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
搜索文档
标普意外下调法国评级 欧元走势展现韧性
金投网· 2025-10-20 10:41
周一(10月20日)亚市早盘,欧元/美元微幅上涨,最新欧元兑美元汇率报1.1660,涨幅0.08%,尽管周 末传出不利消息,包括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敦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俄罗斯让步,以及标普意外下调 法国评级(Full Story),汇价在亚洲早盘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展现出一定韧性。 欧元在上周表现出色,欧元对美元汇率周线上涨0.31%,至1.1651,主要得益于法国政府暂停养老金改 革,总理勒科尔尼在不信任投票中幸存,缓解了政治不确定性。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7日晚发布报告,将法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评 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这是标普近一年半内第二次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标普原定11月底公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报告,但近期法国政局变化,该机构决定提前发布报告。报告指 出,尽管法国政府本周已向议会提交2026年预算草案,但法国"公共财政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这可能 抑制投资和私人消费,影响经济增长,进而拖累整体经济表现。 从技术面看,图表显示21日布林带区间下移,10日与21日移动均线亦同步走低。日线动能指标呈中性 ——近期反弹后留下中性格局。 阻力方面,上周五高点1 ...
中证协、交易商协会将开展这一评价
经济网· 2025-10-20 10:27
市场成员评价是指投资人、专家等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情况的评价。 监管自律评价是指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自律组织、市场基础设施对信用评级机构合 规执业能力等情况的评价。 根据信用评级机构在评价期间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等情况,在评价总分基础上进行相应加分。根据信用评 级机构及相关人员在评价期间受到司法机关刑事处罚、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或行政监 管措施、自律组织自律措施等情况,在评分总分基础上进行相应扣减,并实行累积减分,因同一行为被 采取相关措施时,按最大扣分值扣减。 参加评价的评级机构应按要求提交和披露自评材料,并保证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加盖公章)。参与 打分的市场机构和专家分别将加盖公章(或部门章)和签名的打分表反馈至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 评价材料及打分表可使用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报送系统、NAFMII综合平台存续期服务系统提交,或通 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 参与评价的机构和相关人员应客观公正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价,并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可能影响 市场评价公正性的有关信息,如与评价工作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据悉,本次评价期为 ...
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公布 前80%入围一二类
证券时报· 2025-10-20 02:02
近日,中证协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联合开展2025年度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化评价的通 知》(下称《通知》)。将根据市场化评价情况将信用评级机构分为一、二、三、四类,原则上评价得 分前80%的排在第一类或第二类,得分后20%的排在第三类,被责令停业整改、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损 害行业声誉的排在第四类。 其中,业务基础评价主要反映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质量和业务情况,包括评级质量、机构与人员管 理、合规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评价指标。市场成员评价是指投资人、专家等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 量和服务能力等情况的评价。监管自律评价是指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自律组织、市 场基础设施对信用评级机构合规执业能力等情况的评价。 具体来看,将根据信用评级机构在评价期间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等情况,在评价总分基础上进行相应加 分。根据信用评级机构及相关人员在评价期间受到司法机关刑事处罚、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行 政处罚或行政监管措施、自律组织自律措施等情况,在评分总分基础上进行相应扣减,并实行累积减 分,因同一行为被采取相关措施时,按最大扣分值扣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据介绍,评价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 ...
中证协、交易商协会将开展这一评价!
