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

搜索文档
一颗牙的“含金量”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种植牙市场需求与增长 - 我国种植牙需求连续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 受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深驱动 [2] - 种植牙功能结构和外观接近天然牙 被誉为"第三副牙齿" 相比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具有优势 [2] - 缺牙会导致口腔平衡紊乱 引发牙齿倾斜移位、咬合关系紊乱、食物嵌塞等问题 并影响消化吸收和全身健康 [11] 种植牙价格构成分析 - 单颗种植牙套餐价格区间为5800元至19800元 进口高端品牌种植体需15000-20000元 [3] - 费用构成包括耗材费(种植体/基台/牙冠)和医疗服务费 医疗服务费占比超6000元 部分省市超9000元 [3][4] - 公立机构采购高端种植体4000-6000元/套 其他种植体2000-3500元/套 流通过程存在价格虚高空间 [4] - 价格受患者骨量条件、全身疾病、手术难度及材料选择等多因素影响 骨增量技术会显著增加费用 [3] 行业监管与政策变化 - 国家医保局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 覆盖公立和民营机构 [2] - 新规明确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全流程调控目标为4500元/颗(不含种植体和牙冠) [9] - 民营机构被要求严格规范价格行为 禁止使用虚假"补贴"和"低价"等误导性宣传手段 [8] 市场竞争与乱象 - 民营口腔机构服务量占比超2/3 但存在准入门槛低、监管不足问题 [5] - 虚假宣传手段包括:980元低价诱导(实际限首颗且需签肖像协议)、虚构"集采价"、伪造专家资质及全国性项目头衔 [6] - 部分机构使用无资质医生操刀 种植体以次充好难以查证 且存在分解收费乱象 [7] - "种植终身保修"等宣传存在条款陷阱(如只保种植体不保牙冠) 术后并发症风险高 [6][7] 技术标准与患者教育 - 种植手术需独立诊疗间、颌骨CT设备及严格消毒管理 医生需经正规培训并具备口腔颌面外科基础 [10] - 术前必须评估骨组织/软组织/口腔卫生/全身情况 术后需定期维护复诊以延长使用寿命 [9][10] - 居民口腔保健意识不足 龋病和牙周病是缺牙主因 需加强疾病预防和早期治疗 [11]
中国口腔产业建议采纳新购股权计划
智通财经· 2025-08-08 21:46
公司公告 - 中国口腔产业(08406)于2017年11月15日采纳2017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10年至2027年11月14日届满 [1] - 鉴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规则第23章自2023年1月1日起修订,公司建议终止2017年购股权计划 [1] - 根据GEM上市规则最新规定,公司建议采纳新购股权计划 [1]
中国口腔产业(08406)建议采纳新购股权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1:39
公司公告 - 中国口腔产业(08406)于2017年11月15日采纳2017年购股权计划,该计划有效期为10年,将于2027年11月14日届满 [1] - 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GEM证券上市规则第23章自2023年1月1日起修订,公司建议终止2017年购股权计划 [1] - 根据最新GEM上市规则,公司建议采纳新购股权计划 [1]
中国口腔产业(08406)建议增加法定股本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0:41
公司资本结构调整 - 公司建议通过普通决议案增设额外30亿股新未发行股份,将法定股本从2000万港元增至5000万港元 [1] - 调整后公司股份总数将从20亿股(每股面值0 01港元)增至50亿股(每股面值0 01港元) [1] - 此次增资旨在提升公司未来融资灵活性 [1]
大众口腔:稳定价格期结束、无稳定价格行动及超额配股权失效
智通财经· 2025-08-04 17:06
稳定价格期结束公告 - 全球发售稳定价格期于2025年8月3日结束 该日期为递交香港公开发售申请截止日期后第30日 [1] - 独家整体协调人确认国际发售股份未出现超额分配 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且已失效 [1] - 稳定价格操作人于稳定价格期内未采取任何稳定价格行动 [1]
中国口腔产业(08406.HK)正积极推动将人工智能(AI)计算资源深度应用于核心医疗及口腔业务
格隆汇· 2025-07-30 22:44
公司战略方向 -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计算资源深度应用于核心医疗及口腔业务 [1] - 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并成为行业合作伙伴及战略投资者 [1] - 参与医疗AI计算网络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多元场景 [1] 技术应用重点 - 建立大规模医疗AI算力网络提升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及基因分析的自动化智能分析能力 [1] - 打造医疗数据安全流转与管理平台推动医疗数据资源合规共享 [1] - 引入国际先进医疗AI技术及跨领域专业机构资源强化医疗服务与技术赋能优势 [1] 预期效益 - 显著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 [2] - 拓展服务范畴并吸引更多优质医疗机构和战略合作伙伴 [2] - 巩固行业地位并开拓新增长点推动可持续发展 [2]
中国口腔产业(08406):正积极推动将人工智能计算资源深度应用于核心医疗及口腔业务,并发展相关数字基础设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2:38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计算资源深度应用于核心医疗及口腔业务 以紧贴全球数字医疗科技发展趋势并推动长远增长 [1] - 公司旨在成为行业合作伙伴及战略投资者 参与医疗AI计算网络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1] - 战略部署将结合现有医疗及口腔产业基础 引入并深化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应用 [2] 技术应用重点 - 建立大规模医疗AI算力网络 显著提升医学影像(X光 CT MRI)病理诊断及基因分析等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分析能力 [1] - 打造医疗数据安全流转与管理平台 推动医疗数据资源合规共享 促进新药研发 疾病预测及远程医疗等创新应用 [1] - 引入国际先进医疗AI技术及跨领域专业机构资源 强化医疗服务与技术赋能优势 [1] 预期效益 - 协助医生实现更快速 更准确的临床决策 [1] - 显著提升服务品质与营运效率 [1][2] - 拓展服务范畴 吸引更多优质医疗机构和战略合作伙伴 巩固行业地位并开拓新增长点 [2] - 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股东创造长远及稳健的价值回报 [2]
