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艺美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工美大厦将于明年启动改造升级
新京报· 2025-08-01 15:20
项目概况 - 中工美大厦将于2026年启动改造升级 打造融合工艺美术与消费业态的文化会客厅[1] - 项目位于复兴门核心地段 总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1] - 改造后将成为集商业体验 智慧零售 联合办公于一体的立体化场景[1] 战略定位 - 延续文化属性 保留工艺美术基因同时引入消费新业态[1] - 依托保利工艺国家级平台构建"1+N"IP矩阵[1] - 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休闲空间[1] 技术升级 - 项目将引入绿色建造技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1] - 通过智慧零售等创新模式提升商业体运营效率[1]
文化驱动焕新 中工美将于2026年启动改造
北京商报· 2025-07-31 21:01
项目核心信息 - 中工美大厦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改造升级,目标是打造"文化+商业"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更新地标 [1] - 项目位于双轨交汇的二环核心,紧邻金融街,3公里以内覆盖百万高净值人群 [3] - 项目总面积为3.6万平方米,承载着无数国家级工艺美术瑰宝 [3] 改造策略与定位 - 改造将围绕"文化空间革新、资产价值重构、IP生态进化"三大方向进行 [3] - 项目将凭借其层高优势、双中庭结构及采光穹顶等优越建筑条件进行改造 [3] - 行业专家建议项目需立足圈层定位,明确更新方向,并着眼可持续提升,以创造高效复合空间 [3] 行业观点与趋势 - 城市更新的核心被指是让文化资产化,实现文化与商业的良性互动 [3] - 中工美大厦有望通过文化运营实现资产化,为城市更新提供新思路,推动城市从'推土机时代'走向有机生长 [3] - 行业观点认为,优质项目的开业只是节点,坚持长周期的精细化运营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和长远价值 [4]
三大目标引领产业升级 工美博览新约再续
消费日报网· 2025-07-28 10:33
行业规模与展会影响力 - 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年收入超3万亿元,滋养1300万从业者 [6]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吸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0余个特色展团、2000余家工美企业与大师工作室参展,展出12万件作品 [1] - 展会4天吸引8万现场观众、680万人次云端观展,达成1.45亿元意向订单 [1][6] 展销与市场表现 - 展会现场成交额约3000万元,线上预售1530万元,直播销售480万元 [6] - 潮州展团总交易额近百万元,两件高温七彩曜变天目天球瓶以50万元高价成交 [6] - 温州展团黄杨木雕、瓯塑文创、瓯绣等产品销售额持续走高 [6]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苏州工艺美院展示3D打印陶瓷胎体,无锡工艺职院呈现数字化绣稿与新材料研发成果 [4] - 德化白瓷将千年柴烧工艺与3D打印、釉下彩绘数字技术结合,并通过动画IP联名实现破圈传播 [9] - "百鹤杯"设计创意大赛收到2800多件报名作品,评选出545件获奖作品,展现题材、材料、技法的创新突破 [8] 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 - 青田石雕展区开展"师带徒"实践教学,北京团青年设计师与国大师合作将景泰蓝、雕漆融入现代生活美学 [4] -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设置"阳燧取火"文化宣讲与"巧手印铜华"体验区,推动中原青铜文化传播 [4] - 泉州作为主宾城市展示德化白瓷创新成果,潮州工艺美术通过博览会平台扩大市场影响力 [9] 媒体传播与社会关注 - 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100多家媒体追踪报道,全网信息总阅读量超1.2亿人次 [9] - 展会汇集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宜兴紫砂、苏绣、扬州玉雕、醴陵陶瓷等传统工艺,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传播 [9] -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2026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福州举办,持续推动产业创新 [10][11]
“沪闽携手·泉明联动”促成1.5亿招商成果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15
活动成果总结 - 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现场成交额突破260万元,达成采购意向订单8600万元 [1] - 签约6个重点招商项目总额达1.5亿元,为工艺美术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1] - 环大金湖景区5个展销点带动直接销售额达50万余元 [3] 活动模式与内容 - 活动采用“进苏区、进景区、进古宅”的特色模式,构建“一核两翼三片区”的全域展销格局 [3] - 核心展区集中展示39件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获奖作品及来自上海、澳门、福建等地的2000余件工艺精品 [3] - 12个动态展演工坊每日上演非遗技艺展演,吸引1.2万余人次参与互动体验 [3] 战略合作与产业培育 - 签署沪闽工艺美术行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及澳门三明泰宁工艺美术产业合作协议,开辟跨境产业协作新通道 [3] - 高校在泰宁设立实践基地,通过“大师授课+学生创作”模式培育出32件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作品并获得企业采购意向 [3] - 7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5位省级大师进行现场创作展示,提升活动专业高度 [3]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
