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

搜索文档
早C晚A先驱加入欧莱雅高档部门
36氪· 2025-06-10 14:27
收购交易概述 - 欧莱雅集团已签署协议收购英国高端护肤品牌Medik8的多数股权,交易完成后Medik8将加入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1] - 欧洲私募股权公司Inflexion将保留少数股权,品牌创始人Elliot Isaacs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现任管理团队留任[3] - 欧莱雅将合并Medik8财务报表并拥有完全收购少数股权的期权,交易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完成[3] 品牌背景 - Medik8由英国药理学家Elliot Isaacs创立于2009年(品牌官方称2004年),专注于解决肌肤衰老、痘痘等皮肤问题[7] - 品牌拥有300余名员工,产品销往7000多家专业诊所,与数万家皮肤美疗诊所和高端SPA合作[7] - 明星产品包括水晶视黄醇精华和采用"CSA护肤哲学"(维C+防晒日间使用,维A夜间抗老)的产品线[7] - 产品价格区间为25-89英镑(约243-866元人民币),定位高端专业护肤[7] 财务表现 - Medik8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2025年全球营收预计达1.15亿美元(约8.26亿元人民币)[12]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收购金额为10亿欧元(约82亿元人民币),但官方未确认具体金额[12]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强化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品牌矩阵,该部门目前拥有兰蔻、赫莲娜等26个品牌[13] - 高档化妆品部门近年增速放缓,2023-2025Q1仅为个位数增长,2023年起失去集团最大事业部地位[15][18] - 欧莱雅表示Medik8"具有强大全球增长潜力",能与现有护肤组合形成互补[18] - Medik8在功效护肤领域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渠道积累将为欧莱雅拓展高端市场提供竞争优势[19]
欧莱雅收购早C晚A创始品牌Medik8,再发力高端市场
观察者网· 2025-06-10 13:37
收购交易概况 - 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英国专业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 交易价格约10亿欧元 预计未来几个月完成 [1] - 交易完成后 创始人Elliot Isaacs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 私募股权公司Inflexion保留少数股权 欧莱雅拥有完全控股权 [11] 品牌定位与产品特性 - Medik8将被纳入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 反映功效护肤高端化趋势 类似2023年收购的Aesop归入奢侈品部门 [1] - 品牌拳头产品Crystal Retinal维生素A精华液售价56-135欧元 价格带与Aesop相近 [1] - 品牌以"成分为核心" 拥有生物化学专家团队和多项机密专利技术 区别于Aesop"自然与科学"理念 [7] - 产品线覆盖抗衰老 祛斑修复 毛孔紧致 去红血丝等六大肌肤问题 采用CSA护肤系统和独家专利成分Oxy-R [8][9] 财务与市场表现 - Medik8在截至2023年9月的12个月中实现营收4530万英镑 税前利润1560万英镑 [11] - 预计2023年全球销售收入达1.15亿美元 欧莱雅入主后将提振品牌营销和渠道扩展 [11] - 已建立全渠道销售网络 覆盖欧美主要线上/线下零售渠道 曾尝试通过美博会进入中国市场但未成功 [8][11] 品牌历史与研发背景 - 由药理学家Elliot Isaacs于2004年创立 首创"早C晚A"护肤理念并开发CSA系统 [1] - 研发团队包含生物化学专家 药理学家 皮肤学家等 专研H E O保湿修复技术 [7][9]
A股美容护理板块午后再度拉升,洁雅股份涨超15%,华业香料此前涨停,水羊股份涨超8%,青松股份、拉芳家化、上海家化、科思股份、贝泰妮等跟涨。
快讯· 2025-06-10 13:14
