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开发
搜索文档
11亿!北京又一知名商场升级改造,山姆保留
36氪· 2025-10-27 11:18
项目概况 - 亦庄创意生活广场(汇展中心)正式启动升级改造工程,投资额约11.4亿元 [2] - 项目由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已完成项目核准并进入设计招标阶段 [2] - 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将达11.4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规模10.94万平方米,建筑限高45米 [5] 改造策略与规划 - 改造计划明确保留山姆会员店现有区域,其余部分进行大规模拆除与功能重构 [5] - 拆除范围主要集中在汇展中心主楼的一二层(不含山姆区域)、三四层全部区域及演播厅、电影院等设施 [5] - 山姆会员店在营业期间将通过隔断围挡予以保护,其被视为广场长期流量的压舱石 [5] - 设计招标涵盖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专项深化设计,旨在通过空间重构实现商业功能系统性升级 [5] - 项目或将转向“体验式商业”转型,通过优化动线布局、引入多元业态形成与山姆会员店互补的消费生态圈 [5] 市场竞争环境 - 亦庄商圈当前商业总存量达39万平方米,市场竞争集中于存量项目迭代 [6] - 项目3公里范围内拥有北京龙玥城(15万平方米)、BHGMall北京(7.3万平方米)、北京大族广场(6.5万平方米)等项目,同质化竞争显著 [6] - 近年来经开区通过“一圈一策”推动商业升级,例如龙玥城由城乡世纪广场改造而来,开业首日客流量突破11万人次 [8] 行业意义与展望 - 该项目的焕新被视为区域商圈迭代的关键一环 [8] - 其“保留山姆+焕新生态”的双轨策略能否成功,将为一线城市近郊商业的迭代提供重要范本 [8]
北京太古坊八栋楼体封顶,2026年分阶段开业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42
项目进展 - 北京太古坊综合发展项目全部八栋在建楼体已于10月16日实现结构封顶 [1] - 项目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1至4号办公楼的外立面幕墙已安装完毕 [1] - 项目计划于2026年末起分阶段开业 [1] 项目定位与规模 - 项目是太古地产现有项目颐堤港的扩建部分,落成后将与颐堤港整体更名为北京太古坊 [1] - 北京太古坊的办公集群由八座相互连通的办公楼组成,总楼面面积超过33万平方米 [1] - 项目坐落于朝阳区坝河河畔,旨在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目标及朝阳区"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建设 [1] 设计与连通性 - 整个项目各组成部分将实现无缝连接,通过室内外步行连廊将办公楼群与零售区、酒店及配套设施紧密相连 [1] - 项目将直接接入地铁网络 [1] - 办公楼空间设计理念为融合自然、艺术与科技,以吸引多元租户入驻 [1]
王健林被限高消费,万达集团累计被执行金额超53亿
36氪· 2025-09-28 12:36
公司核心法律风险 -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下达限制高消费令,源于一起标的额为1.86亿元人民币的强制执行案件[2][4] - 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为4亿余元,由北京金融法院执行[3] - 公司现存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过53亿元人民币[3][5],企查查数据显示累计被执行金额达52.62573292亿元[5] - 公司作为被告的司法案件占比高达81.37%,涉案金额达1,419,774.71万元人民币[2] - 公司存在10条被执行人记录和1条限制高消费记录[2][6] 公司资产冻结情况 - 公司持有股权被冻结,冻结权益数额为84,000万元人民币[2] - 公司股权冻结信息达47条,被冻结股权的企业包括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核心子公司[6][9] - 2025年9月初新增两则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合计94亿余元,冻结期限三年[7] - 2025年3月公司所持80亿元股权被全部冻结[7] 公司自救措施 - 2025年以来已陆续出售7座万达广场,2023年至2024年间出售超过30座万达广场[8][9] - 2025年4月通过出售酒店资产减少负债,7月持续变现自救[8] - 2025年5月通过大手笔"割肉"引入财团救急[8]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业务涵盖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大核心产业[2][9] - 万达商业持有物业面积达3307万平方米,是中国商业地产龙头企业之一[2][9] - 公司现状反映了在宏观调控和融资环境收紧背景下,高杠杆运营的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链压力[9] - 公司危机可能对整个商业地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9]
