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喜讯!卡儿酷荣获“2024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优秀企业奖”!
财富在线· 2025-07-01 09:38
公司获奖与行业认可 - 卡儿酷荣获"2024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优秀企业奖",表彰其在电池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和产业推动作用 [1] - "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被誉为行业"奥斯卡",是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5] - 该奖项由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设立,旨在表彰行业内展现卓越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个人 [5] 行业峰会与交流 - IAEIS 2025国际汽车电子产业峰会在深圳宝安举行,汇聚众多汽车电子企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 [3] - 峰会围绕AI赋能、政策走向、车厂动态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搭建平台 [3] - 卡儿酷作为赞助商积极参与交流晚宴,通过抽奖环节展示产品并活跃现场气氛 [9][11] 公司技术与产品实力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池应用解决方案商,拥有14年经验,累计获全球专利717项,推出超500款产品 [7] - 核心产品包括全球首台便携式锂电汽车启动电源,业务覆盖全球6大洲100余国家,累计销量3000万+ [7] - 通过UL、CE、FCC、PSE、RoHS等系列认证及ISO9001、IATF16949等体系认证 [7] - 在重卡细分市场推出卡儿酷启停锂电、重卡救星、逆变充电一体机等创新产品 [9] 研发创新与行业贡献 - 公司将技术创新视为生命线,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专注于电池应用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7] - DSLI IV代-第四代智慧安全启动电源打破行业发展瓶颈,推动汽车应急启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创新研发,以更智能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用户体验回馈行业和客户 [14]
6月30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34
新股申购 - 同宇新材7月1日申购 发行价84元/股 申购上限1万股 [1] 政策与监管 - 深交所发布《指引》明确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 自6月30日起施行 [2] - 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政策 2025-2028年期间符合条件投资额可抵免10%应纳税额 [3]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布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2029年"四新"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5% 澳资产业增加值90亿元 [4] 宏观经济数据 - 6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7%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综合PMI产出指数50.7% [3] - 5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4万亿元 占比2.3% 其中国债持有占比48.5% [3] 行业动态 - 证券业协会调查显示超七成首席经济学家预计Q3 CPI/PPI/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 建议加强补贴政策及降利率 [4]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举办 已有美、德、日等11国机器人队伍预报名 [6] 公司公告 - 京东澄清未发行稳定币 相关合作信息存在失实 [6] - 大疆说明无人机电池安检不受民航局新规影响 [6] - 奥瑞德提示算力租赁业务业绩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6] - 长城军工警示股票交易风险 [6] - 国芯科技48V汽车电子安全气囊点火芯片内测成功 [7] - 合金投资控股股东拟变更为九洲恒昌 7月1日复牌 [8] - 金浦钛业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7月1日起停牌 [9] 文娱产业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154.45亿元 观影人次3.24亿 创全球动画片票房纪录 [5]
华安鑫创近2年1期均亏损 2021年上市即巅峰募7.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0:42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7日讯华安鑫创(300928)(300928.SZ)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 亿元,同比增长7.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5.74万元,上年同期为-4043.8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248.43万元,上年同期为-4785.5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亿元, 上年同期为1.38亿元。 | | 2024年 | 2023 年 | 本年比上年 | 2022 年 | | --- | --- | --- | --- | --- | | | | | 增减 | | | 营业收入(元) | 1, 034, 763, 255. 06 | 961, 252, 369. 65 | 7.65% | 890, 477, 777. 12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76, 057, 367. 80 | -40, 438, 934. 25 | -88.08% | 46, 570, 138. 71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 | -82, 484, 328. 01 ...
