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变器
icon
搜索文档
德业股份股价涨5.25%,泉果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64.14万股浮盈赚取3309.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3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上涨5.25%至76.75元/股 成交额达12.97亿元 换手率1.89% 总市值694.16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比25.69% 热交换器占比15.68% 除湿机占比7.3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3.5% [1] 机构持仓动态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二季度增持270.26万股 累计持有864.1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309.66万元 最新规模112.01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30.7% 近一年收益60.58% 成立以来亏损1.87% [2] - 基金经理赵诣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29.41% 现任管理规模130.81亿元 [3]
德业股份(605117):Q2业绩稳步增长,工商储表现亮眼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 [2][4] - 2025Q2实现收入29.69亿元,同比增长3.65%,环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1.72%,环比增长15.74% [2][4] - 预计2025-2026年实现净利润35亿元、43亿元,对应PE为20倍、16倍 [8] 业务板块分析 - 逆变器业务:2025H1实现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14%;销量76.38万台,其中户储27.27万台,工商储4.29万台;毛利率高达48% [8] - 电池包业务:2025H1实现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86%;毛利率35%;子公司德业储能实现利润3.1亿元 [8] - 除湿机业务:2025H1实现收入4.1亿元,同比下降10%;毛利率36%;子公司德业电器实现利润1.6亿元 [8] - 热交换器业务:2025H1收入8.7亿元,同比下降18% [8] 经营与财务指标 - Q2期间费用率7.1%,处于历史低位,主要因费用管控优异、收入增长摊薄及汇兑收益(财务费用为负0.8亿元) [8] - Q2末存货15.1亿元,环比增长12%并创历史新高,印证经营趋势向好 [8]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3.89元,2026年4.72元;净资产收益率2025E为29.7%,2026E为26.4% [12] 市场与增长动力 - 增量主要来自东南亚、非洲、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欧洲因产品迭代去库,Q3预计恢复增长 [8] - 作为户储及工商储龙头,享受新兴市场及欧洲工商储快速增长,凭借产品、成本、渠道优势维持份额及高盈利水平 [8] - 短期储能逆变器排产稳中有增,工商储持续放量贡献增量 [8]
固德威(688390):确收滞后+费用增多影响Q2业绩,Q3改善方向明确
长江证券· 2025-09-14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亏损0.17亿元,同比减亏 [2][4] - 2025Q2实现收入22.04亿元,同比增长9.01%,环比增长17.09%;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129.02%,环比扭亏 [2][4]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亿、6.6亿,对应PE为47倍、21倍 [8] 业务运营分析 - 2025H1逆变器销量40万台(并网36.6万台,储能3.3万台),电池包销量0.21GWh,户用EPC装机0.65GW [8] - Q2储能逆变器发货量显著高于确认收入量,电池包业务环比明显改善 [8] - Q2综合毛利率20.36%,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8] 费用与资产状况 - Q2期间费用率18.0%(环比降1pct),但费用绝对值达4.0亿创历史新高,销售及管理费用均为新高 [8] - Q2财务费用率为-1.4%,主要受益于汇兑收益 [8] - Q2末应收账款及票据达14.4亿元,环比增长16%并创历史新高 [8] - Q2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2亿、信用减值损失0.1亿 [8] 未来展望 - Q3储能出货预计显著改善,受益于澳洲需求爆发、欧洲市场修复、亚非拉持续开拓及工商储放量 [8] - 公司坚持"源网荷储智"一体化战略和全栈解决方案,中长期成长空间可期 [8] - 随着全球户储需求增长和工商储爆发,2026年出货及利润有望再上台阶 [8]
德业股份(605117):25半年报点评:Q2业绩符合预期,工商储持续放量