外资缘何青睐中国小而精企业?路畅科技、鑫科材料等受追捧
搜狐财经· 2025-08-26 20:12
全球顶级资本投资中国中小公司概况 - 瑞士银行、摩根大通、高盛、阿布达比投资局等全球顶级资本近期集中投资六家中国中小公司 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 - 外资机构投资动作规模显著 涉及汽车智能设备、高性能铜合金、风电设备、注塑机、电缆及固态电池、商业地产、散热器等多个领域 [1][7] - 外资投资经过深思熟虑 瞄准各自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过硬、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国中小公司 [7] 路畅科技投资详情 - 专注于汽车智能设备生产 产品包括导航屏幕、语音控制系统 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竞争力 [2] - 吸引四家外资机构抱团入股 总计买入近200万股 投资总额超过4500万元 [1][2] - 瑞士银行、高盛国际、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机构现身股东名单 公司有工程机械巨头中联重科作为实力背景 [2] 鑫科材料投资详情 - 高性能铜合金生产商 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接口、汽车电路等领域 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市场价值 [5] - 外资机构持股量显著增加 巴克莱银行购入417万股成为第七大股东 摩根大通购入318万股 [1][5] 双一科技投资详情 - 专注于风电设备配件生产 复合材料叶片模具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 [3] - 瑞士银行以148万股大手笔买入 直接跃居第六大股东 巴克莱银行和摩根大通分别买入88万股和66万股 [3] - 外资投资显示对风电行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投资机会的看好 [3] 浙江华业投资详情 - 注塑机制造商 产品是生产塑料瓶、玩具、电子产品外壳等产品的核心装备 [6] - 迎来国际资本和国内券商集体建仓 阿布达比投资局、瑞士银行、高盛国际和巴克莱银行等外资机构入股 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国内一线券商积极买入 [6] 金龙羽投资详情 - 电缆行业龙头企业 因跨界研发下一代固态电池而备受外资关注 [7] - 巴克莱银行和高盛国际分别斥巨资买入143万股和69万股 显示对金龙羽未来产业布局的高度认可 [7] - 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7] 新天地投资详情 - 商业地产商 开发集购物中心、写字楼和艺术街区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成为城市新地标 [7] - 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巴克莱银行和高盛国际等四家外资机构不约而同建仓 显示对商业地产行业的看好 [7] 超频三投资详情 - 散热器公司 在手机、电脑散热解决方案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7] - 吸引外资机构关注 巴克莱银行豪掷198万股成为第八大股东 [7]
永丰TOD综合体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计划2026年底竣工
新京报· 2025-08-11 14:37
项目概况 - 永丰TOD综合体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计划2026年底竣工投用 [1] - 项目位于海淀西北旺镇地铁16号线永丰站南侧 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 建筑规模约20.7万平方米 [1] - 总投资约55亿元 连续四年纳入北京市重点工程 [1] 功能定位 - 项目定位为"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 系北京市2022年唯一新建同类项目 [1] - 将入驻约1.8万平方米山姆会员店 填补区域高端零售市场空白 [1][2] - 商业空间达3万平方米 创新办公空间6万平方米 [2] 交通规划 - 地下通过专属通道与地铁16号线永丰站直连 实现出站即达商业办公区 [2] - 地面规划6200平方米公交场站 与商业功能区同层连通 [2] - 构建"地铁+公交+慢行"立体交通网络 降低机动车依赖 [2] 区域影响 - 形成覆盖永丰 翠湖等产业组团的"5分钟消费圈" 服务数万科创人才 [1][2] - 将与西北旺万象汇 海淀大悦城形成"黄金三角"商圈带 [2] - 推动区域消费从基本需求向品质体验升级 打破职住分离壁垒 [2]
