次,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