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国资管理人,操刀一笔重磅交易
投中网· 2025-08-28 10:08
公司重组与融资 - 恩泽氢能完成1.3亿元融资,投资方重塑能源出资1亿元持股30.3%,涧光股份出资0.3亿元持股9.1% [3] - 公司从合资转为纯内资企业,由中国石化旗下恩泽基金控股60.6% [3][6] - 重组后通过产业资源和协同效应融入中国氢能生态,聚焦PEM制氢装备技术研发与规模化扩张 [3][8] 战略背景与使命 - 恩泽基金成立于中国石化双碳战略背景下,总规模50亿元,是中国石化首只产业基金 [6] - 基金使命为"落实国家战略、拥抱能源革命、促进转型升级",重点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6] - 2021年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康明斯恩泽,引入全球先进PEM电解水制氢技术 [6] 产业整合与成效 - 恩泽基金在康明斯退出后主导重组,三个月内引入本土战略投资者,保障技术自主可控 [7][8] - 公司填补国内MW级以上PEM制氢装备空白,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与供应链本土化 [7][8] - 重组支撑中国石化氢能战略,基金首次重组即获成功,积累产业整合经验与声誉 [8] 生态圈建设与投资布局 - 恩泽基金构建氢能、电动汽车链、化工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四大生态圈 [10] - 已投资国富氢能、海德利森、海德氢能等企业,实现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覆盖 [11][14] - 被投企业与中国石化深度协同,例如国富氢能承建加氢站,海德氢能成为电解槽供应商 [12] 财务表现与投资策略 - 截至2024年底,恩泽基金已投项目增值率63%,IRR达22% [15] - 投资聚焦"硬科技"项目,优先选择与中国石化产业链协同或能补强业务版图的领域 [14] - 重点考察技术实力、战略契合度、成长空间及团队能力,青睐有核心技术和发展路线的企业 [15] 行业前景与机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确立其法律地位 [16] - 氢能核心材料、制氢装备、储运基础设施等环节处于技术验证向商业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16] - 中国氢能产业从探索走向规模化发展,估值趋向合理,具备高成长性投资价值 [16] 未来规划 - 恩泽基金二期30亿元基金进入关账倒计时,将继续深化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布局 [17] - 以产业组织者和赋能者角色推动能源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16][17]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鄂尔多斯市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28 09:54
赛事概况 -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于8月26日至27日在鄂尔多斯市举办 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家能源集团联合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主办 [1] - 大赛设立"创新创业"与"技术攻坚"双赛道 包含专精特新企业路演、科技成果转化、场景仿真技术应用、电解槽"氢能领跑者行动"挑战四大专项赛项 [3] - 大赛自3月启动 7月8日在江苏高邮举办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 7月1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 从百余支队伍中选拔各赛项前10强 [5] 行业影响力 - 作为全国首个氢能领域创业大赛 已成功举办四届 累计吸引400余家企业参赛 [3] - 汇聚7位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团 协同13个区域组织、15个地市氢能产业园区、33家投资机构 [3] - 覆盖北京、内蒙古鄂尔多斯、山东青岛、浙江嘉兴、江苏苏州、江苏扬州、陕西西安等氢能产业发展重点城市 [3] 平台价值 - 整合"政产学研用金"六大要素 成为氢能领域创新资源对接的国家级平台 [3] - 促进科技链、产业链与金融链深度融合 激发"以赛引企、以赛引才、以赛引资、以赛兴产"的氢能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5] - 强化氢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明星企业 [5] 配套活动 - 决赛期间开展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技术开放日、与氢同行参观调研等活动 [5] - 设置鄂尔多斯空港物流产业园成果展 [7]
“氢”装上阵,“链”出绿能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31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氢能产业被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苏作为国内重要氢能产业聚集区 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机构超过300家 [1] - 2024年全省氢能产业链开票销售额340亿元 稳居全国第二 [1] - 氢能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38万件 全国占比13.6% 位居全国第一 [1] 应用场景与示范项目 - 张家港投运氢能重卡 叉车 物流车等各类车型225辆 建有5座加氢站 加氢能力每天达3.2吨 [2][3] - 氢能公交加氢10分钟可跑400公里 噪声小且无油烟味 [2] - 氢致能源开发海水柔性制氢装备 