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

搜索文档
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快讯· 2025-06-26 16:57
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发现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1] - 首次揭示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 [1] - 发掘出优异等位基因为油菜高产分子育种提供全新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期货热点追踪】印度启动“作物战争”战略,甘蔗、豆类和油籽增产计划对全球市场有何影响?
快讯· 2025-06-25 21:35
印度"作物战争"战略对全球市场影响 - 印度启动甘蔗、豆类和油籽增产计划[1] - 战略可能改变全球农产品供需格局[1] - 重点关注三大作物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1] 甘蔗产业影响 -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产糖国调整产量[1] - 增产计划可能压低国际糖价[1] 豆类产业影响 - 印度是全球最大豆类消费国之一[1] - 产量提升或减少进口依赖度[1] 油籽产业影响 - 印度油籽产量增长将影响植物油进口[1] - 可能冲击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出口[1]
我国科学家发现“红蜘蛛”害螨的抗逆性“铠甲”
新华网· 2025-06-20 02:44
朱砂叶螨的危害与抗药性机制 - 朱砂叶螨危害1200多种植物,通过侵袭叶片破坏光合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柑橘、苹果、棉花等作物减产50%以上 [1] - 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是主要防治产品,但朱砂叶螨已对其产生严重靶标抗性,喷药效果大幅下降 [1] - 抗性个体表皮增厚,阻挡农药渗透并降低其他杀螨剂触杀活性,同时增强对高温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 [1] 朱砂叶螨表皮增厚机制 - 关键表皮蛋白基因CPR25释放环状RNA(circCPR25),后者作为"诱饵"保障表皮蛋白积累,促使表皮增厚 [2] - 表皮增厚机制帮助朱砂叶螨快速适应杀螨剂等不利环境,形成进化优势 [2] -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审稿人认为该机制为节肢动物抗药性进化提供新见解 [2]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 研究为针对性研发高效杀螨剂奠定基础,有望优化害螨科学防控方案 [2] - 成果有助于促进我国蔬菜、水果产业的绿色发展 [2]
亩产377.68公斤,“中油杂501”再创我国冬油菜单产新高
新京报· 2025-06-18 19:17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高产表现 - 200亩连片种植的"中油杂501"平均亩产高达37768公斤 创我国冬油菜百亩机械实收高产新纪录 [1] - 在陕西蒲城半干旱区中度盐碱地一次性机械实收亩产达31223公斤 创中度盐碱地油菜单产纪录 [2] - 在2024年冬至2025年春陕西降水偏少约80%的极端条件下 较当地平均水平翻了一番 [2] "中油杂501"品种特性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历时十年攻关培育而成 [1] - 具有耐密植 高产 高油 多抗特性 [1] - 极强的耐旱 耐盐碱双重能力 [2] - 种植后土壤盐含量降至约32‰ 相比周边冬闲区土壤盐含量降低20% [2] 技术应用与推广 - 集成应用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精准播种 水肥优化 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1] - 2024年秋播以来在长江全流域推广200万亩以上 [2] - 已被列入2024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和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2] 产业影响 - 标志着我国油菜产业科技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1] - 为油菜规模化增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式 [1] - 促进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提高国家油料自给率 [2] - 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增效 [2]
盐碱地上夏收,在最“年轻”的土地上种植碳水
新京报· 2025-06-18 12:35
盐碱地小麦新品种突破 - 山东东营垦利区永安镇前七村盐碱地示范田采用航麦802新品种和新技术体系,小麦亩产达554.6公斤,含盐量3.01‰[1][2] - 河北沧州黄骅市李子札村盐碱地示范田实收亩产496.6公斤,含盐量3.39‰,完全依靠雨水灌溉[1][4] - 新品种航麦802具有深入土壤一米多的根系和坚韧茎秆,能更好获取水分养分并抵抗干热风[7] 耐盐碱小麦品种特性 - 航麦802等新品种具有多种抗逆性,包括耐旱、耐寒、耐瘠薄和抗病虫害[5] - 盐碱地小麦需要更高植株以获得足够生物量保障产量,不能追求矮秆品种[4] - 新品种基本未出现赤霉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常见小麦病害[5] 盐碱地农业技术进展 - 采用盐碱地小麦控盐节水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多种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8] - 技术体系兼顾培肥地力、水分高效利用等科学种植方法[8] - 从"改土治碱"转变为"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新战略[9] 国家盐碱地开发战略 - 我国有5亿多亩盐碱地,其中1.85亿亩具有农业利用前景[9] - 2022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55家单位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10] - 已审定21个耐盐碱水稻和小麦品种,筛选出1100多份耐盐碱资源[10] 品种研发成果 - 除航麦802外,还有京麦12、京麦188、济麦60等多个耐盐碱小麦新品种[3] - 攻关组挖掘出143个优异基因,发布711份耐盐碱优异资源[10] - 形成水稻、玉米、棉花等5套盐碱地特色种植技术模式[10]
