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
icon
搜索文档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罗斯尚未收到任何美国关于协助运营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提议。
快讯· 2025-04-27 22:48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罗斯尚未收到任何美国关于协助运营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提议。 ...
又有10台核电机组获批建设,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
第一财经· 2025-04-27 21:48
核电项目核准 -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10台核电机组 涉及5个核电项目 包括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 广东台山核电二期 浙江三门核电三期 山东海阳核电三期 福建霞浦核电一期 [1][2] - 10台机组均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包括华龙一号和CAP1000 每台总投资超200亿元 总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 [2] - 中国连续4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 核电企业人士称"节奏稳健" [3] 核电行业规划 - 2025年中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沿海核电项目 目标在运核电装机达6500万千瓦 [3] - 全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总数达102台 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 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4] 核电技术及产业链 - 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成为市场主力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 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 [3] - 核电产业在技术创新 项目建设和环保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3] 核电环保效益 - 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相比同规模火电 年减排300万吨标准煤 600万吨二氧化碳 2.6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3] 区域分布现状 - 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8省 广东核电规模最大 装机容量2300万千瓦 福建 浙江 辽宁 江苏 广西 山东 海南紧随其后 [3][4] 核电安全要求 - 国务院强调核电发展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要求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运营 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4]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以上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其中包含8台华龙一号机组。核电工程历来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拉动力,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
快讯· 2025-04-27 19:33
核电项目审批 -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 [1] - 新核准项目包含10台核电机组 其中8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1] - 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投资约200亿元 此次核准机组总投资超2000亿元 [1] 核电技术标准 - 会议强调核电发展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要求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 [1] - 要求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 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 行业影响 - 核电工程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拉动力 此次核准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1] - 四大核电央企均有新项目获批 显示行业集中度较高 [1]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 拉动超2000亿投资
快讯· 2025-04-27 19:24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 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记者从业内多方了解到,此次在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 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 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至 此,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记者获悉, 以上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其中包含8台华龙一号机组。核电工程历来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 要拉动力,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 超过2000亿元。 (智通财经) ...
1469亿元,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4-27 18:46
核电建设规模 - 我国核电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高峰期 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机组31台 核准待建机组13台 在建规模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在建规模总和 [1] - 截至2024年底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8台 总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 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 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 核准在建机组44台 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 总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2] 核电投资与发电 - 2024年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 较上年增长52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3] - 2024年全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797小时 核电累计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 居全球第二 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72% 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34亿吨 [3] - 核电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已从2020年的30%左右提升至2024年的46.1% 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3] 核电技术发展 - 我国核电行业积极推动数智化升级 将AI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研发、工程建造、智能运维、智能决策等方面 [2] - 中国已形成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自主品牌 开发了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 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 [5] - 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已全面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 "华龙一号"在国内外已有7台机组投入商运 26台机组核准在建 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底投入商运 [5] 核电未来展望 - 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将跃居世界第一 预计到2040年我国核电装机需达到2亿千瓦 发电量占比约10% [3] - 核电将是稳定托底的基础电源 在承担基荷、提供电网安全支撑、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核电作为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稳定可靠的低碳能源 是能源供应的重要生力军 也是未来能源增长的重要领域 [4] 核电产业链与质量保障 - 我国构建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产业链 建成了覆盖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等多种堆型的核燃料元件加工供应体系 [4] - 加快推进核电标准化设计 尽快固化华龙、国和等主力堆型设计 以标准化设计和批量化建设带动核电建设提质增效 [4] - 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一定要具备有效运转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 尤其要加快焊接、无损检验等关键岗位人员培养 [4]