中泰证券· 2025-09-14 20: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15/13倍的估值水平[3][6]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55.35亿元(同比+16.6%)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23.2%) 毛利率37.5%(同比+0.3pct)[4] - Q2单季营收29.69亿元(同比+3.7% 环比+15.7%) 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1.7% 环比+15.7%) 毛利率37.7%(环比+0.5pct)[4] - 工商储产品快速放量 储能逆变器销量18.4万台(同比+39% 环比+40%) 其中工商储逆变器销量2.7万台(同比+231% 环比+66%)[6] - 新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欧洲去库存接近尾声 东南亚/中东非/澳洲等地因电力紧张及补贴政策需求快速增长[6] - 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 新推出3.6-6KW离网逆变器及100kW-2.5MW储能解决方案 模块化设计降低30%总成本[6]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145.84亿元(同比+30%) 归母净利润35.94亿元(同比+21%)[3][6] - 2026E营收175.16亿元(同比+20%) 归母净利润44.04亿元(同比+23%)[3][6] - 2027E营收198.10亿元(同比+13%) 归母净利润50.96亿元(同比+16%)[3][6] - 毛利率预计稳定在37%左右 2025-2027年ROE分别为32%/28%/25%[3][8] 业务板块表现 - 逆变器板块: Q2收入14.0亿元(同比+3% 环比+13%) 储能逆变器收入11.2亿元(同比+18% 环比+15%)[6] - 电池包板块: Q2收入7.4亿元(同比+56% 环比+9%) 毛利率35.0%(同比-7.7pct)[6] - 家电板块: 热交换器收入5.0亿元(同比-16%) 除湿机收入2.1亿元(同比-25%)[6] 资本结构 - 2025E货币资金预计达50.98亿元 较2024年43.54亿元增长17%[8]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024年37.4%降至2027年29.4%[8] - 每股经营现金流2025-2027年预计为3.66/4.69/5.71元[3][8]
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出,看好国内储能盈利模式完善
华泰证券· 2025-09-14 14:0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出明确2027年装机目标180GW以上并理顺独立储能盈利模式 看好国内储能产业链企业量价齐升[1] - 政策推动储能全面参与电力市场 收益来源多元化将显著提升项目经济性 国内需求有望持续上量[2][3] - 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市场化驱动行业向头部集中 后续各环节价格有望稳中有升[4][5] 政策规划与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达180GW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2] - 2024年国内储能累计装机73.8GW 为实现目标2025-2027年年均需完成35.4GW/106.2GWh(按3小时充放电时长测算)[2] - 政策明确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 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2] - 要求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 并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新品种[2] - 推动完善容量电价机制 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加快电力中长期和现货市场建设[2] 盈利模式与经济性 - 独立储能收益来源包括现货交易套利、容量电价/补偿、辅助服务市场以及与新能源一体化参与电量交易[3] - 内蒙古给予独立储能容量补偿单次0.35元/kWh 现货市场价差基本在0.3元以上 测算IRR超15%[3] - 甘肃推出330元/千瓦·年的容量电价 预计更多省份将推出政策提升项目经济性[3] 产业链价格走势 - PCS价格从6月初0.065元/W提升至9月初0.07元/W 涨幅约7.7%[4] - 储能电芯从6月初0.29元/Wh上涨至9月初0.3元/Wh 涨幅约3.4%[4] - 价格企稳回升主要因市场化需求驱动项目注重全生命周期经济性[4]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化推动中远期行业优胜劣汰 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 中小厂商逐步出清[4] - PCS和集成环节有望回归合理价格并修复盈利[4] 需求前景 - 国内储能盈利模式逐步完善 各地出台"136号文"承接政策 需求逻辑理顺[5] - 欧美大储工商储装机保持较高增长 新兴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状态[5] 重点公司推荐 - 阳光电源:目标价147.42元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145.64亿元(较前值上修21%)[10][11] - 上能电气:目标价39.93元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6.10亿元[10][11] - 盛弘股份:目标价51.60元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5.38亿元(较前值下修12%)[10][11] - 宁德时代:目标价342.22元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666亿元[10][11]
