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搜索文档
新一轮资本,即将入场AI芯片!芯片ETF基金(159599)场内价格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9-22 13:06
周末,重磅消息传出,GPU龙头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受此提振,2025年9月22日,芯片ETF基金 (159599)场内价格迅速涨超2%,成份股芯原股份、江波龙涨超10%,晶晨股份、佰维存储涨超7%, 恒玄科技、兆易创新涨超6%。 消息面上,芯片板块近期利好频出。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本周9月26日上会。摩尔线程是国内GPU龙头,拟募资80亿元(系年内最大 IPO),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练与推理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和AI SoC芯片的研发项目,以及补 充流动资金。如果成功过会,摩尔线程将成为A股国产GPU第一股。从6月30日IPO申请获受理到上会, 摩尔线程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这一速度在科创板审核中颇为罕见。 自成立至今,摩尔线程累计融资金额数约百亿元,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红杉中国、字节跳动、腾讯投 资、五源资本等知名机构,上市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资金流入。 目前,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公司的算力芯片正加速迭代(上周阿里自研AI芯片曝光,百度自研 的昆仑芯已经拿下十亿级大单),国产供应链积极配套以实现算力芯片自主可控,此外,近期沐曦发布 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旗舰GPU曦云C600,摩尔线程表示正联合国 ...
Open AI 牵手立讯精密,科创AIETF富国(589380)盘中涨幅达4.0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2:56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股指震荡翻红 AI芯片和AI手机等细分领域集体活跃走强 [1] - 科创AIETF富国(589380)盘中涨幅达4.03% 信创ETF富国(159538)盘中涨幅达3.23% [1] - 成分股芯原股份涨超16% 澜起科技涨超4% [1] 产业链合作动态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设备 [1] - OpenAI与歌尔股份接洽 希望供应扬声器模块等组件 [1] 产品结构特征 - 科创AIETF富国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实行20%涨跌幅限制 [1] - 指数覆盖AI产业链上游算力芯片 中游大模型云计算 下游机器人等创新应用 [1] - 重点集中在半导体和计算机等高成长性领域 数字芯片设计权重占比过半 [1]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24763 C类024764)关注机会 [1]
华为10亿元支持鸿蒙AI生态,计算机ETF(159998)涨超2%,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近10日“吸金”近1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0:5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存储芯片概念延续强势[1] - 计算机ETF(159998)涨2.17% 成交额超4700万元 居同标的产品第一[1] - 成分股江波龙涨超11% 中科曙光 协创数据 三六零等涨幅居前[1]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跌幅收窄至0.17% 成分股东华软件涨停 光环新网 奥飞数据等涨幅居前[1] 资金流向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近10个交易日中有9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9700万元[1] 产品结构 - 计算机ETF(159998)跟踪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 覆盖信息技术服务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电脑硬件等业务[1]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跟踪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 布局港股互联网企业 A股算力企业和计算机龙头[2] - 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 中际旭创 新易盛 中科曙光等[2] 行业动态 -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及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发布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2] -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创业公司World Labs发布空间智能模型研究成果及3D世界平台Marble[2] - 华为启动"天工计划" 投入10亿元人民币支持鸿蒙AI生态创新 聚焦AI元服务与智能体开发[2] 行业前景 - 电子板块三季度传统旺季 AI算力相关需求强劲 包括算力芯片 PCB 电源 存储和服务器等[3] - 存储景气度增强 企业级需求旺 2025年下半年NAND和DRAM需求增速及涨价幅度超预期[3] - ToB泛工业端需求持续回升 带动模拟 功率和成熟制程同比高增长 景气度有望延续至年底[3] - 半导体设备链国产化稳步推进 先进逻辑订单逐步落地 存储订单底部回升[3] 技术演进 - 华为公布昇腾950PR/950DT 昇腾960 昇腾970系列产品 将于2026-2028年分季度上市[4] - 发布Atlas 950超节点 支持8192张基于Ascend 950DT的昇腾卡 采用全光互联 总算力大幅提升[4] - 北美AI算力需求强劲 预计9月-10月国内AI算力需求回暖 云服务厂商受关注[4]
全球存储行业:NAND 闪存上涨但能否持续?以及 DRAM 高带宽内存(HBM)为何可以?-Global Memory: NAND rallies but can't sustain? And why DRAM HBM can?