可直接采用海水 盐碱水 废水制氢 适应功率波动范围15%—150% [4] - 应用场景包括氢能共享单车 氢能公交车 氢燃料牵引车 氢光互补智能微电网等 [4] 产业链布局与企业生态 - 张家港共有涉氢企业近50家 华昌化工 东华能源等5家企业最大外供氢气量可达20万吨/年 [5] - 国富氢能 中集圣达因等企业在氢气储运环节拥有LNG储罐 罐车 阀门等关键部件制造经验 [6] - 武进区集聚氢能产业链企业超50家 覆盖制氢 储运 电堆 检验检测等全链条环节 [6] - 南京覆盖制氢装备 关键材料 氢储运 加氢站 氢燃料电池车等全环节 无锡形成全链条发展格局 南通创建氢经济示范城市 产业园吸引24家企业落户 [7]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全省拥有国家氢能源汽车研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家级平台4个 省级平台6个 形成企业为主体 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创新体系 [7] - 长三角氢能创新中心依托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填补国内检测能力空白 [6] - 国家电网牵头启动国内首个兆瓦级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 实现氢能多场景高效利用 [6]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国家能源法明确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 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8] - 张家港制定氢能产业发展事项清单 单列加氢站建设 氢能车船购置专项补贴 [8] - 武进区设立超20亿元氢能专项产业基金 支持新材料 核心装备等优质项目产业化落地 [9][10] - 江苏省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2030年建成100座以上加氢站并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万辆 [10] 成本挑战与技术突破 - 燃料电池成本需下降40%左右才能与传统燃油车竞争 [8] - 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可把绿氢成本降低至18元/公斤以下 通过换氢瓶模式可降低车载储氢成本30%以上 [8] - 建议以10年为周期在技术研发 产业链协同 商业模式创新上持续投入 [8]
江苏氢能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氢”装上阵,“链”出绿能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8-28 07:16
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氢能产业被视为没有"天花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氢能已从技术构 想升级为战略必争之地。在这场关乎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作为国内重要氢能产业聚集区的江苏, 正以"先行者"和"弄潮儿"的姿态全速驶向绿色能源的新蓝海。 从氢气制备和储运,到电堆及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江苏产业链相关企业 和机构超过300家。2024年,全省氢能产业链开票销售额340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全省氢能 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达3.38万件、全国占比13.6%,位居全国第一。 "氢"风劲吹,应用场景"百花齐放" 8月26日一大早,张家港6路氢能公交司机陈师傅驾驶着公交车,熟练地驶入张家港经开区嘉化加氢 站内。"10分钟左右氢就加满了,能跑400公里,跑起来噪声相当小,也没有油烟味。"他轻触启动键, 这辆蓝白相间的公交车无声地驶出站台,开启一天的运营旅程。 在张家港,每天有70多辆公交车到港城加氢站加氢。同时,这里还为张家港和常熟区域内的燃料电 池物流车、公交、大巴车等车辆提供商业化加氢服务。 与加氢站一墙之隔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加氢站核心装备的制造商,也是张家 港氢能产业 ...
国泰海通|产业:AEM新思路:槽可拆,膜可换,多合一电极不可缺
电解水制氢共有碱性( ALK )、质子交换膜( PEM )、阴离子交换膜( AEM )和高温固体氧化物( SOEC )四条技术路线; 2024 年以来, AEM 的产业 化突飞猛进,市场接连发布了数十款 AEM 电解槽产品,从事阴离子交换膜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AEM 逐渐成为制氢赛道的新风口。 在 AEM 路线的 火爆之下,阴离子交换膜的寿命问题是其产业化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 考虑到膜的寿命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大突破,我们在此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即 把阴离 子交换膜当作耗材,定期更换,让 AEM 槽子先卖出去、用起来,在发展中解决膜的寿命问题,谨供行业探讨 。 将阴离子交换膜当作耗材,虽然只是思路上的一个转变,但对行业技术路线和竞争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是阴离子交换膜环节。 目前,多数阴离子交换膜企业将精力集中在提高 离子传导率、耐碱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指标上,在降本上投入的精力较 少;如果膜作为耗材,那对膜的性能要求就可以适当放宽,对降本的要求大幅提升。如 果阴离子交换膜寿命从目前的 3000~5000 小时提升至 10000 小时 以上,性能稳定在 1.8V@1~1.2A/m , 价格 从目 ...