牙齿拔完诊所“跑路”,应盯住资金监管“施治”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6:19
行业现状 - 口腔诊所跑路现象频发 涉及北京、广西、湖南、四川、海南等多地 包括知名连锁品牌和地方大型医疗机构[2] - 种植牙等牙科治疗项目治疗周期长 费用高达数千至数万元 且需治疗前一次性预缴[2] - 随着人均寿命增长 种植牙需求大幅增加 部分不良诊所利用此机会卷款跑路[2] 患者影响 - 深圳某诊所900多名患者预缴治疗费 金额从数千到上万元不等 治疗中断且维权困难[1] - 患者健康面临严重风险 如满口牙齿被拔光后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床炎症、咬合紊乱等并发症[2] - 转诊其他医疗机构时 因缺乏初诊方案、X光片等关键医疗信息 可能遇到治疗障碍[2] 监管建议 -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审查申请人资质、资金实力及信用评级 将不良机构排除在外[2] - 建立医疗行业预付资金监管机制 如要求缴纳保证金或开设专用存管账户[3] - 参考教育行业经验 按治疗进度分批划拨治疗费用 降低资金挪用风险[3]
镜头里的笑脸,社区中的暖意!长沙“百会助百企联百社”项目启动
长沙晚报· 2025-07-23 22:28
项目启动 - 长沙市启动"百会助百企联百社"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这是湖南首个"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立体化模式 [1] - 项目首批试点联动10个省市行业协会商会 10家爱心企业 覆盖20个社区 预计三年内将拓展至100个社区 直接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5] 参与方及服务内容 - 12家省市行业协会商会与5个试点社区签下共建协议 长沙银行 爱尔眼科等10家爱心企业承诺定向捐赠 用于社区困难群体帮扶 社区服务等民生工程 [3] - 湖南省茶业协会提供茶艺服务 长沙优仕口腔医院提供牙齿检查 湖南省国民营养创新联合会提供营养指导 [3] - 湖南省民俗摄影协会为居民拍摄纪念照 并计划在社区办摄影培训班 [3] - 湖南省宠物诊疗协会提供宠物义诊 湖南省文化产业管理研究会策划"社区嘉年华"活动 [7] - 爱尔眼科计划在社区设"视力监测点" 定期更新居民视力档案 [7] 运作机制 - 按照"三个一"机制 每个协会要打造特色品牌 每家企业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定期到社区开展服务 [3] - 通过"社区列需求清单 协会和企业出资源清单 社工服务中心对接成服务清单"的方式实现精准服务 [7] - 项目通过联动百家行业协会商会打造"一会一特"品牌 助力企业会员发展 组建百个企业志愿服务队联点百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5] 项目影响 - 项目旨在优化营商环境 汇聚多方力量参与长沙基层社会治理 志愿服务 助力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 - 社区服务项目被纳入"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包含22个项目 从茶文化讲座到老年照拍摄 [4] - 项目启动后 社区"雷锋慈善超市"多了企业捐赠的米面油 "时光信箱"里塞满了居民想让志愿者记录的故事 [7]
【干货】2025年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21 16:4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全景梳理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金属材料如钛及钛合金、陶瓷材料如氧化锆、生物降解材料等)、设备制造商(如美亚光电、爱迪特)以及软件开发商(如阳普医疗)[1][4] - 产业链中游包括种植体生产商(如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康拓医疗)和器械经销商(如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旗下平台)[1][4] - 产业链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如瑞尔集团、牙博士口腔、美奥口腔)和终端患者[1][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 山东省产业链布局较密集,代表企业包括国瓷材料、正海生物、威高洁丽康[5] - 广东省上游企业集中,代表企业包括爱尔创、东方锆业、迈普医学[5] - 陕西、浙江等地区布局完善,代表企业如通策医疗(浙江)、康拓医疗(陕西)[5] 代表性企业口腔种植业务布局对比 - 通策医疗、牙博士、瑞尔集团在种植业务上营收较高,通策医疗医疗服务收入达27.32亿元(占比95.07%),牙博士种植服务收入8.16亿元(占比51.75%)[9][10] - 区域性特征明显:可恩口腔89.96%业务在山东,蓝天口腔100%在广西,华美牙科100%在四川,通策医疗89.86%在浙江[9][10] - 家鸿口腔是唯一境外业务为主的企业(51.43%),种植类产品收入0.78亿元(占比15.15%)[10] 代表性企业最新业务动态 - **牙博士**:2024年12月新三板挂牌,2025年4月获苏州市口腔医疗机构A级评价[12] - **可恩口腔**:2025年3月推出AI辅助诊疗系统,整合动态知识图谱技术优化临床决策[12] - **蓝天口腔**:2025年1月股权冻结846.225万元,4月拟收购安徽贝杰医疗55%股权以拓展全国布局[12] - **通策医疗**:2024年9月收购杭州海胤科创80%股权(5541.36万元),用于医疗产品研发中心建设[12] - **奥精医疗**:2025年4月参展德国科隆牙科展,展示HT RatioPlant®先锋种植系统;1-2月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多家医院采购项目中中标[12] - **四川福睿医疗器械**:2025年4月发布模块化智能牙椅,整合智慧医疗生态平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