2025-09-22 10:01
**行业与公司** - 全球内存行业 涵盖NAND闪存 DRAM及HBM市场 涉及公司包括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铠侠[1][13] - 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获"跑赢大盘"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韩元95,000 韩元400,000 美元170[7][9][10][11] - 铠侠获"跑输大盘"评级 目标价为日元3,500[1][12] **NAND市场核心观点与论据** - NAND价格短期受AI推理需求及硬盘短缺支撑 涨幅从企业级SSD扩展至消费级领域 但结构性谨慎[2][14] - 价格上涨触发因素包括供应商惜售及买家提前采购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环比涨幅达7-8%[15] - 硬盘短缺因供应商资本开支保守 等待时间长达一年 导致云服务提供商转向企业级SSD替代 尽管成本高3-4倍[15][29] - 中国长江存储产能扩张 全球份额从10%升至2027年中期15% 但地缘政治限制其进入西方云服务市场[15][24] - 供应商可能增加产能 新供应预计2026年下半年上市 导致价格在2026年第四季度转为下跌[3][27][29] - 铠侠账面价值未来12个月增长80% 但远期市净率1.4倍接近历史高位 未反映结构性担忧及2026年下行风险[4][29] **DRAM与HBM市场核心观点与论据** - HBM需求强劲 2026年位元出货量同比增长53% 竞争加剧但增长可吸收供应增加[6][55][56] - 英伟达要求HBM4速度从8Gb/s提升至10-11Gb/s 美光因基片工艺落后可能面临挑战 三星采用4nm基片和1cnm存储片具优势[5][52] - HBM3E价格2026年下降约20% 但HBM4溢价保持混合均价平稳 成本降幅超预期缓解利润压力[6][54][58] - 中国长鑫存储DDR5转型困难 支撑主流DRAM价格 预计2026年保持稳健[6][54] - 三星HBM份额2026年提升至38% 但市场扩张仍使所有供应商增长[54][60]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三星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为韩元4,686 2026年韩元8,080 市净率1.6倍接近历史平均[66][84] - SK海力士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为韩元50,488 2026年韩元64,734 市净率2.3倍近历史峰值[68][86] - 美光2025年非GAAP每股收益预测为美元8.14 2026年美元14.64 市净率3.1倍近历史峰值[69][88] - 铠侠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为日元386 2026年日元659 但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盈利转跌[29][42] - 共识预期未充分反映NAND价格涨势及HBM需求 机构预测高于市场预期[7][67] **其他重要内容** - 存储需求增长2027年放缓 NAND均价2025年下降10% 2026年增长13%[15][27] - QLC SSD成本仍比硬盘高3-4倍 限制长期替代潜力[29][38] - 供应商产能升级至新节点 导致短期产能损失但长期位元产出增加[29][35] - 英伟达提升性能以保持领先优势 ASIC供应商2027年缩小与英伟达差距[52]
Micron: I Am Loading Up Before Earnings
Seeking Alpha· 2025-09-22 01:20
股价表现 - 美光科技股价自3月初以来上涨超过80% [1] 估值水平 - 尽管股价大幅上涨 公司远期市盈率仍处于极低水平 [1] 作者背景 - 作者为拥有超过十年财务经验的首席财务官 在油田和房地产行业具有深厚背景 [1] - 作者曾领导多项复杂的尽职调查和并购交易 [1] - 目前为迪拜家族办公室提供股票研究服务 该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 [1] 持仓披露 - 作者通过股票所有权、期权或其他衍生品持有美光科技多头头寸 [2] - 文章内容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外的任何补偿 [2] - 作者与所提及公司无业务关系 [2]
突发公告!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留置!去年年薪近百万,持股市值31亿
搜狐财经· 2025-09-22 00:5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郁发新被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暂不能履行董事相关职责[1] - 董事长无法履职期间由董事张兵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相关职责 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1] - 本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 董事长个人背景及持股情况 - 郁发新1975年3月出生 中国国籍 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博士研究生学历 现任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3] - 2024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6.08万元[3] - 截至2025年半年报期末持股数量4500万股 持股比例21.04% 以69.5元/股计算持股市值约31亿元[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 专注于终端射频前端芯片、高密度封装微波模组和微系统[5] -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采用设计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5]
