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超级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闪存价格涨幅逼近40%,小米卢伟冰称或通过涨价应对成本压力
新浪财经· 2025-11-19 15:42
闪存,作为一种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常见的如手机、电脑的存储部件。与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常用于计算机内存, 数据断电后会丢失)不同,闪存即使在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二者共同构成了当前主流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部分,在全球存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NAND闪存的核心是"存储单元"(Cell),就像一个个可存放数据的"小盒子"。QLC和TLC的命名便源于每个"小盒子"能存放的"数据位数"。QLC每个存储单 元可存储4位数据,主要用于大容量SSD(固态硬盘)、数据中心存储设备等场景。而TLC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3位数据,是目前消费电子产品中最普及的闪 存技术,常见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的SSD、U盘等。 智通财经记者 | 宋佳楠 11月19日,智通财经从CFM闪存市场获悉,闪存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部分产品涨幅逼近40%。其中,1Tb QLC 涨25.00%至12.50美元,1Tb TLC涨 23.81%至13美元,512Gb TLC涨幅最高,达38.46%,涨至9美元,256Gb TLC 涨14.58%至5.50美元。 | Flash Wafer | $ 美元 | | | | | | | | - ...
小米股价跌破40港元,较6月最高点已跌超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13:16
股价表现 - 11月19日早间港股股价持续走弱,盘中最低触及38.22港元,午间收盘下跌超4%,跌破40港元关口[1] - 股价自6月27日年内高点61.45港元累计跌幅已超30%,市值大幅缩水[1] - 股价走弱发生在第三季度亮眼财报发布次日,市场抛售情绪未因强劲财报而扭转[1] 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三季度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1] - 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增80.9%,创历史新高[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5亿元,现金储备为2367亿元[1] 创新业务表现 - 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三季度收入增至29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99%[1] - 汽车收入为283亿元,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经营收益7亿元[1] - 三季度共交付108796辆新车,创历史新高,预计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交付目标[1] - 创新业务毛利率达到25.5%[2] 手机业务表现 - 智能手机三季度贡献收入460亿元,全球出货量4330万台,同比增长0.5%[2] - 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连续九个季度同比增长[2] 行业挑战与公司应对 - 2026年小米汽车毛利率或出现下滑,主要因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减半及行业早期激烈竞争[2] - 内存大幅涨价是长周期行为,主要驱动力来自AI带来的HBM需求激增[2] - 公司已提前布局,与合作伙伴签订2026年全年供应协议以确保供应,未来可能通过涨价和产品结构升级平滑成本压力[2] 机构观点 - 存储超级周期是影响公司2026年股价和业绩表现的重要变量[3] - 公司在手机出货量市场规模(全球第三)、高端手机占比、受存储影响较小的非手机业务规模上具有优势,抗行业周期能力较强[3] - 机构下调公司2026/2027年盈利预测以反映存储涨价影响,继续看好智能电动车和智能家电发展机遇[3]
小米集团-W(01810):发挥规模和品类优势,吸收存储超级周期影响
华泰证券· 2025-11-19 11:1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小米集团-W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3][5] - 核心观点认为,存储超级周期是影响公司2026年股价和业绩表现的重要变量,但公司凭借其市场规模、高端产品占比及非手机业务规模等优势,抗行业周期能力较强 [1] - 报告下调公司目标价至53.8港币,对应27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 [1][3][13]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2%至1,131亿元人民币,符合预期 [1][5] - 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80.9%至113.1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一致预期12.6% [1][5] - 智能手机业务出货量达4,330万台,同比增长0.5%,全球市场份额为13.6%,毛利率为11.1% [2]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至276亿元,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23.9% [2]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至94亿元,毛利率维持在76.9%的高水平 [2] - 汽车业务第三季度交付量创新高达10.9万辆,收入环比增长37%至259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至25.5%,并首次实现盈利 [2] 业务展望与预测调整 - 由于存储涨价可能抑制换机需求,报告下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和非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 [3] - 具体下调幅度为: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下调0.3%/2.3%/1.9%,非GAAP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1.6%/7.6%/4.3% [3] -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报告将2026年出货量预测从1.82亿台下调至1.65亿台,毛利率预测从12%下调至10.7% [2] - 汽车业务方面,维持2026年出货量70万台的预测,并看好2027年后出海成为新的增长驱动点 [2] 估值分析 - 目标价53.8港币是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得出,其中非汽车业务部分估值为34.43港币,汽车业务部分估值为19.35港币 [1][13][15] - 非汽车业务估值采用20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反映了对公司完整生态在AI时代价值的看好 [13][15] - 汽车业务估值采用2.5倍2026年预测市销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主要考虑到产能释放、高端车型成功及“人-车-家”战略的支撑 [13][15]
小米集团绩后跌破40港元关口,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经营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1:13
小米集团绩后股价走弱,盘中最低触及38.22港元,截至发文,股价下跌超3%,正式跌破40港元关键关 口。消息面上,11月18日港股盘后,小米集团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Q3营收为 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市场预期为1125.0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13.11亿元,同比增长80.9%, 市场预期为100.47亿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 29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人民币283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亿 元。2025年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本季度经营收益 为人民币7亿元。 华泰证券指出,通过这次业绩会,存储超级周期是影响小米2026年股价和业绩表现的重要变量。和其他 手机厂商相比,小米在1)手机出货量市场规模(全球第三)、2)高端手机占比、3)家电等受存储影 响较小的非手机业务的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抗行业周期能力较强。该机构下调公司2026/2027年盈利 预测,反映存储涨价对手机业务的影响,继续看好公司在智能电动车和智能家电的发展机遇。 11月19日早盘, ...
谁将为“存储超级周期”买单?
财联社· 2025-11-18 10:35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创板日报 ,作者史正丞 科创板日报 . 专注科创板和科技创新,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界面财联社出品。 美股周一开盘后,美光科技、闪迪等存储概念股恢复上涨势头。与此同时,戴尔等一众设备制造商跳水下跌。 消息面上, 摩根士丹利美国科技硬件股票研究主管Erik Woodring在最新报告中表示,随着存储芯片价格大涨,以及2026年度继续涨价的 预期,大量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和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利润将持续承压。 报告中写道:"内存(NAND和DRAM)——服务器、存储阵列、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关键成本构成之一——正处于定价的'超级周 期'中,驱动因素包括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需求加速、产品组合转向高带宽内存,以及近年来对NAND产能的投资不足, 这些商品的现货价格 在过去6个月内上涨了50%–300%,而在整个2026年内仍有可能出现每季度两位数百分比的涨幅 。 近期报告也显示, 未来两个季度内存 的交付率可能降至最低40%。 " 基于硬件设备供应商利润被压缩的预期,摩根士丹利下调了多家设备制造商的评级。 其中 戴尔科技遭遇"双重下调",评级直接从"增持"下降至"减持",目标价也从144美元 ...
财经早报:大摩下调多家硬件设备公司评级 比特币六周市值血洗6000亿丨2025年11月18日
新浪证券· 2025-11-18 08:18
【跟踪牛人动态】超3000名"专业选手"如何调仓?最牛选手单只标的浮盈超400% 【头条要闻】 达成多项成果共识,结束贸易紧张局势,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在京举行 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德方牵头人、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 17日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对话中,何立峰表示,中方愿同德方一道,落实好两 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新贡献。克林拜 尔表示,德方愿与中方密切财金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对话期间,双方达成一系 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此后,何立峰和克林拜尔共同出席了第二届中德金融界圆桌会。"中德同意 加强经贸联系,结束贸易紧张局势。"路透社17日在其报道中提到,中德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 经济体。 恐慌再起!欧美齐跌道指重挫超500点,苹果、英伟达股价表现低迷 财报季的热度将迎来最后的高峰,沃尔玛、家得宝和塔吉特等零售巨头将发布业绩报告。最大焦点英伟 达的财报定于周三收盘后发布,这将检验今年人工智能相关股票惊人涨势的可持续性。目前部分投资者 担忧该板块估值过高,且已显现泡沫迹象。杰富瑞(Je ...