A股美容护理板块表现 - 美容护理板块午后再度拉升 [1] - 洁雅股份涨幅超过15% [1] - 华业香料此前涨停 [1] - 水羊股份涨幅超过8% [1] - 青松股份、拉芳家化、上海家化、科思股份、贝泰妮等跟涨 [1]
美容护理概念股持续走高 水羊股份、洁雅股份双双涨超10%
快讯· 2025-06-10 13:11
美容护理概念股表现 - 水羊股份、洁雅股份盘中涨幅均超过10% [1] - 华业香料此前涨停 [1] - 青松股份、可靠股份、豪悦护理涨幅超过5% [1] - 润本股份、敷尔佳等个股跟涨 [1]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妆品行业呈现温和复苏与国货崛起双重主线 [1] - "颜值经济"持续升温推动行业增长 [1] - 悦己消费理念深化带动"情绪消费"成为美妆赛道核心增长引擎 [1]
2025年美容护理中期投资策略:领跑新消费,美妆个护全面崛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12:18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容护理板块25年初至今表现亮眼,预计25H2势能持续,新成分、新细分赛道发力 [4] - 化妆品、医美、电商板块均有发展机遇,推荐关注相关优质公司 [4] 板块综述 美容护理板块复盘 - 25Q2起美容护理行业大幅跑赢申万A股指数,化妆品、个护、医疗美容表现亮眼 [8] - 政策利好、估值回调、新消费概念崛起等因素推动板块增长 [8] 指数表现 - 25年初至今SW美护指数增长13.4%,领跑31个SW行业,个股涨跌幅在-73%-151%之间 [10][12] 部分公司业绩与估值季度回顾 - 24Q4起板块估值回暖,国货个护、化妆品增长提速,重点公司业绩与估值双升 [13] 化妆品 品牌矩阵 - 美妆个护赛道市场容量大、细分多,品牌/产品周期明显,品牌矩阵建设与细分赛道布局潜力大 [19][20] 国潮 - 国潮元素在美护、首饰、电影游戏等领域风头强劲,助力国货品牌崛起 [22][23] IP联名 - “谷子”经济崛起,美妆+IP联名迎合情绪消费,如毛戈平故宫系列成为经典 [24] 国际集团表现 - 25Q1国际集团业绩波动,旅游零售市场下滑影响深远,中国常规市场竞争激烈 [29] 个护 国产替代 - 洗护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趋势向上,众多品牌焕发生机 [32] 竞争格局 - 外资主导市场,本土品牌有望破局,国内领先企业纷纷加入洗护领域 [36] 高端市场 - 高价格带商品增长迅猛,依靠功效成分+情绪价值建立用户心智,品质体验拉高品牌溢价 [44] 性价比市场 - 质价比销量大且增长稳健,强市场洞察突破细分赛道,快反供应链支撑品牌延展力 [45] 医美 产业链 - 上游技术壁垒高,毛利率最高;中游为医美机构和获客渠道 [51][54] 再生材料 - 2025年再生板块迎新品上市,品牌推出细分化产品应对竞争 [55] 注射类产品 - 透明质酸针剂价格带宽广、功效全面,国货抢占平价市场,高端市场初步试水成功;肉毒素市场潜力十足 [57][58] 胶原蛋白 - 胶原蛋白赛道备受期待,预计25年巨子生物等公司将推出相关医美产品 [59][62] 公司综述 化妆品公司 - 上美股份、珀莱雅、毛戈平、若羽臣、润本股份、丸美生物、巨子生物、上海家化等公司各有优势,发展态势良好 [65] 投资建议 - 化妆品推荐上美股份、珀莱雅等公司,建议关注贝泰妮、华熙生物等;医美推荐爱美客,建议关注朗姿股份;电商板块建议关注南极电商 [102] 估值 - 给出化妆品医美行业估值比较表,包括各公司股价、市值、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103]
韩妆单品牌店TOP3,它又被卖了
36氪· 2025-06-10 12:01
公司收购动态 - Goodai Global计划以1500亿韩元(约7.93亿元人民币)收购思亲肤,并与The Hahm Partners组成财团成为首选投标人 [1] - 思亲肤当前出售方为私募股权机构Pine Tree Partners,此次为品牌第二次易主 [1][3] - Goodai Global成立于2016年,已拥有Beauty of Joseon等热门品牌,收购将丰富其韩系美妆品牌矩阵 [4] 思亲肤品牌发展历程 - 思亲肤为韩国第一代独立美妆品牌,2004年凭借"以食护肤"理念走红,曾为韩妆单品牌店TOP3 [1][5] - 2012年销售额达1850亿韩元(约9.78亿元人民币)的峰值,但2013年起营收骤降,2014年净利暴跌250% [5] - 2015年激进扩张全球门店至1000家(中国超300家),但负债率于2017年达781.1%,负债434亿韩元(约2.29亿元人民币) [6] 中国市场表现与困境 - 2008年进入中国后与悦诗风吟等掀起单品牌店热潮,但2015年后因MERS病毒、中韩萨德矛盾等因素销售恶化 [5][6] - 2017年中国销售额仅50亿韩元(约0.