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搜索文档
【新华社】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提质升级 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
新华社· 2025-10-17 10:01
据介绍,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将从长周期、体系化、整建制协同创新合作三方面着 力,持续完善丰富合作模式——将坚持长周期谋划,深化长远战略协同、强化长期项目策划、固化长效 合作机制,加快从"短期合作"向"长期协同"转变;坚持体系化布局,加强多领域协同布局、加强全链条 联合创新,加快从"单点突破"向"串珠成链"转变;坚持整建制合作,优化自上而下统筹、优化任务力量 集聚,加快从"单打独斗"向"兵团作战"转变。 业内认为,中国科学院具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中央企业在应用场景和规模化市场方 面优势明显,双方协同融合对于共同提供高质量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 要意义。 据了解,自双方2023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中央企业与院所协同创新持续走深走实。近两年, 60余家中央企业所属200余户企业与60余家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签署600余项合作协议, 项目经费累计近百亿元,双方合作基础不断夯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合作成效加速显现,不断打通从 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10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会商活动,推动双方战略合作提质升级。会商会议 期间, ...
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战略合作提质升级 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
新华社· 2025-10-16 21:00
10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会商活动,推动双方战略合作提质升级。会商会议期 间,20家中央企业与21家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就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工程化应用、合成生物成果 转化应用等40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签约,涉及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超 70亿元。 中央企业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的骨干中坚。 据介绍,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将从长周期、体系化、整建制协同创新合作三方面着力, 持续完善丰富合作模式——将坚持长周期谋划,深化长远战略协同、强化长期项目策划、固化长效合作 机制,加快从"短期合作"向"长期协同"转变;坚持体系化布局,加强多领域协同布局、加强全链条联合 创新,加快从"单点突破"向"串珠成链"转变;坚持整建制合作,优化自上而下统筹、优化任务力量集 聚,加快从"单打独斗"向"兵团作战"转变。 业内认为,中国科学院具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中央企业在应用场景和规模化市场方面优 势明显,双方协同融合对于共同提供高质量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意 义。 据了解 ...
顶尖阵容汇聚,共探未来科学奥秘!2025世界顶科论坛10月24日启幕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17:41
10月24日至26日,以"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Science in Future)"为主题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在上海临港中心举办。 记者今日从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新闻发布会获悉,本届论坛将汇聚25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以及众多国 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等,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共同探讨基于未来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科技治理等 重大课题。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自2018年在中国上海创设以来,致力于成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现已成为亚洲 地区规格最高、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人数最多的国际科学大会。本届论坛精益求精、创新升级,具有四大亮点特色。 一是顶尖阵容,本届论坛将构建起顶尖科学家和全球科学精英对话的核心平台,全方位彰显论坛作为全球顶尖科学交流平台的吸引力,12位全球顶尖科 学家将首次亮相论坛,为论坛注入新鲜力量,多位曾多次参与论坛的顶尖科学家将继续承担关键角色。 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郭江平介绍称,12位首次加入论坛的科学家,研究覆盖了从数学、计算科学到生命科学、材料化学 ...
“五链”融合,济宁以人才为翼筑发展之基
齐鲁晚报网· 2025-10-16 16:23
人才引进与培育 - 围绕15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6条重点产业链布局人才链 今年新引进青年人才3.1万人 [3] - 启动“校企双聘”博士专引计划 发布第一批16家企业20个博士岗位招引计划 [3] - 全市博士后平台达108家 包括29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79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累计招收博士后391人 [3] - 近三年新增企业工程师2.3万人 今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4万人 [3] 教育链与人才供给 - 支持4所院校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4] - 与清华大学共建三处乡村振兴工作站 吸引31所高校570余名师生参与 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28项 [4] - 全市技工院校学生规模达3万余人 新开设工业机器人等13个新兴专业 累计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450个 [4] 创新链与人才活力 - 实施柔性引才用才项目 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10个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200余项 创造经济效益4.2亿余元 [5] - 36名科研人员参与创新创业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及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1项 [5] 金融链与人才生态 - 对全职引进及自主创业的博士、硕士等青年人才给予引才补贴和家庭奖励 [6] - 实施“创业济宁”五大行动 今年扶持企业181家、创业者2261人 [6] -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23类绿色通道服务 包括就医、交通、子女入学、信贷支持等 [6]
近乎零摩擦的石墨转子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 2025-10-15 07:54
技术突破 -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近乎零摩擦、可自由悬浮旋转的石墨转子,解决了宏观悬浮系统长期存在的“涡流阻尼”问题 [1] - 该技术利用直径约1厘米的石墨圆盘和稀土磁体,设计出抗磁悬浮转子,通过实验和数学分析证明,在系统具备完美轴对称性的条件下可完全消除涡流阻尼 [1] - 最新设计在理想条件下彻底消除了涡流阻尼,使自由悬浮转子有望成为毫米级乃至微米级高精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 [2] 应用前景 - 该成果为高精度测量和量子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转子在无接触、自由悬浮状态下运转能显著提升扭矩和角动量测量重力、气压、动量等物理量的实验精度 [1] - 改进后的转子可用于高灵敏度陀螺仪,并可在低温下进入量子态,用于探索真空引力效应等宏观量子现象 [2] - 若能进一步减缓旋转速度,转子运动将进入量子态,为宏观量子研究提供新平台 [1] 技术优势 - 与依赖复杂光学或电学系统的微尺度装置不同,该宏观系统可在常温下实现磁悬浮,具有结构更简单、环境适应性更强的优势 [1] - 悬浮技术可将实验对象与外界干扰隔离,是隔绝外界干扰的理想方式,尤其适用于转子等精密测量装置 [1]
2024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评审结果公示!一等奖64项
