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轨道交通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地铁四期建设进度再刷新
每日商报· 2025-08-28 06:30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建设进展 - 杭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除江汉路站、闸弄口站外均已进入基坑开挖阶段 全国首个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机应用于华家池站停车线隧道建设 该设备针对杭州复杂地质条件定制 可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地面建筑及交通的影响 [1] - 乔司车辆基地主次出入口框架箱涵主体结构浇筑较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 [1] - 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南起萧山义桥站北至临平世纪大道站 全长48.3公里均为地下线 设19座车站含15座换乘站 建成后将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并加强主城区与临平、萧山副城的联系 填补萧山南片区域地铁空白 [1] 其他线路工程进度 - 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位于临平区 南起龙安站北至塘栖站 全长10公里设7座车站无换乘站 康泰路站-星河北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条件通过验收 康信路站-兴元路站区间右线盾构于8月14日接收 成为四期工程第二个双线贯通区间 [2] - 兴元路站-康泰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验收通过 此为9号线第12台始发盾构 [2] - 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起于亚太路站止于崇贤站 全长41公里均为地下线 设30座车站含15座换乘站 沾驾桥路站东侧基坑主体结构封顶 崇杭街站完成第80幅地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已全部封闭 [2]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启动空载试运行,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
齐鲁晚报· 2025-08-27 16:25
项目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于8月26日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 标志着运营筹备阶段全面启动 为年底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1] - 试运行周期为3个月 期间将模拟真实运营环境 开展人员培训 应急演练 全自动运行测试 系统联调及规章制度编制等工作 [5] - 项目已于8月22日顺利通过工程验收 东段全长19.5公里 设17座车站和1座车辆基地 [3] 技术突破 - 天泺路站至软件园站区间采用济南首台双模盾构机 有效应对长距离高强度岩层掘进挑战 [3] - 徐家庄站至凤凰路站复杂地质区间采用具备"五官一脑"的智能盾构系统 实现施工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 [3] - 梁王站开展白泉泉域地铁深基坑MJS封底技术研究 形成富水区域复杂地质深层MJS加固施工工法 克服超深施工排浆难题 [3] 线路价值 - 线路串联山东大学 中央商务区 软件园 济南东站等重要功能区域 并与既有2号线 3号线实现换乘 [3] - 通车后将大幅提升沿线市民出行效率 增强区域经济联系 为济南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5] 工程管理 - 山东大学至绸带公园区段热滑攻坚中 各参建单位科学组织铺轨 供电 机电等多工序协作 实现短轨通后次日完成长轨通 第三日完成热滑并移交动调单位 [3]
6号线东段空载试运行,年底前开通运营!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9:09
项目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山东大学站至梁王站区间于8月26日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 标志着东段全面转入运营筹备关键阶段 为年底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1] - 试运行周期为3个月 期间将模拟真实运营环境 开展人员培训 应急演练 全自动运行测试 系统联调及规章制度编制等工作 [1] - 6号线东段已于8月22日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 后续将推进运营演练 系统验收 三权交接 "跑图"及安全评估等专项工作 [2][5] 线路概况 - 6号线东段为山东大学站至梁王站区段 全长19.5公里 设17座车站和1座车辆基地 [1] - 线路串联山东大学 中央商务区 软件园 济南东站等重要功能区域 并与既有2号线 3号线实现换乘 [1] - 通车后将大幅提升沿线市民出行效率 增强区域经济联系 为济南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1] 技术创新 - 天泺路站至软件园站区间采用集团所属济南重工自主生产的首台双模盾构机 有效应对长距离高强度岩层掘进 [2] - 徐家庄站至凤凰路站复杂地质区间采用具备"五官一脑"的智能盾构系统 实现施工过程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 [2] - 梁王站开展白泉泉域地铁深基坑MJS封底技术研究 形成富水区域复杂地质深层MJS加固施工工法 克服超深施工排浆难题 [2]
壹探轨道|6号线东段空载试运行,年底前开通运营!