中芯国际25q3点评
新浪财经· 2025-11-17 22:25
来源:市场资讯 中芯国际3Q25收入环比增长7.8%,毛利率22.0%,高公司指引。但公司预计4Q收入持平到2%增长,毛 利率18~20%,低于彭博一致预期。通过本次业绩会,我们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观点#1: 留意存储"超级周期"对手机等终端需求的冲击 受HBM、eSSD等用于AI大模型训练/推理的存储需求快速增长的冲击,过去几个月消费级DRAM和 NAND的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通过这次中芯国际业绩会,我们认识到,除了涨价以外,由于无法 确保足额的存储器供应,手机、汽车等部分下游客户在制定2026年生产规划时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订单 释放趋于谨慎,这对公司手机相关工艺平台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观点#2:继续看好2026年国产化趋势 (来源:君实财经) 3Q中国区收入环比增长11%,占比环比+2.1pct至86%,印证了产业链国产化切换加速的趋势。展望2026 年,我们看好家电、网通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化需求或将继续推动公司相关技术平台2026年需求强劲增 长。 中芯国际:关注存储超期周期对终端需求的影响 下调收入预测,重申买入,目标价100港币 考虑到存储景气周期对终端需求的影响,我们下调2026 ...
中芯国际、工业富联业绩,存储超级周期
2025-11-16 23:3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半导体行业 特别是存储和AI算力产业链 以及中芯国际和工业富联等上市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AI算力需求与影响 * AI算力需求激增 推动英伟达 台积电 工业富联等产业链公司受益[1][2] * 若AI需求在2025年和2026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 将显著推动算力产业链发展[2] * 预计到2026年 总体机柜交付数量可能超过10万 其中英伟达贡献2000万颗GPU 加上AMD和Google等公司的量 总体规模可能达到13万以上 比2025年增长两到三倍[3][17] * AI消耗全球原材料和半导体材料 台积电四季度最大客户已从苹果变为英伟达[4] * 美国电力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不足以支持快速增长的AI算力需求[4] 核心观点与论据:存储市场动态 * 存储器价格上涨 特别是由AI驱动的存储需求增长 如果DRAM和NAND平均涨价50% 将导致中国手机企业毛利率下降3%至4%[1][2] * 零部件缺货问题影响手机厂商和汽车企业的出货量 尤其是在2025年上半年[1][2] * 存储企业扩产意愿不强 受AI泡沫担忧及过去NAND业务亏损影响[1][5] * 预计2025年上半年NAND价格持续上涨[1][5] * 海外存储企业如美光 海力士等明年营业利润率或达70%[1][8] * HBM3每GB约14美元 LPDDR5每GB约1.5至1.6美元 价差接近10倍 导致厂商倾向于增加HBM生产[10] * 服务器用ESSD价格快速上涨 挤占手机用NAND市场份额 主要NAND厂商扩产意愿不强 供给增速缓慢 问题可能在2026年持续[1][11] * 三星在HBM市场采取降价策略以进入英伟达产业链 美光已宣布2026年HBM全部售罄 并计划将2026年资本开支增加23%[12] 核心观点与论据:重点公司分析 中芯国际 * 公司业务结构将在2026年发生变化 消费类业务受存储器缺货影响 但计算类需求上升或可弥补[1][6] * 公司在先进工艺及国产化方面稳步推进 受益于AI算力相关预期和南方产能释放[1][6] * 中芯国际在国产算力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下持股比例约为30% 自2025年初以来持续上升[3][19] * 中芯国际上季度收入环比增长7.8% 毛利率提升至95.8% 40%的收入来自手机相关平台 因存储器缺货面临挑战[15]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已恢复到2025年一季度水平 随着先进工艺产能释放有望继续扩大[15] * 参考台积电和联电等公司的PB倍数 中芯国际估值约4.7倍至5倍PB[20] 工业富联 * 作为英伟达产业链核心标杆 预计2026年销量达10万机柜以上 显著提升盈利能力[1][7] * 工业富联三季度净利润首次超100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0%以上 