券商中国· 2025-10-19 12:0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证协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联合发布通知,将对14家信用评级机构开展2025年度市场化评价工作,旨在加强自律管理并提升评级质量和行业公信力 [1][2] 评价目的与对象 - 评价目的在于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自律管理,引导评级机构提升评级质量和行业公信力,助力多层次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2] - 评价对象为在评价期内开展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评级业务的14家信用评级机构 [2] 评价流程与时间安排 - 参加评价的评级机构需提交和披露加盖公章的自评材料,并保证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2] - 参与打分的市场机构和专家需将加盖公章或签名的打分表反馈至协会,可通过指定系统或电子邮件提交 [2] - 评价材料及打分表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 [2] 评价指标体系 - 评价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评价指标体系基准分为100分 [3] - 指标体系包括业务基础评价(总60分)、市场成员评价(总30分)和监管自律评价(总10分)三类指标,并设置减分项和加分项 [3] - 业务基础评价主要反映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质量和业务情况,包括评级质量、机构与人员管理、合规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评价指标 [3] - 市场成员评价是指投资人、专家等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情况的评价 [4] - 监管自律评价是指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自律组织等对评级机构合规执业能力等情况的评价 [4] 评分与分类规则 - 根据评级机构在评价期间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等情况进行相应加分,根据其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或自律措施等情况进行相应扣减,并实行累积减分 [4] - 中证协及交易商协会将根据市场化评价情况把信用评级机构分为一、二、三、四类,并根据评价得分高低在各类别中排序 [4] - 原则上评价得分前80%的排在第一类或第二类,得分后20%的排在第三类,被责令停业整改、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损害行业声誉的排在第四类 [4]
【环球财经】标普下调法国信用评级至“A+”
新华财经· 2025-10-18 21:47
评级下调行动 -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 评级展望为稳定[1] - 这是标准普尔在一年半内第二次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2] - 惠誉于9月12日将法国评级从AA-下调至A+ 并给出稳定展望[2] 评级下调原因 - 法国公共财政不确定性依然高企是标准普尔此次下调的主要原因[1] - 新政府暂停2023年启动的养老金改革被视为增加财政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 - 法国当前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政治不稳定阻碍了财政整顿进程[1] 财政状况与预测 - 标准普尔预测到2028年底法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将升至121%[1] - 法国政府目标将2025年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5.4%[1] - 在假设2026年预算草案不被修改的情况下标准普尔预计法国政府赤字占GDP比重将于2026年略降至5.3%[1] - 若要扭转政府债务持续上升的趋势法国仍需采取更大力度的财政整顿措施[1] 市场影响与后续关注 - 两家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已对法国经济作出一致判断反映出市场对法国财政前景的信心正在快速减弱[2] - 外界关注焦点转向穆迪该机构预计将在本月24日更新对法国的主权评级[2] - 若评级机构继续下调评级法国的借贷成本或将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利息支出将高达约550亿欧元[2] 政府回应 -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回应称已注意到标准普尔的决定并重申政府将2025年赤字率控制在GDP5.4%的承诺[2]
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新华社· 2025-10-18 18:22
评级下调行动 - 标准普尔将法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 [1] - 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1] - 此为标普近一年半内第二次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 [1] - 另一评级机构惠誉已于今年9月将法国评级从AA-下调至A+ [1] 评级下调原因 - 法国公共财政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 [1] - 不确定性可能抑制投资和私人消费并影响经济增长 [1] - 若不额外采取有力措施削减赤字 法国财政整顿进展将慢于预期 [1] - 惠誉下调理由包括政治动荡持续 预算案久拖未决 债务水平持续上升 [1] 财政状况与预测 - 2025年法国公共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预计达到政府设定的5.4%目标 [1] - 法国政府本周已向议会提交2026年预算草案 [1] 相关方回应与后续 -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称评级下调是对清醒和责任的呼吁 [1] - 为增强市场和评级机构信心 政府与议会需共同努力通过预算案并保持财政稳定 [1] - 穆迪公司预计本月24日发布对法国的最新评级决定 [1]
跟随惠誉步伐,标普下调法国信用评级至A+
智通财经网· 2025-10-18 11:21