“三夏”生产一线观察|田间好“丰”景 夏收正当时
新华社· 2025-06-05 09:39
夏收进展与农机投入 - 河南省已收获小麦4446.7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2.2% [3] - 河南省计划投入农机4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 [3] - 安徽省阜南县投入3700多台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割覆盖率达100% [5] - 陕西省凤翔区协调1700余台联合收割机,日烘干量达7000吨 [6] - 全国已收获夏粮小麦1.29亿亩,进度超30%,其中安徽过八成,河南过六成,陕西过两成,江苏近一成半 [18] 农机减损与仓储准备 - 河南省商水县通过机收减损技能比武,损失率降低千分之三 [9] - 河南省鹤壁市盛赉粮食公司腾仓备库5500吨,预计6月5日前完成 [14] - 安阳市滑县腾仓65万吨,准备检化验设备300余套,培训相关人员 [14] - 河南省推进机收减损,营造"减损就是增产"氛围,商丘市农机手损失率降低千分之三 [7][9] 跨区作业与服务保障 - 安徽省阜阳市设立23个跨区作业接待站,提供"大礼包"和绿色通道 [15] - 安徽省颍上县组建5支移动式农机维修服务队,提供"农机110"服务 [15] - 全国设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3400多个,开通农机绿色通道4800多个,优先优惠加油通道5800多个,开通服务保障热线1260多个 [16] - 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门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保障,包括气象服务、应急抢收等 [16]
美国农业情绪升至四年来高点 农民押注贸易协议进展将提振出口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7:52
农业情绪与贸易预期 - 美国农业情绪跃升至四年最高水平 农业经济晴雨表指数录得158点 为2021年以来最高 [1] - 调查显示农民押注特朗普政府推动更多贸易协议将促进农作物出口增长 访问时间在5月12日至16日 样本量为400位农民 [1] - 尽管中国在下一销售季尚未订购美国玉米 大豆或小麦 但农民对出口前景趋向乐观 [1] 农民对贸易态度的变化 - 越来越多农民预计未来五年农业出口将"大幅增长" 但强烈认同"自由贸易有利于农业"的比例从2020年11月的49%降至28% [1] - 晴雨表指出结果证明农民对贸易的看法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1] 美国农业部的出口拓展行动 - 农业部长Brook Rollins访问罗马期间推动欧洲购买更多美国小麦和大豆 目标市场包括意大利及整个欧盟 [4] - 未来数月将访问日本 巴西 印度和科特迪瓦等国 下周还将率团访问秘鲁以应对30亿美元贸易逆差 [4] - 强调与英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包含美国牛肉配额及对14亿升乙醇取消关税 [4]
三农记者的麦田日记丨跨界“老把式”
河南日报· 2025-06-02 07:42
农业创新实践 - 教育行业转行农业的葛晋刚流转100多亩土地成为种植大户 [1] - 采用小麦套种辣椒模式实现农作物"跨界搭档"种植 [1] - 小型履带式收割机作业时成熟小麦与辣椒苗互不干扰 [1] 种植技术细节 - 小麦亩产稳超1000斤与单种产量相当 [2] - 铺设滴灌带满足辣椒生长期需水量同时使小麦免于额外浇水 [2] - 选种矮秆小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 [2] - 辣椒与小麦养分需求高峰期错开实现土壤高效利用 [2] 经济效益分析 - 辣椒亩产约600斤由收购商地头直接收购 [2] - 每亩辣椒净收益不低于3000元 [2] - 麦收后秸秆具有保墒和抑制杂草双重功能 [2] 行业影响 - 创新种植模式吸引周边农户前来学习取经 [2] - 套种技术打破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实现资源互补 [1][2]
“三夏”大忙已至,这份夏收指南请查收!
新华社· 2025-05-31 21:44
夏收气象与干旱缓解 - 北方主产区冬小麦将在6月上中旬进入集中机收阶段 [1] - 5月31日至6月2日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干旱区将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有利于旱情缓和 [1] - 未来10天陕西中北部、河南西北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无显著降水,晴好天气利于加快麦收进度 [1] 农作物主要威胁与防范措施 - 干热风和烂场雨是"三夏"期间农作物的两大主要威胁 [3] - 防范干热风措施包括科学灌溉、叶面喷肥和选育抗性品种 [3] - 烂场雨应对方案包括及时抢收与晾晒烘干、穗发芽防控技术 [6] 病虫害防治重点 - 冬小麦灌浆成熟期多雨易引发条锈病流行,高温少雨易导致蚜虫、麦蜘蛛大量繁殖 [8] - 大豆产区需防治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及大豆蚜虫、食心虫等 [8] - 玉米产区需防范根腐病、地下害虫及黏虫、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 [8] - 长江流域一季稻需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两迁"害虫 [8] 水利保障措施 - 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9] - 加强雨情、水情、墒情、农情和存量水资源滚动监测预报 [11] - 精准调度水库下泄流量,科学开展河道引水,精细做好灌溉保障 [11] - 水资源调配需全盘考虑避免"上游调水下游干"的连锁反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