预计四季度将继续保持高双位数增长[1][14] * 交换机业务增速快于计算业务 其毛利率也更高[14][16] 其他重要内容:产业链与市场影响 * 设备供应商如Lam Research Tokyo Electron受益于存储市场动态[1][8] * 存储板块周期性较强 使用市净率估值 美光PB为5.1倍 海力士为3.7倍 三星为1.x倍 从市盈率看仍具吸引力 海力士PE仅为7倍[13] * 中国本土设备企业资本开支保持强劲 国内设备企业国产化率约为22%-23%[21] * 日本凯霞公司与Sandisk合并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存储器公司 份额合计约25% 近期业绩低于预期[22] * 各大CSP企业资本支出保持60-70%的高速增长 逐步从股权融资转向债权融资或加杠杆[17] * 预计2026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出现波动 但全年收入和2027年收入可能小幅下滑 产品单价有望提升[18]
美股异动 | 存储概念股逆势拉升 SanDisk Corp(SNDK.US)涨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11-14 23:08
美股存储概念股市场表现 - 周五美股存储概念股逆势拉升 SanDisk Corp股价上涨超过5% 美光科技股价上涨超过4% 西部数据股价上涨超过2% 希捷科技股价由跌转涨 [1] 存储芯片价格变动 - 三星电子本月将某些关键存储芯片价格较9月份大幅上调 最高上调幅度达60% [1] - 存储芯片出现严重短缺 原因在于科技巨头们全球范围内大举推进AI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指数级需求扩张 [1] 存储行业周期驱动力转变 - 本轮存储超级周期的核心驱动力发生质变 需求方从价格敏感的传统消费电子客户转变为AI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巨头以及主权政府机构 [1] - 对于AI算力基础设施构建者而言 获取DRAM与NAND系列存储产品是战略必需品 价格敏感度降至最低 [1] - HBM所需的庞大产能结构性地挤占三大存储巨头的DDR4与DDR5产能 [1]
?存储“超级周期”逻辑再强化! DRAM急缺之际 三星DDR5价格疯涨60%
智通财经· 2025-11-14 20:54
存储芯片价格变动 - 三星电子11月将32GB DDR5模组合约价从9月的149美元大幅上调至239美元,涨幅约60% [1][4] - 16GB DDR5和128GB DDR5模组价格上调约50%,分别至135美元和1,194美元 [4] - 64GB和96GB DDR5模组价格大幅上涨逾30% [4] - 三星电子可能在10月至12月期间将季度合约价格大幅上调40%至50%,高于行业平均的30% [6] 存储芯片供需状况 - AI数据中心建设导致DDR5等高性能存储芯片出现严重短缺,部分企业客户出现恐慌性抢购 [1][5] -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将绝大多数产能集中于HBM存储系统,导致DDR5、DDR4及企业级SSD等产品线供不应求 [2][9] - 存储芯片行业已进入“卖方市场”,供应紧张局面预计将持续贯穿整个2026年,并有望持续至2027年 [8] AI驱动存储需求 - AI服务器算力集群的DRAM容量通常是传统CPU服务器的4–8倍,很多单机已超过1TB DRAM,并明确向DDR5迁移 [2] - DDR5相比DDR4带宽提升约50%,更适合天量级AI工作负载 [2] - AI训练/推理算力需求以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带动DRAM/NAND系列存储产品需求指数级扩张,尤其是HBM、服务器级别DDR5和企业级SSD [3][8] - 企业级存储硬盘需求激增,希捷、闪迪和西部数据等公司股价今年涨幅均高达三位数 [8] 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 - 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大行认为“存储超级周期”已至,本轮周期持续时间有望远超历史峰值 [3][8] - 本轮存储超级周期的核心驱动力是AI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巨头,以及主权政府机构,它们对存储产品的价格敏感度降至最低 [9] - 三星电子在HBM存储系统之外的广泛存储芯片领域拥有较竞争对手更乐观的定价权,主要因公司拥有较大规模库存和强劲议价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