古法黄金第一股,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18:49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4日恒生指数涨092%报247334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55%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01% [1] - 全日大市成交额2347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流出18092亿港元 但年初至8月1日累计净流入879049亿港元 [1] - 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涨幅2267%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初至今涨幅2200% 万得港股通指数年初至今涨幅2557% [2] 半导体行业 - 英诺赛科股价单日涨3047%至7515港元/股 成交额4733亿港元 公司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落地 [6] - 华虹半导体涨869% 中芯国际涨290% [7] 黄金板块 - 老铺黄金股价单日涨623%至73300港元/股 年内累计涨幅17985% [14] - 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120-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41%-255%) 净利润22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79%-288%) [16] - 美银证券上调其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50亿元人民币 摩根大通看好新店扩张潜力 [16] - 山东黄金涨107% 赤峰黄金涨889% [16] 个股异动 - 中科生物单日暴涨4776%至099港元/股 机构推测可能被纳入指数推动被动配置 [8][10] - 中国新城市单日跌2786% 但年内仍累计涨2625% 公司拟于8月22日审议中期财报 [11][13] 香港房地产市场 - 2025年7月香港楼宇买卖合约总数7212份(同比增371%) 总值546亿港元(同比增280%) [17] - 住宅买卖合约5766份(同比增549%) 总值464亿港元(同比增299%) [17]
中工美大厦将于明年启动改造升级
新京报· 2025-08-01 15:20
项目概况 - 中工美大厦将于2026年启动改造升级 打造融合工艺美术与消费业态的文化会客厅[1] - 项目位于复兴门核心地段 总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1] - 改造后将成为集商业体验 智慧零售 联合办公于一体的立体化场景[1] 战略定位 - 延续文化属性 保留工艺美术基因同时引入消费新业态[1] - 依托保利工艺国家级平台构建"1+N"IP矩阵[1] - 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休闲空间[1] 技术升级 - 项目将引入绿色建造技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1] - 通过智慧零售等创新模式提升商业体运营效率[1]
回天地区将添公园式商业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7 05:19
项目概况 - 小站公园是京投发展在回天地区打造的全新商业产品线,集公园、商场、社区活动于一体,面积达3.3万平方米 [1] - 项目定位为社区居民的"第二客厅",满足购物聚餐、家居娱乐、运动休闲等日常需求 [1] - 无缝直连地铁8号线平西府站,交通便利 [1] 商业业态 - 引入近100个品牌,其中超15个是昌平首店,30多个是区域首店及社群旗舰店 [1] - 采用"去零售化"策略,80%以上面积用于餐饮和生活方式体验 [1] - 引入北京首家宜家设计订购中心和超市品牌微风市集 [2] - 包含儿童书店、室内儿童乐园、青少年体能训练、艺能培训等亲子业态 [2] - 昌平首个火星宠物超市将打造宠物友好商业体 [2] 空间设计 - 中庭设计为公园和公共艺术馆,户外广场为"多巴胺"口袋公园 [1] - 二层设"小站食集",兼具社区食堂和桌游客厅功能 [1] - 三层屋顶区域设计美食、博物、运动三个主题天台 [1] - 地下一层设烟火街市,汇聚网红小吃品牌、法式面包坊和精品咖啡 [1] 社群活动 - 计划每周举办小型艺术展览、宠物交友会、周四放映厅、二手循环市集等活动 [2] - 将组织邻里音乐会、养生小课堂、小站运动会等社群文化活动 [2]
2025年中国首发经济产业发展报告——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行业加快扩容提质-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02 19:11
