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扬

搜索文档
突发,联合利华高管团队面临大面积审查,继7500人裁员计划后宣布25%高管“改组”
36氪· 2025-09-04 11:37
联合利华的高管团队,或将迎来一次大换血。 除了裁员瘦身,联合利华还在对业务板块动刀。 突发变革 昨日,联合利华在巴克莱全球消费品大会上表示,将对前200个关键管理岗位展开逐一审查,大约四分之一的高管可能被"改组"。 新任首席执行官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在会上直言,会对这些高管逐一评估,追问:"他们是否足够优秀?配得上联合利华应有的水 准?"言词之间,对提升管理层战斗力的决心相当坚定。 据了解,上述审查是联合利华更广泛组织和运营变革的一部分。 今年3月,这家公司就宣布了大规模瘦身计划:未来三年将在全球精简约7500个岗位,以节省约8亿美元成本。这一裁员数量相当于联合利华全球员工总数 的约5.9%。 值得注意的是,这波岗位缩减主要针对白领群体。换言之,从总部到各地区办公室,一场"断尾求生"式的人员优化正在进行。联合利华方面希望通过精简 机构、减少层级,提升运营效率和利润率。 今年年初,公司宣布将整体剥离旗下冰淇淋业务(包括梦龙、可爱多等品牌),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冰淇淋板块占联合利华全球销售额约16%,在部 分国家贡献高达三成以上营收。这项剥离被视为战略性举措,旨在剔除 ...
Quince获融资;大悦城地产拟退市;雀巢任命在华咖啡负责人
搜狐财经· 2025-08-02 11:33
DTC品牌Quince融资 - Quince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2亿美元 估值超过45亿美元 较年初翻倍 [3] - 本轮融资由Iconiq Capital领投 显示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及增长前景的强烈信心 [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主打"平价的奢侈品"定位 产品涵盖服装 配饰 家居用品等直销品类 [3]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开发与国际扩张 巩固全球市场竞争地位 [3] 菲仕兰出售罗马尼亚业务 - 菲仕兰将罗马尼亚业务出售给Bonafarm集团 涵盖Napolact乳制品品牌及相关生产设施 [5] - 交易需获罗马尼亚监管批准 预计2025年12月底完成 [5] - 此举旨在精简欧洲业务 更有效地整合资源 [5] 玛氏收购Kellanova进展 - 欧盟委员会暂停对玛氏360亿美元收购Kellanova的反垄断调查 等待公司提交所需数据 [7] - 收购完成后玛氏将新增Pop Tarts Rice Krispies等知名品牌 [7] - 调查将在信息提交后恢复 决策截止日期已从10月31日延长 [7] 大悦城地产私有化 - 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 以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撤销港股上市地位 [9] - 涉及4,729,765,214股计划股份注销 [9] - 公司业务涵盖商业住宅开发 购物中心 写字楼 酒店等领域 [9] 阿迪达斯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60亿欧元同比增长12% 营业利润5.46亿欧元同比增长58% [12] - 上半年营收121.05亿欧元同比增长14% 营业利润12亿欧元同比增长70% [1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第二季度51.7% 上半年51.9% [12] 杰尼亚集团财报 - 上半年营收9.277亿欧元同比下降3.4% 第二季度营收4.689亿欧元下降5.7% [13] - 杰尼亚品牌销售额微升0.8%至5.704亿欧元 Thom Browne下降22.5%至1.292亿欧元 [13] - DTC收入增长4.2%至6.98亿欧元 占品牌产品收入82% [13] - 大中华区收入下降16.2%至2.231亿欧元 美洲增长6.8%至2.627亿欧元 [14] 联合利华业绩与调整 - 上半年营业额下滑3.2% 净利润减少5.1% 仅冰淇淋业务微增0.2% [17] - 计划剥离冰淇淋业务并裁员7500人 现金流下降50% [17] - 大中华区市场因清扬 奥妙等品牌销售疲软拖累整体业绩 [17] 星巴克战略调整 - 将逐步关闭或改造纯数字化门店 优化线上下单算法 [19] - 强调"第三空间"消费体验 允许顾客不订餐使用门店设施 [19] - 2024年初约1/8顾客因等待时间过长放弃订单 [19] 人事变动 - Jil Sander首席执行官Serge Brunschwig离职 OTB集团CEO Ubaldo Minelli接任 [21] - 雀巢任命Pamela Takai为在华咖啡业务负责人 三季度起任职 [23]
联合利华中国高层变动背后:市场挑战与战略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6-10 13:14
