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下周重磅财经日程:重大会议、重磅数据,关键时刻开启了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11:58
中国经济数据发布 - 10月20日发布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包括三季度GDP同比(前值5.2%)、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前值3.4%)、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前值5.2%)以及1至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前值-12.9%)[3][7] - 同日将公布10月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前值分别为3%和3.5% [3][8] - 研究预计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或小幅回落,但名义GDP增速有望边际改善,9月出口韧性有望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速改善 [7] 美国经济数据发布 - 推迟至10月24日发布的美国9月CPI同比,市场预期为3.1%,前值为2.9% [4][6] - 同日将公布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市场预期为51.8,前值为52 [4][6] - 10月24日还将公布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初值,市场预期为50,前值为49.8 [4] 重要财经事件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3][9]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10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4][9] - 美联储于10月21日举行支付创新会议,讨论稳定币、人工智能和代币化等议题 [3][9] - 第47届东盟峰会于10月26日至28日在吉隆坡召开,美国总统特朗普确认出席 [4][10] 行业会议与活动 - 中国固态电池大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合肥举行,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国轩高科等公司将参会 [4][12] - 中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与标准化推进大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 [4][12] - 小鹏汽车科技日于10月24日举行,或发布小鹏机器人 [4][13] - 2025卫星应用大会将于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4][12] 美股财报 - 下周重点关注特斯拉、IBM、英特尔的业绩表现,市场关注特斯拉FSD进展与英特尔AI芯片订单情况 [4][14] - 其他发布财报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奈飞、宝洁等 [4][14][15] A股及港股财报 - 中国市场重点关注宁德时代、科大讯飞财报,宁德时代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若释放明确量产信号可能引发产业链价值重估 [3][16] - 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保利发展等公司将公布财报 [3][16]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秋糖热度平淡,继续关注高股息品种-2025101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8 22:3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分析意见:维持行业观点,建议关注25Q3业绩前瞻报告《白酒加速触底 食品强者恒强》[1][6] - 核心观点:行业基本面仍需耐心等待筑底过程,白酒板块处于去库存阶段,食品板块存在结构性机会,头部企业从分红和股息角度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1][6] 白酒板块分析 - 价格表现:茅台散瓶批价1750元(周环比下跌15元),整箱批价1780元(周环比下跌15元),五粮液批价约830元(周环比稳定),国窖1573批价约840元(周环比稳定)[2][7][17] - 行业现状:秋季糖酒会热度平淡,渠道库存较高,需求恢复缓慢,预计26年春节动销仍面临压力[2][7] - 业绩展望:25Q3报表端预计全面释放压力,可能持续至26Q1,渠道出清速度有望快于报表出清速度[2][7]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关注五粮液、今世缘、迎驾贡酒等[1][6] 大众品板块分析 - 乳业机会:成本下行、供需改善、政策助力带来趋势性机会,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2][8] - 啤酒行业:格局稳定且业绩确定,推荐燕京啤酒、青岛啤酒港股[2][8] - 细分赛道:零食、饮料、低度酒水等领域存在结构性亮点,推荐统一企业中国、卫龙美味、盐津铺子[2][8] - 风险关注:部分领域因需求复苏缓慢可能面临竞争加剧,需关注企业费用投入情况[2][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板块表现: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上涨0.86%,跑赢大盘2.33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3,子行业表现依次为其他酒类(跑赢7.20pct)、白酒(跑赢5.36pct)、休闲食品(跑赢4.63pct)[5][29] - 估值水平:食品饮料板块2025年动态PE为19.74x,溢价率24%(环比上升4.10pct);白酒动态PE为18.33x,溢价率15%(环比上升4.63pct)[19] - 成本变动:主产区生鲜乳均价3.04元/公斤(同比下降2.90%),生猪价格12.67元/公斤(同比下降30.27%),猪肉价格23.89元/公斤(同比下降20.55%)[19] 重点公司更新 - 晨光生物: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78~3.14亿元(同比增长344.05%~401.55%),主要因棉籽类业务扭亏为盈及植提类业务收入增长[9][10] - 五粮液:控股股东增持627.33万股,持股比例由20.49%增至20.65%[11] - 三全食品:投资2.8亿澳元建设澳大利亚生产基地,开拓澳新及东南亚市场[12] - 皇台酒业:控股股东累计增持408.49万股,增持金额达6000.12万元[16]