首发经济定义及内涵 - 首发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类首发活动吸引全球或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次发布的经济模式,具有集聚效应、引领效应、示范效应和创新效应,能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及城市竞争力提升 [1] - 商业模式涵盖从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设立研发中心及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11] - 变现路径依赖"流量捕获-体验转化-生态延伸"策略,通过稀缺性溢价、流量聚合效应和生态协同增值实现商业价值 [14][16] 全球首发经济发展现状 - 技术革命驱动四次浪潮: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德美)、信息技术革命(硅谷)、数字智能时代 [21] - 竞争范式从单点技术突破演变为产业链控制权争夺和生态系统构建 [23][24] - 区域分化显著:硅谷主导科技首发(CES等展会),巴黎引领时尚首发(2024年时装周媒体影响力价值达3630万美元/LV) [26][38][39] 中国首发经济发展现状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2020年国家首次提出"首发经济",2025年商务部明确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地方如北京(最高补贴100万元)、上海(按评价标准奖励)出台专项政策 [43][45][47] -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完善:5G+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柔性供应链等构成"技术-制造-消费"三维架构 [48][50] - 企业参与度高: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及比亚迪等车企通过新品发布会推动创新,万达广场等商业地产提供首发平台 [2] 行业参与者与典型案例 - 科技领域:华为全球首发5G技术,深圳消费电子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2][33] - 时尚领域:巴黎时装周头部品牌媒体价值超3000万美元(LV/Dior),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成国际品牌首发地标 [38][39] - 城市梯队:北京/上海跻身全球首发经济第一梯队,深圳/杭州依托政策与产业优势快速扩容 [30][45]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创新:AI、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首发活动影响力,需求升级推动产品个性化服务 [5] - 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国家规划明确发展首发经济,地方配套资金支持首店落地(广州最高200万元) [43][47] - 生态协同深化:从单一产品发布转向"标准输出+供应链整合+城市IP打造"的全链条竞争 [24][32]
在已经有 400 家商场的上海,用夜生活重建商业地产|消费有答案
晚点LatePost· 2024-05-21 12:34
项目背景与创始人 - 应书岭为英雄游戏、英雄体育VSPO董事长,英雄体育占据中国电竞市场超70%份额 [3] - 项目历时7年,总成本约1亿美元,比原计划超支一倍,个人投入3-4亿人民币 [4] - 第三次创业,前两次创业积累充足现金 [4] - 选址上海黄浦区核心地段,背靠淮海路,紧邻复兴公园 [8] 商业模式创新 - 综合体包含B级电竞场馆、7家夜店、live house、喜剧剧场和餐厅酒吧,完全摒弃零售空间 [4] - 22家店铺中13家由INS新乐园控股(按面积占超80%),租金收入占比不到10%,主要靠酒水门票 [4] - 采用"乐园通票"模式,288元可出入所有夜店并兑换酒水,串店率达70% [20][31] - 装修回本周期2-3年,全楼回本周期约5年,比传统地产快一倍 [6] - 月活用户10万,周末日客流1.2万,2万平米面积达到3万平米以上购物中心客流水平 [6] 运营策略 - 电竞比赛作为流量入口,承接ChinaJoy、F1等大型活动after party [4][31] - 每月营销预算50-60万,夜店活动支出"大几百万",原计划烧1亿营销费实际用2000万见效 [32][33] - 引入迪士尼服务标准,保安穿粉西装系领带,设置20多个用户体验触点 [33][35] - 禁止传统夜店"秀酒"行为,仅保留一家店供习惯旧方式的客人 [27] - 控股模式使公司拥有修正权,商户签署提前退出条款 [25] 目标客群与定位 - 定位"夜晚的迪士尼",服务两类核心客群:年轻高收入群体(VC/banker)和年轻企业家阶层 [10] - 主打平等欢乐氛围,弱化卡座等级,Culture Club夜店香槟销售占比下降烈酒上升 [27][31] - 尝试吸引多元取向群体,PlayGround调整为更"地下"的位置 [35][36] - 代表"青年文化"探索,研究米哈游员工手册,对标奥林匹克产品模式 [39][40] 行业突破 - 获得"国家3A旅游景区"认证,上海极少商业区获此认证 [4] - 电竞+娱乐业态创新,2017年成都量子光项目已开始探索 [8] - 改造传统夜店行业,推动透明化交易和更好产品体验 [12] - 使用2000万一套的MeyerSound音响设备,超过Ultra音乐节租赁标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