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陶瓷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外贸企业调研!“出口转内销”成效初显,迅速破局有“三点”……
证券时报· 2025-04-30 08:25
多方助力解燃眉之急 - 大润发"外贸优品中华行"项目启动以来收到157家外贸企业提报,达成意向合作91家,其中52家已立项合作[3] - 青岛力泰农产品6.6吨生姜产品上架大润发52家门店,首日售出1.2吨,4天售罄[3] - 梦饷科技"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已快速入驻超100家外贸企业,覆盖服饰、美妆、食品等品类[3] - 京东计划一年投入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产品,推出专属招商团队和营销资源支持[3] - 临沂兴业陶瓷外贸盘在京喜自营11小时爆卖9万件,曙光牙刷厂200万件库存通过京喜自营售罄[3] 积极求变拓内销市场 - 浙江味老大工贸外贸出口占比近八成,美国市场爆款产品在国内售价从19美元调整为30元人民币[5] - 外贸企业需根据国内消费习惯调整产品,如菜板需增加把手等本土化改造[6] - 代工厂需注册商标、创新设计以建立自有品牌开拓内销渠道[6] 精耕细作谋长远发展 - 京东已与超3万家企业接洽,上万家企业进入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7] - 外贸企业需解决国内市场规则不熟悉和线上运营经验缺乏等问题[7] - 大润发建议外贸企业做好市场定位、产品本土化改造和服务体系建设[8] - 梦饷科技为不同类目企业定制扶持措施,如帮助服饰类企业调整设计风格[8] - 外贸产品内销成功三要素:价格优势、产品亮点、品质保障[8] 转型关键要素 - 需转变生产思维,从"按单生产"转向"按需定制"[10] -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自主品牌[10] - 构建多元化渠道体系,覆盖线上线下销售网络[11] -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11] - 利用国内14亿人口消费市场和近50万亿元消费规模优势[12]
从“救急”转向常态化运营 外贸企业转内销逐见成效
证券时报· 2025-04-30 05:13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使我国部分外贸企业受冲击,国内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积极助力企业“出口转内销”,成效初步显现,但“出口转内销”是系统性工程,企业需开展系统性变革以适应国内市场需求 [1] 多方助力解燃眉之急 - 大润发“外贸优品中华行”巡展销售活动受顾客欢迎延期至5月3日,后续有望在其他门店开展,截至4月27日收到157家外贸企业提报,91家达成意向合作,52家达成立项合作 [2] - 青岛力泰农产品6.6吨生姜产品上架大润发52家门店4天售罄,青岛北洋佳美水产一款鳕鱼于4月27日在大润发57家门店上架 [2] - 梦饷科技“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已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入驻超100家外贸企业,OMASKA箱包企业已完成入驻并筹备上线 [3] - 4月28日“外贸优品中华行”深圳产销对接会现场火热,京东预计一年投入2000亿元采购出口转内销产品,推出系列优惠政策与服务措施 [3] - 临沂兴业陶瓷“波西米亚风”外贸盘上线京喜自营11小时爆卖9万件,曙光牙刷厂200万件库存通过京喜自营卖空 [4] 积极求变拓内销市场 - 部分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需根据国内消费习惯在产品适配性等方面作出改变 [5] - 味老大受美国关税影响大,其美国爆款产品在国内或无人问津,公司将开拓国内市场并调整产品线 [5][6] - 服装代工厂无自身品牌,京东建议先注册商标、产品设计创新、开店逐步拓展国内销售渠道 [6] 精耕细作谋长远发展 - 京东发挥供应链和开放生态优势,通过京喜自营弥补出口生产企业销售和线上运营短板 [6] - 超3万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招商团队接洽,上万家进入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京东开启数百种品类选品工作 [7] - 出口转内销需长期投入和不断转型,大润发短期助企业消化库存、开拓渠道,长远考虑长期合作 [7] - 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需做好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开展本土化改造、增强服务意识 [7] - 梦饷科技为不同类目外贸企业定制扶持措施,如为服饰类提供市场趋势分析,为食品类用大数据挖掘需求 [8] - 外贸产品在内销市场站住脚需价格有优势、产品有亮点、品质有保障 [8]
*ST松发重组标的迷雾:25亿元的增资当天就转出至关联方账户 以“明债实股”否认突击出资
新浪证券· 2025-04-29 16:41
公司财务与重组情况 - 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松发",因2024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低于3亿元,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1][3] - 2024年公司营收2.75亿元(同比+33.34%),归母净亏损0.77亿元(同比收窄),扣非净亏损0.78亿元(连续四年亏损) [3] - 公司拟通过收购实控人陈建华夫妇100%控制的恒力重工100%股权实现保壳,该重组已过会,但需补充说明评估基准日恒力重工增资25亿元的影响 [1][3][4] 增资与资金流向争议 - 恒力重工在2024年9月30日评估基准日增资25亿元,同日资金转出至实控人关联方账户,公司称此为偿还关联方借款 [6][8] - 公司及中介机构解释25亿元为2023年关联方提供的长期借款转为注册资本("名债实股"),但未明确关联方具体名称 [5][8][12] - 剔除增资因素后,恒力重工评估增值率从167.84%升至1025.44% [5] - 重组草案显示增资股东为中坤投资(15亿元)、恒能投资(5亿元)、陈建华(5亿元),与借款方恒力集团、恒能供应链等不一致 [13][16][17] 实控人资本运作历史 - 公司2015年上市后主业为陶瓷,2017年收购醍醐兄弟51%股权转型"陶瓷+教育",2021年教育业务营收骤降90.76%后退出 [18] - 2018-2020年净利润连续大降,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 [18] - 2018年恒力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后,公司盈利未改善,直至本次重组 [19][20] - 实控人陈建华夫妇近年频繁资本运作,包括恒力石化分拆康辉新材借壳大连热电(已终止) [20]