娃哈哈集团向全国经销商下达“铁令”,与“娃小宗”合作的,立刻取消代理资格,
搜狐财经· 2025-10-18 22:35
宗馥莉的身份始终特殊。作为宗庆后的独生女,她手握集团40%股权,是公认的接班人。 但她接手的商业版图却布满荆棘:品牌资产分散在不同法人间,股权结构复杂,改革步履维艰。 "娃小宗"的诞生,恰是这种困境下的产物——一个试图在体系外开辟新航道的品牌。 对经销商而言,这远非简单的站队问题。 娃哈哈建立的渠道网络犹如毛细血管,深入中国市场的每一寸肌理。 失去经销资格,意味着切断多年的资源积累:稳定的利润来源、银行信贷支持、客户关系网络。 "没有人会拿全副身家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一位华东经销商直言。 即便认同宗馥莉的改革方向,在缺乏明确盈利前景的情况下,谨慎观望成为普遍选择。 市场表现更能说明问题。 2023年财报显示,娃哈哈年度营收已下滑至512亿元,较巅峰时期缩水超过270亿元。 凯度2024年上半年行业报告更指出,娃哈哈在饮料市场的份额已跌至第七,远落后于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后起之秀。 宗馥莉自2021年执掌总经理以来,持续推进品牌年轻化战略。 但内部阻力不小,股权结构的制约让每次改革都像在钢丝上行走。 "品牌老化是表象,更深层的是渠道老化和思维固化。"一位行业观察者分析。 一份通牒正在全国经销网络掀起惊涛骇浪 ...
凉茶双巨头恩怨十余载,“王老吉”商标之争蔓延海外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20:22
海外商标权争端 - 争端始于2025年9月30日,加多宝宣布在加拿大等地的海外“王老吉”商标维权告捷 [2] - 王老吉迅速回应,指加多宝声明严重背离事实,并强调其母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等系列商标注册 [2] - 加多宝于10月10日再次声明,称其于2000年年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并已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 [2] - 王老吉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的12字简短声明回应加多宝主张 [1][3] - 加拿大联邦法院于2024年6月判决,确认加多宝旗下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八项“王老吉”商标注册合法有效 [3] - 王老吉声称已在21个国家提起商标撤销或无效程序,其中10国审理机关已作出撤销决定 [3] 争端背景与战略意图 - 争端根源被分析为品牌出海战略下的深层冲突,广药集团欲借“王老吉”全球化强化品牌统一性,而加多宝需通过境外商标确权巩固其品牌合法性与海外拓展基础 [3] - 专家分析,王老吉争夺境外商标权是基于出海战略的真实性应用,而加多宝在境外注册王老吉商标更可能是一种防御性注册,旨在给王老吉品牌出海制造障碍 [1] - 分析认为,加多宝试图通过持有海外“王老吉”商标来强化与“王老吉”品牌的历史渊源,牵制王老吉的全球化步伐,同时也为其可能的上市计划增加筹码 [5] - 境外商标权的归属长期处于模糊地带,为后续争端埋下伏笔,随着中国品牌加速出海,境外商标的商业价值显著提升 [3] 双方海外市场拓展举措 - 加多宝于2025年独家冠名了亚洲首档跨国音乐文化交流节目《亚洲新声》,覆盖中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4] - 加多宝官网信息显示,2024年公司支持了“中俄文化年”艺术展 [4] - 王老吉WALOVI国际罐在德国上市,亮相全球最大食品展Anuga,计划通过大型商超、餐饮渠道等构建复合型市场网络,并推进本地化适配 [4] - 两家凉茶品牌的出海步伐并未因商标纠纷而停止,王老吉的国际罐已在德国上市,加多宝的马来西亚工厂也已投产 [10] 长期诉讼历史与影响 -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恩怨已持续10余年,在配方、广告语、包装装潢、商标等方面多次展开诉讼 [6] - 2012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就红罐包装装潢权益诉讼,广东省高院一审判令加多宝停止侵权并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1.5亿元,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红罐包装由两家共享 [6] - 2023年广东省高院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连带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约3.17亿元,该案目前仍在上诉中未有定论 [7] - 专家预计此次海外商标争夺将演变为多国分案诉讼,大概率是一场拉锯战,长期争讼将加剧双方海外拓展成本,延迟国际市场布局节奏 [7] 国内凉茶行业现状 - 白云山2025年半年报显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8.38%,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15.87% [8] - 2024年王老吉营收87.64亿元,同比下降12.47%,净利润下降24.38%,2025年增长建立在2024年业绩低谷之上 [8] - 行业报告显示2016年后中国凉茶零售规模进入震荡模式,2014至2023年10年增幅约20%,明显进入增长停滞区间 [8] - 分析认为长达10余年的凉茶战透支了行业整体影响力,凉茶在2010年第一品类的地位已被能量饮料、茶饮料、气泡水等品类击败并边缘化 [9][10] - 巨头缠斗导致企业在产品创新、渠道升级和品牌建设上投入受限,错失饮料行业向健康化、功能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削弱了品类延展性 [9]
年销30亿的国货骄傲大窑汽水,为何最终卖身美国资本?