上声电子: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更正版)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16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0,88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5,028.88万元后净额为25,851.12万元,资金于2021年4月13日全部到位并存入专项账户 [1][2]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52,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232.92万元后净额为50,767.08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并专户存储 [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合计27,106.42万元,可转债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合计51,141.51万元 [2][3] 前次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存储、使用及管理进行规范,并与保荐机构、开户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4] - 针对子公司实施的募投项目(如茹声电子、合肥上声),公司签订四方监管协议,并通过借款或实缴出资方式划转资金,其中向茹声电子提供8,000万元借款,向合肥上声实缴出资6,300万元并提供不超过35,700万元借款 [5][7] 前次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包括扩产扬声器、扩产汽车电子及补充流动资金,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5,851.12万元低于原计划44,666.65万元,不足部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 [9][10] - 可转债募投项目包括汽车音响系统及电子产品、补充流动资金,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0,767.08万元略低于计划52,000万元,调整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投入金额 [11][13] - 扩产扬声器项目于2023年10月结项,扩产汽车电子项目于2023年7月结项,汽车音响系统项目于2024年12月结项 [8][15][21]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情况 - 扩产扬声器项目投产后前两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2,163.07万元和4,322.75万元,扩产汽车电子项目投产后前两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591.82万元和1,055.88万元,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暂未达承诺效益 [24] - 汽车音响系统项目因2024年底刚结项,2024年度不适用效益测算,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 [20][21]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及结余处理 - 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单次额度最高不超过2亿元,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底理财余额为0元 [17][18][19][20]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后,将节余资金2,711.42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可转债募投项目无节余资金 [21][22]
惠州市证券期货业协会走进上市公司华阳集团
全景网· 2025-06-26 17:52
公司概况 - 华阳集团是国内智能座舱领域产品线最丰富的企业之一,汽车电子业务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大领域 [3] - 精密压铸业务拥有汽车关键零部件、精密3C电子部件及工业控制部件等产品线,是国内压铸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3] - 2024年实现营收突破百亿,业绩连续快速增长 [6] 业务布局 - 重点围绕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进行产品布局 [3] - 展示产品包括AR-HUD、P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电子后视镜等汽车智能化前沿应用 [5] - 与众多车企保持深度合作 [6] 发展战略 - 精准把握汽车智能化行业发展关键机遇 [6] - 未来海外市场将是重要增长点 [6] - 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提升市场份额 [6] 行业地位 - 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上市公司 [5] - 凭借优秀业绩和稳健发展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5] - 在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3] 技术实力 - 展示数字声学展车等智能化座舱技术 [5] - 具备HUD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 [6] - 拥有多项专利及奖项 [5] 行业趋势 - 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 [6] - 汽车电子产品技术快速迭代更新 [6] - 行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6]
四维图新(002405) - 002405四维图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4
2025-06-24 18:07