齐鲁晚报· 2025-08-26 18:05
项目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于8月26日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 进入运营筹备关键阶段 为年底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1] - 试运行周期为3个月 涵盖人员培训 应急演练 全自动运行测试 系统联调及规章制度编制等关键工作 [3] - 东段线路全长19.5公里 设17座车站和1座车辆基地 串联山东大学 中央商务区 软件园 济南东站等重要区域 并与既有2号线 3号线实现换乘 [5] 技术突破 - 采用济南重工自主生产的首台双模盾构机应对长距离高强度岩层掘进 [7] - 在复杂地质区间应用具备"五官一脑"的智能盾构系统 实现施工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 [7] - 通过MJS封底技术攻克富水区域超深施工排浆难题 形成新型深层加固施工工法 [7] 运营准备 - 地铁运营人员已提前进驻17座车站 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和全自动运行功能测试 [3] - 后续将推进运营演练 系统验收 三权交接 "跑图"及安全评估等专项工作 [9] - 全面验证车辆 轨道 信号 供电等关键系统的安全性 可用性及可靠性 [3] 社会经济效益 - 线路通车后将大幅提升沿线市民出行效率 增强区域经济联系 [5] - 为济南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强化重要功能区域间的交通连接 [5]
青岛地铁建设再传捷报,5、7、9、15号线关键节点有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08-25 15:52
近日,青岛地铁5号线、7号线、9号线、15号线建设均取得重要进展,多个关键控制性节点顺利完成, 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8月1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地铁5号线地铁大厦站主体结构较原计划提前10天实现顺利封 顶,为后续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及盾构接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日,7号线建设传来双重喜讯。先是"信.和"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北安站至营普路站左线隧道顺利 贯通。随后,文峰路站至蓝鳌路站区间右线盾构机刀盘精准进入钢套筒,标志着该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线路区间施工取得阶段性成果 8月18日,地铁9号线玉皇岭站至西荆站盾构区间(简称"玉西区间")实现双线顺利贯通该节点完成不仅标 志着9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在全断面硬岩掘进、绿色能源管片应用及区间下穿暗挖隧 道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波 近日,地铁15号线丹山站至玉霞路站盾构区间(简称"丹玉区间")右线盾构机刀盘缓缓破壁而出,标志着 丹玉区间实现双线贯通,为后续轨道铺设及机电安装工作奠定了基础 ...
22号线河北段完成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15:14
项目进度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区间主体结构工程累计完成70% [1] - 车站主体结构工程累计完成80% [1]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结束 [1] 工程概况 - 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 [1] - 16标段全长约30公里 [1] - 桥梁工程约8公里 [1] 技术挑战与创新 - 施工环境复杂且技术难度大 [1] - 采用智能监测及灌注桩监测装置 [1] - 通过旋挖扩底钻具改良提高施工质量 [1] 战略意义 - 实现廊坊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9分钟通达 [2] - 到北京CBD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 [2] - 串联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河燕郊等重点功能区 [1][2]
我国团队利用缪子成像技术为地铁隧道拍“CT”
新华社· 2025-08-23 00:36
新华社深圳8月22日电(记者毛思倩、陈宇轩)记者22日从深圳地铁集团获悉,该集团近年联合华北电 力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将缪子成像技术深度融入到多条地铁、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线路施 工全流程中,如同为盾构隧道拍"CT"一样,为我国轨道施工地下空间探查及灾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缪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宇宙射线里的高能缪子可以穿透岩石和金属,揭示地下世界的秘密。深铁集团工 程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缪子成像具有穿透能力强、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可根据不同地层密度区对缪 子的吸收差异特性进行成像,能应用于地下深层结构密度缺失区探测,就像"天然的地质探针",帮助工 程技术人员看清地表之下的结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散裂中子源缪子源实验站负责人鲍煜表示,近年来,缪子成像 技术日益成熟,利用该技术进行内部结构的勘探就是其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在采矿、地铁建设方面可 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技术的应用源于2024年初深圳地铁16号线共建管廊项目在施工中遭遇难题:面对 近20米厚的复杂地层与交错密布的地下管线,传统钻探勘探仅能覆盖浅层区域,难以探明深层地质全 貌。为了破解"地下迷局",深 ...