机器人圈· 2025-10-13 17:51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总体评审情况 - 2024年度共评审推荐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4项、二等奖84项、三等奖142项,总计290项 [1] 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自然科学奖中表现突出,获得11项一等奖,研究领域涵盖脑科学、超导材料、钙钛矿电池、纳米材料等前沿科学 [3] - 安徽师范大学在数学理论领域获得一等奖,项目为双相流相变和Navier-Stokes方程边界层的数学理论 [3] - 安徽医科大学在脑认知功能和脑疾病研究领域获得一等奖 [3] - 安徽财经大学在资源-环境-经济复杂系统建模领域获得二等奖 [3] - 安徽大学在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编辑领域获得二等奖 [3] 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金刚石量子电流传感器领域获得一等奖 [7] - 合肥工业大学在新型配电系统优化控制领域获得一等奖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屏幕拍摄溯源水印技术领域获得一等奖 [7]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高吸能合金设计领域获得一等奖 [7] - 安徽理工大学在低场核磁共振多物理场耦合探测技术领域获得二等奖 [7] 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 - 安徽大学在自主无人系统具身智能技术领域获得一等奖 [10] - 安徽工业大学在极端环境功能涂层及发电装备领域获得一等奖 [10] - 安徽理工大学在饱和淤泥质土公路地基加固、硬岩掘进技术、化工配煤技术等多个领域获得一等奖 [10] - 安徽农业大学在粮食作物杂草抗药性治理领域获得一等奖 [11]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优质抗病水稻不育系创制领域获得一等奖 [11] - 安徽医科大学在泌尿系结石诊疗、老年性痴呆神经调控等领域获得一等奖 [11] - 长鑫存储技术在国产先进DRAM存储芯片领域获得一等奖 [14] - 科大讯飞在数字人交互技术领域获得一等奖 [14] - 奇瑞汽车在多模混合动力系统、智能电动汽车多域融合控制领域获得一等奖 [1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网联车辆智能驾驶、水泥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业应用领域获得一等奖 [16]
【省科技厅】陕西征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
陕西日报· 2025-10-13 07:08
项目启动与目标 - 2026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项目于10月9日启动征集 [1] - 项目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渠道,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1] 参与企业与基金设立 - 省科技厅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立“中电建西北院企业联合基金” [1] - 省科技厅与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企业联合基金” [1] - 省科技厅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设立“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联合基金” [1] 重点研究领域 - 中电建西北院企业联合基金重点支持水电与抽蓄、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水利生态与基础设施等领域 [1] -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企业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钻探、物探、水文、地质、煤层气、地热等领域 [1]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联合基金重点支持源网协同发展、装备与材料器件提升、数智化赋能、施工防灾等领域 [1] 申报政策与要求 - 联合基金的申请不受其他省科技计划限项规定限制 [2] - 鼓励受资助项目加快研究进度,及时解决问题,尽快满足产业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可提前结题 [2] - 牵头申报单位应为陕西省境内注册的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 [2] - 鼓励申请项目吸收联合单位科技人员加入项目组,共同研发以提升联合单位科技创新能力 [2]
浙江创历史新高,202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
搜狐财经· 2025-10-12 10:13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 - 2024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两千亿元的省及直辖市有6个 [1] - 浙江省202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额为2901.4亿元,位列全国第四 [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202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及直辖市有7个 [1] - 浙江省202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2%,创历史新高 [1]
世界最大,正式交付!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环球网资讯· 2025-10-11 09:52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环向场磁体线圈盒。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 环向场线圈盒是环向场磁体的主体承力结构部件,是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环向场线 圈绕组并支撑与固定着极向场磁体等其他超导磁体。环向场线圈盒由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316LN和 316LMn材料构成,该部件外形尺寸21米×12米,重4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整 体尺寸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的1.2倍以上,重量约为其两倍。 从研发到完成制造,项目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环向场线圈盒的成功交付, 是聚变能源商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技术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船舶海工等领域。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 施(CRAFT)项目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研制成功并在安徽省合肥市交付。 ...
2025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成绩单出炉
科技日报· 2025-10-11 09:32
此次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599小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 为100%,年平均对外服务机时273小时。参评的71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 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效。 据悉,依据《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对考核结 果优秀和良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并给予后补助经费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要求限 期一年整改,一年后整改不到位的,将核减相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这份由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通知》显示,共有26个部门344家单位参加评价考 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5.3万台(套),重大科研基础设施71个。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刘垠)10日,科技部官网发布《2025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考核结果显 示,与2024年相比,参评单位对开放共享更加重视,管理和共享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知》提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