行业趋势 - 智驾平权是行业发展重要趋势,中高阶辅助驾驶从“增值服务”变为“胜负手”,正下沉至中低端车型,未来中阶辅助驾驶有望成10万元级车型标配 [2] - 多数车企选择全栈可控+生态合作路径,自主及合资品牌辅助驾驶市场机遇增加 [2] - 芯片行业受美国出口限制和国际贸易环境影响,车企成本压力增大,倒逼本土企业加快第三代半导体布局和国产芯片上车进程 [2] 业务情况 合规业务 - 2024年智云板块营收22.54亿元,同比增长28.96%,主要得益于数据合规板块收入提升 [3] - 随着智驾发展,数据量将爆发式增长,合规是大势,公司深化与云服务商合作 [3] 智驾业务 - 世界模型相关能力已在四维体系内闭环应用,未来将升级为智能驾驶的数据与模型基础设施提供者 [4] - 盈利取决于智驾订单构成,公司以“极致性价比”舱驾方案发力“量产主力市场”,近3年人效从78万/人提升到168万/人,有助于盈利改善 [5] 芯片业务 - 杰发科技专注汽车电子芯片设计超10年,客户覆盖国内超95%整车厂,SoC芯片出货量达9000万套片,MCU芯片出货量突破7000万颗 [8] - 重点布局多个系列产品,第五代SoC产品AC8025AE近期发布,MCU芯片打造了完整产品矩阵 [8] - 两轮车新国标实施和配合车企出海为杰发科技SoC产品带来新市场与需求 [12] - 2025年4月发布车规级MCU芯片AC7870,适用于多个场景 [14][15] - 坚定推进芯片国产化进程,已有产品在中国大陆完成设计、封测和晶圆制造 [15] 云合作业务 - 与阿里云、华为云和火山云等合作,覆盖多个关键领域,为智云业务增长提供支持 [15] 公司业绩与展望 - 2024年营收年增长超12%,2024 - 2025年Q1新增300万套基础行车定点及60万套舱泊产品定点 [11] - 2024年人效比约168万营收每人,同比上涨50%以上,提升人效比是长期战略 [10] - 公司希望通过降本增效,在2025年实现大幅减亏 [11] 政策影响 - 政策强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呈现“监管强化”与“应用创新”双轨并行态势 [6] - 主机厂承诺支付账期不超60天,有助于公司经营现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 [7] 投资者活动 - 2025年6月24日,21家机构和14名个人投资者参与公司现场交流活动 [2] - 活动地点为深圳市前海鸿荣源中心A座,公司接待人员为高级副总裁兼董秘孟庆昕和杰发科技副总经理熊险峰 [2]
豪恩汽电(301488) - 2025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4 15:5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编号为 2025 - 003,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武汉重楼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香年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0 日上午 10:00 - 11: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陈清锋、董事会秘书李小娟、财务总监肖文龙 [2] 公司产品技术演进 - 智驾感知系统从传统传感器到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目前 L2 +,预计明年达 L3 智驾并推出相关产品,已规划激光雷达、热成像等产品 [3] - 域控系统产品已量产低算力域控方案产品,逐步向高算力产品开发 [3] - 机器人子公司目前产品主要为感知系统产品,包括超声波模组等,未来拓展到触觉传感器等方向,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洽谈 [3][4][6] 财务与市场影响 - 主机厂回款账期从 180 天以上缩短至 60 天以内,改善公司现金流,公司将抓住资金红利加速技术升级,调整财务与业务策略 [3] - 公司计划保持 20% - 25%的合理毛利率,通过“高毛利软件 + 低毛利硬件”组合优化盈利结构,聚焦技术差异化 [4] 公司应对策略 - 汽车周期下行阶段,公司把握行业趋势,坚持既定战略,稳健经营,执行全球化战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扩充产能 [3][4] 公司市场目标 - 短期目标(5 年):成为中国汽车智能驾驶传感器及预控系统领域头部企业,国内核心产品占 30%以上份额,整体业务规模向百亿级迈进,全球进入行业前十 [4] - 长期目标(10 年):力争进入自动驾驶感知与域控领域全球前三,成为可与国际头部企业抗衡的中国品牌 [4] 控股股东信心 - 豪恩集团 3 月增持公司,因公司目标营收、盈利 10 倍增长,市值向百亿级迈进,海外市场占比从 40%提升至 70%,新赛道规模化量产在规划中 [4][5]
新股速递|国产HUD龙头冲刺港股!绑定小米蔚来,AR技术能否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23 12:10
公司简介 -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座舱视觉与交互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基于挡风玻璃的HUD(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和增强现实HUD(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1] - 终端市场覆盖国内主流车企,包括蔚来、理想、小米、比亚迪、吉利等22家主机厂,累计获得超过90款车型定点 [3] 财务状况 营收表现 - 2023年收入5.49亿元(+156.5% YoY),2024年收入5.78亿元(+5.3% YoY),增速放缓主要因W-HUD压价与AR-HUD低基数影响 [5][6] - 2023年W-HUD销量53.08万套(+203.7%),AR-HUD销量3,800套(+322%),单价达W-HUD的3倍 [6] - 2024年W-HUD销量60万套(+13%),均价下降6.4%;AR-HUD销量5.37万套(+1313%),收入占比10.9% [6]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22.6%,2023年25.6%,2024年27.3%,主要因高毛利AR-HUD占比上升及自动化降本 [5][8] - 净亏损收窄:2022年亏损2.56亿元,2023年亏损1.75亿元,2024年亏损1.38亿元,但经调整亏损同比扩大2,044万元 [7] 偿债能力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高达215.6%,主要受可赎回优先股拖累(13.6亿元占流动负债83%),剔除后负债率约40% [9] - 现金2.30亿元(+259%),但短期债务高达14.5亿元,流动比率仅0.41 [9] 公司优势 市场地位与技术 - 2024年中国HUD销量市场份额16.2%,排名第二,唯一在W-HUD和AR-HUD销量均进入前三的本土供应商 [10] - 已授权HUD相关专利156项,国内第一,自研DLP AR-HUD技术领先,抗环境光干扰能力优于行业 [11] 客户绑定与增长 - 覆盖22家主机厂,90款车型定点,核心客户包括小米SU7全系标配AR-HUD,理想L7、蔚来ET5等爆款车型采用W-HUD [12] - AR-HUD 2024年销量5.37万台(+1313%),均价1.2万元/套,毛利率30%+,是W-HUD的3倍 [13] 资本与估值 - 估值从2017年6,000万元增至2024年25.85亿元(CAGR~80%),明星股东包括雷军(顺为资本)、一汽集团、中信证券等 [14]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HUD销量390万台(2020-2024年CAGR41.2%),预计2029年增长至1,270万台(2025-2029年CAGR27.9%) [19] - 中国HUD渗透率约15%,低于欧美(30%+),AR-HUD是行业未来,2024年销量占比10%,预计2029年占收入超30% [19]
