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
搜索文档
建元信托前三季度营收下滑 规模扩张下的经营风险浮现
新浪证券· 2025-10-30 16:41
信托资产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建元信托却面临收入下滑与现金流的压力,这家刚刚完成重组的信托公 司正走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9亿元,同比下降24.61%;归母净利润 5156.65万元,同比增长24.25%;扣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为-9612.72万元,上年同期为5.62亿元。 在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显著扩张的背后,建元信托正面临收入端持续承压的挑战。尽管通过业务转型与 风险化解,公司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但营收下滑与现金流状况依然显示出企业经营中的深层隐 患。 在信托行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这家已完成重组的公司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 市场持续观察。 业务转型挑战 建元信托在三季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存量业务收入下降带来的经营压力。 公司营收下滑主要源于传统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减少,这与行业整体趋势相符。尽管信托资产规模 呈现显著增长,但规模扩张尚未能有效转化为收入增长,显示公司在新业务盈利能力培育上仍面临挑 战。 在业务结构方面,建元信托正积极推进从传统业务向服务信托与标品业务转型。这种转变虽然契合行业 方向,但 ...
中融信托再添动态,多起纠纷裁判文书浮现
经济观察报· 2025-10-30 13:34
(原标题:中融信托再添动态,多起纠纷裁判文书浮现)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融信托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7年变更为中融信托。2010年,经纬纺 机受让中植企业集团持有的中融信托11700万公司股本,成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022年末,经纬纺机持 有中融信托37.47%股权,为控股股东;中植企业集团持股32.99%,为第二大股东。 2023年9月16日凌晨,中融信托在官网首次正面回应,表示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信托产品无法 按期兑付。公司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中融信托经 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中融信托将继续按照有关法律和信托合同约定,对信托产品投资者承担受托人责 任。 日前,据用益观察消息,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中融信托)接连收到新增裁判文书,被告为中 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武汉原绿创变置业有限公司、湖北摩码置业有限公司等。 ...
热度褪去之后:许家印案揭开的“资产保护术”真相
第一财经· 2025-10-30 13:21
信托不是秘密结构,而是治理工具;资产保护不是藏得多深,而是管得多好。 前段时间,"许家印信托被击穿"的新闻一度登上热搜,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焦点。 如今话题渐渐降温,但在香港与国际信托业界,这场风波才刚刚进入理性回顾阶段。 "信托被击穿"的热度虽已褪去,但许家印案背后的财富治理课题才刚开始。本文从信托实务角度,剖析 哪些"资产保护术"仍然有效,哪些已成"幻觉",揭示从'藏'到'治'的时代转向。 热度散去,但话题未完 需要先澄清的是:"信托被击穿"的说法并不准确。 香港高等法院在9月16日的判决是接管令(Receivership Order),属于程序性措施,目的在于确保资产 披露令能被执行,并不意味着信托本身被判无效。 事实上,业内的专业人士——包括我所在的STEP(国际信托与遗产规划师协会)社群的多位专家已第 一时间指出了这一误读,并对案件的法律程序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因此,本文不再重复这些法律细节,而是希望从实践者角度讨论:在全球透明化、跨境监管日趋严格的 今天,哪些"资产保护"策略依然有效,而哪些早已失灵? 香港法官看透的,不只是结构 这句话的重点并非反对信托,而是指出了信托治理中的核心命题——意图与形式 ...
江西能源大佬频繁资本运作引关注 其经历如“爽文”开挂男主
经济观察网· 2025-10-30 13:04
公开资料显示,雍芝君这位"80后"能源大佬的创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如同网络"爽文"中开挂的主角。 作者:杜远 封图:图虫创意 从2025年初入主新疆火炬(603080.SH),到近期中选财信发展(000838.SZ)大股东的重整投资人,"80后"江西能源大佬雍芝君的一连串资本运作引发关 注。 "财信系"曾是重庆最具实力的民营地产金融企业之一,创始人卢生举起家于重庆涪陵,经过20年时间打造了一个横跨地产、信托、环保等领域的商业集 团。2016年,卢生举牵头的财团抛出收购美国芝加哥股票交易所的计划,一时间名声大噪。但仅仅6年过后,2022年,"财信系"陷入流动性困境并一再出 现债务违约,2025年2月,财信地产、财信集团向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正式提交破产重整申请,并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2025年以来,雍芝君旗下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布局,让这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80后"能源大佬越来越多地走入公众视野。 10月17日,财信发展公告称,接管理人通知,已完成对公司控股股东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3 家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遴选工作,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陆家嘴信托因产品华鼎18号被起诉,涉案金额约6157万元
经济观察报· 2025-10-30 12:54
据公告披露,本次诉讼案由为营业信托纠纷,案号为(2025)沪0115民初134357号。吉华集团作为原 告,于2025年10月21日提起诉讼,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10月22日正式受理。 公告显示,纠纷源于吉华集团2021年购买的信托产品。吉华集团当时投资5000万元购买《陆家嘴信托- 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产品到期日为2022年12月15日,预期年化收益率7.10%。然而截至产 品持有期届满,公司未能收到该信托产品的本金及部分理财收益。公司曾于2022年12月21日披露《关于 购买信托产品进展情况暨延期兑付公告》(公告编号:2022-058),就该事项进行说明。 时隔三年,吉华集团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吉华集团在诉讼中主张,陆家嘴信托作为受托人,在 管理信托财产期间未恪尽职守,未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基本义务,存在严重违背管理职 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的行为,直接导致公司投资本金及收益无法收回。 (原标题:陆家嘴信托因产品华鼎18号被起诉,涉案金额约6157万元) 10月29日,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3980,下称:"吉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因 信托产品兑付纠纷 ...