浙江大学教授、50岁A股公司董事长突遭留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23:12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新被黄石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 [2] - 公司公告称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6] - 董事长无法履职期间,由董事张兵代为履行董事长相关职责 [6]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表示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董事会运作正常,其他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 [6]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相关机关对公司的任何调查或配合调查文件 [6]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终端射频前端芯片、高密度封装微波模组和微系统 [6] 公司股东与股权变动 - 截至9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9.50元/股,跌幅2.65%,总市值为148.8亿元 [4]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22万户 [4]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晨芯投资、臻雷投资、睿磊投资于9月4日通过询价转让减持830.52万股,占总股本3.88%,套现约4.44亿元 [15] - 本次权益变动后,郁发新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32.62%减少至28.74% [1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包括终端功率放大器、终端低噪声放大器、终端射频开关等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应用于自组网、电台、数字对讲、导航等无线通信终端领域 [7] - 公司微系统及模组可用于星载、地面、车载、船载等各类相控阵载荷系统 [7] - 公司是国内行业通信、雷达领域中射频芯片、微系统及模组核心供应商之一 [7] 公司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73.64% [8]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31.97万元,同比增长1006.99% [8] - 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 [8] 关键人物信息 - 董事长郁发新1975年出生,为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 [4][9] - 郁发新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96.08万元 [11] - 截至2025年半年报期末,郁发新持股数量约为4500万股,持股比例为21.04%,以69.5元/股计算持股市值约为31亿元 [12]
15 Best Stocks to Invest in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Insider Monkey· 2025-09-21 21:35
市场整体环境 - 华尔街在2025年9月19日周五表现较为平静 此前一周因企业财报乐观、美联储政策转变以及对变革性技术公司的兴趣重燃而创下历史新高 [2] - 美联储关于劳动力市场降温及关注降息的言论带来安抚 表明货币宽松政策可在不引发政策错误的情况下缓解增长风险 [3] - 罗素2000指数飙升至2021年以来的首个纪录 表明对小型公司的新信心 这些公司通常被视为金融稳定的领导者 [3] 个股表现与动态 - FedEx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3.5% 原因是成本效率提升和强劲的国内需求推动其季度业绩超预期 [2] - UPS股价上涨 原因是其放弃了在墨西哥的一项收购要约 [2] - 英特尔获得投资者关注 因英伟达披露了对其50亿美元的持股 此举增强了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在AI驱动经济中核心作用的信心 [2] 研究方法论 - 筛选15只最佳金融稳定股票的方法基于投资论坛、分析师报告以及基金经理和亿万富翁的建议 [6] - 这些公司属于防御性板块 如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工业 [6] - 股票根据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持有头寸的对冲基金数量按升序排列 [6] 美国电塔公司 - 公司是对冲基金持有的15只最佳金融稳定股票之一 拥有70家对冲基金持有人 [8] - 于2025年9月11日定价了2亿美元2030年到期的优先无担保票据和3.75亿美元2035年到期的票据 两项发行均包含在公司2025年3月的发行中 定价高于面值 预计筹集约5.878亿美元净收益 [8] - 计划将资金用于偿还其40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下的借款及一般公司用途 [9] - 作为全球最大REITs之一 公司拥有、运营和开发多租户通信房地产 管理近15万个站点和美国数据中心 [10] 高盛集团 - 公司是对冲基金持有的15只最佳金融稳定股票之一 拥有73家对冲基金持有人 [11] - 于2025年9月10日发布了第三份家族办公室投资洞察报告 该报告反映了全球创纪录的245位家族办公室决策者的观点 [11] - 报告显示资产配置大体稳定 转向私人信贷、基础设施和公共股权 对长期增长主题有强烈信心 39%计划增加私募股权配置 38%增加公共股权配置 86%报告有AI投资 三分之一家族办公室投资于加密货币 [12] - 作为领先的全球金融机构 公司为全球企业、机构、政府和个人提供投资银行、证券、资产管理和消费银行等金融服务 [13]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 公司因获得大量对冲基金兴趣而入选15只最佳金融稳定股票名单 拥有73家对冲基金持有人 [14] - 在2025年9月9日于英国举行的DSEI全球防务会议上 宣布与BAE Systems FalconWorks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开发无人自主空中系统 [14] - 合作将结合快速设计、原型制作和先进制造技术 创建模块化、成本效益高的平台 提供多种发射选项 初始重点为电子战和攻击能力 以提升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生存能力 [15] - 作为全球防务技术公司 公司推进任务解决方案和变革性创新 以加强21世纪安全 [16]