华瓷股份2025年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但需关注应收账款及现金流
证券之星· 2025-04-29 07:05
经营业绩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3.5亿元,同比增长25.26% [2] - 归母净利润为5031.91万元,同比增长10.19% [2] - 扣非净利润为4688.0万元,同比增长22.77%,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30.56%,同比下降6.45% [3] - 净利率为14.21%,同比下降12.55%,成本控制面临压力 [3] 费用控制 - 三费总计3579.16万元,占营收比例10.21%,同比下降12.45% [4] - 运营效率提升成效显著 [4]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达1.62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78.97%,同比增长40.01% [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同比下降62.56%,现金流管理存在风险 [5] 资产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5.22亿元,同比增长2.49%,现金资产状况健康 [6] - 有息负债9577.8万元,同比增长1655.07%,偿债能力面临挑战 [6] 总结 - 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但盈利能力、应收账款及现金流管理需优化 [7] - 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现金流优化以确保长期健康发展 [7]
四通股份深耕陶瓷主业 新业务增长迅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9: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53.50% [1] - 净利润-2346.84万元,亏损同比缩窄37.19% [1] - 陶瓷主业营业收入24498.71万元,同比增长31.92% [1] - 锆钛矿精炼业务2024年四季度营业收入3973.82万元,同比增长100% [2] 主营业务 -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提供日用、艺术、卫生家居生活类陶瓷的企业,三大类产品均达到规模化生产 [1] - 陶瓷主业深耕海外市场,外销大部分地区收入上升,同时拓展内销渠道 [1] - 日用陶瓷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提升产品艺术化和个性化附加值 [2] - 卫生陶瓷结合个性化外观与智能化功能,符合欧美澳等国家严格标准 [2] - 艺术陶瓷创新运用多种装饰技艺,采用废弃物替代高成本釉料,提升产品档次 [2] 产品优势 - 三大系列产品重要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和进口国要求 [2] - 产品符合客户设计要求和消费者使用需求,具有强市场竞争优势 [2] 战略布局 - 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探索新材料业务 [2] - 新增控股子公司大连壹唯新材料,开展锆钛矿产品精炼业务 [2]
松发股份2024年财报解读:营收增长仍难掩亏损,投资与筹资现金流变动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4-28 06: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33 34%至2 75亿元 但净利润仍亏损7664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4035 59万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825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875 2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67 34% [1][4]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增长31 92%至883 87万元 但研发人员中高端人才占比偏低 [3][5] 财务表现 营收与利润 - 营业收入2 75亿元 同比增长33 34% 季度数据呈现逐季上升趋势 第四季度达9373万元 [2] - 净利润-7664万元 同比减亏4035 59万元 扣非净利润-7834万元 同比减亏4074 93万元 [2] - 基本每股收益-0 62元/股 扣非每股收益-0 63元/股 亏损均有所收窄 [2]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增长17 33%至3049万元 主要因出口费用及市场推广增加 [3] - 管理费用下降12 55%至3266万元 主要因薪酬及折旧摊销减少 [3] - 财务费用增长12 23%至2181万元 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 [3] - 研发费用增长31 92%至883 87万元 占营收比例3 22% [3][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25万元 主要因支付供应商货款及税费增加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63 71万元 同比下降2875 21% 主要因固定资产购置减少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474万元 同比增长167 34% 主要因控股股东借款减少 [4] 研发与人员 - 研发人员81人 占总人数8 33%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5人 占比30 86% [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0-40岁为主(37人) 60岁以上1人 [5] 管理层与风险 - 管理层报酬:总经理36 84万元 副总经理27 02万元 财务总监26 40万元 [6] - 面临主要风险:市场竞争 汇率波动 原材料涨价 贸易摩擦及退市风险警示 [5][6]
小蛇吞大象!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足1500万,80亿跨界并购!