虎嗅· 2025-10-18 10:02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聘请吴京作为品牌代言人 [1] - 公司被描述为“守护国产汽水最后荣光” [1] - 公司最终选择出售给美国投资巨头 [1] - 公司是过去三年最令人瞩目的国产碳酸饮料品牌 [1] 品牌形象 - 品牌被冠以“战狼”饮料的称号 [1]
1个农夫山泉≈23个华润饮料,怡宝水战输在哪?解开市值悬殊之谜
新浪财经· 2025-10-18 09:08
市值对比 - 农夫山泉市值为5994亿港元,华润饮料市值为264亿港元,两者相差23倍 [1] 盈利能力 - 农夫山泉上半年毛利率达60.3%,华润饮料毛利率为46.7%,盈利能力存在显著差距 [1] 业务结构 - 农夫山泉构建“水+饮料”双引擎,茶饮料营收占比高达39.4% [1] - 华润饮料业务中饮料业务仅占15.4%,对包装水依赖度更高 [1] 供应链模式 - 农夫山泉采用全自产模式 [1] - 华润饮料超半数产品依赖代工,每年需支付约20亿元合作生产伙伴服务费,挤压利润空间 [1] - 华润饮料计划到2025年将自有产能提升至60%以上 [1]
2025年第41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10-18 08:05
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 - 当代年轻人推崇灵活、碎片化的"轻养生"方式,将健康融入日常生活,如自制养生饮品和使用便携产品 [2] - 商家通过概念包装推出高价"功能水"和养生产品,利用健康焦虑推动消费,但实际效果存疑 [2] - 今年中秋月饼市场呈现"健康化"趋势,低糖、药膳月饼受年轻人追捧,18-35岁人群占健康消费的83.7% [4] - 南方传统甜品糖水以"轻养生"概念在兰州走红,凭借天然食材、药膳理念和健康属性覆盖全年龄段客群 [15] 预制菜行业发展与管理 - 日本预制菜产业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国民餐桌常态,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超60% [5] - 日本预制菜定义明确,强调已完成烹饪、加热即可食用,核心关注点在于严格控制添加剂,法规体系完善 [3] - 日本食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预制菜品质,严格的监管体系包括全链条追溯和中心温度检测保障安全与品质 [5] - 中国预制菜市场认知混乱,若无法解决添加剂与加工合规问题,行业发展将面临挑战 [3] 瓶装水与饮料市场竞争 - 2025年上半年瓶装水市场格局生变,农夫山泉净利润同比增长22%,华润怡宝净利润暴跌28.7% [6]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水源地、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成为关键 [6] - 袋装饮料市场近期热度持续攀升,微信指数显示其关注度甚至超过网红饮品,被视为饮品行业的新蓝海 [7] - 足力健跨界卖饮料,在郑州开设约20家有机食品门店,吸引9万付费会员,饮品销量近60万瓶 [16] 蛋白饮料与含乳饮料市场 - 蛋白饮料营养功能性契合健康饮食趋势,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586亿元 [8] - 承德露露作为行业代表企业,2024年上半年营收16.34亿元,主打杏仁露等植物蛋白产品 [8] - 李子园凭借甜牛奶饮料成为细分市场隐形冠军,2023年营收达14.12亿元,市占率高达49.6% [25] - 李子园通过极致的性价比和精准的早餐场景定位,全国终端网点超50万个,早餐店占比30% [25] 方便面与休闲食品行业转型 - 方便面行业面临"不促销没销量,促销没利润"的困境,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侵蚀企业利润 [10] - 康师傅推出"特别特鲜泡面",旨在通过技术突破将产品从"快餐饱腹"升级为"品质正餐" [18] - 洽洽食品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成为坚果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19] - 绝味鸭脖构建覆盖全国的24小时高效运营体系,冷链网络配送半径达500-800公里 [21] 中式养生饮品创新 - 中式养生水市场迅速崛起,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88%,2028年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22] - 