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搜索文档
'Tiantan Award Panorama·Sydney' Concludes Successfully, Chinese Films Receive Widespread Acclaim
Globenewswire· 2025-07-01 15:26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全景·悉尼”展映活动在悉尼举办,展映六部获奖中国电影,促进了中外电影交流,让当地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电影多样性,部分影片引发观众共鸣和好评 [1][3][6] 活动概况 - 6月14日至19日,“天坛奖全景·悉尼”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选取六部获奖中国电影,于悉尼Event Cinema George Street展映六天,影片涵盖家庭、悬疑、现实等多种类型 [1] - “天坛全景”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全球特别展映活动,旨在通过展映“天坛奖”提名和获奖影片,为全球观众提供观看中国优质电影机会,搭建电影交流和文明互鉴桥梁 [3] 影片情况 《G for Gap》 - 作为巡回展映开幕影片,导演龙飞和女演员岳红亲临现场与观众交流创作初衷,影片以轻喜剧框架讲述普通人停顿再出发故事,探讨“成功”与“失败”等价值观解构 [4] - 导演龙飞表示不想讲“成功学”故事,岳红认为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价值,遗憾是人生一部分,观众称影片解答生活困惑,让人认识到停顿不可怕 [5] 其他影片 - 《无影塔》引发家庭关系共鸣,《妈妈!》让不同地区观众落泪并反思时间与爱关系,《天空之上》黑白画面如流动水墨画、反类型结构引关注,《迷失之星》情节超现实且令人印象深刻,《相逢是陌生人》带来强烈情感冲击且乡村风景美 [6] 活动意义 - 中国领事文化参赞王淑钰称活动展现中国电影更安静、复杂和真诚一面,鼓励观众发现电影中未注意到的内容 [7] -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澳大利亚市场受欢迎,“天坛全景”悉尼站活动为当地观众提供深入了解中国电影多样性机会 [6]
Cineverse: All Eyes On Upcoming Movie Releases, Hold
Seeking Alpha· 2025-07-01 10:19
交易策略与行业覆盖 - 交易策略以日内多空交易为主 同时涉及中短期持仓 [1] - 历史重点聚焦科技股 近两年扩展至海洋钻井设备及供应链行业 [1] - 航运业覆盖范围包括油轮 集装箱船 干散货船等细分领域 [1] - 持续关注燃料电池行业早期发展机会 [1] 从业背景与市场经验 - 具备20年日内交易经验 曾任职普华永道审计岗位 [2] - 成功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 911事件后市场波动及次贷危机等重大市场冲击 [2]
《哪吒2》破113项纪录,3.24亿观影人次成就中国电影神话
新京报· 2025-06-30 18:40
票房表现与市场反响 - 《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地总票房达154.45亿人民币,位列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名[1] - 影片打破113项纪录,包括内地影史总票房冠军、观影人次冠军(3.24亿人次)以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6][7] - 北美上映规模超1000家影院,创近20年华语片在北美开画排片纪录[7] 产业影响与工业化进程 - 138家中国公司、4000余名动画人协作完成,包含近2000个特效镜头,单场景渲染超10万小时[7] - 国产动画投资预计因《哪吒2》成功增长40%,衍生品总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单类产品达百亿级[8] - 影片标志中国动画从技术精进转向原创IP体系构建,推动"中国神话宇宙"概念落地[6][8] 文化输出与国际评价 - 西方媒体评价影片"视觉效果震撼",BBC称其为"民族自豪感的源泉",《纽约时报》肯定中国电影独立叙事能力[7] - 影片通过"打破偏见"的普世命题实现全球共情,展现东方美学与当代价值观融合[6][7] - 证明中国动画具备与世界顶级制作同台竞技的工业实力,带动产业链全面升级[7][8] 行业里程碑与未来展望 - 从《大圣归来》到《哪吒2》,中国动画完成从"破冰"到"立标"的跨越,确立文化标杆地位[8] - 影片为行业树立灯塔,预示更多原创IP将基于本土文化开发并走向世界[9] - 成功验证优质内容与文化自信是核心竞争力,推动电影工业化与IP开发模式创新[8][9]
《哪吒2》打破113项记录!光线传媒或分到52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7:27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表现 - 累计总票房达154.45亿元,观影人次3.24亿 [1][3] - 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 [1][3] - 内地影史国产片票房冠军、喜剧片票房冠军、总票房冠军、春节档票房冠军(48.41亿元) [3][4] - 全球票房超159亿元,片方分账比例约33%,估算可分得52亿元 [14] 光线传媒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177.87%),净利润超20亿元(同比+375%),单季度盈利抵过去7年 [14] - 衍生品总销售规模超千亿元,单品类销售额达上百亿元 [13] - 上海电影节相关发言后股价单日涨20%,57.6亿元资金涌入,最新市值595亿元 [13] 市场反响与续作期待 - 官方发布告别视频引发观众对《哪吒3》的期待 [5][9] - 网友表达对电影角色、导演及观影体验的怀念 [6]