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45%,2018年申请破产保护并关闭中国线下门店 [6][7] - 目前在中国无官方直营渠道,仅通过跨境电商及社交媒体维持曝光,但消费者仍存在购买需求 [7] 行业趋势分析 - 思亲肤的衰落反映韩系单品牌店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式微,悦诗风吟、菲诗小铺等2017年销售额均下滑超16% [9] - 本土单品牌店如蜜思肤2024年营收1.30亿元(同比降14.8%),净利润骤降51.17%至1242.49万元 [10] - 单品牌店面临电商冲击、集合店挤压及运营成本高企等问题,消费者偏好多品牌选择与专业化品类 [11]
资生堂日本CEO易主 技术高管集体晋升
犀牛财经· 2025-06-10 11:57
资生堂高管变动 - 资生堂日本地区CEO及其他领导结构发生变更 新任命将于7月1日生效 [2] - 原副社长中田幸治被任命为资生堂日本CEO 藤原健太郎卸任日本CEO但保留集团董事、社长、总裁兼CEO职位 [3] - 变更涉及多个高级管理部门包括集团CEO、IT部副总裁、供应链副总裁等 [3] - 多名高管获得晋升 如三田悠希晋升为全球信息技术治理部门副总裁 杜弗兰克晋升为全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部门副总裁 [3] 高管变动背后的战略调整 - 资生堂正推动技术治理与数字化战略升级 IT部门从本土运维转向全球协同管控 [4] - 供应链体系加速垂直整合 从工厂到总部再到全球的三层供应链体系正在打通 [4] - 具有制造经验的大川野宗进入集团供应链决策层 [4] - 人事变动呈现区域业务整合、领导层年轻化和管理层精简的趋势 [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资生堂营收2282亿日元(约11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9% [4] - 一季度净利润4.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27% [4] - 2024年度营业利润暴跌73.1% 公司归因于中国市场消费支出下降 [4] - 2025年1月至4月已有12位高管岗位发生变动 [4] 行业动态 - 2025年多家国际美妆品牌发生高管变动 包括雅诗兰黛更换CEO 欧莱雅旗下兰蔻品牌全球CEO卸任等 [5] - 中国区负责人调整明显 利润暴跌是普遍因素 [5] - 雅诗兰黛等品牌也将业绩下滑归因于中国区消费疲软 [5]
欧莱雅又买了一个高端科学品牌
36氪· 2025-06-10 11:29
收购交易概述 - 欧莱雅集团签署协议收购英国护肤品牌Medik8的多数股权,并保留未来全面收购少数股东股权的权利 [1][2] - 交易金额未披露,但Medik8企业价值约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 [3] - 交易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完成后Medik8将纳入欧莱雅集团财务报表 [3] - 私募股权公司Inflexion将继续作为少数股东,品牌创始人Elliot Isaacs及现有管理委员会将保留 [3] 品牌定位与战略 - Medik8将被纳入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而非此前猜测的皮肤科学美容部门 [1][3] - 此次收购增强了欧莱雅高档产品组合,增加了一个以科学为依托的高端护肤品牌 [4] - Medik8定价亲民,与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现有品牌矩阵高度互补 [4] - 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门目前拥有24个品牌,涵盖护肤、彩妆、香氛等多个品类 [7] Medik8品牌背景 - Medik8由英国药理学及生物化学专家Elliot Isaacs于2009年创立,专注于科学配方护肤品 [8] - 品牌最早提出CSA护肤哲学理念(即"早C晚A"概念雏形) [8] - 明星产品Crystal Retinal系列针对不同护肤需求开发多种浓度视黄醇产品 [10] - 产品线涵盖抗衰老、痘痘、色斑、敏感等肌肤问题解决方案 [10] - 品牌与高校及皮肤科医生保持密切合作,产品销往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 [10]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在截至2023年9月的一年里,Medik8营收为4530万英镑(约4.4亿元),税前利润为1560万英镑(1.5亿元) [18] - 2024年销售额增长高达50% [18] - 在私募基金Inflexion投资期间,员工数量和销售额均增长两倍,美国收入份额增长七倍 [11] - DTC渠道销售额实现六倍增长 [10] 中国市场情况 - Medik8曾试图借"早C晚A"风口布局中国市场,但本土化推进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11] - 目前在中国已无官方线上销售渠道,仅有部分代购店铺有售 [12] - 品牌官方公众号更新停留在2021年5月,官方商城链接已失效 [11][12]
进口化妆品金额创5年最低
36氪· 2025-06-10 08:38
进口美妆市场表现 - 2024年5月进口化妆品数量3.12万吨同比增长7.7%但金额101.9亿元同比下滑4.9% [1] - 1-5月累计进口数量14.21万吨同比增长8.6%但金额503.7亿元同比微降0.2% [3] - 进口金额为近5年最低值较2021年同期差距达150亿元 [11] 国际美妆集团在华困境 - 雅诗兰黛亚太市场受中国香港和韩国拖累中国大陆仅中个位数增长 [15] - 联合利华中国市场高个位数下滑预计下半年改善 [15] - LVMH亚太区下滑11%因中国消费未回暖 [15] - 欧莱雅中国增长停滞仅0.2%-0.3%受旅游零售疲软影响 [15] 品牌调整与市场策略 - ORBIS、TATCHA、ColourPop等外资品牌2025年陆续关闭中国线上渠道 [18] - 国际品牌加速下沉三四线城市欧莱雅计划覆盖5000个购物中心 [20] - 部分品牌如NOBLE ISLE因关税压力降价10%以保市场份额 [20]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转向中端/平价替代品国货珀莱雅登顶618预售榜 [20] - 需求更注重性价比与质价比文化共鸣成为新消费决策因素 [21]
联合利华中国区高层大“换血”
第一财经· 2025-06-09 18:46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5月26日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钟兆民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 由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接任 [2] - 同时变更高级管理人员备案 原团队钟兆民、徐卓、朱筱瑾、严岚调整为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徐卓、朱筱瑾、严岚 [2] - 其他事项备案同步更新 涉及开户许可证 统计证等行政文件 [2]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成立于1999年8月 注册资本3 1亿美元 由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3] - 经营范围覆盖个人卫生用品销售 美发饰品生产 化妆品批发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 [3] - 钟兆民此前担任联合利华北亚区供应链副总裁 2022年9月起接任中国区董事长 并兼任广州公司董事长 [3] 新任管理层履历 - 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于2025年3月调任中国区 此前在印尼市场担任美妆与健康业务供应链负责人 [3] - 全球层面 原CEO司马翰(Hein Schumacher)于2025年2月宣布卸任 由CFO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接任 [4] 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区业绩呈现高个位数下滑 主力品牌清扬和Lifebuoy均出现销售下滑 [4] - 司马翰任期内推行"瘦身增肌"战略 包括剥离冰淇淋业务 全球裁员及削减部分品牌 [4] - 中国区近年人事变动频繁 2024年11月瞿巍卸任投资公司董事长 由陈戈接任 [3][4] 高管职业轨迹 - 瞿巍职业经历具有代表性 1998年加入联合利华 后跳槽至达能 2016年回归并历任家庭护理品类副总裁 2022年升任中国区总裁 [4] - 司马翰在联合利华任职不足两年 此前曾任荷兰皇家菲仕兰CEO 并拥有亨氏亚太区转型经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