华宝新能:公司现已推出全球首创XBC美学曲面光伏瓦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6:45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全球首创XBC美学曲面光伏瓦产品 实现绿色能源与建筑美学融合 [1] - 以曲面光伏瓦为核心载体构建全链路绿色生态 包括光伏瓦 逆变器 储能电池和家庭能源管理 [1] - 将绿电植入别墅家庭生活场景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西宁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 - 共同推动光伏瓦在高端住宅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1] 未来发展 - 公司不断探索产业协同机会 [1] - 加快产品的普及与应用 [1]
中国储能何以卷动全球|深度
24潮· 2025-09-12 07:07
全球储能市场爆发 - 2024年至2025年8月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总规模近250GWh 是2024年海外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量81.5GWh的3.07倍 [11] - 储能系统集成新签订单暴增220% 储能电池飙升175% 逆变器量价齐升 [2]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驱动需求爆发 清洁能源大变革趋势已成共识 [2][22] 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排名 - 宁德时代以49.65GWh订单位居第一 覆盖美国、亚洲、中东、南美、澳大利亚 [13] - 海辰储能以33.72GWh订单排名第二 覆盖美国、欧洲、亚洲、中东 [13] - 阳光电源以27.83GWh订单排名第三 覆盖美国、欧洲、亚洲、中东、南美、澳大利亚 [15] 区域市场分析 - 中东地区签约规模达52.96GWh 欧洲为45.41GWh 澳大利亚36.14GWh 亚洲23.82GWh 印度15.91GWh 南美12.77GWh [26] - 美国市场因关税战订单骤降 上半年对美订单仅3.84GWh 同比下滑89.96% [23] - 智利市场异军突起 上半年中国企业拿下9.6GWh订单 是美国的2.5倍 [30] 阳光电源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178.03亿元 同比大增127.78% 毛利率接近40% [3] - 储能系统成为营收最大、利润贡献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部门 [3] - 维持全年发货40-50GWh指引 预计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保守20% 乐观30% [5] 储能产业链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 同比增长68% 其中储能电池出货265GWh 同比增长128% [17] - 1-6月中国储能电池累计出口45.6GWh 同比增长174.6% 占全国电池总出口量的35.9% [21] - 1-7月逆变器累计出口3230万台 同比增1% 出口金额53.44亿美元 同比增6% 单价升至1181元/台 [21]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德国推行动态电价 法国削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 欧洲储能2024-2029年CAGR有望达55% [41][42] - 澳大利亚推出23亿澳元"廉价家用电池计划" 安装补贴使投资回收期降至4-6年 [35] - 印度强制配储要求光伏项目按10%/2h配备储能 预计2032年需要411.4GWh装机 [34] 典型项目案例 - 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启动2.6GW全容量商业运行 拉动配套储能需求 [27] - 阳光电源在智利获得多个GWh级订单 包括200MW/800MWh独立储能电站 [33] - 宁德时代在澳大利亚部署全球首个商业化8小时长时储能系统EnerQB 规模3GW/24GWh [37] 行业风险与挑战 - 国内储能系统价格三年暴跌近八成 2025年7月平均报价0.4462元/Wh [56] - 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缓冲期后关税可能升至82.4% [55][56] - 海外订单执行周期长达2-3年 部分项目可能延期或终止 [63]
固德威,有多少失误都可以重来
新浪财经· 2025-09-11 23:57
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业务战略、市场战略、研发和产品战略上接连犯错 导致其成为逆变器板块唯一亏损企业 从2023年净利润超8亿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1660万[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86亿 同比增长29.8% 归母净利润亏损1660万 同比改善30.35% 其中一季度亏损2803万 二季度盈利1100多万[4] - 资产负债率64.42% 在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7] - 逆变器板块2024年毛利率19.78% 户用系统业务毛利率仅14.11%[9] 市场战略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58.88%降至2025年上半年25.62% 两年内下降33个百分点[8] - 错过欧洲储能市场爆发机会 提前收缩海外储能战线[1] - 重点拓展国内户用分布式市场 2024年实现装机960MW 2025上半年销量0.65GW 同比增长50%以上[9] 业务结构 - 户用系统业务2024年主营利润4.3亿 但毛利率仅14.11%[9] - 海外营收占比不足三成 却贡献总利润的50%以上[9] - 与越秀租赁户用光伏业务合作规模达100亿[9]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5.51亿 2025上半年投入2.94亿 同比增长10.88%[11] - 22个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11.9亿 其中综合能源管理WE平台投入2亿[12] - 研发转化效率缓慢 导致市场战略被动[12] 产品竞争力 - 在澳洲市场被思格新能源超越 跌出户储市场前三[13] - 采取价格竞争策略 12.8kWh产品售价3876美元 显著低于阳光电源16kWh产品6200美元[13] - 产品覆盖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微逆等多领域[12] 战略布局 - 提出"源网荷储智"理念 布局光电建材、智慧能源、户用系统等业务[15] - 2024年10月空气源热泵工厂投产 完成产业链闭环[15] - 面临生态协同难题 需适配不同厂商设备且缺乏用户基数[16] 行业地位 - 2023年净利润规模仅次于阳光电源[4] - 2025年上半年成为A股逆变器板块唯一亏损企业[4] - 在澳洲户储市场排名被新兴企业超越[13]
中金:抢装促进光伏产业链经营现金改善 关注反内卷、高效组件、储能等环节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7:01
核心观点 - 2Q25光伏行业需求受益于国内抢装而快速增长 主产业链公司营收和毛利率总体修复 美国市场盈利显著改善 辅材中玻璃和胶膜价格及利润修复 海外需求强劲 逆变器及储能在多地区表现超预期 [1] - 3Q25行业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将进一步改善 但环节间存在分化 反内卷进展推动硅料涨价 下游顺价 继续看好逆变器、储能及欧洲工商储需求 [3] 主产业链表现 - 2Q25主产业链营收增加且毛利率总体修复 但环节和企业间存在分化 下游电池组件因抢装影响涨价迅速且毛利修复 而硅料硅片业绩仍边际下行 板块整体亏损因出货量增加尚未显著减少 [1] - 3Q25主产业链自7月反内卷以来 硅料环节涨价明显 下游硅片电池组件有不同程度顺价 板块整体利润和经营现金流会进一步改善 但组件环节业绩环比或有压力 [3] 辅材环节盈利 - 浆料2Q25出货环比略增 业绩受费用影响较大 关注至明年上半年贱金属浆料量产导入节奏 有望带来较大收入利润增长空间 [2] - 接线盒、边框、焊带盈利能力同环比均承压 但边框海外产能贡献亮眼 [2] - 玻璃和胶膜2Q受国内抢装驱动 价格及利润修复 海外客户需求强劲 利润优于国内且具备持续性 [1][2] - 玻璃和胶膜价格触底回升 预计会缓慢提升至二线头部企业生产成本线以上 [3] 逆变器与储能需求 - 集中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地区均存在超预期表现 欧洲区域工商业项目配储需求强劲 [1] - 继续看好集中式逆变器、大型储能及欧洲工商储需求 [3] 推荐标的 - 硅料环节推荐通威股份等 高效组件龙头推荐晶科能源 新技术BC和浆料推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 支架推荐中信博 玻璃推荐信义光能、福莱特 逆变器及储能推荐德业股份、锦浪科技、上能电气、阿特斯 [4]
德业股份涨2.01%,成交额6.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1.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71.56元/股 成交额6.47亿元 换手率1.01% 总市值647.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31.5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70%和9.8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48%和25.3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1.8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4.19%/27.67%/42.95%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蒸发器、冷凝器、变频控制芯片及环境电器产品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25.69% 热交换器占15.6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储能、BIPV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8%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97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增长76.28%至5.23万户 人均流通股减少20.57%至17284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948.08万股至3229.13万股 泉果旭源基金增持270.26万股至864.14万股 [3] - 广发小盘成长基金增持220.05万股至770.1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07.80万股至651.75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新进持股585.05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退出十大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