新华网· 2025-07-14 16:13
展览概况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浙江周活动于7月12日开幕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作为首日重点活动吸引各国观众关注[1] - 国家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及浙江省相关负责人出席巡展[1] - 展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 浙江省贸促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文投集团联合承办[2] 展区内容 - 设置两大主题展区:"江南之源 文脉之续"展区以青瓷 丝绸等传统工艺品呈现浙江传统工艺千年发展脉络[1] - "传习造物 匠韵新承"展区通过产品创新 技术升级案例展示传统产业焕新发展路径[1] - 展出二十余件历史经典产业创新产品 在保留文化精髓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2] 展品与技艺 - 展出多位国家级 省级非遗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 包括嵇锡贵越窑青瓷《山花》 徐朝兴龙泉青瓷《哥弟结合三环瓶》 陆光正东阳木雕《取经》 虞金顺黄杨木雕《鱼跃》[1] - 进行宋代点茶表演和杭州刺绣等非遗技艺展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家虹现场展示杭绣分线 点绣等代表性技艺[2] - 历史经典产业原创品牌非标造物局展出多件创新产品[2] 展览成效 - 展览现场气氛热烈 观众络绎不绝 欧洲参观者评价展品技艺精湛 细节生动[1] - 金家虹表示此次是继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后第二次在世博会展示杭绣[2] - 展览通过大师作品 活态展示与创新产品等多维角度 向国际社会展示浙江历史经典产业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实践成果[2]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绽放”大阪世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7-13 09:16
行业动态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系列活动在日本大阪启幕 以"诗画浙江"为主题展示融合传承与创新、绿色与发展、开放和包容的浙江画卷 [1] -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览成为焦点 丝绸、木雕、青瓷等产业展品同台亮相 汇集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及20余家品牌创新产品 [1] - 非标造物局展出"青猿听香"龙泉青瓷香插 采用古法烧制 造型捕捉悟空"顿悟破执"瞬间 兼具实用性和文化内涵 [1] - 佛光寺斗拱积木将中国唐代建筑技艺精华浓缩于方寸之间 展现榫卯结构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1][2] 产品创新 - 历史经典产业推出茶胶囊、咖啡黄酒、青瓷潮玩盲盒等创新产品 融入生活场景、顺应时代潮流 [1] - 积木产品赋予传统建筑便携性与可玩性 使建筑之美可触可感 在英国、意大利等海外市场受欢迎 [2] - 创新产品满足年轻人对健康疗愈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消费的双重需求 [1] 文化传播 - 东方建筑美学与工艺智慧通过创新载体展现超越国界的感染力 [2] - 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形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激发情感共鸣的桥梁 [2] - 活动期间将举行人机共创书法艺术展演、"两山"理念实践案例发布、科技创新发展宣介等系列活动 [2]
“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媒体发布会举行
环球网· 2025-07-07 14:16
大赛概况 - 2025年"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以"凝聚匠心 创意工美"为主题 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共同主办 旨在发掘优秀工艺美术设计人才、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1] - 大赛首次向赵健、高源分别颁发公益宣传大使和星推官证书 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促进北京工艺美术技艺和文化的传播 [1] 政策与行业意义 - 大赛对落实《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具有重要意义 将促进北京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擦亮北京文化金名片 [2] 大赛创新特点 - 聚焦时代主题 鼓励作品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北京文化新风貌 本届优化参赛规则以丰富艺术载体、提升作品质量、激发创作热情 [2] - 注重跨界融合 推动工艺美术与科技、时尚、文旅等行业深度融合 从技术创新、场景创新等角度探索新路径 [2] - 强化市场导向 促进优秀作品市场转化和产业升级 通过艺术创作与生活审美互动、艺术产品与文化消费衔接 实现供需平衡 [2] 品牌推广策略 - 聘请"公益宣传大使"和"星推官" 通过他们讲好北京工美故事、传播工美文化 助力作品从赛场走向市场 [2]
河南展团满载收获 信心倍增“下届还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50
