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全国有700多万个家庭当上了光伏“房东”
央视新闻· 2025-08-27 09:04
能源消费增长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5] - 7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5]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5] 绿色低碳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5]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5] -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 其中户用光伏新增1.6亿千瓦 [5] - 全国700多万家庭安装户用光伏 [5]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5] - 光伏转换效率与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5]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5] - 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高温气冷堆等重大工程投运 [5]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与千米深海 [5] 能源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电动汽车配置2个充电桩 [5] - 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10倍 [6] - 智能微电网与虚拟电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5]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速推进 [5] 能源市场发展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5倍 [6] - 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6] - 风电整机制造企业60%以上为民营企业 [6] - 部分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20% [6] 产业融合与新业态 - 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 [5] - 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 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源泉 [5]
国家能源局:从五个方面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第一财经· 2025-08-26 14:02
能源绿色转型进展 - "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1][3]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3]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3]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3] 电力消费结构变化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1] - 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3]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3] - 2024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3] 能源投资特征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6] - 累计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6]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6]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6] - 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氢能等领域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6] 民营经济参与度 - 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7]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且年均增长超15%[7] - 规模以上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7] - 2024年上半年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均达10%以上[7] 新能源消纳措施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对新能源适配能力[8] - 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提升发电预测精度[8] - 通过多能互补发展模式和联合调控运行提升自主调节能力[8] - 加强主网/配网/微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综合承载力[8] - 拓展绿电直连等就近消纳新业态[9] - 推动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并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等方向延伸[9]
中信建投:光热发电作为高稳定性的可再生能源 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财经· 2025-08-21 08:19
光热发电技术特点 - 通过聚光系统将太阳能聚焦到吸热器 加热工作介质如熔盐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1] - 配置储热系统后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1] - 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 能够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1] 行业价值分布 - 聚光系统 吸热系统 热力系统和储热系统价值量占比较大 [1] 行业战略意义 - 作为高稳定性可再生能源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 - 具备在部分区域作为调峰和基础性电源的潜力 [1]
发改委: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取得重要成果
央视网· 2025-08-20 09:13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 8%下降到2024年的53 2%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 9%提高到19 8%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 [1] - 持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 [1] 全球清洁能源贡献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1] - 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出口国和投资国 [1]
Mercury General(MCY) - 2025 H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19 07:00
业绩总结 - FY25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为7.9 TWh,较上年同期下降10%[17] - FY25 EBITDAF为7.86亿澳元,普通全年度股息为24分[23] - FY26指导目标为EBITDAF达到10亿澳元,股息为25分[23] - FY30的EBITDAF目标为11.5亿至12.5亿澳元[28] - FY25的普通股息连续第17年增长[81] 用户数据与合同 - 与NZ铝冶炼厂签署的长期供电协议于2025年1月生效,初始基荷容量为50MW,2027年增至75MW[100] - 与Fonterra签署的长期合同支持其电气化,预计年需求为260GWh[102] 未来展望与市场扩张 - 计划到2030年交付3.5 TWh的新发电量,年总发电量预计增长约40%[19] - Karapiro水电站升级项目投资9000万美元,预计年发电量增加32GWh[107] - Nga Tamariki地热站扩建、Kaiwera Downs风电场和Kaiwaikawe风电场正在建设中[1] 财务状况 - FY25的净债务增加了2.3亿澳元,主要用于新资产投资[81] - FY25年未偿还的承诺资本支出为5.7亿新西兰元,流动性充足[151] - FY25年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保持在BBB+范围内[152] - Mercury的债务与EBITDA比率目标在2倍至3倍之间,符合其BBB+评级[1] - 预计FY25的债务与EBITDA比率为2.5倍,主要受EBITDAF下降和净债务增加影响[1] 成本与效率 - FY25的员工相关成本节省达1000万澳元,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升[81] - FY25的资产维护成本增加了1100万澳元,主要用于地热井的安全关键工作[81] 负面信息 - FY25年天然气生产下降,主要由于天然气储备减少[93] - FY25年初水文条件接近历史低点,导致电力现货价格高企[93] - FY25年1月至4月全国水流量创下历史最低,进一步推高电力现货价格[93] - FY25年7月,水电发电量达到566GWh,超出平均水平160GWh[99] 其他策略 - FY25年最终股息的股息再投资计划将以2%的折扣提供[152] - 基于已承诺的增长资本支出,预计FY26至FY27期间债务与EBITDA比率将达到峰值并逐步降低[1]
澳全职员工平均周薪首破2000澳元 采矿业薪酬继续领跑 可再生能源投资放缓 数据中心产能将迎巨大增长 数据中心概念股展现反弹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53
( 图片来源:《澳华财经在线》) 【财经要闻及评论】 澳洲可再生能源投资放缓 大型电池项目显著降温 2. 信息传媒与电信业:2,560.70澳元 澳大利亚清洁能源委员会(CEC)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澳洲大型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两个季 度放缓,这样的速度难以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82%的目标。 3. 电力、燃气、水和废物处理业:2,366.80澳元 4. 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业:2,327.60澳元 5. 金融和保险业:2,323.70澳元 6. 公共管理和安全:2,103.30澳元 7. 教育和培训业:2,098.30澳元 8. 卫生保健和社会救助业:1,978.80澳元 9. 建筑业:1,957.60澳元 10. 运输、邮政和仓储业:1,925.70澳元 今年二季度,仅有615兆瓦、价值5.2亿澳元的大型太阳能项目获得融资,并且无新的风电项目落地。 今年上半年新获融资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仅1.17吉瓦,而替代退役电厂每年需要6–7吉瓦的装机容 量。值得关注的是,大型电池项目也显著降温,二季度仅334兆瓦获得融资,不及一季度1520兆瓦的四 分之一,创近两年来最低水平。 澳洲全职员工平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双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9:30
双碳目标顶层设计 - 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 -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 [2] - 部门层面制定12个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 31个省区市均出台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2]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56.8%下降至2024年53.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升至19.8%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9.2% 保持全球最大装机规模和最快发展速度 [3] 交通运输体系绿色化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3]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 乡镇覆盖率80.02% [3] 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 202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97% 累计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4]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2020年降低4% 人均综合能耗降低5.1% [4] - 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面积达209亿平方米 较2020年增长近50% [4] 生态固碳能力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4] - 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居世界首位 [4]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60%和80% [5] -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 提供并动员资金超1770亿元人民币 [5][6]
21.59亿千瓦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
搜狐财经· 2025-08-16 15:00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 8%下降到2024年的53 2%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 9%提高至19 8%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21 59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的59 2% [1] 绿色建筑发展 - 2024年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97% [3] - 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3] 清洁供暖进展 - 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面积达209亿平方米 较2020年增长近5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