山东企业凭借中医药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布局,如潍坊企业推出首款红豆薏米水,东阿阿胶创新茶饮品牌 [22] - 济南盒马鲜生超市出现多款"中式养生水",如苹果黄芪水、铁皮石斛玉竹水等,迎合年轻人"朋克养生"需求 [24] - 行业面临同质化严重、标准缺失等问题,需突破同质化开发差异化配方并建立专属标准体系 [24] 品牌创新与渠道变革 - 三元股份聚焦低温鲜奶领域,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33%,在北京鲜奶市场占有率58.3% [12][13] - TATA与IP"黄油小熊"联名合作实现线上销售增长53%,新增粉丝提升343%,Z世代占比显著增加 [14] - 肯德基在苏州实现第100家"车速取"车道餐厅和200家"沿街取"餐厅,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便捷性 [17] - 盒马推出HPP益生元果汁饮料,喜茶联名推出牛肝菌冰淇淋,行业新品聚焦健康、地域特色和跨界创新 [11]
可口可乐加码在华投资 河南、陕西两地新厂建成投产
新京报· 2025-10-17 23:39
公司产能与供应链投资 - 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在陕西与河南的两大新厂建成投产,大湾区智能绿色生产基地完成主体封顶 [2] - 近三年公司已对五个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投资,涵盖工厂建设、产能扩容及智能改造 [2] - 陕西新厂规划7条饮料生产线与1条糖浆生产线,具备多品类协同生产能力 [3] - 河南新厂年产能预计突破100万吨,可服务中原地区近一亿消费者 [3] - 充足的产能储备与广泛配送网络将确保节假日与消费高峰期间的产品稳定供应 [3]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以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为双引擎,推动构建高效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2] - 陕西新厂配备多条数字化生产线,以智能供应链中台系统为“工业大脑”,深度融合AI技术 [2] - 智能系统集成采购、能源、生产、物流等数智平台数据,实现全流程智能调度 [2]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河南新厂集成智慧热水中心、智能制冷、光伏发电等30多项节能减碳、水资源优化举措 [2] - 智慧热水中心综合利用热能,减少蒸汽用量60%以上 [2] - 光伏发电为生产提供清洁能源,推动绿色运营 [2] 市场战略与本土化承诺 - 陕西新厂作为西部地区核心枢纽,将显著提升西安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市场供给能力及服务效率 [3] - 公司联动中粮和太古两大装瓶合作伙伴,通过强化区域供应链网络深化本土价值链 [3] - 公司表示中国市场充满机遇,是持续投入、坚定深耕的信心之源,将长期扎根中国 [3]
可口可乐加码在华投资,河南、陕西两地新厂建成投产
贝壳财经· 2025-10-17 23:36
产能扩张与供应链升级 - 公司在中国陕西与河南的两大新厂建成投产,大湾区智能绿色生产基地完成主体封顶 [1] - 近三年公司已对五个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投资,涵盖工厂建设、产能扩容以及智能改造 [1] - 陕西新厂规划布局7条饮料生产线与1条糖浆生产线,具备多品类协同生产能力 [2] - 河南新厂年产能预计突破100万吨,可服务中原地区近一亿消费者 [2]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陕西新厂配备多条数字化生产线,以智能供应链中台系统为“工业大脑”,深度融合AI技术,集成采购、能源、生产、物流等数据 [1] - 河南新厂集成智慧热水中心、智能制冷、光伏发电等30多项节能减碳、水资源优化举措 [1] - 智慧热水中心综合利用热能,减少蒸汽用量60%以上,光伏发电为生产提供清洁能源 [1] 市场布局与战略意义 - 陕西新厂作为西部地区核心枢纽,将显著提升西安及整个西部地区的市场供给能力及服务效率 [2] - 充足的产能储备与广泛的配送网络将确保节假日与消费高峰期间的产品稳定供应 [2] - 公司联动中粮和太古两大装瓶合作伙伴,通过强化区域供应链网络、深化本土价值链来响应市场变化,构建韧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