上映153天,《哪吒2》今日下映
证券时报· 2025-06-30 16:13
《哪吒2》上映及票房表现 - 《哪吒2》密钥将于6月30日23:59到期,影院将无法继续排片,或即将下映 [1] - 该片密钥延期四次,上映时长153天,目前位列全球票房第五位 [2] - 影片全球票房超159亿元,按照33%分账比例估算,片方可分到超50亿元 [6] 光线传媒业绩表现 - 在《哪吒2》带动下,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 [6] - 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 [6] - 扣非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380.71% [6] 电影行业分账规则 - 目前电影市场票房分账规则为:100元票房中片方约拿33元(扣除宣发成本后) [6] - 光线传媒董事长认为33%的分账比例难以维持行业基本投入 [6] 影片营销动态 - 《哪吒2》官方微博发布告别视频,哪吒与敖丙挥手告别 [2][4]
哪吒2,最终票房154.4亿
财联社· 2025-06-30 13:46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表现 - 电影密钥延期四次,上映时长153天,目前位列全球票房第五位 [1] - 累计总票房154.4亿,总观影人次3.24亿 [2] - 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 [2] 全球票房排名 - 全球票房排名第五,总票房159.11亿(中国含港澳台155.09亿,海外4.02亿) [3] - 排名前四的电影分别为《阿凡达》(212亿)、《复仇者联盟4》(202.99亿)、《阿凡达:水之道》(168.25亿)、《泰坦尼克号》(164.23亿) [3] - 排名第六至第十的电影包括《星球大战:原力觉醒》(150.19亿)、《复仇者联盟3》(148.82亿)、《蜘蛛侠:英雄无归》(141.6亿)、《头脑特工队2》(123.19亿)、《侏罗纪世界》(121.2亿) [3][4]
密钥延期成常态, 电影也得了“拖延症”?
虎嗅· 2025-06-30 11:44
电影密钥延期现象分析 - 《哪吒之魔童闹海》宣布延长上映至6月30日,已斩获158亿元票房,跃居全球电影票房排行第5位 [1] - 同期《唐探1900》《熊出没》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宣布延长上映,引发观众群体明显分歧 [2] - 密钥延期需由发行方、制片方与密钥制作单位协商,经国家电影局审批通过后重新制作密钥 [6] 密钥延期技术解析 - 数字密钥是播放加密数字拷贝的密码,由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制作,国内95%以上影片采用此方式 [4][5] - 一般电影档期为30天左右,密钥延期需在原定档期最后一周内提出申请,技术团队会重新生成KDM文件并下发至全国影院 [6] 延映趋势数据 - 2022年春节档电影平均档期长度骤升至158天,涨幅超过163%,成为"多次延映"元年 [12] - 2022年后春节档电影平均档期提升到3个月,2025年达到112天 [12] - 近十年延映TOP10影片全部上映于2022年后,其中40%是动画电影 [13] 延映影响因素 - 影片热度与口碑是最直观续映标尺,票房走势、上座率、观众评分等数据反映市场生命力 [19] - 动画片是典型长线慢热型影片,密钥延期几乎成为这类影片"标配" [20] - 产业关系网络与政策导向也会影响延映,主旋律题材影片更易获得支持性资源 [22] 市场反应分析 - 38.67%观众从市场角度理解延映现象,42%从片方角度,13.33%从综合角度 [17] - 支持方认为高票房吸引力是主因,反对方则认为是片方营销策略 [17] - 2022年票房大盘走低但平均延期时长创十年最长,2025年票房达160亿元但延期时长未明显走高 [14] 行业影响评估 - 密钥延期成为电影产业调度与市场调节的制度性安排,但实际效应呈现差异化 [26] - 多次延期后票房收益出现明显边际效益递减,更多是维持市场在场性的策略 [30] - 延映暴露内容供给不足、档期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形成市场疲乏的恶性循环 [35][36]
“影”领夏日!超60部佳片来袭,暑期观影指南请查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8 15:18