信用评级下调事件 - 标普将法国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 [1] - 此次下调意味着法国在不到一个月内失去了两家主要评级机构的“AA”评级 [1] - 标普对法国的评级展望为稳定 目前其评级比垃圾级高出六个层级 与西班牙和葡萄牙处于同一级别 [1] 政治与财政背景 - 法国正经历自1958年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政治动荡 [5] - 提前选举和国民议会的明显多数席位也不能保证中期财政整顿计划或经济改革的实施 [5] - 议会分裂成无法调和的少数派团体 政府放弃使用“第49.3条”宪法条款来绕过财政立法投票 [4] - 总理向反对派妥协 同意增加财政赤字支出并暂停马克龙的养老金改革方案 [4] 财政赤字与预算目标 - 2025年预算草案目标是将预算缺口占经济产出的比例从今年的5.4%降至4.7% [4] - 政府重申实现今年5.4%财政赤字目标的决心 并致力于在2029年前将赤字占GDP比例降至3%以下 [5] - 若将养老金改革推迟至2027年 预计2026年将损失4亿欧元 次年损失18亿欧元 [6] 市场影响与借贷成本 - 政治和财政问题引发法国资产抛售潮 导致该国借贷成本上升 [5] - 法国与德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在过去几周内上升了超过85个基点 此前该差值不到50个基点 [5][6] - 评级下调可能会迫使那些有严格投资标准的基金抛售法国债券 [1]
加纳过度依赖黄金风险过高
商务部网站· 2025-10-16 23:54
宏观经济稳定性 - 加纳近期实现的宏观经济稳定极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1] - 经济反弹的可持续性高度依赖于持续的高金价[1] 黄金价格风险 - 金价下跌将大幅减少加纳从其最大出口产品中获得的美元收益[1] - 外汇流入减少将导致国际储备缩水并侵蚀该国的外部缓冲[1] 货币与通胀影响 - 外汇流入减少会给塞地带来压力导致大幅贬值[1] - 塞地贬值将推高进口成本从而引发通胀大幅反弹[1] 货币政策展望 - 为应对通胀复苏加纳央行可能需要维持比市场预期更为紧缩的政策立场[1] - 央行可能通过提高利率来实现紧缩政策[1]
多家评级机构因违反一致性原则领罚单
金融时报· 2025-10-16 08:5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评级行业正处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高区分度且可比的全球人民币评级体系的关键阶段 但面临因业务模式创新和标准不一而违反监管一致性原则的挑战 [1][4][8] 监管处罚事件 - 2024年9月30日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因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时未遵循一致性原则及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1] - 2024年8月以来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因违反一致性原则管理规定等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处以62.9万元罚款 [6] - 2024年8月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因同时运行3C评级和发行人委托评级并对同一对象使用两套评级标准 违反一致性原则 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予以严重警告并责令整改 [6] 一致性原则的内涵与行业背景 - 一致性原则要求对同类评级对象或同一评级对象跟踪评级时采用一致的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 并充分披露调整 [3] - 一致性原则包含三个维度:跨时间的纵向稳定性与可追溯性 跨主体的横向可比性 以及过程的透明性与可重复性 [3] - 中国评级行业长期以发行人付费模式为主导 导致评级结果严重趋同且区分度不足 市场上超过九成的债券集中在AA级及以上 与成熟市场的正态分布形成鲜明反差 [3] 行业改革与创新探索 - 2021年8月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主动评级和投资者付费评级 并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的强制评级要求 [4] - 2023年3月 联合资信面向投资人推出高区分度的"3C评价体系" [4] - 2024年5月 中诚信旗下的中诚信信用分析推出基于"违约概率测度"的QE评级体系 [4] - 行业头部机构普遍尝试创新评级体系 旨在解决评级虚高问题 实现合理的区分度与国际接轨 [4][8] 机构对处罚的回应与行业现状 - 联合资信回应称 违反一致性原则是由于内部研发3C评级体系的团队与现有委托评级业务团队为同一套人马 在同时处理新旧两套体系时产生业务冲突和标准不一 而非有意对同一主体出具两个不同的公开评级 [7] - 联合资信表示 其面向投资人的3C体系是免费公开的试验产品 旨在探索新的高区分度评级体系 并非成熟产品或付费服务 [7] - 行业目前致力于建立属于自己的、经过市场检验的全球人民币评级体系 整体处于业务创新探索阶段 在方向、路径和监管边界上仍需摸索 [8]
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解读:特朗普关税3.0风波再起,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走势及发展
联合资信· 2025-10-14 20:40
2025年9月进出口表现 - 2025年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增长7.4%,贸易顺差为904.5亿美元[5]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6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2.78万亿美元增长6.1%,进口1.9万亿美元下降1.1%[5] - 2025年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增长1.3%、4.5%和6%,已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5] - 2025年9月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1.48%、12.63%和24.85%[7] - 2024年9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3%,对2025年9月数据形成低基数效应[6] 增长动力与结构优化 - 出口增长动力源于市场多元化、产品结构优化及全球AI浪潮带动的需求回升[3] - 市场多元化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和RCEP推进,东盟、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需求有效弥补传统市场波动[5] - 出口结构优化体现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及高端制造产品出口持续增长[5] 外部风险与展望 - 特朗普宣称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16] - 高关税可能反噬美国经济,推高其通胀并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且APEC会议在即,政策实际落地尚有回旋余地[3][17][18] - 四季度中国出口面临前期“抢出口”透支贸易量及贸易摩擦挑战,但通过市场多元化和结构优化仍具韧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