济南地铁6号线东段开启动车调试,将在今年年底前运营
齐鲁晚报网· 2025-08-21 21:41
项目建设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建设进展迅速 已顺利完成长轨通 电通 冷滑 热滑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任务 [1] - 当前6号线东段动车调试已进入冲刺阶段 正稳步推进年底前开通运营目标 [1] - 施工过程中创新实施"样板引路+高效协同"管理模式 通过"小时级任务分解+网格化责任落实"机制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3] - 成功应用"盾构井预制板钢弹簧道床施工工艺"并自主研发相关专利工装 显著提高道床施工质量与精度 [3] 项目概况与技术创新 - 6号线是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贯通主城区的东西向骨干线 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济南市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关键线路 [3] - 6号线东段为山东大学站至梁王站区段 全长约19.5公里 共设17座车站且全部为地下站 [3] - 面对施工周期紧张 多专业交叉作业复杂 场地受限等多重挑战 项目部统筹谋划科学组织 成功完成隧道清洗 限界检测 冷热滑试验等关键准备工作 [5] 运营筹备与系统测试 - 地铁运营人员已分批进驻6号线东段的10座车站 积极开展设备调试 应急演练和业务培训 [5] - 电客车静态与动态调试 轨行区"地毯式"排查 变电所设备核验以及全自动运行场景测试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5] - 动车调试阶段涉及车辆 信号 通信等各类设备接口的无缝衔接与功能验证 各参建单位正通力协作持续推进系统优化 [5] 社会经济效益 - 6号线东段建成通车将极大缓解济南主城区与东部城区的交通压力 [7] - 有效连接山东大学 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 软件园 济南东站等重要区域 显著提升沿线市民出行效率 [7] - 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联系 为济南城市发展和能级提升注入新动力 [7] 后续工作计划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 持续深化标准化施工 [7] - 加快推进6号线东段车站装修 道路恢复和安全评估等后续工作 [7] - 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和运营筹备 稳步朝着年底开通运营目标迈进 [7]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1 09:53
项目进度 - 河北段区间主体结构工程累计完成70% [1] - 河北段车站主体结构工程累计完成80% [1]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全部结束 [1] 工程概况 - 线路全长约81.82公里 [3] - 途经北京朝阳区 通州区 河北三河市 平谷区 [3] - 串联北京商务中心区 城市副中心 三河燕郊 平谷新城 [3] 技术难点与创新 - 16标段全长约30公里(含桥梁工程约8公里) [3] - 采用智能监测及灌注桩监测装置提升施工质量 [3] - 通过旋挖扩底钻具改良减少施工干扰 [3] 战略意义 - 实现廊坊北三县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9分钟通达 [3] - 北三县至北京CBD(东大桥站)最短时间约32分钟 [3] - 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
再传捷报!13号线北延段实现“长轨通”
深圳商报· 2025-08-21 07:04
工程进展 - 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段工程实现长轨通 为后续电通 系统联调联试及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1] - 长轨通节点通过无缝焊接钢轨使线路具备跑车调试条件 采用装配式预制轨道板快速精调技术 智慧建造装备 数字化管理及创新应用倒铺法施工工艺等新技术 [1] - 工程自2025年4月16日轨道工程开工 面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复杂 下料口不足 工作面少等挑战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高质量完成目标 [1] 线路规划 - 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起于上屋北站 止于公明北站 全长约19.25公里 设车站11座 车辆段1座 [1] - 线路预留未来与东莞地铁衔接的条件 [1] - 建成后将与13号线一期贯通运营 成为串联南山 宝安 光明三个行政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干线 [2] 运营效益 - 贯通运营后从光明科学城45分钟即可通达深圳湾口岸 [1] - 有效缓解深圳西部南北向交通压力 大幅缩短通行时间 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2] - 加强光明科学城与南山科技园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快速联系 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