高层变动 - 联合利华中国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钟兆民卸任 由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接任 [1] - 此次变动是联合利华全球管理层调整的一部分 2025年2月全球CEO司马翰卸任由CFO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接任 [3] - 新任中国区董事长ROLAND此前在印尼市场担任美妆与健康业务供应链负责人 显示公司对中国美妆与健康市场的战略布局 [3][7] 中国市场表现 - 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近40个品牌 涵盖美妆与健康、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 [4]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呈现高个位数下滑 清扬、Lifebuoy等品牌均出现下滑 [4] - 面临本土品牌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 本土品牌凭借市场了解和价格优势抢占份额 [4] 战略调整 - 组建由10大品牌构成的高端美妆矩阵 覆盖护肤、彩妆、护发三大赛道 [6] - 其中8个品牌已完成中国市场线上渠道铺设 正在拓展线下市场 [6] - 优化品牌组合 关闭Tatcha天猫海外旗舰店和清洁美妆品牌REN [6] 未来展望 - 高层变动是公司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任董事长将带来供应链管理经验 [7] - 公司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潜力 通过人事调整和战略优化寻求长期发展 [7][9] - 未来表现取决于战略执行效果和市场反馈 [9]
联合利华中国区高层大“换血”
第一财经· 2025-06-09 18:46
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5月26日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钟兆民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 由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接任 [2] - 同时变更高级管理人员备案 原团队钟兆民、徐卓、朱筱瑾、严岚调整为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徐卓、朱筱瑾、严岚 [2] - 其他事项备案同步更新 涉及开户许可证 统计证等行政文件 [2]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成立于1999年8月 注册资本3 1亿美元 由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3] - 经营范围覆盖个人卫生用品销售 美发饰品生产 化妆品批发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 [3] - 钟兆民此前担任联合利华北亚区供应链副总裁 2022年9月起接任中国区董事长 并兼任广州公司董事长 [3] 新任管理层履历 - 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于2025年3月调任中国区 此前在印尼市场担任美妆与健康业务供应链负责人 [3] - 全球层面 原CEO司马翰(Hein Schumacher)于2025年2月宣布卸任 由CFO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接任 [4] 中国市场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区业绩呈现高个位数下滑 主力品牌清扬和Lifebuoy均出现销售下滑 [4] - 司马翰任期内推行"瘦身增肌"战略 包括剥离冰淇淋业务 全球裁员及削减部分品牌 [4] - 中国区近年人事变动频繁 2024年11月瞿巍卸任投资公司董事长 由陈戈接任 [3][4] 高管职业轨迹 - 瞿巍职业经历具有代表性 1998年加入联合利华 后跳槽至达能 2016年回归并历任家庭护理品类副总裁 2022年升任中国区总裁 [4] - 司马翰在联合利华任职不足两年 此前曾任荷兰皇家菲仕兰CEO 并拥有亨氏亚太区转型经验 [4]
美妆变局丨接连关闭旗下品牌 联合利华意欲何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9:47
品牌调整与战略聚焦 - 联合利华宣布关闭英国清洁美妆品牌REN,因内部因素和市场挑战导致品牌无法长期成功 [1] - 高端护肤品牌TATCHA退出中国自主运营线上渠道,仅保留丝芙兰等第三方销售,反映高端美妆战略调整 [1] - 新CEO Fernando Fernandez提出聚焦需求创造和高毛利业务的策略,一季度基础销售额增长3% [1][2] 组织精简与成本削减 - 2023年启动"增长行动计划",裁减7500名员工(占总人数6%),品牌组合从400余个缩减至30个核心品牌(占销售75%)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已减少6000名全职员工,预计年底节省5.5亿欧元 [2] - 冰淇淋业务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拆分,7月1日开始独立运营 [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8亿欧元(同比降0.9%),基础销量增1.3%,基础销售额增3.0% [1] - 五大业务板块一季度营收占比:美容与健康22%(33亿欧元)、个人护理22%(33亿欧元)、家庭护理21%(30亿欧元)、营养23%(34亿欧元)、冰淇淋12%(18亿欧元) [3] - 重申2025年全年基础销售增长指引3%-5%,预计下半年中国市场回暖 [3][5] 中国市场挑战与应对 - 中国一季度营收高个位数下滑,延续2024年中个位数下滑趋势 [1][5] - 清扬、卫宝等主力品牌受冲击,冰淇淋业务盈利能力承压 [1][6] - 采取数字化渠道拓展(30%中国数字预算投入抖音/快手)、FTC物流模式、合肥美妆工厂投产等措施 [5] 行业竞争格局 - 欧莱雅北亚区计划2025年在华增长5%,聚焦功效护肤,一季度销售额117.3亿欧元 [6] - 本土国货品牌崛起,在洗护、彩妆赛道对联合利华形成分流 [6] - 中国年轻消费者偏好线上社交化体验和个性化产品,传统品牌面临转型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