本周,多个经济数据即将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4-27 17:55
宏观政策与区域经济 - 国务院批复在海南全岛及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撤销海口、三亚、阿拉山口原有试验区 [1]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二套转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可享受每年1.2万元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8]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物满200元人民币即可申请退税 [8] 工业与经济数据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8%,扭转上年全年下降3.3%的趋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贡献显著 [2] - 中国核电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在运、在建及核准机组共102台,总装机1.13亿千瓦,其中在建28台(3365万千瓦)连续18年全球首位 [8] 金融监管与市场规则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允许采用代称、汇总或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豁免披露 [4][5] - 财政部与证监会修订《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强化执业质量监管 [5] - 沪深北交易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要求从3%降至1%,加强中小股东保护 [5]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万能险新规,要求2026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强化产品设计和资金运用监管 [6][7] 新兴产业动态 - 低空经济论坛预测eVTOL将于2027年在部分城市实现商业化,2030年大城市或进入低空经济时代 [9]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显示商运核电机组达58台(6096万千瓦),装机规模全球领先 [8] 资本市场与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红利+内需+自主可控组合,短期聚焦业绩披露后基本面线索 [13] - 天风证券提出三大投资主线:AI科技、消费估值修复、低估红利,强调恒生互联网机会 [13] - 中银国际认为市场短期震荡但中期向好,AI产业链有望重回主线 [14] 本周市场焦点 - 2只新股申购:天工股份(3.94元/股)、泽润新能(33.06元/股) [10] - 超40股限售解禁,总市值逾400亿元,华润材料(59.71亿元)、成大生物(56.44亿元)解禁规模居前 [10] - 成品油调价窗口4月30日开启,预计汽柴油零售价上调60元/吨 [12]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有望达1.1亿千瓦
新华财经· 2025-04-27 16:29
文章核心观点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核能发展迎来新战略机遇期,预计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有望达1.1亿千瓦,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我国核电在装机规模、安全质量、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表现良好 [1] 全球核能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全球有417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近4亿千瓦,年度发电量创2.8万亿千瓦时历史新高,占总发电量9% [1] - 全球在建核电机组65台,装机规模达7260万千瓦,为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 [1]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 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 [2] - 202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34亿吨 [2] - 大陆地区核电机组已安全运行600多堆年,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 [2] - 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指标82.18%达到优秀值,84.79%达到先进值,92.07%达到中值,持续保持领先水平 [2] 我国核电产业链供应链情况 - 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在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和能力 [3] - 我国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能力,形成每年10完整台套以上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 [3] - 我国建成覆盖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等多种堆型的核燃料元件加工供应体系,为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
国家能源局: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快讯· 2025-04-27 15:53
核电行业政策导向 - 国家能源局宣布将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重点提升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1] - 行业将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发示范[1] - 政策强调要抓住核电发展重要机遇期,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推进沿海核电建设[1] 核电建设规划 - 中国将科学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保持平稳建设节奏[1] - 加快推进先进核电技术试验示范,积极推动核能供暖和综合利用[1] - 实施"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发展策略[1] 技术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小型堆和第四代反应堆技术[1] - 加强厂址资源保护工作[1] - 培育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1]
报告称2030年前中国运行核电规模将成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4-27 15:53
中国核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7台总装机容量597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 [1] - 中国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预计2030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达1.1亿千瓦将成为世界第一 [1] 核能发展战略与建议 - 建议通过沿海厂址开发、煤电退役厂址复用等方式扩大厂址资源储备 [2] - 需加快核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并加强铀资源开发的顶层统筹 [2] - 推动全产业链"走出去"战略深化国际合作 [2] 国际合作进展 - 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工程建设 [2] - 向全球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包括中国先进研究堆 [2] - 中俄、中法、中哈等双边核能合作持续拓展深化 [2] 行业定位与作用 - 核电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承担高碳能源替代和系统稳定支撑的双重角色 [1] - 全球核能界具有命运共同体特征开放合作是可持续发展关键路径 [2]
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核电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新华财经· 2025-04-27 15:19
核电发展现状 - 大陆地区在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超过5200万千瓦,合计机组数102台、装机约1.13亿千瓦 [1] - 2024年全国核电发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7亿吨 [1] - 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产业链的国家,在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安全运行、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1] 核电安全与技术 - 30多年来保持良好核安全记录,未发生二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连续9年WANO综合指数评分全球第一 [2] - 核电技术完成从二代向三代转型升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堆项目全面建成投运 [2] - 全球首个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工程于2023年12月投入商业运行 [2] - 全球首个陆上一体化小型堆商业示范工程预计2026年投产 [2] 未来发展规划 - 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科学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3] - 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发示范 [3] - 推动核能供暖和综合利用,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发展格局 [3] - 统筹核电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安全核电、科技核电、生态核电 [3] 国际合作 - 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理念,与各国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4]