力源科技上半年营收增长26% 氢能技术突破打造新增长极
全景网· 2025-08-27 20: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 同比增长26.42% [1] - 归母净利润279.70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74.39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 [1] - 毛利率18.73% 同比提升11.49个百分点 [1] 水处理业务 - 火电核电业务合计营收1.20亿元 同比增长193.40% [2] - 火电行业营收8749万元 同比增长114.36% [2] - 核电行业营收3291万元 同比大幅飙升 [2] - 获得新疆煤电项目和中煤伊犁项目水处理合同 金额4686万元 [2] - 全国火电新增装机容量2578万千瓦 同比增长41.26% [3] - 工业水处理业务营收1217万元 [3] - 服务中核、中广核、国电投等大型能源集团 累计提供数百套水处理项目 [3] 氢能业务 - 发布第一代碱性电解槽及核心PPS复合隔膜产品 [4] - 电解槽采用薄极板工艺减重约40% [4] - 全球首发搭载第三代PPS复合隔膜的方形碱性电解槽 [4] - 参展FCVC2025和CHEE2025国际展会 展示200kW电堆产品 [5] - 推出氢能零碳产业园项目 [5] 战略规划 - 深化水处理+氢能双引擎战略 [5] - 巩固核电火电领域技术壁垒 拓展工业水处理市场 [5] - 加速氢能商业化落地 把握双碳政策机遇 [5]
力源科技双剑出鞘:第三代复合隔膜+方形电解槽共同开启国产绿氢新纪元
势银能链· 2025-08-27 20:32
核心观点 - 力源科技发布第三代PPS复合隔膜及方形碱性电解槽 实现绿氢核心材料国产化突破 显著降低成本和能耗 推动行业技术迭代 [2][6][10] 隔膜技术突破 - 2025年H1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招采中碱性技术占比达89% 隔膜为碱性电解槽核心组件 直接影响效率及安全性 [6] - 国际主流隔膜已演进至第三代复合隔膜(如AGFA产品) 通过涂层改性提升亲水性和相容性 降低内阻和电耗 但进口成本高昂制约国内规模化应用 [6] - 公司自主研发第三代PPS复合隔膜 性能比肩国际头部产品 材料成本大幅降低 目前国内具备成熟生产能力的企业极少 公司实现全链自主技术突破 [6] - 隔膜核心优势包括:阻隔性好(保障氢气高纯度制备)、离子电阻低(大幅降低电解能耗)、稳定性高(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减少维护) [7] - 具体参数:厚度480um、泡点压力3.4 bar、面电阻100mΩ·cm²(80℃)、耐碱性(沸腾碱液4h/90℃碱液100天)、拉伸强度26.0 MPa [8] - 采用匀孔型泡点膜结构 提高泡点压力并控制氢氧渗透率 在6000A/m²电流密度下电压达1.77V 适用于常压和加压系统 [9] 电解槽创新 - 行业向方形电解槽转型 2025年进入商用赛道 方形槽具占地面积小、负荷响应快、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势 适配风光制氢波动性 [10] - 以1000标方电解槽为例 方形槽年维护成本控制在15万元以内 较传统圆形槽降低50%以上 预计未来3-5年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0] - 公司推出HYPSR ALK-50碱性方形电解槽 与自研隔膜完美适配 通过创新设计解决碱液分布不均和气体积聚问题 实现精准温控延长寿命 [12] - 薄极板工艺使电解槽减重约40% 降低材料成本和运输安装难度 自制隔膜与电极/极板精密匹配保障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12] - 具体参数:产氢能力50 Nm³/h、工作压力1.0-1.6 MPa、氢气纯度99.8%、氧气纯度99.5%、直流电耗4.1-4.3 kWh/Nm³、额定电流密度6000 A/m²、峰值8000 A/m²、工作电压1.6-2.0 V、负载调节范围5%-120% [13] 产业影响与布局 - 方形电解槽是绿氢系统高效、灵活与集约化的重要标志 公司实现从材料到装备的全链条突破 提供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解决方案 [14] - 公司已构建覆盖膜电极、双极板、电堆、控制器、燃料电池系统、供能发电系统及复合隔膜的全链条研发与量产体系 实现方形槽等关键部件批量制造 [14]
液氢企业中科清能获得亿级A轮融资
势银能链· 2025-08-27 20:32