河南工美展团参展成果 - 河南工美展团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各大品类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现河南工美技艺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文化底蕴 [1] - 展团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优秀组织金奖",并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得5个"百鹤金鼎奖"、4个"百鹤奖"和11个"百鹤新锐奖" [1] - 参展规模显著扩大,展团面积比上一届增加40%,汇集近70家企业、超千件展品,打造行业发展的工艺美术盛宴 [2][5] 参展作品与技艺亮点 - 平顶山市作为"中国汝瓷之都"组团参展,汇集24家陶瓷企业和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展出2000余件(套)展品,茶器类产品和文创饰品深受客商青睐 [5] - 密玉俏色雕刻作品《一篮富贵》重48公斤,采用上等俏色密玉,融合镂雕、俏雕等技法,荣获"百鹤金鼎奖" [8][9][10] -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策划"阳燧取火"文化宣讲活动,设置印章免费体验区,展示古代青铜科技魅力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博览会已成为展示河南工艺美术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省内大师与作品"走出去"和传统工艺创新传承带来新理念 [5] - 参展活动有力推动平顶山市汝窑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并为行业带来新思路 [6]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打通南北艺术界地域壁垒,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对话与互鉴 [6]
创意牡丹瓷 涌动“新国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45
公司发展 - 洛阳牡丹瓷将唐白瓷烧制技艺与牡丹文化融合,打造出经典国礼彩绘花盘、小板壁系列、东方妞妞系列及国潮"小花匠"饰品系列 [2] - 公司拥有牡丹瓷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个、外观专利千余个,构建了文化创意新兴产业 [7] - 团队组建16人创新小组负责市场考察与产品开发,未来计划推出陶瓷材质唐朝侍女造型AI机器人 [7] 行业交流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为全国工艺美术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河洛文化、牡丹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碰撞 [2] - 公司与专家学者探讨技艺创新、材料研发、市场推广等关键问题,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2] - 博览会推动中国传统工艺走向世界舞台,提升洛阳牡丹瓷品牌形象 [2] 市场表现 -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72% [3] - 产品覆盖从瓷盘、花瓶到项链、耳坠等饰品,研发上千个品种,国潮系列瞄准年轻消费者 [7] - 牡丹瓷作为国礼赠送给190多个国家贵宾,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 文化传承 - 牡丹瓷学名洛阳白瓷,融合千年牡丹文化与唐白瓷技艺,创烧于2009年 [3][4] - 公司坚持守正创新,组建年轻设计团队,推动非遗文化IP年轻化 [7] - 未来计划通过AI联动等科技手段增强非遗文化科普互动性 [7] 战略规划 - 以博览会为新起点,持续提升制瓷技艺,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8][9] - 目标将牡丹瓷打造为洛阳、河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 [7] - 通过多角度创新模式推动传统非遗在多元化潮流中传承 [7]
收官犹见千重锦 展望更期万里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1 10:39
博览会总体表现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交易额与观展量均创新高,展现工美行业守正创新的勃勃生机[1] - 全国50个特色区域展团参展,涵盖雕塑、漆器、陶瓷等十大门类,非遗绝技与当代设计碰撞生辉[5][24] - 数字化传承、国际IP打造、年轻匠人培养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1] 温州展团成果 - 温州展团以"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温州"创建三年成果展为核心,展出300件涵盖十大门类的精品[5] - 打造六大主题特色展区,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开幕式获"突出贡献奖"[6] - 黄杨木雕、瓯塑、瓯绣等产品销售额走高,获4个百鹤金鼎奖、6个百鹤奖、6个百鹤新锐奖[7][10] - 产业影响力跃升,消费端认知从传统技艺转向文化生活方式,行业交流双向赋能[10] 泉州主宾城市亮点 - 泉州作为主宾城市展出2000平方米,呈现陶瓷、石雕等30余项技艺,涵盖7000家企业50万从业人员[14][15] - 2024年泉州市工艺美术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150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7%[15] - 德化"中国白"融合3D打印技术,安溪藤铁工艺拓展至家居装饰,惠安石雕转型公共艺术[17] - 139家企业参展,万件精品荟萃,获百鹤杯陶瓷专家高度评价[16][19] 青田石雕突破 - 青田石雕展出200余件作品,融合现代艺术元素,印章及文创挂件销量可观[24][25] - 斩获4个百鹤金鼎奖创历史新高,3个百鹤奖,团队获优秀组织金奖[27] - "师带徒"模式推动传承,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嫁接助力产业升级[27][28] 行业发展趋势 - 温州计划拓宽作品征集维度,创新展位设计,强化人才梯队建设[11] - 泉州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构建区域品牌生态[20][23] - 青田石雕推进"以展拓圈"模式,目标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