聚力产创融合扛起主城担当 用好国家战略释放多赢效应同耕“一亩田”的崇川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6-23 07:16
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 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15年开发建设,从城郊接合部转型为主城崇川的科创集聚区和产业新高地,成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的实践样本 [1] - 园区聚焦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吸引超300家优质科创型企业落户,2023年高新产值逾百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15% [2] - 通过引入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等高端研发资源,补足高校院所短板,强化"从1到100"的技术转化能力 [2] 产创融合实践成果 - 生命健康领域产出多项国内首创成果,包括首款透析人工血管、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等,产业坐标均位于市北高新区 [2] - 修实生物实现复杂结构短肽药物规模化生物合成技术突破,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用于产线扩张 [3] - 近三年培育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南通市总量的2/3,2023年经济总量跃居崇川首位,创新能力位列江苏省省级高新区第4 [3] 跨江协同合作模式 - 2010年南通与上海闸北区签约共建科技城项目,2018年升级为全省首家长三角共建省际合作示范园,形成"上海孵化、南通加速"的双向飞地模式 [4][5] - 园区60%产业与上海形成产业链合作,70%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开展产创协同,实践"上海研发+南通智造"等协同模式 [6] - 上海市北高新集团带动2700多家总部型企业和700多家科技型企业资源嵌入南通产业链 [6] 金融与产业协同生态 - 组建14只政府引导基金加市场化基金,总规模达127亿元,近3年科创企业股权融资总额超34亿元 [8] - 通过"基地+基金"协同招商模式引入深圳柠檬光子科技华东研发中心,填补高性能激光芯片半导体领域空白 [8] - 宝月湖科创母基金2000万元投资助力项目启动,形成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 [8]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 - 上海方面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基建资金,获得数十亿元综合收益,被评价为"最成功的投资案例" [7] - 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封测平台服务全国200多家小微企业,正争取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落户 [7] - 园区通过"四个着力点"战略持续强化产创融合辐射效应,支撑南通万亿之城建设 [8]
意大利子公司亏损多年终于出表,得润电子开启8.27亿元追债诉讼
华夏时报· 2025-06-21 20:34
公司诉讼进展 - 公司因原控股子公司意大利美达旗下重庆美达、宜宾美特未能偿还合计8.27亿元借款本息及违约金,已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一已通过立案审查,案件二已获得《受理案件通知书》[1] - 公司意图通过起诉追回8.27亿元巨款,但专家指出相关债权作为无担保普通债权,清偿顺位最低,实际清偿率恐不足10%[2][1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是消费电子连接器领域的头部企业,2024年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收入32.51亿元,毛利率18.45%,在该板块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3] - 公司收入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和汽车电气系统3大板块,汽车业务主要包括汽车连接器和线束、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模块等[2] - 2015年公司收购意大利美达,试图拓展车载充电机领域,意大利美达是公司汽车业务的主要载体,主营产品包括汽车功率控制及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模块等[3][5] 意大利美达经营状况 - 意大利美达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2021年分别亏损1.09亿元、1.08亿元、1.77亿元、1.49亿元、2.35亿元,5年共亏损7.78亿元[6] - 2024年公司对意大利美达确认投资收益7.87亿元,但应收意大利美达及其下属企业款项共计9.23亿元,计提信用损失高达9.14亿元[1] - 意大利美达2024年进入"债权人和解程序",公司丧失控制权并将其移出合并报表范围[9][1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18年至2022年营收维持在70亿元-80亿元,2023年-2024年收缩至50亿元-60亿元区间[2] - 汽车电气系统业务收入2023年从26亿元降至8亿元,2024年汽车电气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从约22亿元降至13亿元[5] - 公司2019年到2024年连亏6年,每年亏损低则2亿元,高达12亿元,2024年亏损最多[7] - 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处于70%左右,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多年为负数[7] 战略投资与对赌失败 - 2019年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港荣集团,港荣集团以1.19亿欧元获得意大利美达34.5%股权,包含对赌条件要求意大利美达2024年成功上市[7] - 因意大利美达未完成对赌,公司需以"投资本金+年化8%收益"回购股权,已归还本金1.88亿元,剩余未支付股权款正在协商[7][8] - 公司曾尝试引入其他企业认购意大利美达51.96%股权实现增资扩股,但该计划已失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