中科清能科技成立于2022年6月14日,总部位于河南巩义,在深圳、杭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郑 州、西安设有研究院。公司是由中国广核集团携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等产业链优 势资源方共同发起设立, 以液氢项目为切入点,致力于液氢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及液氢制备示 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服务。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重要会议: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8月27-28日,江苏·无锡) 点此报名 近日,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清能")获得A轮融资,涉及融资金额亿级人民 币,投资机构为国家级产业资本及战略资源型机构。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目前,中科清能已完成1吨/天氢液化装备的自主研发并中标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产氢液化装备采购 订单。2025年3月12日,由中科清能自主研发的氢液化装备成功为"长征八号"火箭提供了燃料保 障。 2024年12月份,中科清能完成5吨机氢液化设备发布。这套装备将为我国构建高效低成本氢储运体 系,破解氢能大规模长距离储运瓶颈,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案、新选择。2024年6月,中科清能完 成Pre-A+轮融资,共 ...
“领航中国”再亮相,引领合作新航程
商务部网站· 2025-08-27 20:11
展会基本信息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将于2025年9月8-11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领航中国新兴产业主题专区将再次亮相 集中展示新兴产业前沿领域项目 [1] - 通过主题展览 项目路演 对接洽谈等多板块联动 为全球投资者与创新企业搭建对话与展示平台 [1] 专区规划与规模 - 专区位于B5馆 总面积5600平米 [2][7] - 聚焦6大热点领域:氢能创新 低空经济 智能制造 物联网应用创新 机器人及美业新消费产业 [2][8] 活动安排与资源 - 策划10余场专业对接活动 进行海外团组企业路演 [3] - 50余家来自德国 英国 奥地利等国的相关协会和企业到场参展对接 [4] - 涵盖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 绿色科技等领域 [4] - 设置对接洽谈区域 与国家级经开区现场互动 [5]
日媒:印度绿氢计划雄心勃勃,但对面是一个令人敬畏的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8-27 17:15
印度绿氢国家战略 - 印度提出2030年实现年产500万吨绿氢目标 占全球市场10%份额 总投资80亿卢比(约6.53亿元人民币) 可创造60万个就业岗位 减少化石燃料进口超10亿卢比 年减排5000万吨[1] - 绿氢项目旨在降低原油进口依赖 缓解外汇储备压力 采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槽制氢[1] 印度绿氢产业进展 - 已有19家公司获批86.2万吨年产能 15家公司获得3000兆瓦电解槽制造订单[2] - 古吉拉特邦等多个邦出台氢能政策 提供土地水源电力储备支持吸引投资[2] - 安永预计2030年印度绿氢生产成本下降40% 达每公斤3-3.75美元[2] - 印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于今年7月首次突破50% 较预定目标提前五年实现[2] 国际合作与项目投资 - 印度与欧盟成立工作组加速氢能贸易标准和投资[4] - 安得拉邦企业Juno JouleGreen与德国SET Select Energy签署13亿美元协议建设出口设施[5] - 阿达尼集团和信实工业公布数十亿美元投资计划建设全国生产设施[5] 中国在绿氢领域的竞争优势 - 中国电解槽成本仅为印度进口价的1/3 在规模基础设施和成本竞争力方面具显著优势[6] - 中国上半年新增212吉瓦太阳能装机容量 相当于印度去年总装机量两倍多[6] - 中石化与沙特ACWA Power合作建设全球最大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5] 印度产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电网基础设施存在瓶颈 能源储存成本高 土地获取困难 电解技术待突破[7] - 政策和监管框架尚未完善 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7] - 印度企业强调需保持灵活性推动多元化 同时在中间品和成品市场发力[6] - 印度去年贡献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量超50% 对华零部件依赖持续增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