暑期档电影市场概况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5亿元 [1] - 超60部中外影片锁定暑期档 涵盖历史、动作、喜剧、悬疑、奇幻、动画等十余种类型 [1] - 行业推出"中国电影消费年"活动 持续推出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举措 [71] 重点国产影片 历史题材 - 《南京照相馆》:取材南京大屠杀真实事件 通过照相馆百姓冒死保存日军罪证影像的视角呈现历史 [3][4] - 《东极岛》:讲述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 采用复杂海洋视效技术增强观影体验 [10] 剧情/悬疑片 - 《酱园弄·悬案》:管虎与费振翔联合执导 以上海20世纪40年代悬案为背景 朱一龙、吴磊、倪妮主演 [10][14] - 《恶意》:陈思诚监制 通过双人坠楼案探讨网络暴力与人性的多面性 张小斐领衔主演 [19][20] 喜剧/荒诞题材 - 《戏台》:陈佩斯改编自同名高分话剧 聚焦梨园后台风云 黄渤、姜武等主演 [33][35] - 《奇遇》:贾冰主演灵魂互换喜剧 用幽默包裹人生哲理 [39] - 《脱缰者也》:曹保平执导天津方言荒诞喜剧 郭麒麟主演绑架闹剧 [42] 动画电影 - 《聊斋:兰若寺》:《长安三万里》团队打造 六种风格演绎《聊斋志异》奇幻世界 [46] - 《浪浪山小妖怪》:《中国奇谭》首部喜剧动画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场哲学 [52][57] 进口影片 - 《侏罗纪世界:重生》:系列第四部 围绕人类获取恐龙"救世基因"展开冒险 [68] - 《超人》:聚焦超人成长困境 宠物狗小氪首次亮相真人电影 [70] -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长野三人组"回归 雪山密室推理剧情 [62]
蔡澜的多面人生落幕|“我活够了,所以不怕”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04:39
人物生平 - 蔡澜于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后定居香港,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3] - 2023年6月25日在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1岁,遗体已火化 [1] - 晚年经历妻子方琼文意外去世后,变卖房产入住香港维港旁酒店式公寓,采用"酒店养老"模式 [26] 电影事业 - 1957-1963年任职邵氏驻日经理期间,引进轻便型Arriflex摄影机并优化制片流程,提升香港电影工业化水平 [8] - 1963年进入香港邵氏电影公司,近二十年监制生涯中主导多部现象级商业片,包括成龙系列《快餐车》《龙兄虎弟》等 [10] - 1988年成立大路电影公司专注三级片创作,《聊斋艳谭》以1128万港元刷新三级片票房纪录 [13] - 监制《一眉道人》《孔雀王子》等影片融合东方志怪美学与特效技术,拓展类型片边界 [13] - 晚年著作《在邵逸夫身边的那些年》披露邵氏片场运作细节及邵逸夫"拿来主义"等经营策略 [15] 电视与媒体 - 1989年与黄霑、倪匡主持无脚本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创收视纪录并开创电视节目新形式 [12] - 2012年担任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21] 文学创作 - 转型写作后出版书籍超200部,涵盖散文、食评等体裁,代表作包括《人间至趣》《活,该快乐着》等 [19] - 在《明报》副刊开设"草草不工"专栏持续数十年,成为香港报业黄金时代文化符号 [19] - 文风受明代小品文影响,提出"保持一份真"的写作理念,坚持800字文章修改四遍的创作标准 [23] 生活哲学 - 主张"大吃大喝是对生命的尊重",美食写作坚持"饿着肚子写"原则 [21] - 晚年雇佣8人护理团队月耗资50-100万港币维持高品质生活 [28] - 2025年出版新书《活过》,践行"活一天,痛快一天"的豁达人生观 [29]
开局不利,暑期档继续跌
36氪· 2025-06-27 21:19
暑期档市场表现 - 2024年暑期档7月大盘53.78亿,8月大盘40.31亿,较2023年同期下跌43% [3][5] - 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164.86亿(7月87.19亿+8月77.67亿),创历史纪录但2024年未能延续 [3][5] - 2018-2019年为暑期档巅峰期,7-8月合计票房接近140亿(2018年138.01亿,2019年135.92亿) [3] 影片储备与竞争格局 - 2025年暑期档片单包含18部已定档影片,头部项目包括《长安的荔枝》(猫眼想看32.9万)、《731》(猫眼想看71.3万)等 [8][22] - 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猫眼+淘票票想看人数合计51.1万,但预计难复刻系列前作10亿+票房 [9][10] - 动画板块储备丰富,《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6部动画片定档 [18][22] 市场结构性问题 - 2024年暑期档头部影片《抓娃娃》票房30亿+,但2025年暂未出现同级别种子选手 [5][9] - 影片质量参差不齐,多部作品存在"有阵容无内容"现象,导致市场预期持续下调 [5][14] - 6月前哨战表现疲软,奇幻喜剧《人生计划》撤档,点映影片未达预期 [7] 潜在机会点 - 黑马候选包括《浪浪山小妖怪》(中国奇谭IP)、《你行!你上!》(姜文执导)、《731》(民族情绪题材) [22] - 好莱坞大片时隔多年重返暑期档核心档期,反映行业对国产片信心不足 [9][10] - 动画电影可能成为救市主力,《罗小黑战记2》若达前作水平可贡献显著票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