梧桐树下V· 2025-04-24 18:01
交易方案概述 - 交易总价80 0639亿元,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2][3][6] - 重大资产置换部分:公司以全部资产及经营性负债(作价51310.47万元)与中坤投资持有的恒力重工50%股权进行等值置换 [3][4]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以每股10.16元价格向4名交易对方发行73752.8511万股,总市值749328.97万元,收购恒力重工剩余股权 [4][5] - 交易完成后中坤投资等5方将合计持有公司89.93%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坤投资但实控人仍为陈建华夫妇 [13] 标的公司情况 - 恒力重工2022年7月成立,以17.29亿元竞得评估价43.48亿元的STX集团13家破产公司资产 [7] - 2024年营收54.9643亿元(2023年仅6.628亿元),净利润3.0103亿元(2023年0.0114亿元) [7][8] - 净资产账面价值29.8926亿元,评估值80.0639亿元,增值率167.84% [7] - 主要产品为散货船、油轮等船舶,2024年制造并交付船舶4艘,产销率100% [7] 业绩承诺与风险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其中2025年11.2728亿元、2026年16.4143亿元、2027年20.6281亿元 [9] - 美国301调查等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船舶业务订单转化和业绩承诺实现 [10] 上市公司变化 - 交易前公司主营陶瓷业务,2019-2023年累计亏损6.5693亿元,2024年9月末净资产仅1489.92万元 [12] - 交易后主业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研发制造,战略性退出陶瓷行业 [13] - 需保证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10%,董事总经理林培群承诺在交易完成前辞任 [14] 监管问询重点 - 关注标的公司评估基准日新增注册资本25亿元对评估值的影响 [15][16] - 要求说明STX资产评估增值合理性及市场价格对比情况 [15] - 需解释标的公司2023年业务快速突破行业壁垒的合理性及研发能力依据 [15]
到智能工厂看机器拼效率
四川日报· 2025-04-21 06:21
智能制造转型成效 - 东方电机冲剪分厂通过"智改数转"实现人均产出提升620% 劳动强度降低90%以上 入选首批国家级卓越级智能工厂 [2][16] - 通威太阳能眉山四期项目日产出480万片高效晶硅电池 21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 [4] -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包装速度达1.5万瓶/小时 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倍 [6] 行业技术应用标杆 -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焊装车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 信息化 柔性化 自动化生产 [8] - 东方锅炉自贡基地建成锅炉行业首个蛇形管全工序智能工厂 代表行业数字化最新成果 [10] - 微网优联科技建成四川首家5G智慧工厂 应用5G+智慧仓储 自动化包装等技术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6] 智能化改造成果量化 - 双龙陶业通过"智改数转"实现节能降耗30% 人工成本下降50% 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5% [12] -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铝合金产品智能生产线达到国内机械加工领域领先水平 [14] - 四川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20.9% 传感器产量增23.3% [17] 区域产业升级动态 - 四川省通过智慧工厂示范项目带动行业转型 已有10家工厂入选国家级智能工厂名单 [16] - 四川制造业广泛引入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技术 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