建元信托披露三季报 受托管理信托规模达4759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12:37
今年前三季度,建元信托围绕"打造高质量成长的、特色创新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企业愿景,锚定既定 的战略目标,充分研判市场,积极发挥信托机制财产独立、风险隔离的功能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做大 资产管理和服务的规模,构建多元化资产配置,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文湘 见习记者占健宇)10月28日晚,建元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元信托") 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157万元,同比增长24.25%;归母扣非净 利润14291万元,同比增长1.39%。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归母净资产13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 1.34%。 前三季度,建元信托新增设立信托项目175个,对应新增信托规模250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设立信 托项目58个,对应新增信托规模1364亿元。截至2025年9月底,建元信托受托管理信托规模4759亿元, 较6月末增加1380亿元。 固有业务方面,建元信托不断丰富投资组合类别,积极构建更加多元、科学的资产配置体系,稳健提升 固有投资收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利息收入5324万元,投资收益27356万元。 (编辑 张昕) ...
百瑞信托股权被司法冻结
经济观察报· 2025-10-30 12:02
公司股权冻结事件 - 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股权被司法冻结,被执行人为中牟县财政局,冻结股权数额达3840万元,冻结期限为3年,自2025年10月22日至2028年10月21日 [1] - 中牟县财政局作为百瑞信托的小股东,持有其3840万股,持股比例为0.96%,此次冻结正是基于其所持有的这部分股权 [1] 公司财务表现 - 百瑞信托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发展多年来的首次亏损,净利润为-0.25亿元 [1] - 根据2024年度财务报表,百瑞信托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93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下滑了28.02% [1] - 2024年度百瑞信托实现净利润2.79亿元,同比下滑13.44% [1] 公司背景信息 - 百瑞信托是河南省内两家信托公司之一,另一家为中原信托 [1] - 百瑞信托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郑州信托投资公司,于2002年重新登记后更名为百瑞信托投资有限公司,2007年再次更名为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1]
国网英大成交额创2022年7月6日以来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21
数据宝统计,截至10:11,国网英大成交额10.21亿元,创2022年7月6日以来新高。最新股价上涨 6.19%,换手率2.70%。上一交易日该股全天成交额为5.32亿元。 据天眼查APP显示,国网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14日,注册资本571843.5744万人民币。 (数据宝)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
吉华集团起诉陆家嘴信托索赔逾6000万元,涉案产品华鼎18号存多项违规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40
10月29日,吉华集团发布了一则诉讼公告,该公司将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赔金额超过 6157万元。目前该案件处于法院已受理,尚未开庭阶段。这场"营业信托纠纷"的背后,是一笔2021年购 买、2022年到期却至今未能兑付的信托产品——华鼎18号。不只上市公司,还有自然人投资者起诉。天 眼查APP显示,近期李某、车某等以营业信托纠纷为案由起诉陆家嘴信托。记者获悉,目前有多位投资 者已委托起诉,等待法院排期。(界面) ...
拉长考核、畅通渠道 北京六部门发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第一财经· 2025-10-30 09:49
政策举措 - 推动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1] - 提高在京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1] -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1] - 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提高权益类私募资管业务占比[1] - 优化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覆盖面和灵活度[2] - 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2] 实施进展与成效 - 在京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增持贷款45家次,累计获批额度193.3亿元[2] - 在京公募基金已完成83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调降,销售费率改革正式落地,预计每年合计可为投资者节约100亿元的费用[2] - 截至2025年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管理权益类基金1090只,规模1.94万亿元,权益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9.0%,规模增长25.56%[2] - 在京公募基金制定投资A股流通市值增长实施方案,积极落实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2] - 北京辖区基金公司合计管理社保基金5766.49亿元,同比增长13.41%,管理企业年金6560.68亿元,同比增长14.99%[3] - 北京辖区基金公司管理基本养老金6334.64亿元,同比增长34.31%,职业年金5699.03亿元,同比增长21.93%[3] 考核机制优化 - 在京公募基金已基本建立了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制度,将持续落实长周期考核要求[3] - 北京市职业年金基金、企业年金已设置长期考核指标[3] - 在京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正逐步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