Meta Connect 2025 and Amazon’s Fall Hardware Event: What Traders Should Watch This Week
Medium· 2025-09-21 17:45
Meta Connect 2025 发布会要点 - Meta推出新款Ray-Ban智能眼镜 配备波导显示屏 实时翻译功能和集成摄像头 体现公司推动可穿戴设备主流化的努力 [4] - Meta发布神经腕带 利用神经信号实现手势控制 展示其无屏幕计算的长期愿景 [4] - 这些新品发布强化了Meta同时掌控硬件设备及人机交互方式的目标 [4] 亚马逊秋季硬件发布会预期 - 亚马逊将于9月30日举行秋季硬件发布会 预计将推出新款Echo智能音箱以加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1][6] - 预计发布Fire TV更新 旨在流媒体市场进行更激烈的竞争 [1][6] - 可能发布首款彩色Kindle Scribe 这可能是电子阅读器和教育技术领域的重大转变 [1][6] 对产业链及小市值公司的影响 - 大型科技公司的新产品发布会为芯片、镜头、电池等组件供应商带来需求 [7] - 会为配件和售后附加产品等外围设备创造新的需求 [7] - 这些事件确认的市场趋势会引导投资者关注小盘股领域 [7] - 新品发布的影响往往最先波及小型公司 这些公司通常是为这些设备提供支持的安静行业的一部分 如半导体制造商、显示面板制造商和传感器供应商 [2][4] 值得关注的小市值公司 - 3D Systems (DDD) 从事3D打印和原型制作 可能因新品硬件开发带来的需求增长而受益 [5] - SciSparc Ltd 是一家微型市值公司 通常对科技相关新闻反应强烈 但波动性较高 [5] - Visionary Education Technology 如果AR和VR发展势头增强 教育技术可能成为首批看到应用落地的领域之一 [5] - ATRenew (RERE) 专注于回收和转售 当新品硬件发布周期产生设备以旧换新需求时 该行业将受益 [6] 本周市场关注点 - 关注亚马逊9月30日的硬件发布公告 [1][11] - 关注消费者对Meta新款智能眼镜的反应 包括预售需求 [11] - 关注分析师对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行业的反应 [11] - 关注与显示、光学和半导体相关的小盘股供应商的异常交易活动 [11]
思瑞浦登陆科创板五周年:单点突破的技术尖兵 向“全面协同、多元增长”蝶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1 11:57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市五周年实现从单一通信市场向四大市场全面布局的战略转型 形成信号链 电源管理 数模混合三大产品线协同发展格局 [1][2][3] - 通过内生研发和外延并购(如收购深圳创芯微)实现产品线扩张和技术补强 量产产品超3000款 客户超6000家 [2][3][5] - 资本市场助力公司研发投入增长(2024年研发费用较上市初期增超3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47%) 团队规模扩至3倍 并增强高端市场信用背书 [4][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7815.38万元)同比扭亏 二季度净利率回升至9.5% 因下游汽车 AI服务器 新能源等多领域需求回升 [6][7] 市场布局 - 从聚焦无线通信市场转型为以泛工业为基础 汽车 泛通信(含无线通信 光模块 服务器) 消费四大市场全面布局 [1][2] - 海外市场在新加坡 德国 美国 韩国 日本建立本地化销售与技术支持团队 拓展海外通信 泛工业及汽车客户 [3] - 2025年下游市场布局已全面均衡 不受单一市场明显影响 业务覆盖汽车 AI服务器 新能源(光伏逆变 储能) 电源模块 电网 工控 测试测量 家用电器等领域 [6][7] 产品发展 - 形成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三大产品方向协同发展格局 信号链新产品在汽车 光模块等市场具竞争力 [1][3] - 通过内生与外延结合壮大电源管理产品线 推出定制化产品 量产产品数量超过3000款 [3] - 攻克高精度ADC 汽车音频总线等高端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5] 资本运作与研发 - 科创板上市获得资金支持 增强客户供应商信任度 为切入汽车工业等高端市场提供信用背书 [4][5] - 2024年研发费用较上市初期增长超3倍 研发人员规模增长超2倍 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7% [5] - 2024年10月完成对深圳创芯微收购 实现业务协同并积累外延经验 推进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融合 [3][5]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7815.38万元)同比扭亏 因下游终端需求回升及多市场成长 [6] - 盈利能力提升源于精细化管理和提质增效 新产品推出效率与运营效率提升 费用率同比下降 [6] - 第三季度业务趋势向好 公司对完成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客户拓展力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